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5-11-18  1


    本发明涉及以能传递动力的方式连结有多个动力传递构件的动力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1、作为这种动力传递装置,例如已知专利文献1记载的旋转运动和直线运动的变换装置。该变换装置具备齿条和小齿轮,该齿条具有多个齿,该小齿轮具有与齿条的齿啮合的多个辊。齿条在能水平移动地配置的底座上以沿着该底座的水平移动方向延伸的方式固定。另一方面,小齿轮配置成在使多个辊中的一部分辊与齿条的齿啮合的状态下旋转。并且,通过作为驱动侧的动力传递构件的小齿轮的旋转运动传递到作为从动侧的动力传递构件的齿条并变换成直线运动,从而底座与齿条一起水平移动。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8484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2、然而,在作为动力传递装置的一例的上述的旋转运动和直线运动的变换装置中,有时固定有齿条的底座例如因高温化而热膨胀,或者由于与其他构件干涉而错位。在这样的情况下,固定于底座的齿条的位置也会移位。并且,在齿条例如在小齿轮的轴线方向上移位的情况下,有时小齿轮相对于移位后的齿条的齿的啮合会脱落。因此,有可能动力不能从作为驱动侧的动力传递构件的小齿轮向作为从动侧的动力传递构件的齿条传递。

    3、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4、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具备第1动力传递构件和第2动力传递构件,所述第1动力传递构件以在沿着第1方向的轴线为中心的周向上排列的方式设置有多个第1啮合部,且能以所述轴线为中心旋转;所述第2动力传递构件以在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排列的方式设置有能与所述第1啮合部啮合的多个第2啮合部,且在所述第1啮合部和所述第2啮合部啮合的状态下伴随所述第1动力传递构件的旋转而向所述第2方向旋转或者移动,所述第1动力传递构件具备:以所述轴线为中心旋转的枢毂部;齿轮部,在外周侧设置有所述第1啮合部,并且在内周侧形成有插通孔,所述枢毂部能在所述第1方向上滑动地插通于所述插通孔;第1卡止部,与所述枢毂部一体地在该枢毂部的旋转方向上移动;以及第2卡止部,以能在所述枢毂部的所述旋转方向上与所述第1卡止部卡止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齿轮部。



    技术特征:

    1.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具备第1动力传递构件和第2动力传递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


    技术总结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20),具备第1动力传递构件(21)和第2动力传递构件(22),第1动力传递构件(21)以在周向排列的方式设置有多个第1啮合部(32),第2动力传递构件(22)设置有能与第1啮合部(32)啮合的多个第2啮合部(34),且伴随第1动力传递构件(21)的旋转而向第2方向旋转或者移动。第1动力传递构件(21)具备枢毂部(24)、齿轮部(26)、与枢毂部(24)一体地向该枢毂部的旋转方向移动的第1卡止部(29)、以及以能在枢毂部的旋转方向上与第1卡止部卡止的方式设置于齿轮部(26)的第2卡止部(31)。

    技术研发人员:山中祐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椿本链轮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3210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