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5-11-13  7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机箱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终端设备中通常设置有天线,并且需要对天线馈电以及将天线接地,以确保终端设备的正常通信。目前终端设备中,主板等电子器件占据了终端设备内较大的空间,如何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对天线馈电及接地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的较小空间内能够实现对天线馈电及将天线接地,具有更广的应用前景。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包括中框天线和导电簧片,导电簧片安装于中框天线的内侧,导电簧片包括馈电部、固定部和接地部,固定部与中框天线固定连接,馈电部和接地部均与固定部固定连接,馈电部用于向中框天线馈电,接地部用于将中框天线接地。

    3、分别使用用于馈电的馈电导电簧片和用于接地的接地导电簧片与中框天线焊接以实现电连接的方案,因馈电导电簧片和接地导电簧片与中框天线焊接时均需要点焊空间,因此需要占用终端设备中大量的空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中,通过在导电簧片上同时设置馈电部和接地部,以将馈电部和接地部连接在一个导电簧片上,从而将原本用于馈电的馈电导电簧片所需的点焊区域以及用于接地的接地导电簧片所需的点焊区域得到合并,减少了导电簧片点焊所需的空间,从而减小了导电簧片在终端设备中的占用空间,进而在终端设备的较小空间内能够实现对中框天线馈电及将中框天线接地,具有更广的应用前景。

    4、此外,考虑馈电导电簧片和接地导电簧片分别与中框天线进行点焊时均可能会出现局部不平整,馈电导电簧片和接地导电簧片分别均需要一定的空间以保证与天线弹片接触,因此馈电导电簧片和接地导电簧片之间需要预留一定的间隔距离。而本技术实施例的终端设备中,由于不需要再分别使用馈电导电簧片和接地导电簧片,也就取消了馈电导电簧片和接地导电簧片之间需要预留的间隔距离,进一步减小了占用的空间,同时解决了因考虑馈电导电簧片的长度、接地导电簧片的长度以及馈电导电簧片和接地导电簧片之间的间隔距离,而采用分别使用馈电导电簧片和接地导电簧片的方案所需要的长度比会与其电连接的中框天线的长度还要长,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难以在较小的空间内使用的问题。

    5、此外,相较于使用单个的馈电导电簧片或单个的接地导电簧片的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中使用的导电簧片的面积较大,利于后续对导电簧片进行限位固定。另外,导电簧片中的固定部作为中心点焊区域的面积也大,利于提升固定部与中框天线的焊接强度,从而利于提升导电簧片与中框天线的连接强度。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馈电部和接地部连接于固定部的相对两侧。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一天线弹片和第二天线弹片,第一天线弹片电连接于第一电路板和导电簧片的馈电部之间,第二天线弹片电连接于第一电路板和导电簧片的接地部之间。通过将导电簧片设置于中框天线与第一天线弹片和第二天线弹片之间,能够避免因中框天线与第一天线弹片和第二天线弹片直接接触而导致的中框天线在工作的时候对应的电流有一定的非线性,会产生倍频谐波,从而干扰其他天线的rse(radiated spurious emission,辐射杂散)问题。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包括电路板组件,第一电路板与电路板组件电连接,第一天线弹片和第二天线弹片均安装于电路板组件,且彼此间隔设置,第一天线弹片电连接于电路板组件和导电簧片的馈电部之间,第二天线弹片电连接于电路板组件和导电簧片的接地部之间。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路板组件包括第二电路板和电连接件,第一天线弹片和第二天线弹片均安装于第二电路板,且与第二电路板电连接,电连接件电连接于第二电路板和第一电路板之间。当中框天线距离第一电路板较远时,仅使用第一天线弹片和第二天线弹片难以将第一电路板与该中框天线电连接,也就无法实现利用第一电路板对中框天线馈电。本技术实施例的终端设备中,利用电路板组件中的第二电路板固定及电连接第一天线弹片和第二天线弹片,以实现电路板组件与中框天线之间的电连接。同时利用电路板组件中的电连接件电连接第二电路板与第一电路板,利用电连接件走线灵活的特点,以实现采用电路板组件将距离较远的第一电路板与中框天线电连接,从而能够解决中框天线距离第一电路板较远而引起的难以使用第一电路板对中框天线馈电的问题,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利用终端设备内的空间。此外,利用第二电路板固定第一天线弹片和第二天线弹片,能够提升第一天线弹片和第二天线弹片的安装稳定性,避免第一天线弹片和第二天线弹片与导电簧片弹性接触时发生移动。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电路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导电簧片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一天线弹片和第二天线弹片均安装于第一部分朝向导电簧片的表面,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固定连接,电连接件电连接于第二部分与第一电路板之间。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电路板与第二部分相对且间隔设置,终端设备还包括扬声器模组,扬声器模组位于第一电路板和第二部分之间,电连接件与第二部分电连接,且沿扬声器模组的边沿延伸至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馈电部和接地部均固定连接于固定部的同一侧,且彼此间隔设置。相较于导电簧片中馈电部和接地部位于固定部相对两侧的方式,由于导电簧片中馈电部和接地部位于固定部的同一侧,在固定部长度一定的情况下,导电簧片的长度更短,能够减少导电簧片在长度方向上的空间占用,从而利于在较小空间内实现对中框天线馈电以及将中框天线接地。在导电簧片的长度方向占用空间一定的情况下,相当于增加了固定部的延伸长度,能够增加导电簧片与中框天线的焊接面积,从而提升导电簧片与中框天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馈电部与固定部呈夹角连接,接地部与固定部呈夹角连接,以使得导电簧片中固定部与馈电部和接地部不在同一平面,利于导电簧片适用于多种安装场景。

    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馈电部所在的平面与固定部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1,θ1为钝角,接地部所在的平面与固定部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2,θ2为钝角。

    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θ1=θ2。

    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导电簧片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与馈电部和接地部位于固定部的同一侧,且与固定部固定连接,并连接于馈电部和接地部之间。通过在馈电部和接地部之间设置连接部,并将连接部与固定部连接,一方面能够增强馈电部和接地部与固定部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馈电部或接地部从固定部脱离,另一方面,从馈电部流入的电流也可沿连接部流入固定部,并经固定部流入中框天线,以实现对中框天线馈电,此时增设的连接部也可作为天线辐射体,能够进一步提升天线辐射体的性能,进而利于提升终端设备的天线信号质量。

    1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一天线弹片和第二天线弹片,第一天线弹片和第二天线弹片均安装于第一电路板,且彼此间隔设置,第一天线弹片电连接于第一电路板和导电簧片的馈电部之间,第二天线弹片电连接于第一电路板和导电簧片的接地部之间。

    1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馈电部和第一电路板位于第一天线弹片的同一侧,接地部和第一电路板位于第二天线弹片的同一侧,连接方式简单,且占用空间小。

    1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转轴,转轴连接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第一壳体包括中框天线。

    2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包括后盖和中框,中框设于后盖的周边,且包括中框天线。

    2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馈电部、固定部和接地部一体成型。


    技术特征:

    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中框天线和导电簧片,所述导电簧片安装于所述中框天线的内侧,所述导电簧片包括馈电部、固定部和接地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中框天线固定连接,所述馈电部和所述接地部均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馈电部用于向所述中框天线馈电,所述接地部用于将所述中框天线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部和所述接地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的相对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一天线弹片和第二天线弹片,所述第一天线弹片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导电簧片的所述馈电部之间,所述第二天线弹片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导电簧片的所述接地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电路板组件,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一天线弹片和所述第二天线弹片均安装于所述电路板组件,且彼此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天线弹片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组件和所述导电簧片的所述馈电部之间,所述第二天线弹片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组件和所述导电簧片的所述接地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第二电路板和电连接件,所述第一天线弹片和所述第二天线弹片均安装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且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连接件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电路板和所述第一电路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导电簧片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天线弹片和所述第二天线弹片均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朝向所述导电簧片的表面,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固定连接,所述电连接件电连接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扬声器模组,所述扬声器模组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所述电连接件与第二部分电连接,且沿所述扬声器模组的边沿延伸至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部和所述接地部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的同一侧,且彼此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部与所述固定部呈夹角连接,所述接地部与所述固定部呈夹角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部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固定部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1,θ1为钝角,所述接地部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固定部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2,θ2为钝角。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θ1=θ2。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簧片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馈电部和所述接地部位于所述固定部的同一侧,且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并连接于所述馈电部和所述接地部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一天线弹片和第二天线弹片,所述第一天线弹片和所述第二天线弹片均安装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且彼此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天线弹片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导电簧片的所述馈电部之间,所述第二天线弹片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导电簧片的所述接地部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部和所述第一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一天线弹片的同一侧,所述接地部和所述第一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二天线弹片的同一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转轴,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第一壳体包括所述中框天线。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后盖和中框,所述中框设于所述后盖的周边,且包括所述中框天线。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接地部一体成型。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包括中框天线和导电簧片,导电簧片安装于中框天线的内侧,导电簧片包括馈电部、固定部和接地部,固定部与中框天线固定连接,馈电部和接地部均与固定部固定连接,馈电部用于向中框天线馈电,接地部用于将中框天线接地。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的较小空间内能够实现对中框天线馈电及将中框天线接地,具有更广的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董晓勇,杨朝亮,薛康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3194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