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灯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5-11-18  0


    本公开涉及光导引导光的转向灯。


    背景技术:

    1、在日本特开2017-185972号公报所记载的车门后视镜用转向灯中,光源向导光部件的一端的光入射部射出光,并且导光部件引导该光从另一端面光射出部进行照射。另外,在导光部件突出设置有插入片。

    2、这里,在该车门后视镜用转向灯中,导光部件的插入片被插入到壳体的被插入部,插入片的另一端侧被被插入部封闭,插入片不将光向导光部件的另一端侧引导。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考虑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增加光导从前端侧照射的光量的转向灯。

    2、本公开的第一方式的转向灯具备:射出光的射出部;光导,设置有主体部,通过引导所述射出部射出到上述主体部的基端侧的光从前端位置进行照射来报告车辆的行进方向;以及突出部,从上述主体部突出,并且向上述光导的前端侧延伸,将光向上述光导的前端侧引导。

    3、本公开的第二方式的转向灯是在本公开的第一方式的转向灯的基础上完成的,上述突出部将光引导至上述光导的前端位置。

    4、本公开的第三方式的转向灯是在本公开的第二方式的转向灯的基础上完成的,上述突出部延伸至上述光导的前端位置。

    5、本公开的第四方式的转向灯是在本公开的第一方式~第三方式中任一方式的转向灯的基础上完成的,具备安装部,该安装部设置于上述光导的基端侧,并且被安装于车辆侧,与上述突出部形成为一体。

    6、本公开的第五方式的转向灯是在本公开的第一方式~第四方式中任一方式的转向灯的基础上完成的,具备透射部件,该透射部件设置有透射部,该透射部与上述光导的前端位置对置且使上述突出部向上述光导的前端侧引导的光透过。

    7、本公开的第六方式的转向灯在本公开的第一方式~第五方式中任一方式的转向灯的基础上完成的,具备凹凸部,该凹凸部设置于上述主体部并且不设置于上述突出部。

    8、在本公开的第一方式的转向灯中,通过光导引导射出部射出到光导的主体部的基端侧的光从前端位置进行照射来报告车辆的行进方向。另外,突出部从主体部突出,并且向光导的前端侧延伸。

    9、这里,突出部将光向光导的前端侧引导。因此,能够增加光导从前端侧照射的光量。

    10、在本公开的第二方式的转向灯中,突出部将光引导至光导的前端位置。因此,能够增加光导从前端位置照射的光量。

    11、在本公开的第三方式的转向灯中,突出部延伸至光导的前端位置。因此,能够有效地增加光导从前端位置照射的光量。

    12、在本公开的第四方式的转向灯中,在光导的基端侧设置有安装部,安装部被安装于车辆侧。

    13、这里,安装部与突出部形成为一体。因此,能够将入射到安装部的光经由突出部向光导的前端侧引导。

    14、在本公开的第五方式的转向灯中,透射部件的透射部与光导的前端位置对置,透射部使突出部向光导的前端侧引导的光透过。因此,能够增加透过透射部的光量。

    15、在本公开的第六方式的转向灯中,在主体部设置有凹凸部。

    16、这里,在突出部没有设置凹凸部。因此,突出部能够适当地引导光,能够适当地增加突出部引导至光导的前端位置的光量。



    技术特征:

    1.一种转向灯,其特征在于,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灯,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灯,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向灯,其特征在于,具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向灯,其特征在于,具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向灯,其特征在于,具备:


    技术总结
    在转向灯(10)中,光导(34)引导入射到管(36)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面的光来进行照射。这里,光导(34)的凸缘(38)将光向光导(34)的车宽方向外侧及车辆后侧引导。因此,能够增加光导(34)从车宽方向外侧及车辆后侧照射的光量。

    技术研发人员:森一也,服部智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3211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