本发明属于医用水凝胶,具体涉及一种外用中药复方温敏缓释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1、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是一种iv型(迟发性)变态反应,是皮肤黏膜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在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导致皮肤严重瘙痒从而影响患者的情绪、工作及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会产生抑郁或自杀倾向。
2、目前,临床上治疗acd有多种方法,如外用糖皮质激素、润肤剂、光疗、钙神经元抑制剂、免疫抑制剂等,其中糖皮质激素仍是临床医生的主要选择。然而,由于该病的慢性性质,糖皮质激素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使医生和病人对其使用极为谨慎。例如长期使用包括地塞米松在内的类固醇会导致皮肤变差、面部水肿、银屑病、疖肿、干燥和出血。由于这些原因,acd患者对服用此类药物犹豫不决,因为它们有严重的副作用。研究高效、使用方便的治疗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中药外用制剂是临床的迫切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外用中药复方温敏缓释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2、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外用中药复方温敏缓释水凝胶。该水凝胶为治疗非组胺依赖性瘙痒的外用中药复方温敏缓释水凝胶,常温下为溶液状态,方便喷涂于患处,当接触皮肤时能够迅速从溶液状态转变成凝胶状态覆盖于患处,达到温敏、缓释、方便储存及使用的目的。
3、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外用中药复方温敏缓释水凝胶的应用。
4、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外用中药复方温敏缓释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1)将透明质酸(ha)水溶液和壳聚糖季铵盐(htcc)水溶液混合均匀,离心取上清液,冷冻干燥,得到透明质酸/壳聚糖季铵盐微凝胶冻干物;
6、(2)将透明质酸/壳聚糖季铵盐微凝胶冻干物、中药复方水提液冻干粉、温敏材料和水混合均匀,得到外用中药复方温敏缓释水凝胶。
7、步骤(1)中所述的透明质酸/壳聚糖季铵盐微凝胶冻干物中透明质酸和壳聚糖季铵盐按质量比1:1配比。
8、步骤(1)中所述的透明质酸水溶液的浓度优选为0.01~2mg/ml;更优选为1.0mg/ml。
9、步骤(1)中所述的壳聚糖季铵盐水溶液的浓度优选为0.01~2mg/ml;更优选为1.0mg/ml。
10、步骤(1)中所述的混合的方式优选为在搅拌状态下将壳聚糖季铵盐水溶液注入透明质酸水溶液,注入后继续搅拌。
11、所述的注入的速率优选为0.02~0.2ml/s;优选为0.05ml/s。
12、所述的搅拌的转速优选为600~1200rpm;更优选为900rpm。
13、所述的搅拌的时间优选为0.5~8h;更优选为3h。
14、步骤(1)中所述的离心的条件优选为于6000~8000rpm离心5~15min;更优选为于7000rpm离心10min。
15、步骤(2)中所述的中药复方冻干粉优选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得到:
16、1)用水浸泡中药复方药材,煎煮,将得到的药液离心,取上清液;
17、2)将步骤1)得到的上清液浓缩,冻干,得到中药复方冻干粉。
18、步骤1)中所述的水的用量优选为能浸没中药复方药材的量。
19、步骤1)中所述的浸泡时间为0.5h~2h;优选为1h。
20、步骤1)中所述的煎煮的次数优选为1~3次;每次煎煮后将药液和药渣分离,再加入水进行重复煎煮。
21、步骤1)中所述的煎煮的具体操作优选如下:煮沸后小火煎煮。
22、所述的小火的温度为50~80℃;优选为70℃。
23、所述的小火煎煮时间为10~60min;优选为20min。
24、步骤1)中所述的离心的条件优选为于6000~8000rpm离心5~15min;更优选为于7000rpm离心10min。
25、步骤2)中所述的浓缩的方式优选为旋蒸。
26、所述的旋蒸的条件优选为50~80℃、70~120rpm;更优选为60℃、100rpm。
27、步骤2)中所述的浓缩的程度优选为浓缩至0.01g/ml~1.0g生药材/ml;更优选为浓缩至0.2g生药材/ml。
28、步骤(2)中所述的中药复方的组成优选如下:苦参、蛇床子、地肤子、白鲜皮、胆木、鸡矢藤和枫香树叶按质量比1:1:1:1:1:1:1配比。
29、步骤(2)中所述的温敏材料优选为f127和f68的复配物;更优选为f127和f68按质量比42:1配比得到的复配物。
30、步骤(2)中所述的混合的条件优选为温度2~8℃、搅拌速度500~1200rpm;更优选为温度5℃、搅拌速度900rpm。
31、步骤(2)中所述的外用中药复方温敏缓释水凝胶中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如下:透明质酸/壳聚糖季铵盐微凝胶冻干物0.1~1.5%、中药复方水提液冻干粉0.1~0.3%、温敏材料18.1~26%、水余量;优选如下:透明质酸/壳聚糖季铵盐微凝胶冻干物1.0%、中药复方水提液冻干粉0.2%、温敏材料21.5%、水余量。
32、步骤(2)中所述的水优选为超纯水。
33、一种外用中药复方温敏缓释水凝胶,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
34、外用中药复方温敏缓释水凝胶在制备治疗非组胺依赖性瘙痒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制剂中的应用。
35、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36、在制备中药复方温敏缓释水凝胶的过程中,发现单一的f127难以对含有中药复方水提液及ha-htcc微球的体系进行相变温度的调节。本发明将中药复方和ha-htcc微球加入到普兰尼克(pluronic)f127中,并使用f68进行整个复合体系相变温度的微调,f68同样具备温敏性,与f127的特性相反,体系的温敏温度可随着f68浓度增加而升高,克服单一的f127调控体系温敏温度的局限性,可调控温度至人体皮肤表面平均温度(目标温度:32℃),使得制备出来的中药复方温敏缓释水凝胶在常温下为溶液状态,方便喷涂于患处,当接触皮肤时能够迅速从溶液状态转变成凝胶状态覆盖于患处,具备温敏性,方便储存且使用方便。温敏材料f127及f68形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包裹中药复方与ha-htcc微球,其中有部分中药复方被包裹于ha-htcc微球中,在接触皮肤后,没有被微球包裹的中药复方成分先释放出来,在微球中的成分随着浓度梯度的变化从微球中释放,中药复方在ha-htcc微球以及水凝胶网络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缓释作用。
1.一种外用中药复方温敏缓释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中药复方温敏缓释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用中药复方温敏缓释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中药复方温敏缓释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用中药复方温敏缓释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用中药复方温敏缓释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中药复方温敏缓释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中药复方温敏缓释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9.一种外用中药复方温敏缓释水凝胶,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用中药复方温敏缓释水凝胶在制备治疗非组胺依赖性瘙痒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制剂中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