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5-11-11  8


    本申请涉及终端,尤其涉及到一种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1、在具有收音功能的终端设备中,拾音装置设置于终端设备内。终端设备设置有拾音通道,以将外界的声音导入而使拾音装置获取到。为了保证良好的声音收录效果,拾音通道一般需要密封。

    2、现有技术中,拾音通道一般形成于终端设备的中框,中框需要具有一定的厚度才能够满足拾音通道的密封要求。但是,随着终端设备的轻薄化发展,中框减薄,无法满足拾音通道的密封要求和音频质量要求。也就是说,传统拾音通道的实现方式与轻薄的中框无法兼容,对终端设备的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的第一拾音通道能够适应轻薄的中框,还能保证良好的密封性和音频质量。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具有声音录入功能。具体地,终端设备包括中框、显示屏以及拾音模组。沿终端设备的厚度方向,显示屏和拾音模组分别设置于中框的两侧。其中,终端设备的厚度方向也即中框的厚度方向。中框设置有第一拾音通道,沿中框的厚度方向,该第一拾音通道贯穿中框。第一拾音通道具有朝向显示屏的第一端口和朝向拾音模组的第二端口,第一端口位于中框朝向显示屏的表面,第二端口位于中框背离拾音模组的表面。终端设备还包括有第一密封组件和第二密封组件。显示屏与中框之间通过第一密封组件密封连接,以将第一拾音通道的第一端口密封。拾音模组与中框之间则通过第二密封组件密封连接,且第二密封组件能够将拾音模组的第二拾音孔与第一拾音通道的第二端口连通。为了外界声音导入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的外表面包括有第一拾音孔,该第一拾音孔与第一拾音通道连通。具体地,第一拾音孔可以设置于中框的周向表面。在终端设备实现声音录入功能时,外界的声音通过第一拾音孔进入第一拾音通道,再导向拾音模组的第二拾音孔已被拾音模组获取。

    3、上述终端设备中,第一拾音通道可以将外界的声音导向拾音模组。利用显示屏与中框密封、拾音模组与中框密封将第一拾音通道密封,保证第一拾音通道的密封性。在将声音导入的过程中,可以满足音频质量要求。基于第一拾音通道的结构以及密封方式,中框的厚度可以做到更薄,为终端设备的器件组装预留更多的空间,有利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小型化发展。

    4、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二密封组件包括结构件、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在结构件上设置有导音孔。结构件通过第一密封件与中框密封连接,第一密封件设置有第一连通孔,该第一连通孔可以将导音孔与第一拾音通道的第二端口连通。此外,结构件通过第二密封件与拾音模组密封连接,第二密封件设置有第二连通孔,该第二连通孔可以将导音孔与拾音模组的第二拾音孔连通。其中,第一密封件可以为胶粘剂,第二密封件可以为弹性密封圈。结构件朝向中框的一侧可以通过第一密封件与中框胶粘连接,结构件朝向拾音模组的一侧可以通过弹性密封件密封连接。弹性密封件可以以被压缩的状态连接在结构件与拾音模组之间,使得弹性密封环厚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抵接结构件与拾音模组,以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弹性密封件还能提供一定的冲击缓冲效果,在终端设备受到撞击时,弹性密封件可以吸收撞击波,对拾音模组起到一定的保护效果。结构件材质为金属,结构件具体可以为钢片,为较薄的中框提供一定的强度支撑作用。弹性密封环的材质可以为硅胶、泡棉或橡胶等。

    5、其中,第一密封件的外边缘在中框上的正投影环绕第一拾音通道的第二端口,以保证结构件与中框之间能够环绕第二端口密封。

    6、为了实现声音通道的导通,沿终端设备的厚度方向,第一连通孔在中框上的正投影与第一拾音通道的第二端口至少部分交叠,使得第一拾音通道可以与第一连通孔连通。第二连通孔在拾音模组上的正投影覆盖拾音模组的第二拾音孔,能够保证传入终端设备的声音可以充分到达第二拾音孔。导音孔在第一密封件上的正投影与第一连通孔至少部分交叠,导音孔在第二密封件上的正投影与第二连通孔至少部分交叠,从而使得第一拾音通道能够与拾音模组的第二拾音孔连通。其中,第一拾音通道的第二端口的横截面积大于拾音模组的第二拾音孔的横截面积,使得外界声音能够足量到达第二拾音孔被拾音模组获取。

    7、第一密封组件的外边缘在中框上的正投影环绕第一拾音通道的第一端口,使得第一密封组件能够将显示屏与中框密封连接。具体地,第一密封组件可以为胶粘剂,显示屏能够通过胶粘剂粘接在中框上并将第一拾音通道的第一端口封闭。

    8、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中框背离显示屏的一侧形成有凹槽结构。该凹槽结构的槽口位于中框背离显示屏的表面,凹槽结构的槽底与中框朝向显示屏之间的距离小于中框的厚度。也就是说,凹槽结构的槽底所对应的部分中框的厚度比较薄。可以将拾音模组设置在凹槽结构内,节省拾音模组在终端设备厚度方向上的占用空间,为终端设备的其他器件预留更大的安装空间。其中,第一拾音通道的第二端口至少部分位于凹槽结构内,方便第一拾音通道与拾音模组的第二拾音孔连通。具体地,第一拾音通道的第二端口可以位于凹槽结构的槽底。

    9、为了匹配凹槽结构,第二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具体地,第一密封组位于凹槽结构的槽底朝向拾音模组的一侧,第二密封组位于凹槽结构靠近第一拾音孔的槽璧朝向拾音模组的一侧,使得第二密封组件能够在中框与拾音模组之间起到良好的密封连通作用。

    10、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中框设置有第二拾音通道,该第二拾音通道将第一拾音通道和第一拾音孔连通,以将进入第一拾音孔的声音导向第一拾音通道。此处,第二拾音通道可以在中框上形成,中框可以为第二拾音通道提供密封。

    11、具体地,第二拾音通道包括第一通道段和第二通道段,第二通道段连接于第一通道段和第一拾音孔之间。由于第一拾音通道沿中框厚度贯穿中框,第一通道段倾斜设置以连通第一拾音通道和第二通道段之间。

    12、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拾音模组包括麦克风与电路板。电路板固定于中框,麦克风设置于电路板背离中框的一侧,麦克风可以通过电路板与终端设备的主板电连接。麦克风将音频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递到主板。电路板上设置有导通孔,麦克风上的第二拾音孔与第一拾音通道可以通过该导通孔连通,方便将第一拾音通道内的声音传递到第二拾音孔而被麦克风获取。



    技术特征:

    1.一种终端设备(10),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框(1)、显示屏(2)以及拾音模组(3);所述显示屏(2)和所述拾音模组(3)分别设置于所述中框(1)厚度方向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组件(5)包括结构件(51)、第一密封件(52)和第二密封件(5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52)的外边缘在所述中框(1)上的正投影环绕所述第一拾音通道(11)的第二端口。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终端设备(10),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终端设备(10)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连通孔(521)在所述中框(1)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拾音通道(11)的第二端口(d2)至少部分交叠。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10),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终端设备(10)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连通孔(531)在所述拾音模组(3)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拾音模组(3)的第二拾音孔。

    6.如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10),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终端设备(10)的厚度方向,所述导音孔(511)在所述第一密封件(52)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连通孔(521)至少部分交叠,所述导音孔(511)在所述第二密封件(53)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连通孔(531)至少部分交叠。

    7.如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52)包括粘接胶,所述结构件(51)朝向所述中框(1)的表面通过所述粘接胶粘接于所述中框(1)。

    8.如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53)包括弹性密封环;沿所述终端设备(10)的厚度方向,所述弹性密封环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结构件(51)与所述拾音模组(3)。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环的材质为硅胶、泡棉、或橡胶。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拾音通道(11)的第二端口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拾音模组(3)的第二拾音孔的横截面积。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4)的外边缘在所述中框(1)上的正投影环绕所述第一拾音通道(11)的第一端口。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4)包括粘接胶,所述显示屏(2)朝向所述中框(1)的表面通过所述粘接胶粘接于所述中框(1)。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1)的背离所述显示屏(2)的一侧形成有凹槽结构(a),所述凹槽结构(a)槽口位于所述中框(1)背离所述显示屏(2)的表面;所述凹槽结构(a)的槽底与所述中框(1)朝向所述显示屏(2)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中框(1)的厚度;

    14.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1)设置有第二拾音通道(12),所述第二拾音通道(12)连通于所述第一拾音通道(11)与所述第一拾音孔(a)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拾音通道(12)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通道段(121)和第二通道段(122),所述第二通道段(122)连接于所述第一通道段(121)与所述第一拾音孔(a)之间;所述第一通道段(121)倾斜设置以连通所述第一拾音通道(11)和所述第二通道段(122)。

    16.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10),其特征在于,拾音模组(3)包括麦克风(31)与电路板(32);所述电路板(32)固定于所述中框(1),所述麦克风(31)设置于所述电路板(32)背离所述中框(1)的一侧,所述第二拾音孔(c)设置于麦克风(31)上;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中框、显示屏以及拾音模组;中框设置有第一拾音通道;第一拾音通道沿中框的厚度方向贯穿中框;第一拾音通道具有朝向显示屏的第一端口和朝向拾音模组的第二端口;终端设备的外表面包括第一拾音孔,第一拾音孔和第一拾音通道连通;显示屏与中框之间通过第一密封组件密封连接以密封拾音通道的第一端口;拾音模组与中框之间通过第二密封组件密封连接,第二密封组件导通拾音模组的第二拾音孔与第一拾音通道的第二端口。该终端设备的第一拾音通道能够适应轻薄的中框,还能保证良好的密封性和音频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付丹文,郭青锋,孙炜,李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318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