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座密封结构及管线球阀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5-11-13  2


    本发明涉及阀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座密封结构及管线球阀。


    背景技术:

    1、管线球阀作为长输管道中的关键控制元件,在天然气管道运输中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随着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管线球阀技术也得到了长足进步,阀门压力、口径等参数逐年增大,而天然气易燃易爆,在大口径管线球阀检修时,若管线球阀切断工况下发生内漏,阀后泄放阀由于连续的内漏,导致阀后仍存在天然气介质,而检修时往往采用切割、拆卸等方式,易引起火花,容易造成重大安全事故与人员伤亡。

    2、目前,管线球阀中阀座的密封结构如图1、图2所示,在阀体100与球体200之间设置圆环形的固定器300,在固定器300且面向球体200一侧的端面上沿固定器300的周向设置圆环形的容置槽400,在容置槽400内设置密封圈500,至少部分密封圈500位于容置槽400的外部,以便密封圈500能够与球体200密封贴合,在固定器300且背向球体200一侧的端面上沿固定器300的周向设置多根弹簧600,弹簧600压缩于固定器300与阀体100之间,通过弹簧600为密封圈500提供初始的预紧力,从而保证密封圈500能够与球体200达到密封连接的状态。

    3、但该种密封结构的弊端在于:由于密封圈500与固定器300上的容置槽400之间采用过盈配合,在将密封圈500装入容置槽400时需要采用油压机压入,且由于密封圈500与容置槽400的内壁之间均为贴合密封(即:密封圈500的外壁与容置槽400对应的内壁为端面密封),在压入密封圈500的过程中,为了使容置槽400内的空气排净,需要在密封圈500的外壁和/或容置槽400的内壁上开设至少一个(一般为均匀分布的四个)排气槽,以免容置槽400内的空气能够通过排气槽外排。在后期使用过程中,该排气槽也可能成为泄漏通道,从而无法保证阀座与球体之间的稳定密封,存在安全隐患。另外,密封圈500与球体200之间是否能够稳定密封,主要由弹簧600的弹性力所决定,在高压大口径阀门应用场景中,一旦压力过大,容易造成弹簧600变形失效,也会导致密封效果丧失。

    4、针对相关技术中球阀的阀座密封稳定性不佳的问题,目前尚未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5、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阀座密封结构及管线球阀,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座密封结构及管线球阀,提高阀座与球体之间密封稳定性,消除密封泄漏以及弹簧受压失效的问题,保证球阀长期、稳定的工作状态。

    2、本发明的目的可采用下列的方案来实现: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阀座密封结构,其设置于球阀的阀体与球体之间,所述阀座密封结构包括:

    4、固定器外环,所述固定器外环用于与所述阀体相连;

    5、固定器内环,所述固定器内环环设于所述固定器外环的内侧,所述固定器内环的外壁与所述固定器外环的内壁之间留有容置空间;

    6、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环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7、弹簧,所述弹簧和所述球体分别位于所述密封件的两侧,所述弹簧与所述密封件的第一侧的端面相抵,以推动所述密封件的第二侧的端面与所述球体的外壁密封贴合。

    8、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器内环的外壁上由靠近所述球体至远离所述球体的方向依次形成有密封段和连接段,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密封段,且所述密封件的内侧壁面与所述密封段紧密贴合;

    9、所述连接段在所述固定器内环的径向上凸出于所述密封段,所述连接段上设有容置槽,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容置槽的内壁和所述密封件的第一侧的端面相抵。

    10、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件的第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垫片,所述弹簧通过所述第一垫片压紧所述密封件。

    11、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段上设有沿轴向与所述容置槽相连通的进压孔,所述进压孔用于与所述阀体的进口连通,所述容置槽内且位于所述进压孔与所述容置槽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垫片,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垫片和所述第一垫片相抵。

    12、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置槽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容置槽沿所述固定器内环的周向间隔且均匀分布,各所述容置槽内分别设置有所述弹簧。

    13、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件的内侧壁面和/或所述密封段上环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过盈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用于对所述密封件的内侧壁面与所述固定器内环的外壁之间进行密封。

    14、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器外环的内壁上由靠近所述球体至远离所述球体的方向依次形成有第一阶梯段和第二阶梯段,所述第一阶梯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阶梯段的直径,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阶梯段,且所述密封件的外侧壁面与所述第一阶梯段紧密贴合;

    15、所述第二阶梯段与所述固定器内环的所述连接段固定连接。

    16、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阶梯段和所述连接段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17、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阶梯段与所述连接段之间的连接位置上旋拧有锁紧螺钉。

    18、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器外环且靠近所述球体一侧的环形内缘处形成有限位台肩,至少所述密封件的第二侧的端面的部分位置能与所述限位台肩相抵。

    19、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至少所述密封件的第二侧的端面的部分位置形成有匹配部,所述匹配部用于与所述球体的外壁贴合密封。

    20、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件的外侧壁面和/或所述第一阶梯段上环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过盈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用于对所述密封件的外侧壁面与所述固定器外环的内壁之间进行密封。

    21、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器外环的外壁上环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过盈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用于对所述固定器外环的外壁与所述阀体之间进行密封。

    2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线球阀,所述管线球阀包括:

    23、阀体,所述阀体内部形成有过流通道,所述阀体具有与所述过流通道相连通的进口和出口;

    24、球体,所述球体设置于所述阀体内,所述球体用于控制所述过流通道的通断;

    25、至少两个上述的阀座密封结构,一个所述阀座密封结构密封设置于靠近所述进口处的所述阀体的内壁与所述球体的外壁之间,另一所述阀座密封结构密封设置于靠近所述出口处的所述阀体的内壁与所述球体的外壁之间。

    26、由上所述,本发明的阀座密封结构及管线球阀的特点及优点是:阀座密封结构包括固定器外环、固定器内环、密封件和弹簧,固定器外环用于与阀体相连,固定器内环环设于固定器外环的内侧,并在固定器内环的外壁与固定器外环的内壁之间留有容置空间,将密封件环设于容置空间内,并设置弹簧与密封件的第一侧的端面相抵,通过弹簧推动密封件的第二侧的端面与球体的外壁密封贴合,通过固定器外环与固定器内环相配合为密封件提供装配位置,无需再采用压入的方式对密封件进行安装,因此,可取消密封件与固定器之间排气槽的设置,消除密封泄漏的隐患,提高阀座密封结构与球体之间密封稳定性,保证良好的密封效果;另外,本发明中的弹簧为密封件施加推力,保证密封件与球体的稳定密封即可,无需再对固定器和密封件的整体施加推力,因此,即使阀门压力过大也不会对弹簧的变形产生影响,从而避免了弹簧失效的问题,保证球阀能够处于长期、稳定的工作状态。


    技术特征:

    1.一种阀座密封结构,其设置于球阀的阀体与球体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密封结构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内环的外壁上由靠近所述球体至远离所述球体的方向依次形成有密封段和连接段,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密封段,且所述密封件的内侧壁面与所述密封段紧密贴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的第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垫片,所述弹簧通过所述第一垫片压紧所述密封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上设有沿轴向与所述容置槽相连通的进压孔,所述进压孔用于与所述阀体的进口连通,所述容置槽内且位于所述进压孔与所述容置槽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垫片,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垫片和所述第一垫片相抵。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容置槽沿所述固定器内环的周向间隔且均匀分布,各所述容置槽内分别设置有所述弹簧。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的内侧壁面和/或所述密封段上环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过盈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用于对所述密封件的内侧壁面与所述固定器内环的外壁之间进行密封。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外环的内壁上由靠近所述球体至远离所述球体的方向依次形成有第一阶梯段和第二阶梯段,所述第一阶梯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阶梯段的直径,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阶梯段,且所述密封件的外侧壁面与所述第一阶梯段紧密贴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阀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阶梯段和所述连接段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阀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阶梯段与所述连接段之间的连接位置上旋拧有锁紧螺钉。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阀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外环且靠近所述球体一侧的环形内缘处形成有限位台肩,至少所述密封件的第二侧的端面的部分位置能与所述限位台肩相抵。

    11.如权利要求7或10所述的阀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密封件的第二侧的端面的部分位置形成有匹配部,所述匹配部用于与所述球体的外壁贴合密封。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阀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的外侧壁面和/或所述第一阶梯段上环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过盈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用于对所述密封件的外侧壁面与所述固定器外环的内壁之间进行密封。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阀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外环的外壁上环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过盈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用于对所述固定器外环的外壁与所述阀体之间进行密封。

    14.一种管线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球阀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为一种阀座密封结构及管线球阀,该阀座密封结构设置于球阀的阀体与球体之间,所述阀座密封结构包括:固定器外环,所述固定器外环用于与所述阀体相连;固定器内环,所述固定器内环环设于所述固定器外环的内侧,所述固定器内环的外壁与所述固定器外环的内壁之间留有容置空间;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环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弹簧,所述弹簧和所述球体分别位于所述密封件的两侧,所述弹簧与所述密封件的第一侧的端面相抵,以推动所述密封件的第二侧的端面与所述球体的外壁密封贴合。本发明解决了球阀的阀座密封稳定性不佳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标,张清双,曹铖淏,梁常香,李跃辉,董炜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阀门总厂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319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