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愈合型车衣保护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查询2025-11-08  3


    本发明涉及车用保护膜,具体涉及一种愈合型车衣保护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随着汽车、家居及高端装备进入千家万户、各行各业,特别是汽车已成为多数普通家庭的基本配备,汽车因长期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其汽车原漆容易受到破坏,需要经常维护。如何使汽车、家居等表面不受气候极端变化、特别是外部恶劣环境的影响,已是行业内必须考虑的课题,并且还要符合环保要求,汽车保护膜是一种热塑性聚氨脂薄膜,含抗uv聚合物,抗黄变,具有超强的韧性,耐磨性不变黄、易粘贴,抗碰撞刮蹭,装贴后可使汽车漆面与空气隔绝,防酸雨、防氧化、抵抗划伤,持久保护漆面。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2、1、现有的愈合型车衣保护膜的制备方法,不能够进行一次性加工,造成工艺成本浪费大、效率低,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3、2、现有的愈合型车衣保护膜的制备方法,修复效果不够明显,不便于进行长期使用,使用年限较短,造成使用者更换成本较大,不便于广泛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2、一种愈合型车衣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原料准备: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羟基聚醚多元醇、催化剂20-30份,扩链剂、抗紫外助剂、溶剂、惰性硅油、纳米粒子、分散剂和消泡剂;

    4、s2、干燥处理:将两种功能不同的tpu聚氨酯分别投入进行干燥,干燥温度控制在65-75℃,干燥时间在5个小时以上,使其原料的水分含量低于100ppm;

    5、s3、修复层制备:修复层制备的原料按重量配比为脂肪族二异氰酸酯85份,羟基聚醚多元醇550份,催化剂22份,扩链剂30份,抗紫外助剂6份,溶剂220份,惰性硅油15份,纳米粒子3份,分散剂6份,消泡剂6份;

    6、s4、绕卷压延:将制备完成发的保护膜原材料放置在料斗中,挤压器将汽车保护膜原材料加热并挤压呈片状结构。

    7、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s2将上述干燥后的两种原料通过吸料装置分别送进两台挤出机中,加热至175℃进行溶解,溶解完成后分别挤出,原料再过滤后通过泵快速送入同一个模头,产生一定压力,进行分配流出成型,其中过滤器、管道、计量泵温度需要保持在185℃-195℃之间。

    8、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s3脂肪族二异氰酸酯选自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羟基聚醚多元醇选自端羟基聚醚多元醇和三羟基聚醚多元醇,催化剂为金属有机催化剂,包括二月硅酸二丁基锡和新癸酸铋,抗紫外助剂选自苯并三唑,纳米粒子为柠檬酸钠修饰后的纳米粒子,纳米四氧化三铁、纳米氧化锌。

    9、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配置柠檬酸二钠溶液,将纳米粒子添加到柠檬酸二钠溶液中,使用细胞粉碎机对混合溶液进行超声处理,使用过量的丙酮清洗超声后的溶液后,将混合容易放入真空干燥箱,进行真空干燥24小时,待用。

    10、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反应釜通入氮气,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羟基聚醚多元醇和溶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将温度降低至40-45℃,将剩余的溶剂加入到反应釜中,配置好的混合液,通过刷涂、喷涂、滚涂或通过涂布机涂布等方法施工,待固化成膜后形成自修复涂层。

    11、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s4片状结构的汽车保护膜绕卷至压延组件,压延组件将片状结构的汽车保护膜辊压成薄膜结构的汽车保护膜,根据需要调节下辊轴和上辊轴之间的间距实现保护膜的厚度调节。

    1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3、本发明提供一种愈合型车衣保护膜的制备方法,通过纳米粒子和聚氨酯的共同作用下,配置柠檬酸二钠溶液,将纳米粒子添加到柠檬酸二钠溶液中,纳米粒子能够与tpu预树脂的有效混合,从而提高固化涂层表面的疏水性,聚氨酯具有较多的软段结构,同时软段结构中含有大量的羟基,在成膜后能够实现分子链的迁移运动,能够实现涂层破损后的快速自我愈合,提高了保护膜的使用年限。

    14、本发明提供一种愈合型车衣保护膜的制备方法,通过绕卷压延的作用下,片状结构的汽车保护膜绕卷至压延组件,压延组件将片状结构的汽车保护膜辊压成薄膜结构的汽车保护膜,根据需要调节下辊轴和上辊轴之间的间距实现保护膜的厚度调节,通过高度调节装置实现下辊轴和上辊轴之间间距的调整,进而实现将薄膜结构的车衣膜辊压至预设厚度,有利于工艺调节,使得汽车保护膜的镀膜更加均匀,生产出的汽车保护膜质量统一。

    15、本发明提供一种愈合型车衣保护膜的制备方法,通过抗紫外助剂的共同作用下,抗紫外助剂选自苯并三唑,可以有效抑制聚氨酯的黄变倾向,延长涂层的使用周期,同时tpu自修复涂层表面具有超疏水特性,能够有效降低水及杂质等的沾污,从而减少划伤杂质在涂层表面的停留时间,进而延长涂层的自修复使用周期。



    技术特征:

    1.一种愈合型车衣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愈合型车衣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将上述干燥后的两种原料通过吸料装置分别送进两台挤出机中,加热至175℃进行溶解,溶解完成后分别挤出,原料再过滤后通过泵快速送入同一个模头,产生一定压力,进行分配流出成型,其中过滤器、管道、计量泵温度需要保持在185℃-19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愈合型车衣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脂肪族二异氰酸酯选自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羟基聚醚多元醇选自端羟基聚醚多元醇和三羟基聚醚多元醇,催化剂为金属有机催化剂,包括二月硅酸二丁基锡和新癸酸铋,抗紫外助剂选自苯并三唑,纳米粒子为柠檬酸钠修饰后的纳米粒子,纳米四氧化三铁、纳米氧化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愈合型车衣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柠檬酸二钠溶液,将纳米粒子添加到柠檬酸二钠溶液中,使用细胞粉碎机对混合溶液进行超声处理,使用过量的丙酮清洗超声后的溶液后,将混合容易放入真空干燥箱,进行真空干燥24小时,待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愈合型车衣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釜通入氮气,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羟基聚醚多元醇和溶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将温度降低至40-45℃,将剩余的溶剂加入到反应釜中,配置好的混合液,通过刷涂、喷涂、滚涂或通过涂布机涂布等方法施工,待固化成膜后形成自修复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愈合型车衣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4片状结构的汽车保护膜绕卷至压延组件,压延组件将片状结构的汽车保护膜辊压成薄膜结构的汽车保护膜,根据需要调节下辊轴和上辊轴之间的间距实现保护膜的厚度调节。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愈合型车衣保护膜的制备方法,涉及车用保护膜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准备: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羟基聚醚多元醇、催化剂20‑30份,扩链剂、抗紫外助剂、溶剂、惰性硅油、纳米粒子、分散剂和消泡剂;S2、干燥处理;S3、修复层制备;S4、绕卷压延:将制备完成发的保护膜原材料放置在料斗中,挤压器将汽车保护膜原材料加热并挤压呈片状结构。本发明配置柠檬酸二钠溶液,将纳米粒子添加到柠檬酸二钠溶液中,纳米粒子能够与TPU预树脂的有效混合,从而提高固化涂层表面的疏水性,聚氨酯具有较多的软段结构,软段结构中含有大量的羟基,在成膜后能够实现分子链的迁移运动,能够实现涂层破损后的快速自我愈合,提高了使用年限。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丰,游爱国,王树明,王宪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纳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317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