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役容器角焊缝的焊后热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5-11-16  1


    本发明涉及焊后热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在役容器角焊缝的焊后热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大型厚壁在役容器产品的接管角焊缝在定期巡检时发现超标缺陷需进行返修,且焊缝返修后还要进行焊后热处理。

    2、大型在役容器一般为立式,高度在十几米到几十米不等,现场工况复杂,返修条件受到严重限制,无法使用传统的燃气炉进行焊后热处理,目前一般都是采用远红外陶瓷电加热的方式。但远红外陶瓷电加热器是传统的热辐射加热,对于壁厚≥130mm的大型厚壁在役容器产品,即使在壳体内外壁进行双面加热也无法保证芯部温度满足620℃±14℃的保温要求和局部均温要求。最好的办法是运回制造厂返修,但周期长、运输费用高,且满足不了现场整个装置检修周期节点的需求。

    3、因此,需要开发一种适用于大型厚壁在役容器的接管角焊缝的焊后热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在役容器角焊缝的焊后热处理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大型厚壁在役立式容器角焊缝的焊后热处理造价高、周期长以及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了角焊缝的原位修复热处理,提高了角焊缝的焊后热处理的效率,延长了在役容器的使用寿命。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役容器角焊缝的焊后热处理装置,所述容器包括筒体和接管,所述角焊缝位于所述筒体和所述接管的连接处,所述装置包括:

    3、电缆布置支架,与所述角焊缝相适应,用于嵌入和固定电缆;

    4、电缆,绕设于所述电缆布置支架上;

    5、保温层,铺设在所述容器与所述电缆布置支架之间;

    6、多个热电偶,围绕所述角焊缝均布,用于测量所述角焊缝的温度分布;

    7、所述电缆布置支架包括固定环和均布于所述固定环上的多个电缆布置板;

    8、所述电缆布置板呈l型,且一侧表面与所述角焊缝相适应,另一侧表面设置有用于嵌入和固定电缆的弧形凹槽。

    9、根据本发明,所述电缆布置板包括沿所述接管的径向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外壁的第一电缆布置板和沿所述接管的轴向设置于所述接管的外壁的第二电缆布置板。

    10、所述第二电缆布置板的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固定环的一侧环面,另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电缆布置板的一端。

    11、根据本发明,所述固定环的内侧环面与所述接管的外壁相适应,所述第一电缆布置板的一侧朝向所述筒体的外壁,另一侧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弧形凹槽,所述第二电缆布置板的一侧朝向所述接管的外壁,另一侧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弧形凹槽。

    12、根据本发明,所述第一电缆布置板的所述另一侧设有间隔布置的m个所述弧形凹槽,m的范围为8~10;所述第二电缆布置板的高度为200-250mm,所述第二电缆布置板的所述另一侧设有间隔布置的n个所述弧形凹槽,n的范围为4~5。多个所述第一电缆布置板的自由端形成圆,所述圆的直径为1600~2000mm。

    13、优选地,所述保温层包括多个保温棉层和覆盖所述多个保温棉层的保温布,所述保温棉层由硅酸铝制成。

    14、优选地,每个保温棉层包括相互搭接的多个保温棉块,相邻的保温棉块之间的搭接宽度大于100mm,且各保温棉层的搭接部分相互错开。

    15、优选地,多个所述保温棉层的总厚度不小于50mm。

    16、根据本发明,所述保温层通过压条和/或保温钉固定于所述筒体和所述接管上。

    17、根据本发明,所述电缆包括第一电缆、第二电缆。

    18、所述第一电缆呈螺线形绕设于所述第一电缆布置板的弧形凹槽上,所述第一电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内接头、外接头。

    19、所述第二电缆呈螺线形绕设于所述第二电缆布置板的弧形凹槽上,所述第二电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接头、下接头。

    20、优选地,所述内接头、外接头分别与第一电源连接;所述上接头、下接头分别与第二电源连接;或者

    21、所述内接头与所述下接头连接;所述外接头、上接头分别与第一电源连接。

    22、本发明的效果是:

    23、(1)本发明提出的电缆布置支架可灵活设置于在役容器的筒体和接管上,电缆可更加方便地嵌入和固定于电缆布置板的弧形凹槽内,避免传统直接铺设感应电缆需要反复固定和调整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均布于角焊缝的多个热电偶可精确测量角焊缝的温度分布,根据温度分布灵活调整加热电源的功率,降低有害的温度梯度。

    24、(2)本发明的第一电缆布置板和第二电缆布置板可分别与筒体和接管配合,使得操作更加方便。

    25、(3)本发明的焊后热处理装置和方法提升了在役容器接管角焊缝返修的生产效率,实现复杂工况下的大型厚壁在役立式容器接管角焊缝的原位修复热处理,延长了在役容器的使用寿命。

    26、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在役容器角焊缝的焊后热处理装置,所述容器包括筒体和接管,所述角焊缝位于所述筒体和所述接管的连接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布置板包括沿所述接管的径向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外壁的第一电缆布置板和沿所述接管的轴向设置于所述接管的外壁的第二电缆布置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的内侧环面与所述接管的外壁相适应,所述第一电缆布置板的一侧朝向所述筒体的外壁,另一侧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弧形凹槽,所述第二电缆布置板的一侧朝向所述接管的外壁,另一侧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弧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缆布置板的所述另一侧设有间隔布置的m个所述弧形凹槽,m的范围为8~10;所述第二电缆布置板的高度为200-250mm,所述第二电缆布置板的所述另一侧设有间隔布置的n个所述弧形凹槽,n的范围为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包括多个保温棉层和覆盖所述多个保温棉层的保温布,所述保温棉层由硅酸铝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保温棉层包括相互搭接的多个保温棉块,相邻的保温棉块之间的搭接宽度大于100mm,且各保温棉层的搭接部分相互错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保温棉层的总厚度不小于5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通过压条和/或保温钉固定于所述筒体和所述接管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包括第一电缆、第二电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接头、外接头分别与第一电源连接;所述上接头、下接头分别与第二电源连接;或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役容器角焊缝的焊后热处理装置,容器包括筒体和接管,角焊缝位于筒体和接管的连接处,该装置包括:电缆布置支架,与角焊缝相适应,用于嵌入和固定电缆;电缆,绕设于电缆布置支架上;保温层,铺设在容器与电缆布置支架之间;多个热电偶,围绕角焊缝均布,用于测量角焊缝的温度分布。本申请提出的电缆布置支架可灵活设置于容器的筒体和接管上,电缆可更加方便地嵌入和固定于电缆布置板的弧形凹槽内,避免传统直接铺设感应电缆需要反复固定和调整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均布于角焊缝的多个热电偶可精确测量角焊缝的温度分布,根据温度分布灵活调整加热电源的功率,降低有害的温度梯度。

    技术研发人员:曹晨思,王金光,金卿,李书涵,王迎君,段红玲,孙亚杰,潘晓栋,朱莎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320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