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是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用于高可靠性的超低迟延通信。
背景技术:
::2.为了完成5gurllc(ultra-reliableandlowlatencycommunication)通信方案中的各种应用领域的通信,就要求更快速、更稳定地传送数据方法但是,在终端快速移动的环境,频道在越来越弱等的情形下,数据可能会发生错误,因此就出现了需要重新传送相关数据的情况。3.在传送一般数据的情形时,即使数据被再次发送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如果是传送urllc数据,再次发送时就会产生延迟(latency)不断发生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4.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5.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稳定传输数据的方法。6.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稳定传输数据的装置。7.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传送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在数据量较少且数据需要以与在短时间内以稳定、低延迟来传输的urllc的方案类似的cbg(codeblockgroup)为基础来传送。8.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传送数据的装置,该装置在数据量较少且数据需要以与在短时间内以稳定、低延迟来传输的urllc的方案类似的cbg为基础来传送。9.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10.根据本发明中一实施例的形态,无线通信系统的终端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从基站接收包括对物理上行链路数据的反复传输次数信息以及跳频相关信息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的步骤;构成与所述反复传输次相对应的多个pusch(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的步骤;在这里,所述多个pusch上映射有相同的所述上行链路数据以及以所述跳频信息为基础,确定用于所述pusch反复传输的频率资源的步骤;所述跳频的范围是根据用于所述pusch的反复传输而被激活的带宽部分(bandwidthpart)的大小而改变。11.根据一例,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还包括:将所述上行链路数据的反复传输中所使用的迷你狭缝(mini-slot)的长度信息;所述多个pusch的反复传输是以所述迷你狭缝单位来传输的。12.根据一例,所述频率资源,是与所述被激活的带宽部分两端相对应的频率资源。13.根据另一例,在所述接收步骤之前还包括:将通道品质信息(channelqualityinformation)传输至所述基站的步骤;所述跳频信息是基于所述通道品质信息而被确定的。14.根据另一例,所述跳频信息,包括:是否适用所述跳频的信息;以及跳频模式的相关信息。15.根据另一例,在所述接收步骤之前还包括:从所述基站将上向链路传送的预设(default)反复传输次数的信息接收的步骤,所述下向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所述预设反复传输次数和所述下行链路数据的实际反复传输次数之间的差异值信息。16.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形态,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传输数据的方法,其包括:以从终端接收的通道品质信息为基础,对所述终端的向上链路数据是否适用跳频进行确定的步骤;向所述终端将包含所述上向链路数据的反复传输次数信息以及所述跳频信息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传输的步骤;以及通过以所述跳频信息为基础而确定频率资源,将于所述反复传输次数相对应的多个pusch从所述终端接收的步骤;所述多个pusch上统一映射有上向链路数据,所述跳频范围根据用于所述pdsch的反复传输而被激活的带宽部分的大小而可进行改变。1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形态,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传输数据的方法,其包括:将第一数据统一映射的多个pdsch(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向终端传输的步骤;从所述终端将所述多个pdsch的反馈接收的步骤;以及以将所述反馈为基础确定对第二数据进行反复传输次数的步骤。18.根据另一例,在所述传输步骤之前,还包括:将所述rrc(radioresourcecontrol)信号向所述终端传输的步骤,其中所述rrc信号包括下行链路数据的最大反复传送次数以及预设反复传送次数中至少一个。所述多个pdsch是基于所述最大反复传输次数或者所述预设反复传输次数而确定。19.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反馈分别包含对所述多个pdsch的ack或者nack,所述第二数据的反复传输次数,是以所述反馈中所包含ack的个数以及nack的个数中至少一个为基础而确定的。20.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确定步骤中,还包括:所述反馈中包含的ack或者nack的数值超过基准值,或者所述ack与nack之间的比率超过基准比率时,则变更所述第二数据的反复传输次数的步骤。21.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数据的反复传输次数,如果所述第二数据传送时的通道环境与所述第一数据传送时的通道环境相对应,则进行变更。22.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确定步骤之后,还包括:将包含所述第二数据反复传输次数的相关信息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传输至所述终端的步骤。23.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反复传输次数和所述第二数据反复传输次数之间的差异值信息。2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形态,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传输数据的方法,其包括:将第一数据统一映射的多个pusch(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构成并传输至基站的步骤;从所述基站将所述多个pusch的反馈接收的步骤;从所述基站将基于所述反馈而确定的反复传输次数的信息接收的步骤;以及以所述反复传输次数信息为基础,对第二数据的反复传输执行的步骤。2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形态,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传输数据的方法,其包括:所述终端从所述基站将传输的上向链路数据的反馈接收的步骤;以所述反馈为基础判断所述上向链路数据的再传送与否的步骤;如果再次传送所述上向链路数据,基于所述上向链路数据的种类来确定所述上向链路数据的代码块组的大小的步骤;以及将所述上向链路数据向所述调整的代码块组单位再次传送的步骤。26.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所述上向链路数据包括urllc(ultra-reliableandlowlatencycommunication)数据,所述代码块组的大小可以设定成,比用于embb(enhancedmobilebroadband)数据的再传送时代码块组大大小要小。27.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接收步骤之前,还包括:将通过rrc(radioresourcecontrol)消息以及下向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基站将用于所述urllc数据的再传送的代码块组的大小信息接收的步骤。28.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所述代码块组的大小的信息,可以是所述urllc数据传输块(transportblock)中最大代码块组数量的信息。29.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所述urllc数据的每个传输块的最大代码模块组的个数,可以不受所述embb数据的最大代码模块组的个数的影响,进行单独设置。3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形态,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传输数据的方法,其包括:所述基站从所述终端接收传送的下行链路数据的反馈的步骤;以所述反馈为基础确定下行链路数据是否进行再传送的步骤;当进行所述下行链路数据的再传送时,基于所述下行链路数据的种类而设定所述下行链路数据的代码块组大小的步骤;以及将下行链路数据再传送至所述调节后的代码区块组单位的步骤。3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形态,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传输数据的方法,其包括:从基站接收对物理上行链路共用通道(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pusch)的反复传输次数的相关信息的步骤;从所述基站接收适用于所述pusch反复传输的跳频信息的步骤;构成所述pusch重复传输的步骤;以所述跳频信息为基础,确定用于所述pusch反复传输的频率资源的步骤;以及执行所述pusch的反复传输步骤。3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形态,所述跳频的范围是根据用于所述pusch的反复传输而被激活的带宽部分(bwp,bandwidthpart)的大小而改变。3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形态,还包括:将在所述pusch的反复传输中所使用的迷你狭缝(mini-slot)的长度信息接收的步骤;所述pusch的反复传输是以所述迷你狭缝单位来执行的。3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形态,所述频率资源,是与所述被激活的带宽部分两端相对应的频率资源。3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形态,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将通道品质信息(channelqualityinformation)向所述基站传输的步骤;所述跳频信息是基于所述通道品质信息而被确定的。36.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形态,所述跳频信息包括:是否适用所述跳频的信息;以及跳频模式的信息。3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形态,所述反复传输次数的相关信息,包括:预设(default)反复传输次数的信息,以及所述预设反复传输次数和所述pusch的实际反复传输次数之间的差异值信息。3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形态,所述反复传输次数的相关信息,作为rrc(radioresourcecontrol)消息至少包含最大反复传输次数,以及预设反复传输次数中的至少一个,所述pdsch的反复传输,是基于所述最大反复传输次数或者所述预设反复传输次数而确定。39.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形态,所述数据传送方法还包括:基于将基于所述pdsch反复传输的ack或nack而确定的、新的反复传输次数的相关信息,传输至所述终端的步骤;以及基于所述新的反复传输次数的相关信息,执行新的pdsch反复传输的步骤。4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形态,所述新的反复传输次数的相关信息,如果在所述ack或nack的数值超过基准值,或者所述ack与nack之间的比率超过基准比率时,则会发生变更。4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形态,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传输数据的方法,其包括:将对物理下行链路共用通道(pdsch,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的反复传输次数的相关信息向终端传送的步骤;向所述终端传送适用于所述pdsch反复传输的跳频信息的步骤;构成所述pdsch反复传输的步骤;以所述跳频信息为基础,确定用于所述pdsch反复传输的频率资源的步骤;以及执行所述pdsch反复传输的步骤。4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形态,所述跳频的范围,是根据用于所述pdsch的反复传输而被激活的带宽部分(bwp,bandwidthpart)的大小而改变。4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形态,所述数据传送方法还包括:将所述pdsch的反复传输中所使用的迷你狭缝(mini-slot)的长度信息向终端传输的步骤;所述pdsch的反复传输是以所述迷你狭缝单位来执行的。4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形态,所述频率资源,是与所述被激活的带宽部分两端相对应的频率资源。4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形态,所述数据传送方法还包括:将通道品质信息(channelqualityinformation)从所述终端接收的步骤;所述跳频信息是基于所述通道品质信息而被确定的。46.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形态,所述跳频信息,包括:是否适用所述跳频的信息;以及跳频模式的信息。4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形态,所述反复传输次数的相关信息,包括:预设(default)反复传输次数的信息,以及所述预设反复传输次数和所述pusch的实际反复传输次数之间的差异值信息。4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形态,所述反复传输次数的相关信息,作为rrc(radioresourcecontrol)消息至少包含最大反复传输次数,以及预设反复传输次数中的至少一个,所述pdsch的反复传输,是基于所述最大反复传输次数或者所述预设反复传输次数而确定。49.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形态,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将基于所述pdsch重复传输的ack或nack而确定的、新的反复传输次数的相关信息,传输至所述终端的步骤;以及基于所述新的反复传输次数的相关信息,执行新的pdsch反复传输的步骤。5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形态,所述新的反复传输次数的相关信息,如果在所述ack或nack的数值超过基准值,或者所述ack与nack之间的比率超过基准比率时,则会发生变更。51.发明效果52.根据本发明中实施例所记载的内容,如果传输信号是属于urllc(ultra-reliablelowlatencycommunication)的情形时,发送器能以狭缝为基础,利用跳频技术可将同一数据反复传输两次以上,因此可以进行更快速、更稳定的信号传输。53.并且,数据的反复传输次数可以得到最佳调整,由此harq反馈的开销也会得到减少。54.并且,基于harq而传输urllc数据的情形产生时就可以减少时间上的迟延,从调配传送的必要性以及资源的使用层面来看,就可以高效进行信号的再次传送。附图说明55.图1是图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图。56.图2是图示本发明实施例中适用数据传送方法的nr系统的示例性附图。57.图3是图示本发明实施例中适用数据传送方法里,对狭缝结构进行说明的附图。58.图4是图示本发明实施例中适用数据传送方法里,对迷你狭缝结构进行说明的附图。59.图5是图示适用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调配方式和一个bwp例子的附图。60.图6是图示适用本发明技术特征的多重bwp以及变更bwp而进行带宽适配(bandwidthadaptation)方式传送的一例的附图。61.图7至图13是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跳频方法的流程图。62.图14是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数据传送方法的流程图。63.图15是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数据传送方法的流程图。64.图16是图示本发明其他另一实施例的数据传送方法的流程图。65.图17是图示用于说明本发明所使用的代码块组的概念的附图。66.图18是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适用pdsch服务小区(servingcell)结构的附图。67.图19是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适用pusch服务小区(servingcell)结构的附图。68.图2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再次传送embb数据情形的附图。69.图2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再次传送urllc数据情形的附图。70.图22是图示本发明中其他另一实施例中数据传送方法的流程图。71.图23是图示呈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框架图。具体实施方式72.本发明可以进行多种多样的变形,也可以具备多种形态的实施例。针对特定的实施例,将通过附图进行示例并进行详细地说明。但这并不局限于本发明特定实施例的形态,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以及技术范围包括所有的变形以及均等物乃至替代物,应该这样来理解。针对各个附图进行说明时,将用相似的附图标记来对相似的结构要素进行标注。73.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第1”、“第2”、“a”、“b”等用语是用于说明各种各样的结构要素,但所述结构要素并不局限于上述用语。上述用语的目的是在于,将一个结构要素与其他结构要素区分开。例如,如果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第一结构要素就可以命名成第二结构要素,那么相似的第二结构要素也可以命名成第一结构要素。并且“以及/或者”这类用语是包括多个相关记载项目的组合或者多个相关记载项目中的某一个的。74.当某一个结构要素与另一个结构要素被记载成“相互连接”或者“相互接触”时,是可以理解成与了另一个结构要素直接相连或相接触,但也可以理解成中间存在有其他结构要素存在。相反,当某一个结构要素与另一个结构要素被记载成“直接相连”或者“直接相接触”时,那么应该理解成者中间不存在其他的结构要素。75.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用语只是为了用语说明特定的实施例而使用的,因此这不是要限制本发明的意图。如果单个的表述从脉络上没有明确代表有其他的意义时,也同样包含多个的意思。在本说明书中,“包含”或者“具有”等用语,应该理解成包括说明书中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结构要素、部品或者这些的组合是存在的,或者是不排除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其他特征、数字、步骤、动作、结构要素、部品或者这些组合的存在,又或者附加有其他可能性。76.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用语如果没有其他定义,包括技术性或科学专业术语,与本发明所述的
技术领域:
:从业的一般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内容是相同的。并且应该认为,通常在字典上使用或定义的类似专业术语与相关技术的整体脉络上所具有的的意义是相同的,如果在本说明书中没有进行明确的单独定义,那就不应该分析和理解成过高或者是过度的那种形式上的意义。77.以下内容,将参照附图针对本发明中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78.图1是图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图。79.参照图1,无线通信系统100由多个通信节点110-1、100-2、100-3、120-1、120-2、130-1、130-2、130-3、130-4、130-5、130-6所组成。80.多个通信节点至少可以支持一个通信协议。例如,多个通信节点可分别支持以cdma(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统为基础的通信协议、以wcdma(widebandcdma)系统为基础的通信协议、以tdma(tim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统为基础的的通信协议、以fdma(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统为基础的的通信协议、以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系统为基础的的通信协议、以ofdma(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统为基础的的通信协议、以sc(singlecarrier)-fdma系统为基础的的通信协议、以noma(non-orthogonalmultipleaccess)系统为基础的的通信协议、以sdma(spac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统为基础的的通信协议。81.无线通信系统100可包含多个基站(basestations)110-1、110-2、110-3、120-1、120-2;以及多个终端(userequipments)130-1、130-2、130-3、130-4、130-5、130-6。82.第一基站110-1、第二基站110-2、以及第三基站110-3分别形成宏蜂窝(macrocell)结构。第四基站120-1以及第五基站120-2分别形成小基地台(smallcell)结构。第一基站110-1的覆盖范围(coverage)之内包含第四基站120-1、第三终端130-3,以及第四终端130-4。第二基站110-2的覆盖范围之内包含第二终端130-2、第四终端130-4,以及第五终端130-5。第三基站110-3的覆盖范围之内包含第五基站120-2、第四终端130-4,以及第五终端130-5和第六终端130-6。第四基站120-1的覆盖范围之内包含第一终端130-1。第五基站120-2的覆盖范围之内包含第六终端130-6。83.这里,多个基站110-1、110-2、110-3、120-1、120-2可以分别指的是节点b(nodeb)、高度化节点b(evolvednodeb)、次世代节点b(nextgenerationnodeb,gnb)、bts(basetransceiverstation)、无线基站(radiobasestation)、无线电收发机(radiotransceiver)、访问接入点(accesspoint)、接入节点(node)、路侧单元(roadsideunit,rsu)、du(digitalunit)、cdu(clouddigitalunit)、rrh(radioremotehead)、ru(radiounit)、tp(transmissionpoint)、trp(transmissionandreceptionpoint)、中继节点(relaynode)等内容。而多个终端(130-1、130-2、130-3、130-4、130-5、130-6)可分别指电路终端(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terminal)、移动终端(mobileterminal)、基站(station)、用户基站(subscriberstation)、终端基站(mobilestation)、便携式用户基站(portablesubscriberstation)、节点(node)、设备装置(device)等。84.多个通信节点110-1、110-2、110-3、120-1、120-2、130-1、130-2、130-3、130-4、130-5、130-6分别支持蜂窝(cellular)通信(例如,在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的标准下规定的lte(longtermevolution)、lte-a(advanced)、nr(newradio))等。多个基站(110-1、110-2、110-3、120-1、120-2)可以在分别不同的频段下运转,并且也可以在相同的频段下运转。所述多个基站110-1、110-2、110-3、120-1、120-2可以分别通过理想信号隧道(idealbackhaul)或者非(non)理想信号隧道相连,并通过理想信号隧道或非理想信号隧道完成相互之间信息的交换。多个基站110-1、110-2、110-3、120-1、120-2可分别通过理想信号隧道或非理想信号隧道与核心(core)网络(未图示)相连接。多个基站110-1、110-2、110-3、120-1、120-2可分别将从核心网络接收的信号传送至相应终端130-1、130-2、130-3、130-4、130-5、130-6;将从相应终端130-1、130-2、130-3、130-4、130-5、130-6接收的信号传送至核心网络。85.多个基站110-1、110-2、110-3、120-1、120-2可以分别支持以ofdma为基础的下行链路(downlink)传送,也可以支持以ofdma或者sc-fdma为基础的上行链路(uplink)传送。并且,多个110-1、110-2、110-3、120-1、120-2可分别支持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传送(例如,su(singleuser)-mimo、mu(multiuser)-mmo、大规模(massive)mimo等)、comp(coordinatedmultipoint)传送、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传送、免照频段(unlicensedband)下传送、端到端(d2d,devicetodevice)通信(或者prose(proximityservices等)。这里的多个终端130-1、130-2、130-3、130-4、130-5、130-6分别执行与基站110-1、110-2、110-3、120-1、120-2相对应的动作,以及/或者执行基站110-1、110-2、110-3、120-1、120-2支持的动作。86.例如,第二基站110-2以su-mimo方式为基础,能将信号传送至第四终端130-4,第四终端130-4依靠su-mimo方式可从第二基站110-2接收信号。同时,第二基站110-2以su-mimo方式为基础,能将信号传送至第四终端130-4以及第五终端130-5,第四终端130-4和第五终端130-5分别以su-mimo方式从第二基站110-2接收信号。第一基站110-1第二基站110-2以及第三基站110-3可以分别以comp方式为基础,将信号传送至第四终端130-4,第四终端130-4以comp方式为基础,可从第一基站110-1,第二级站110-2以及第三基站130-3接收信号。多个基站110-1、110-2、110-3、120-1、120-2可以分别以各自覆盖范围内的各个终端130-1、130-2、130-3、130-4、130-5、130-6和ca方式为基础,传送和接收信号。87.第一基站110-1第二基站110-2以及第三基站110-3分别与第四终端130-4和第五终端130-5之间进行d2d通信的协助;第四终端130-4和第五终端5分别与第二基站110-2和第三基站110-3通过协助来执行d2d通信。88.以下内容是针对在各个通信节点中的第一通信节点所执行的方法(例如,信号的传送和接收)所进行的说明,此时与此对应的第二通信节点也可以同样执行与在第一通信节点中执行的方法相对应的方法(例如,信号的接收或传送)。即,在进行终端运转的说明时,与此对应的基站可以执行与终端运转动作相应的运转动作。与此相反,在进行基站运转的说明时,与此相对应的终端可以执行与基站的运转动作相应的运转动作。89.另外,在下文中,下行链路(dl,downlink)是指从基站到终端的通信,而上行链路(ul,uplink)是指从终端到基站的通信。在下行链路中发送器可以是基站的一部分,接收器可以是终端的一部分。而上行链路中发送器可以是终端的一部分,接收器可以是终端的一部分。90.进来智能手机(smartphone)和iot(internetofthings)终端的普及正在迅速扩散,由此通过通信网而进行传输的信息量大幅增加。因此,现实环境要求新一代无线电传输技术要比现有的通信系统(或者现有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dioaccesstechnology))能提供更快的服务给更多的使用者(例如:上行移动频率通信(enhancedmobilebroadbandcommunication)),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思考和开发。为此,现在正在研讨设计新的通信系统mtc(machinetypecommunication)用于连接更多数量的机器和事物(object),提供更好的服务。并且,通信系统的可靠性(reliability)以及/或者对延迟(latency)非常敏感的服务(service)以及或者涉及终端(terminal)的通信系统(例如:urllc(ultra-reliableandlowlatencycommunication)的设计正在处于研讨的阶段中。91.以下的说明书内容,为了方便进行说明,对所述新一代无线传输技术简称为newrat(ratioaccesstechnology),对所述newrat使用的无线通信系统将简称为nr(newradio)系统。92.图2是图示本发明实施例中适用数据传送方法的nr系统的示例性附图。93.参照图2,ng-ran(nextgeneration-radioaccessnetwork)由提供ng-ra用户平面(sdap/pdcp/rcc/mac/phy)和ue(userequipment)控制平面(rrc)协议端的gnb组成。(ng-ran还可能包含现有lte基站enb。)这里,ng-c上显示有ng-ran以及5gc(5generationcore)之间的ng2基准点(referencepoint)上适用的控制平面接口。ng-u上显示有ng-ran和5gc之间的ng3基准点上适用的用户平面接口。94.gnb通过xn接口相互连接,通过ng接口连接到5gc更具体地说,gnb通过ng-c接口连接到amf(accessandmobilitymanagementfunction),通过ng-u接口连接到upf(userplanefunction)。95.图2的nr系统中可以支持多个参数集(numerology)。这里的参数集可以由载波间隔(scs,subcarrierspacing)和循环前缀(cp,cyclicprefix)的开销而定义。这是,多个载波间隔可以通过将载波间隔按照整数比来缩放(scaling)引导。并且,即使假定在非常高的载波频率中不适用非常低的载波间隔,对于参数集来言也可以独立选择不同频段。96.并且,在nr系统中可以支持基于多个参数集的多种框架结构。以下将参照图3针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送方法中所使用的ofdm参数集以及框架结构进行说明。97.图3是图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传送方法中所使用的狭缝结构的附图。98.在nr系统中正在设计的tdd(timedivisionduplexing)结构是将上行链路(ul,uplink)和下行链路(dl,downlink)在一个狭缝(slot)(或者子框架(subframe))上处理的结构。这是用于在tdd系统上能最大限度减小数据传送延迟(latency)的设计结构,也可以被称作是self-contained结构或者self-contained狭缝。99.参照图3,单个狭缝可由14个ofdm符号(symbol)所构成(当使用extendedcp时则是由12个pfdm符号构成)。图3中的区域310就是下行链路控制领域(downlinkcontrolregion),区域320是上行链路控制领域(uplinkcontrolregion)。这时,与图3中所呈现内容不同的是,在单个狭缝内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控制领域里所使用的符号数分别都多于1个。而区域310和区域320之外的区域(即,其他无标记的区域)可用于下行链路数据或上行链路数据的传送。即,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从单个狭缝处进行传送。并且,当传送的为数据时,上行链路数据和性链路数据从单个狭缝处进行传送。100.如果使用如图3中的结构,在单个狭缝中下行链路传送和上行链路传送可以先后进行,并且执行下行链路数据的传送和上行链路ack/nack的接收。因此,数据的传送错误如果一旦发生,就可以减少数据的再传送所需要的时间。用此方法,数据传送相关的延迟就可以得到最小化。101.在图3中的狭缝结构中,基站以及/或者终端传送模式(transmissionmode)转换至接收模式(receptionmode)的过程或者从接收模式转换至传送模式的过程,就会产生时间差(timegap)。就所述时间差相关内容而言,在所述狭缝中下行链路传送之后再执行上行链路传送时,部分ofdm符号就可以被设置成保护区间(gp:guardperiod)。102.图4是图示本发明实施例中适用数据传送方法里,对迷你狭缝结构进行说明的附图。103.根据本发明中的一个实施例,为了对urllc进行高效支持,除了支持狭缝单位的缩放之外,还支持迷你狭缝(mini-slot)单位缩放。(以迷你狭缝为基础的传送方式也称之为non-slot传送方式)迷你狭缝作为基于基站的最小缩放单位,可以向比狭缝更小的单位(1至13符号)进行传送。例如,可以由2、4或者7个ofdm符号所构成。104.迷你狭缝如图4内容所示,可狭缝内某个ofdm符号中开始。在图4中虽然图示了单个狭缝内具有相互不同的路径(ofdm符号的个数)的两个迷你狭缝,但这只是为了方便说明而呈现的结构,单个狭缝内如果包含有多个迷你狭缝时,构成每一个迷你狭缝的ofdm符号个数也可以是相同的。105.在nr系统中,为了进行与v2x(vehicletoeverything)、urllc脚本等相对应的多种应用领域的通信,实现数据几乎无误的稳定快速传输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终端快速移动的环境下,向通道变坏的方向移动时,以该终端反馈给基站的cqi为基础,在基站设定传输格式并传送数据时,很有可能产生错误。因此这种情况就很有可能需要重新传送。如果传送embb(enhancedmobilebroadband)数据等一般数据,即使发生再传送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urllc数据一旦发生再传送的情形时,则可能因再传送导致的延迟(latency)而出现问题在v2x脚本、urllc脚本等的大部分情况下,发送的用户数据量不大,因此使用少量额外资源(resource)不会造成太大的负担。相反,如果发生错误并由此引发的再传送导致延迟扩大的情况可能会更加糟糕。因此,在本发明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重复传输或重复传输相同数据。根据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不仅适用于v2x等汽车通信,还可适用于urllc的各种脚本。106.以下内容是针对nr系统的资源调配进行的说明。107.nr系统中可以定义特定个数(例如,下行链路和上行链接最多各4个)的带宽部分(bwp,bandwidthpart)。bwp(或载波bwp)是连续prb的集合,可以作为共同rb(crb,commonrb)的连续部分集合来表现。crb内的各个rb从crb0开始,显示出crb1、crb2等的形式内容。108.《利用跳频的反复传输方法及此装置》109.图5是图示适用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调配方式和一个bwp例子的附图。110.参照图5,多数bwp可以在crb网格中定义crb网格的基准点(可作为共同基准点、起点等)在nr中被称为“点a”。点a受到rmsi(即sib1)的命令。具体来说,通过rmsi可以指示ss/pbch区块传送的频段和点a之间的频段。点a对应crb0的第一个副载波(subcarrier)。另外,点a可以是nr中指示re频段的变量“k”被设定为0的地点如图5中所示的多个bwp,由一个小区(例如,pcell(primarycell))构成。多个bwp能以个别或共同的形式构成多个小区。111.参照图5,每个bwp可以根据crb0的大小和起点来定义例如,第一个bwp,即bwp#0,可以根据起点从crb0的偏移来定义,并通过bwp#0的大小来确定bwp#1的大小。每个bwp可以在整个通道带宽(cbw,channelbandwidth)内进行重叠定义。112.特定个数(例如,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最多各4个)的bwp可以构成终端。在3gpprelease15规格中,即使构成多个bwp,在指定的时间内,每个小区只能激活特定个数(例如,1个)的bwp。此后,在相关规中,指定的时间内,可以进行相应变更来使多个bwp被激活。但是,在终端上如果是sul(supplementaryuplink)构成载波时,则可在sul载波上构成最多4个bwp,且在指定时间内可激活1个bwp。bwp的个数或被激活的bwp个数能以共同或个别的方式构成ul和dl。另外,关于dlbwp的参数集和/或cp、ulbwp的参数集和/或cp,可以通过dl信号设置在终端。而终端只能在激活状态dlbwp中接收pdsch、pdcch、csi(channelstateinformation)rs以及/或trs(trackingrs)。此外,终端只能在激活状态ulbwp上进行传输pusch和/或pucch(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113.图6是图示适用本发明技术特征的多重bwp以及变更bwp而进行带宽适配方式传送的一例的附图。114.图6中是假定设置有3个bwp的情形。第1bwp可以横跨40mhz带宽,也可以适用15khz的副载波间隔第2bwp可横跨10mhz带宽,并可适用15khz的副载波间隔。第3bwp可以横跨20mhz带宽,可以适用60khz的副载波间隔。终端可由3个bwp中的至少一个活性bwp组来构成,并通过活性bwp执行ul和/或dl数据通信。115.时间资源是以调配dl或ul资源的pdcch的传输时间点为基础而以时间差/离谱的方式接收命令。例如,可以受到与pdcch相对应的pdsch/pusch的起点和由pdsch/pusch占据的符号个数来接收命令。116.nr系统与lte/lte-a相类似,可以支持载波集成(ca:carrieraggregation)。即,通过连续或不连续的组成载波(cc,componentcarrier)的集成,将带宽增加,最终使比特率增加。每个cc可以与(服务)小区相对应,每个cc/小区可分为psc(primaryservingcell)/pcc(primarycc)或ssc(secondaryservingcell)/scc(secondarycc)。117.另外,nr系统可以支持单一波束和多重波束的形成。118.网络可以配置单一波束和多重波束。相互不同的单一波束可以在不同的时间使用。不管是配置单一波束或者多重波束都无关紧要,从ue角度来看,为了监控控制通道,有必要对监控资源进行标记。特别是在使用或重复使用多重波束时,从ue角度来看,相同的控制通道可以进行多次传输。119.为了在nr系统中与v2x(vehicletoeverything)、urllc脚本等对应的多种应用领域进行通信,就需要在没有错误的情况下进行数据稳定地、快速地传输。特别是在终端快速移动的环境下,向频道变坏的方向移动时,以该终端反馈给基站的cqi为基础,基站设定传输格式并传送数据时就很有可能产生错误,因此就会产生需要重新传送的情况。如果是传送如embb(enhancedmobilebroadband)数据等的一般数据时,即使发生再传送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urllc数据一旦发生再传送,则可能因再传送导致的延迟(latency)而出现问题。在v2x脚本、urllc脚本等大部分情况下,发送的用户数据量不大,因此使用少量额外资源(resource)不会造成太大的负担。相反,如果发生错误再由此引发的再传送导致延迟扩大的情况时,情况可能会更加糟糕。因此,在本发明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反复传输或重复传输相同数据。本发明中的数据传输方法不仅适用于v2x等汽车通讯,还适用于urllc的各种脚本。120.图7至图13是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跳频方法的流程图。121.根据本实施例,当发送器向接收器反复或重复传输相同信息(相同数据)时,在频率区域可以执行频率互动(fh,frequencyhopping)。在这里,如果发送器是终端,接收器可以是基站或其他终端。如果发送器是基站,接收器可以是终端。122.举个例子,终端在反复或重复传输同一数据到基站时,可以以迷你狭缝为单位,在频率区域内执行跳频例如,在终端上设置与反复传输次数对应的多个pusch后,第一pusch可在第一迷你狭缝上利用第一频率传送到基站,第二pusch在时间上与所述第一迷你狭缝相邻的第二迷你狭缝上利用第二频率传送到基站。在此,各个pusch上相同的上行链路数据可以进行统一映射。123.再举个例子,基站在反复或重复传输同一数据到终端时,可以以迷你狭缝为单位,在频率区域内执行跳频例如,基站在设置与反复传输次数对应的多个pdsch后,第一pdsch可在第一迷你狭缝上利用第一频率传输到终端,第二pusch在时间上与所述第一迷狭缝相邻的第二迷你狭缝上中利用二频率传输到终端在此,各个pdsch上相同的下行链路数据可以进行统一映射。124.本实施例同样可以适用于侧链的传输环境。125.在这种情况下,发送器则成为传输终端,接收器将成为接收终端。通过侧链传输的数据可以称为pssch或pssch数据,也可以说是urllc的相关数据。126.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用于调频的频率范围根据bwp(bandwidthpart)的大小而会有所不同。举个例子,发送器为了将频率分级(frequencydiversity)效果最大化,可以在fh上使用相当于bwp两端的频率资源。例如,如图7所示,bwp由10个prb(prb#0~prb#9)组成,并设定了4次重复传输,此时发送器可在第一迷你狭缝及第三迷你狭缝中,使用bpp内频率资源最低的prb#0传送相同数据,可在第二迷你狭缝及第四迷你狭缝中使用bpp内频率最高的资源prb#9传送相同数据。127.另外,发送器与图7不同,可在第一迷你狭缝以及第三迷你狭缝中使用prb#9传送相同的数据,在第二迷你狭缝和第四迷你狭缝中使用prb#0传送相同数据。128.另一方面,当数据传输需要更多的频率资源(rb,resourceblock)时,发送器可以从bwp的末端开始增加rb的数量,同时使用多个频率资源。例如,如图8所示,在bwp由10个prb(prb#0或prb#9)组成,并设定了4次反复传输的情况下,发送器在第一狭缝及第三狭缝中使用prb#0和prb#1传送相同数据,在第二狭缝及第四狭缝中可以使用prb#8和prb#9传送相同数据。另外,发送器与图8不同,在第一狭缝及第三狭缝中,使用prb#8和prb#9传送相同数据,在第二狭缝及第四狭缝中,可以使用prb#0和prb#1传送相同数据。129.此外,在适用跳频的urllc通信量过多时,应尽量避免发生频率资源的碰撞。特别是,当多个终端之间出现使用者资源重叠于跳频时,就需要调整跳频的范围,以确保频率资源不发生冲突。为此,如果采用跳频,则基本上可以使用bwp最末端的频率资源,但遇到不同的情况可进行相应调整。例如,对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设定了4次反复传输,并且在第一终端的跳频和第二终端的跳频资源发生重叠时,如图9内容所示,第一终端为了跳频以最基本设定的频率资源prb#0和prb#9为基础,可使用跳频向迷你狭缝单位重复传输相同数据;第二终端通过在bwp内调整跳频范围,以最基本设定的频率资源内部prb#1和prb#8资源为基础,可使用跳频向迷你狭缝单位重复传送相同的数据。此外,如图10内容所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全部调整跳频范围,第一终端可使用prb#0和prb#8反复传输数据,第二终端可使用prb#1和prb#9反复传输数据。并且如图11内容所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使用同一频率资源,但使用相互不同的跳频模式,反复传输同一数据。130.另一方面,为了能在反复传输同一数据时降低复杂程度,可以在迷你狭缝内不执行跳频。如果使用多个迷你狭缝来反复传输相同数据,则可以使用跳频。如果重复或反复传输发生在多个狭缝中,那么在下一个狭缝中可以使用与之前狭缝中使用不同的频率。即,狭缝之间可以适用fh。这时如果举个例子而言,基站或传送终端在可以依靠通道信息(频段别通道获益(channelgain))的情况下不适用跳频,而可以调配通道状态良好的频率资源,进行反复地传输数据。131.与这种跳频相关的信息例如fh相关的设置信息,基站利用上层协议rrc(radioresourcecontrol)信号等设置为半静态(semi-static),并告知终端。此外,与fh相关的控制信息可以包含在dci中,传送到pdcch在侧链传输环境下,fh相关的信息可由基站通过rrc等上层协议的信号传送至终端,或发送终端向接收终端传输。例如,基站可以通过dci向终端提供fh是否适用,fh模式的信息等。即,基站可以通过上述传输方式,将用于数据传输的控制信息包含在dci中发送并告知终端。在这种情况下,新的字段可能会被添加至dci中。如果发送终端向接收终端反复或重复传输数据时,那么发送终端可以通过sci(sidelinkcontrolinformation)向接收终端提供关于fh是否适用的信息、fh模式的信息等。132.在下行链路传输或下行链路传输方面,迷你下方的长度和反复传输次数可由基站通过dci发送并告知终端。但是,反复传输的次数可以通过rrc进行提前告知而设定。例如,基站用rrc来告知预设(default)反复传输次数,如果需要变更预设反复传输次数,可以用dci告知终端实际反复传输次数。此时,dci中可能包含关于预设重复传输次数和实际重复传输次数之间的差异信息。133.在侧链传输方面,迷你狭缝的长度和重复传输次数可以由发送终端或基站通过sci或dci通知接收终端。134.另外,如果使用跳频,每一次重复传输都能适用单独的dmrs(demodulationreferencesignal)但是,在发送器使用相同的频率资源反复向接收器传送相同数据时,dmrs可能不会单独使用。即,一个dm-rs可以多次重复传输。但是,在通道快速变更的情况下,即使使用相同的频率资源,也可以单独使用dm-rs。即,每一次反复传输都可适用单独的dm-rs。135.另外,在反复传输时,dm-rs使用个数可以根据服务或服务的qos不同而不同。例如,在快速移动时,每个反复传输都分别应用dm-rs,在低速移动时,用单个dm-rs就可以重复传输多次。136.另一方面,在传送非常重要的信息中,相同的信息可在频率和时间领域可以重复传送。例如,发送器可以调配多个频率资源,向各个频率资源传送相同信息。例如,如图12所示,发送器可以将相同数据分别映射到prb#0和prb#9上,并传送到第一狭缝至第四狭缝。这种方式在频率资源多、时间资源短的mm-wave环境中更适合。137.作为另一个例子,发送器可以使用其他频率和时间资源进行多次相同信息的传输。例如,如图13所示,发送器在反复传输第一数据时,利用prb#0和prb#9执行跳频,对于与第一数据相同的第二数据,可以利用基于cqi的最佳频率资源(图13中rpb#5)进行反复传输。138.在上述实施例中,跳频资源可以基于下列表1得出:139.表1[0140][0141]参照表1,在以激活上行链路bwp内rpb的数量为基础,进行反复传输时的跳频偏移就可以确定。而且波段的变频模式可以根据跳频节奏的值来确定。该变频资源的确定方式对下行链路也可同样适用。[0142]图14是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数据传送方法的流程图。[0143]根据本实施例,发送器可以根据通道状态,通过多种方式将相同数据反复传输到接收器。这里的发射机可以是基站或发射终端,接收机可以是基站或接收终端。[0144]以下示例将参照图14,对终端向基站反复传输上行链路数据的情况而进行说明。[0145]基站以从终端接收的cqi报告为基础,对于该终端想要传送的上行链路数据是否要采用跳频,进行确定。为此,终端可以确认通道状态,向基站传送cqi报告(s1410)。基站以从终端接收的cqi报告中所包含的cqi值为基础来确认通道状态,如果通道状态好,则确定不使用跳频而反复传输相应数据;如果通道状态不好、无法得知通道信息或无法信任等情形出现时,则可以确定在反复传输时采用跳频。另外,基站可以将包括上行链路数据重复传送次数相关信息及跳频相关信息的dci传送至相应终端传送。在此,所述dci中除反复传输次数的相关信息、跳频相关信息之外,还可包含反复传输所使用的迷你狭缝槽长度的相关信息。此外,上述跳频相关信息还可以包括:是否适用跳频的信息,以及/或跳频模式的信息。[0146]终端从基站接收dci后,可以以此为基础确定是否进行跳频(s1420)。如果确定不适用跳频而进行反复传输时,终端可以利用最佳频率资源反复传输同一数据(s1430)。此时,终端可以根据数据的重要程度,利用多个频率和/或时间资源反复传输相同数据。[0147]但是如果在反复传输时确定采用跳频,则终端可以在第一迷你狭缝中利用第一频段传送第一数据(s1440)。在时间上与所述第一迷你狭缝相邻的第二迷你狭缝中利用第二跳频频率,向接收器反复传输与上述第一数据相同的数据(s1450)。此时,终端可以利用图7至图13的跳频方法中的至少用一种方法,来反复传输相同数据。[0148]例如,终端从基站接收dci后,以所述dci中包含的反复传输次数信息为基础,形成对应所述反复传输次数的多个pusch,并以所述dci中包含的跳频信息为基础,确定用于多个pusch的传输的频率资源此时,所述多个pusch上可以统一映射有所述上行链路数据。此外,在反复传输时,跳频的范围可以根据激活的bwp的大小而进行更改,以便传送相应的上行链路数据。[0149]《以适应性控制的反复传输次数为基础的通信方法》[0150]图15是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数据传送方法的流程图。[0151]在本实施例中,发送器可以向接收器反复或重复传输相同信息(同一数据)。在终端反复或重复地传输数据到基站时,上述数据可称为pusch或pusch数据。或者上述数据可以说是urllc的相关数据。基站在将相同的数据反复或重复发送至终端时时,上述数据可称为pdsch或pdsch数据。而且上述数据可以说是urllc的相关数据。当发送终端将传输相同的数据反复或重复地发送至接收终端时,上述数据既可称为pssch或pssch数据,也可称为urllc的相关数据。[0152]在图15中图示了发送器为基站而接收器为终端的一个例子。[0153]参照图15,反复传输次数和最大反复传输次数可以被基站通过rrc(radioresourcecontrol)预先设定为半静态(semi-static)或静态(static)。例如,基站通过如rrc信息等的上层协议信号,可以向终端提供关于预设(default)反复传输次数和/或最大反复传输次数的信息(s1510)。即,rrc所设定的值为最大反复传输次数或预设反复传输次数,或根据不同需要也可同时对两者进行设定。[0154]作为一例,基站可以以预设反复传输次数或最大反复传输次数的信息为基础,用第一数据构成多个pdsch。即,第一数据可以共同映射至上述多个pdsch上。基站通过使用不同的时间和/或频率资源,将第1数据共同映射的多个pdsch传输到终端,从而反复传输第一数据(s1520)。这里的最大反复传输次数可以设定为预设反复传输次数。在这种情况下,基站用rrc信息只能传送有关最大反复传输次数的信息,并且终端可以将所述最大反复传输次数识别为预设反复传输次数。[0155]在接收器中,对于反复传输各个数据时,可以发送ack/nack;在发送器中,可以考虑上述情形后从而确定最佳的反复传输次数。举个例子来说,终端从基站接收多个pdsch时,对其进行解码(s1530),对于成功接收的pdsch而言则传送harqack,对于发生错误的pdsch则可传送harqnack(s1540)。基站从终端接收的harqack数量和/或接收的harqnack数量为基础,就可以确定第二数据(继第一数据之后反复传输的数据)的反复传输次数(s1550)。此时,终端在判断该数据是否需要再次传送时,可以使用cc(chasecombining)方式和/或ir(incrementalredundancy)方式。cc方式可在多个pdsch中都使用了相同冗余版本(redundancyversion)的情况下所适用,ir方式可在在多个pdsch中分别使用了不同的冗余版本(redundancyversion)的情况下所适用。例如,终端解码多个pdsch时,在第一pdsch上发生错误的情形下,可以将第一pdsch与第二pdsch结合(combining)而修改第一pdsch及/或第二pdsch上产生的错误。如果多个pdsch均发生错误,在结合这些结果进行相关数据的成功解码之后,终端会对最后接收的pdsch传送harqack,而不是harqnack。在此情况下,基站通过harq反馈就可以知道并判断通道状态不好,因为在终端上成功接收了相应数据,因此就可以防止基站不必要地重新发送相关数据。[0156]发送器在完成反复传输后,如果上述重复传输的ack数量超过基准值,或者相应反馈中包含的ack数量和nack数量间的比率超过基准比率,则判断为通道状态非常良好,在类似的渠道环境下传送下一组数据时,可以减少反复次数,从而实现反复传输。但是,发送器在完成反复传输后,如果ack的数量低于标准值或基准比率,则判断为渠道状态不佳的状态,在相似渠道环境(与第一数据传输时的渠道环境相对应的环境)中传送下一组数据(第二数据)时,可以增加重复次数从而实现反复传输。即,对第二数据的反复传输次数,可在传送第二数据时的通道环境与第一数据传送时的通道环境相对应时,进行相应调整和更改。[0157]例如,当基站从终端接收到多个pdsch超标的harqack,在类似重复传输第一数据的通道环境下需要反复传输第二数据时,此时就可以减少反复传输第二数据的次数。另一个例子是,当基站从终端接收到多个pdsch未达标的harqack,在类似重复传输第一数据的通道环境下需要重复传输第二数据时,此时可就可以增加对第二数据的重复传输次数。之后,基站通过dci将第二数据的反复传输次数的信息告知终端,利用第二数据,可以形成相应反复传输次数个数的pdsch,并将其发送到终端(s560)。[0158]此时,基站可以按照预设反复传输次数的范围执行对反复传输,之后对反复传输次数进行更改。在完成几次初始传送后,对重复传输次数的更新可以被设定为其他参数(例:1、2、4、6……等)。[0159]例如,对反复传输次数的参数进行更新而设定为“2”时,基站可以将第一数据及第二数据分别以预设反复传输次数反复传输后,对第三数据的反复次数可以以第一数据及/或第二数据的harqack和/或nack个数为基础来确定。[0160]在之后的反复传输过程中,在rrc设定的范围内,基站可以进行实时变更,相关信息可以包含在dci中一并告知终端。例如,基站在初期用rrc设定几个反复传输次数后,用dci只告知现在反复传输次数和之前反复传输次数之间的差异值。或者,可以只告知反复传输次数的up或down。例如,基站可以用rrc设置反复传输次数(2、4、6、8),预设反复传输次数可以设置为“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基站用dci指示对反复传输次数进行up上调时,终端可以将预设反复传输次数从“2”更改为“4”。[0161]另外,基站可以用dci通知反复传输是否是激活/非激活状态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内容,反复传输次数可以得到优化,随之ack/nack个数便可以减少。[0162]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反复传输可以同时适用于时间轴和频率轴。即,发送器可以使用不同的时间和/或频率资源,将同一信息要反复传输几次进行动态设置。[0163]在进行反复传输时,越是使用高频带,频率轴上反复的情况就越多。为了能达到超低延迟,在频率轴上进行反复传输会更有利。但是根据不同情况,可以反复使用时间资源。例如,发送器可以在第一狭缝或第一迷你狭缝上利用第一频率源传送第一数据,利用第二频率资源传送与第一数据相同的数据。而另一个例子是,发送器可在第一狭缝或第一迷你狭缝上利用第一频率资源传输第一数据,在时间上与所述第一狭缝或第一迷你狭缝邻的第二狭缝或第二迷你狭缝槽上,利用第一频率资源或第二频率资源传输与第一数据相同的数据。[0164]另一方面,作为其他的另一实施例,反复传输次数可能会根据cqi等通道状态发生改变例如,发送器在通道状态良好时,可以减少反复传输次数,在通道状态不好时可以增加反复传输次数。有关反复传输次数的增加和/或减少的信息,可通过dci、sci、uci等传送到接收器。此时,与设置成动态(dynamic)的相比,反复次数被设定为半静态(semi-static)则更为合适。[0165]图16是图示本发明其他另一实施例的数据传送方法的流程图。[0166]在图16所图示的内容中,发送器是终端,而接收器是基站。但是发送器和接收器如果都是终端的话,那反复传输的执行依然可以是与此相类似。[0167]参照图16,对反复传输次数和最大反复传输次数可以被基站用rrc预先设定为半静态或者静态。例如,基站可以通过rrc等上层协议信号,告知终端预先反复传输次数和/或最大反复传输次数(s1610)。即,rrc设定的值可能是最大反复传输次数和/或预先反复传输次数。[0168]终端以最大反复传输次数或预先反复传输次数的信息为基础,用第一数据来构成多个pusch(s1620)。在此,第一数据可以统一映射至所述多个pusch上。终端可以使用不同的时间和/或频率资源,将所述多个pusch反复传输到基站(s1630)。[0169]基站从终端接收到多个pusch,就可以对他们进行解码(s1640),也可以向终端分别传送每个反复传输(多个pusch)的反馈(多个ack/nack)。此时,基站以所述反馈中包含的ack的数量和/或nack的数量为基础,来确定最佳反复传输次数(s1660)。[0170]作为一例,基站从终端接收到多个pusch后对其进行解码,然后对于成功接收到pusch传送harqack,对发生错误的pusch传送harqnack。基站以从终端接收的pusch为基础而判断的通道状态、以传送harqack的个数和/或传送harqnack的个数为基础,来确定第二数据的反复传输次数。[0171]另外,基站在判断该数据是否需要进行再传送时,可以使用cc方式和/或ir的方式。例如,基站在解码多个pusch时,在第一pusch上产生错误时了,则可以将第一pusch与第二pusch相结合,并修正在第一pusch和/或第而pusch产生的错误。如果在多个pusch上都产生了错误,只要结合它们后,将相关数据成功解码的情况下,基站通过对最后接收的pusch不传送harqnack,而是传送harqack,则就可以避免终端进行不必要的再次传送相关数据。[0172]发送器可以通过dci等控制信息,将第二数据的反复传输次数的信息告知接收器。[0173]图16是作为一例来说明,虽然在该图中图示出反复传输次数由基站确定,但当发送器是发送终端,接收器是接收终端时,反复传输次数可以由发送终端确定,也可以由接收终端确定。[0174]《以cbg基础的发传送方法以及此装置》[0175]图17是图示用于说明本发明所使用的代码块组的概念的附图[0176]在nr系统中,在进行对因harq导致的再传输(retransmission)时,是以小于传输块(tb,transportblock)单位的代码块组(cbg,codeblockgroup)为单位来进行的。举例来说明的话,如果参照图17,一个tb可以分割成8个代码块(cb,codeblock),3个代码块可以组合成一个代cbg。但是这只是一个例子,一个代码块也可以构成一个cbg,一个cbg也可以构成一个tb。[0177]图18是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适用pdsch服务小区(servingcell)结构的附图。图19是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适用pusch服务小区(servingcell)结构的附图。[0178]参照图18和图19,在上行链路传输和下行链路传输过程中,受上位协议信号的影响,每个tb最多可由2,4,6,或8个cbg组成。cbg是将2,4,6,8个等代码块组合成一个组捆绑在一起,以harq再传送的单位反映至dci上。[0179]pusch的调配所用的dci格式0_1与下文表2内容相同,pdsch的调配所用的dci格式1_1与下文列表3内容相同。[0180][表2][0181][0182][表3][0183][0184]但一般来说,urllc数据比embb数据小,需要低延迟(lowlatency),因此cbg的单位(或大小)就需要设置得比embb要小。因此,根据本实施例,与embb用途的cbg不同,可以单独设置urllc用途的cbg。作为一例来说,用于urllc的cbg可以由1个、2个、3个或4个代码块组成。或者,对于urllc来说,包含在一个tb中的最大cbg的个数可以设定为4、8、12或16。即,当再次传送urllc数据时就可根据tb的大小来确定包含在tb中的最大cbg的个数,最终重新传送的数据的大小单位就会比emb要小。[0185]例如,对于urllc而言,如果tb的大小与embb相同,那么对于urllc来说,每个tb的最大cbg的个数可以设置得比embb更多。如果tb的大小比embb小,那么对于urllc上每个tb的最大cbg个数可以设置成类似于embb的个数。根据该实施例,在不受每个embb用的tb的最大cbg个数影响下,可根据rrc单独设定每个urllc用tb的最大cbg个数。[0186]用于urllc的cbg的信息可以受rrc的命令指示,在必要时可对dci的设置进行变更或额外增加以反映出该信息。例如,表1中的dci格式0_1和/或表2中的dci格式1_1中,可以添加用于urllc的cbg传输信息的字段。又例如,所述urllc的cbg传输信息被设定为0、2、4、6、8、10、12、14或16位中的任何一个,在进行urllc数据的再传送使时,可以命令将相应的cbg的再传送指定为拍谱的形态。[0187]另一方面,对于使用rrc而言,可在不受到目前设定为embb的每个tb的最大cbg个数(2、4、6、8)的影响,可单独对urllc用的每个tb设定为最大cbg个数。例如,在图6和/或图7的rrc信息中,用于urrlc的每个tb可以设置为最大cbg个数。[0188]另外,作为每cbg的cb(codeblockspercodeblockgroupforurllc)个数的信息,可以按照{n1、n2、n4、n8}来增加。作为另一例,在图6和/或图7的rrc信息中,每个tb的最大cbg(maxcodeblockgroupspertransportblockforurllc)个数,可以按照{n4、n8、n12、n16}来增加。[0189]而另一个例子是,不用rrc来对urllc用的cbg进行单独的设置,如果数据与urllc相符合,则可以将每个tb的最大cbg个数(2、4、6、8、16)单独映射至urllc用的表格上,以便将其识别为(4、8、12、16)。例如,如果基站将每个tb的cbg个数设定为“2”时,终端则对于urllc数据就可以基于设置在ullc用表格上的信息为基础,将每个tb的cbg个数设定为“4”,从而可以只将包含在4个cbg中产生错误数据的cbg重新传送。[0190]在采用上述方式时,通过harq可以减少再次传送urllc数据所需要的时间,这样就会对数据大小较小的urllc数据的再传输有更高的效率。[0191]图2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再次传送embb数据情形的附图。附图2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再次传送urllc数据情形的附图。[0192]首先参照20,该图图示了一个tb设定为两个cbg,一个cbg设定为由四个cb构成的附图。在初始传输embb数据时,发送器用tb单位来进行传送,因此将cb#0至cb#7传送至接收器。[0193]在这种情况下,在cb#0至cb#3上至少有一个错误产生时,即发送器从接收器接收cb#0至cb#3中至少一个的harqnack时,发送器对包含相应cb的cgb#1进行再传送。相反,如图21所示,在与图20相同的情况下产生错误的cb(cb#1)并符合urllc数据时,发送器可以生成比cgb大小更小的、用于embb数据的cbg,并进行再传送。为此,在重新传输urllc数据时,发射器可以增加每个tb的最大cgb的个数,从而增加初始传输的tb的cbg个数,或者减少每个cgb的个数。因此,根据本实施例,与重新传送embb数据的情况相比,可以以更小的单位重新传送urllc数据,这样就可以实现以低延迟以及高效率来进行再传送。[0194]图22是图示本发明中其他另一实施例中数据传送方法的流程图。[0195]以下内容将参照图22,说明该实施例中发送器向接收器传送数据的方法。在本实施例中,如果发射器是基站,那么接收器可以成为终端;如果发射器是终端,接收器可以是基站或其他终端。如果接收器是基站,上述数据可以被称为urllc数据、向上链路数据、pusch或pusch数据。如果接收器是其他终端,上述数据可被称为urllc数据、侧链数据、pssch或pssch数据。如果发射器是基站,上述数据可以被称为urllc数据、下行链路数据、pdsch或pdsch数据。[0196]举个例子,当发送器是终端机而接收器是基站时,终端向基站传送上行链路数据(s2210),并从基站接收所述上行链路数据的反馈(s2220)。这里的上述反馈可以是针对所述上行链路数据的harqack或harqnack。[0197]终端则以上述反馈为基础,可以判断上述上行链接数据是否需要再次传送(s2230)。如果向基站传送的上行链接数据的反馈为ack,终端判断该数据传送成功,不进行对该数据的再传送。即,相关数据不会被重新传送。但如果上述反馈中包含nack,终端就可以重新传送相应数据。此时,终端能以需要重新传输的上行链接数据种类为基础,调整上述上行链接数据的cbg大小,以调整后的cbg为单位进行再传输。例如,当对应nack的数据为embb数据时,终端可以将包括发生错误的代码块在内的cgb重新传输到基站,如图20所示。但如果对应nack的数据是urllc数据,则终端可以像图21所示的一样,调整cbg的大小(s2240),以调整后的cgb为基础进行再传送(s2250)。在这种情况下,为使urllc数据能以更少的资源完成快速传输,urllc数据的cbg的大小可以设置得要比embb数据的cbg大小要小。与此相关的信息(关于urllc数据的cbg大小的信息)可以通过rrc信息和/或dci中至少一个方式来完成从上述基站的接收。在这种情况下,用于重新传输embb数据的代码块组可包括2个、4个、6个或8个代码块,用于重新传输上述urllc数据的代码块组可包括1个、2个、3个或4个代码块。[0198]作为另一个例子,如果发送器是基站而接收器是终端的话,那么基站从终端接收到向终端传送的下行链路数据的反馈后,则可以此为基础判断该数据是否需要再次传送。如果上述反馈为ack,基站则判断该数据传送成功,并传送下一数据。但如果上述反馈中包含nack,基站则可以基于相应数据的种类,调整cbg的大小,以调整后的cbg为单位进行再传送。例如,当对应nack的数据是embb数据时,则基站如图20所示,可以将包括发生错误的代码块在内的cgb重新传输到终端。但是,如果对应nack的数据是urllc数据,基站可以像图21所示的那样,调整cbg的大小(s2240),以调整后的cgb为基础进行再传送(s2250)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可以通过dci,向终端传送关于urllc数据的cbg大小的信息。或者,用于上述urllc数据的cbg大小的信息,可以通过rrc信息提前发送到终端。在这里,关于上述urllc数据的重新传输的cbg大小的信息,可以是关于urllc数据的每个tb的最大代码块组数量的信息,也可以是对embb数据的每tb最大代码块组数量的信息进行单独设置的信息。[0199]图23是图示呈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框架图。[0200]参照图23,终端(2300)包括内存(2305)、处理器(2310)和rf部(rf,(radiofrequency)unit,2315)。内存(2305)与处理器(2310)相连,储存用于驱动处理器(2310)的各种信息。rf部(2315)与处理器(2310)相连接,发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例如,rf部(2315)可以从基站(2350)接收在本发明中公开的rrc信息、dci等设置和/或控制信息、pdsch等的下行链路信号。[0201]此外,rf部(2315)可将本说明书公开的cqi报告、pusch等上行链路信号发送至基站(2350),有或者可与其他终端(未图示)进行pssch的传输。[0202]处理器(2310)可以具备本发明中公开的终端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具体来说,处理器(2310)是可以按照图7至图22来进行执行终端相应的功能和动作的。例如,处理器(2310)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形成多个pusch或多个pssch,并可利用图7至图23中任何一个数据传输方法传送它们。在发明中所有实施例中,终端(2300)的运转动作均可通过处理器(2310)实现。[0203]存储器(2305)可以储存本发明中的控制信息、设定信息等,并根据处理器(2310)的要求,向处理器(2310)提供上述控制信息、设定信息等。[0204]基站(2350)包括处理器(2355)、内存(2360)及rf部(rf:radiofrequencyunit,2365)。存储器(2360)与处理器(2355)相连,储存用于驱动处理器(2355)的各种信息。rf部(2365)与处理器(2355)连接,发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处理器(2355)具备本发明中公开的基站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在前述实施例中,基站的运转动作是基于处理器(2355)而实现的。处理器(2355)可以生成本发明中所公开的rrc信息、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等,或者又可以构成多个pdsch。[0205]处理器可包含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其他芯片组、逻辑电路和/或数据处理器。内存可以包含rom(read-onlymemory)、ram(randomaccessmemory)、闪存、存储卡、存储介质和/或其他存储设备。rf部可包括用于处理无线信号的基带电路。当本发明的实施例是通过软件实现时,上述技法可通过执行上述功能的模块(过程、功能等)实现。上述模块存储在存储器中,受到处理器操控而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内部或外部,也可以通过众所周知的各种手段与处理器连接起来。[0206]在上述示例性的系统中,相关方法以一系列步骤或以流程图为基础来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步骤的顺序,有的步骤可能与上述步骤不同,或可以同时发生。另外,作为本领域从业者工作者,顺序图中呈现的各个步骤并不绝对排他的,也可以包括其他步骤,或者从流程图中删除一个或更多其他步骤,这都不会影响本发明的核心技术范围,应该这样来理解。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3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