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具备沿着行驶路径行驶的输送车、沿着行驶路径设置的引导轨道以及控制输送车的控制系统的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1、在国际公开第2022/014116号(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输送设备的一个示例。以下,在该背景技术的说明中,在括号内引用专利文献1中的符号。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输送设备具备沿着轨道(11)行驶而输送物品的行驶车(5)和控制行驶车(5)的行驶车控制器(3)。行驶车控制器(3)所具备的行驶控制部(41)以如下的方式构成:如果产生输送指令,则搜索到输送指令所包括的站(st)为止的行驶路径,使行驶车(5)沿着该行驶路径行驶。
2、在专利文献1的输送设备,行驶控制部(41)以如下的方式构成:除了使行驶车(5)沿一个方向行驶的单向控制之外,还执行使行驶车(5)沿与一个方向相反的方向行驶的折返行驶控制。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图3(a)所示的状况下,行驶车(5a)被控制,以在从当前位置前进到特定点(sp)之后,从该特定点(sp)后退到站(st1)。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图5所示的状况下,行驶车(5b)被控制,以在从站(st2)后退到特定点(sp)之后,从该特定点(sp)前进。
技术实现思路
1、如上述那样,在专利文献1的输送设备,在执行折返行驶控制的情况下,控制输送车(在专利文献1中,行驶车)的行驶,以在折返位置(在专利文献1中,特定点)折返。从提高物品的输送效率的观点出发,理想的是,这样的折返行驶中的输送车的行驶距离被抑制得尽可能地短。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不存在对于这一点的记载。
2、于是,期望实现容易将折返行驶中的输送车的行驶距离抑制得短的输送设备。
3、作为1个方案,本公开所涉及的输送设备是具备沿着行驶路径行驶的输送车、沿着前述行驶路径设置的引导轨道以及控制前述输送车的控制系统的输送设备,以沿着前述行驶路径的方向为行驶方向,以在上下方向观察下与前述行驶方向正交的方向为宽度方向,前述输送车具备通过相对于前述引导轨道从前述宽度方向的任一侧接触而被前述引导轨道引导的被引导部、以及使前述被引导部沿前述宽度方向移动的引导驱动部,在前述行驶路径,存在从1个路径分支成第1分支路径和第2分支路径的分支部,在前述分支部,设有前述引导轨道,在作为前述分支部的上游侧的区间的分支上游区间,未设置前述引导轨道,前述输送车以能够进行在前述行驶路径沿正方向行驶的前进和在前述行驶路径沿反方向行驶的后退的方式构成,以用于向前述第1分支路径进入的前述被引导部的前述宽度方向的位置为第1位置,以用于向前述第2分支路径进入的前述被引导部的前述宽度方向的位置为第2位置,前述控制系统在使处于前述第1分支路径的前述输送车进行在后退之后、进入至前述第2分支路径的折返行驶的情况下,执行如下的分支折返控制:在前述第1分支路径上的后退中,控制前述引导驱动部、以使处于前述第1位置的前述被引导部向前述第2位置侧移动,以前述被引导部移动至前述第2位置为条件而使前述输送车前进。
4、在分支部设有引导轨道、在分支上游区间未设置引导轨道的构成中,在使处于第1分支路径的输送车进行在后退之后、进入至第2分支路径的折返行驶的情况下,为了将被引导部的宽度方向的位置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切换,需要使处于第1分支路径的输送车后退到分支上游区间。依据本构成,在使输送车进行上述的折返行驶的情况下,在第1分支路径上的后退中,控制引导驱动部,以使处于第1位置的被引导部向第2位置侧移动。因此,如果输送车进入至分支上游区间、不存在引导轨道,则被引导部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移动。即,通过在第1分支路径上的后退中、控制引导驱动部、以使处于第1位置的被引导部向第2位置侧移动这一比较简单的构成,能够在分支上游区间的下游侧的端部的附近使被引导部向第2位置移动。而且,以这样被引导部移动至第2位置为条件,输送车被控制以前进。因此,容易使输送车行驶的朝向从后退切换成前进的位置为分支上游区间的下游侧的端部的附近的位置,容易将折返行驶中的输送车的行驶距离抑制得短。这样,依据本构成,能够实现容易将折返行驶中的输送车的行驶距离抑制得短的输送设备。
5、作为另一个方案,本公开所涉及的输送设备是具备沿着行驶路径行驶的输送车、沿着前述行驶路径设置的引导轨道以及控制前述输送车的控制系统的输送设备,以沿着前述行驶路径的方向为行驶方向,以在上下方向观察下与前述行驶方向正交的方向为宽度方向,前述输送车具备通过相对于前述引导轨道从前述宽度方向的任一侧接触而被前述引导轨道引导的被引导部、以及使前述被引导部沿前述宽度方向移动的引导驱动部,在前述行驶路径,存在第1汇合路径和第2汇合路径汇合成1个路径的汇合部,在前述汇合部,设有前述引导轨道,在作为前述汇合部的下游侧的区间的汇合下游区间,未设置前述引导轨道,前述输送车以能够进行在前述行驶路径沿正方向行驶的前进和在前述行驶路径沿反方向行驶的后退的方式构成,以前述输送车在前述第1汇合路径行驶中的前述被引导部的前述宽度方向的位置为第1位置,以前述输送车在前述第2汇合路径行驶中的前述被引导部的前述宽度方向的位置为第2位置,前述控制系统在使处于前述第1汇合路径的前述输送车进行在前进之后、进入至前述第2汇合路径的折返行驶的情况下,执行如下的汇合折返控制:在前述第1汇合路径上的前进中,控制前述引导驱动部、以使处于前述第1位置的前述被引导部向前述第2位置侧移动,以前述被引导部移动至前述第2位置为条件而使前述输送车后退。
6、在汇合部设有引导轨道、在汇合下游区间未设置引导轨道的构成中,在使处于第1汇合路径的输送车进行在前进之后、进入至第2汇合路径的折返行驶的情况下,为了将被引导部的宽度方向的位置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切换,需要使处于第1汇合路径的输送车前进到汇合下游区间。依据本构成,在使输送车进行上述的折返行驶的情况下,在第1汇合路径上的前进中,控制引导驱动部,以使处于第1位置的被引导部向第2位置侧移动。因此,如果输送车进入至汇合下游区间、不存在引导轨道,则被引导部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移动。即,通过在第1汇合路径上的前进中、控制引导驱动部、以使处于第1位置的被引导部向第2位置侧移动这一比较简单的构成,能够在汇合下游区间的上游侧的端部的附近使被引导部向第2位置移动。而且,以这样被引导部移动至第2位置为条件,输送车被控制以后退。因此,容易使输送车行驶的朝向从前进切换成后退的位置为汇合下游区间的上游侧的端部的附近的位置,容易将折返行驶中的输送车的行驶距离抑制得短。这样,依据本构成,能够实现容易将折返行驶中的输送车的行驶距离抑制得短的输送设备。
7、根据对于参照附图而说明的实施方式的以下的记载,输送设备的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变得明确。
1.一种输送设备,其是具备沿着行驶路径行驶的输送车、沿着所述行驶路径设置的引导轨道以及控制所述输送车的控制系统的输送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设备,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设备,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设备,其中,
5.一种输送设备,其是具备沿着行驶路径行驶的输送车、沿着所述行驶路径设置的引导轨道以及控制所述输送车的控制系统的输送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设备,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输送设备,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设备,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