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其制造方法及蓄电器件。
背景技术:
1、目前,开发出了各种类型的蓄电器件,但在所有这些蓄电器件中,为了封装电极、电解质等蓄电器件元件,外包装材料成为不可或缺的构件。以往,作为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多采用金属制外包装材料。
2、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个人电脑、照相机、手机等的高性能化,对于蓄电器件,不仅需要形状多样,而且需要薄型化和轻型化。然而,目前常用的金属制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存在难以顺应形状的多样化、且轻型化也有局限这样的缺点。
3、为此,作为以往对多种形状均容易加工且能够实现薄型化和轻型化等的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提出了基材层/铝箔层/热熔接性树脂层依次叠层的膜状外包装材料(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4、在这样的膜状包装构件的情况下,通常是通过冷轧成型形成凹部,在该凹部形成的空间内配置电极和电解液等蓄电器件元件,通过使热熔接性树脂层彼此热熔接,得到外包装材料的内部收容有蓄电器件元件的蓄电器件。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8797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2、从进一步提高蓄电器件能量密度的角度,膜状外包装材料需要在外包装材料形成一个收容蓄电器件元件的深凹部。但是,在膜状外包装材料成型并形成凹部的情况下,存在着容易出现裂纹和针孔的问题。
3、其中,作为膜状外包装材料的基材层,使用了例如聚酰胺膜、聚酯膜等制品,为了提高外包装材料的成型性能,优选使用聚酰胺膜。
4、然而,尽管聚酰胺膜与聚酯膜相比成型性能更优,但因机械强度和绝缘性等性能较差,因此需要一种基材层使用聚酯膜并能够提高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的成型性能的技术。
5、而且,如果膜状外包装材料的基材层由两层以上构成,并对基材层所含的各层的材料及物性等进行调节,将具有外包装材料整体性能(成型性能等)也会被调节为适度的优点。
6、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型性能优异的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其中具有至少依次具备包含聚酯膜且由两层以上组成的基材层、阻隔层和热熔接性树脂层的叠层体。
7、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8、本发明的发明人等为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在具有至少依次具备包含聚酯膜且由两层以上构成的基材层、阻隔层和热熔接性树脂层的叠层体的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中,通过将基材层整体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加工硬化指数以及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的加工硬化指数之差设定在特定范围内,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表现出了优异的成型性能。
9、本发明是基于上述认知,经过进一步的反复研究而完成的发明。即,本说明书提供了下述所示形态的发明。
10、一种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其中,上述基材层由两层以上构成,上述基材层包含一层以上的聚酯膜,上述基材层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加工硬化指数均为2.5以上、4.5以下,且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的加工硬化指数之差在1.4以下。
11、发明效果
12、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具有至少依次具备包含聚酯膜且由两层以上构成的基材层、阻隔层和热熔接性树脂层的叠层体,且成型性能优异的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而且,根据本发明,还能够提供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的制造方法以及蓄电器件。
1.一种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
8.一种蓄电器件,其特征在于,
9.一种蓄电器件用外包装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