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的是对建筑领域中在悬空升降作业的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即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俗称“爬架”,以下同此)中对起重动力设备的设置方法及设置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修建多层或高层楼房及其它高层建筑物已普遍采用可升降的爬架进行施工,通过只需构建有限高度的可升降运行的爬架,由环绕设置于所建造建筑物周围的起重动力设备,通过群机同步协同操作将爬架逐次提升,在该悬空停留的爬架上施工作业,可以大大降低施工材料和能耗成本。如修建高层楼房时,通常仅需建造覆盖4-5个建筑楼层高度的爬架,通过环绕所建楼房外周的电动葫芦(即低速环链电动提升机)等起重动力设备群机同步操作使爬架逐次提升,由低到高逐层施工作业。
2、传统爬架的提升多采用由悬挂在与建筑物稳固链接的起重挑梁等起重支承结构下方的电动葫芦等起重设备对爬架进行提拉。由于其在起重挑梁下的悬挂本身就有一定的空间高度,加之起重设备自身结构所具有的物理性高度也要占据必要的空间高度,因此爬架的结构中除保证施工所需的必需高度外,还需为起重设备的设置和运行预留相应必要的空间高度。虽然起重设备的悬挂及其结构的物理性高度尚不足一个建筑层的高度,但对于以建筑层高为单位的爬架而言,为保证爬架每次实际有效提升的高度能与建筑物的作业层准确对位,只能为其预留一个完整层高的空间高度。例如,在总高度为4-5个建筑楼层层高的爬架中,为电动葫芦等起重设备的预留提升运行的空间高度通常不少于2个楼层的层高。这种毫无意义的成本浪费,对于建设规模巨大的整个建筑行业而言是巨大和惊人的。
3、为此,公开号cn101845883a和cn113175203a的中国专利文献都提出了一种将爬架的起重设备改设在起重挑梁上方的方式,为使爬架结构能减少一个预留层高提供了途径。但这种设置方式的改变随之带来的问题是,位于电动葫芦等起重设备下方的起重挑梁会对起重设备的运行构成障碍,而传统采用的悬挂于起重挑梁下方的方式则不会存在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置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即爬架)中的起重动力设备的方法和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2、本发明设置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起重动力设备的方法,是在上述将起重动力设备设置在与建筑物稳固连接的外伸起重挑梁等形式的起重支承结构垂直方向的顶面上方的基础上,在该外伸的起重支承结构上稳固设置有高度高于其所在起重支承结构的顶面、并具有能延伸至起重支承结构的垂直方向投影面之外的延伸部位的起重动力设备支承体,将常用的电动葫芦等爬架的起重动力设备设置在该起重动力设备支承体的该所述延伸部位处。
3、上述设置方法中的所述起重动力设备支承体可以采用的一种方式,是由包括具有垂直高度的基部和在其上具有水平延伸长度的所述延伸部位的延伸臂两部分的整体式的结构或组装式的结构,即其大体可呈形式。
4、其中,该起重动力设备支承体的基部和延伸臂两部分,除垂直高度、水平延伸方向及延伸距离等均为不可改变的固定尺寸形式的结构外,如采用可旋转升降或用垂直排布的高度调节定位销等常用形式的垂直高度可调节方式的基部结构;和/或可转动而调整延伸角度方向、和/或可伸缩长度结构形式的延伸臂,更可提高其能适应不同实际需要而进行适度调整的灵活性。
5、除上述结构形式外,所述的起重动力设备支承体还可以采用的另一种形式,是在起重支承结构上设置的能同时具有垂直高度和水平延伸方向的斜向上伸的外展斜臂形式的结构。
6、同样,为能提高对不同实际需要进行适度调整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所述该外展斜臂式结构除高度和水平方向及外展长度等均为固定不变的结构形式外,也可以采用目前常用的可调节外展方向和/或高度、和/或外展延伸长度形式的结构。
7、本发明所述的设置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起重动力设备的装置,与上述设置方法相适应和保持一致,即:本发明所述的设置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起重动力设备的装置,是一个可被稳固设置在其所在起重支承结构垂直方向的顶面之上,且高度高于起重支承结构的顶面并具有能延伸至起重支承结构的垂直方向投影面之外的延伸部位的起重动力设备支承体,该延伸部位为爬架起重动力设备的设置位置。
8、其中,所述的起重动力设备支承体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为:
9、——由包括具有垂直高度的基部和在其上具有水平延伸长度的所述延伸部位的延伸臂两部分的整体式的结构或组装式的结构,其大体可呈形式;或者是
10、——在起重支承结构上设置的斜向上伸的外展斜臂式结构。
11、其中,在大体可呈形式结构的所述起重动力设备支承体中:
12、——所述的具有垂直高度的基部为垂直高度可调节式的结构;和/或
13、——所述的延伸臂为在水平的延伸方向和/或延伸距离上可调节式的结构。
14、此外,所述的斜向上伸形式的外展斜臂式结构,也可以采用具有可调节外展方向和/或高度、和/或外展延伸长度形式的结构。
15、由此可以理解,由于本发明的上述设置方法和设置装置不仅可以使在起重挑梁等起重支撑结构之上的起重动力设备支承体上设置电动葫芦等爬架起重动力设备的部位处于起重支承结构的垂直方向的投影面之外,从而消除了起重挑梁等支承结构对电动葫芦等起重动力设备运行的障碍,而且进一步还能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和改变其设置位置的高度和/方位,进一步提高了其实际使用中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16、以下结合由附图所示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1.设置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起重动力设备的方法,将起重动力设备(4)设置在与建筑物稳固连接的外伸起重支承结构(2)垂直方向上的顶面上方,其特征是在外伸的起重支承结构(2)上稳固设置有高度高于其所在起重支承结构(2)的顶面、并具有能延伸至起重支承结构(2)的垂直方向投影面之外的延伸部位(6)的起重动力设备支承体(8),将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的起重动力设备(4)设置在起重动力设备支承体(8)的所述延伸部位(6)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设置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起重动力设备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起重动力设备支承体(8)是由包括具有垂直高度的基部(9)和在其上具有水平延伸长度的所述延伸部位(6)的延伸臂(7)两部分的整体式的结构或组装式的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设置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起重动力设备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起重动力设备支承体(8)中具有垂直高度的基部(9)为在垂直高度方向上可调节式的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设置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起重动力设备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起重动力设备支承体(8)中的延伸臂(7)为在水平延伸方向上和/或延伸长度上可调节式形式的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设置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起重动力设备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起重动力设备支承体(8)为在起重支承结构(2)上设置的同时具有垂直高度和水平延伸方向的斜向上伸的外展斜臂式结构(1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设置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起重动力设备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展斜臂式结构(10)中具有可调节其外展方向和/或高度的结构。
7.设置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起重动力设备的装置,其特征是为一个可被稳固设置在起重支承结构(2)垂直方向上的顶面之上,且高度高于其所在起重支承结构(2)的顶面并具有能延伸至起重支承结构(2)的垂直方向投影面之外的延伸部位(6)的起重动力设备支承体(8),该外展斜臂式结构(10)中的延伸部位(6)为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起重动力设备(4)的设置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设置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起重动力设备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起重动力设备支承体(8)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设置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起重动力设备的装置,其特征是在起重动力设备支承体(8)中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设置附着式升降防护平台起重动力设备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展斜臂式结构(10)中具有可调节外展方向和/或高度的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