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干燥处理用污泥输送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7-09  133



    1.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污泥干燥处理用污泥输送泵。


    背景技术:

    2.污泥中除了含有大量的水分外,还含有其他丰富的营养物质、大量的寄生虫、病原菌、各类重金属以及有毒有害物质,危害人类以及动植物的生活环境,通过干燥处理将污泥中的水分去除,减少污泥终出之前的体积,降低污泥处理费用;干燥后可以使污泥物理性以及化学性处于稳定,在污泥处置时不会发生进一步的降解,避免二次污染;干燥后的污泥趋于无害化、卫生化;干燥后的污泥,可以实现进一步的资源再利用,使得变害为利、变废为宝,既能产生可观的经济价值,又能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在干燥时,通常通过污泥输送泵将污泥输送到干燥设备中。
    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泥输送泵(授权公告号cn205638910u),该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实时调节污泥输送泵内部污泥浓度,避免由于污泥浓度过大造成的污泥输送泵停止工作或损坏的特点,但是其不能对污泥中较大的杂质进行破碎和过滤,从而导致其输送效率较低,容易堵塞泵体。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干燥处理用污泥输送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污泥干燥处理用污泥输送泵,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端的右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侧设置有密封体,所述密封体的一端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有进料体,所述进料体的一端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有泵体,且进料体的外侧的上端焊接有进料管,所述泵体的一端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有出料管;
    7.所述进料管包括下管壳以及通过法兰盘固定在下管壳上端的上管壳,所述下管壳的内侧设置有滤网筒,所述滤网筒的内侧设置有破碎机构,且滤网筒的外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网盖环,所述下管壳上端的法兰盘内侧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网盖环嵌入在环形凹槽内。
    8.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破碎机构包括第一钢丝刷以及固定在第一钢丝刷下端后侧的第二钢丝刷,所述第一钢丝刷的后端从上向下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侧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的外侧安装有齿轮箱,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靠近每个连接杆的下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破碎刀片,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与第二钢丝刷固定连接,所述齿轮箱的外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且齿轮箱的外侧的后端嵌入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破碎电机。
    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齿轮箱的内部的底端安装有第一轴承座,且齿
    轮箱的内侧壁的上端安装有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转轴的顶端贯穿第一轴承座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二转轴的前端贯穿第二轴承座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均位于齿轮箱的内部。
    1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体包括轴承座外壳以及通过法兰盘固定在轴承座外壳左侧的填料外壳,所述填料外壳的内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且填料外壳的内侧位于第一限位环的左端嵌入设置有填料座,所述填料外壳的外侧靠近填料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填料嘴,所述轴承座外壳的内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且轴承座外壳的内侧靠近第二限位环的外侧分别嵌入设置有滚珠轴承,所述轴承座外壳的右侧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有端盖。
    11.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轴从右向左依次贯穿端盖、滚珠轴承和填料座的内侧,所述填料外壳的左端与进料体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
    12.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料体包括进料筒壳,所述进料筒壳的内侧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万向节,两个万向节之间连接有连接轴,所述万向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接头套。
    13.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泵体包括定子外壳,所述定子外壳的内侧设置有相匹配的转子,所述转子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定子外壳和转子之间分隔成若干个密闭腔。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5.本发明通过滤网筒可以对吸入的污泥进行过滤,通过破碎刀片将滤网筒内淤泥中的一些较大的杂质打碎,避免杂质堵塞进料体和泵体的内部,造成输送效率降低,通过第一钢丝刷对滤网筒的内壁进行洗刷,通过第二钢丝刷对滤网筒的底部进行洗刷,使得淤泥顺利进入进料体内,避免杂质堵塞网眼,进而使得输送的淤泥便于后续的干燥处理,提高污泥的输送效果;且密封体、进料管、进料体、泵体和出料管之间均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便于对输送泵进行清洗维修,方便使用,通过填料嘴可以向填料座注入填料,提高了密封性能,避免了发生反向渗漏的现象,提高了输送泵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一种污泥干燥处理用污泥输送泵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一种污泥干燥处理用污泥输送泵中进料管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一种污泥干燥处理用污泥输送泵中破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一种污泥干燥处理用污泥输送泵中齿轮箱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一种污泥干燥处理用污泥输送泵中密封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一种污泥干燥处理用污泥输送泵中进料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一种污泥干燥处理用污泥输送泵中泵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电机;2、联轴器;3、旋转轴;4、密封体;41、轴承座外壳;42、填料嘴;43、填料座;44、第一限位环;45、填料外壳;46、滚珠轴承;47、第二限位环;48、端盖;5、进料管;51、上管壳;52、破碎机构;521、第一钢丝刷;522、第二钢丝刷;523、破碎刀片;524、第一转轴;525、固定环;526、第二转轴;527、破碎电机;528、齿轮箱;5281、第二轴承座;5282、主动锥齿轮;5283、从动锥齿轮;5284、第一轴承座;529、连接杆;53、滤网筒;531、网盖环;54、下管壳;
    6、进料体;61、进料筒壳;62、接头套;63、连接轴;64、万向节;7、泵体;71、定子外壳;72、转子;73、连接头;8、出料管;9、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24.请参阅图1~7,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污泥干燥处理用污泥输送泵,包括安装架9,安装架9的顶端的右侧安装有电机1,电机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联轴器2,联轴器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3,旋转轴3的外侧设置有密封体4,密封体4的一端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有进料体6,进料体6的一端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有泵体7,且进料体6的外侧的上端焊接有进料管5,泵体7的一端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有出料管8,进料体6和泵体7均固定安装在安装架9上;
    25.进料管5包括下管壳54以及通过法兰盘固定在下管壳54上端的上管壳51,下管壳54的内侧设置有滤网筒53,滤网筒53的内侧设置有破碎机构52,且滤网筒53的外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网盖环531,下管壳54上端的法兰盘内侧开设有环形凹槽,网盖环531嵌入在环形凹槽内,从而把网盖环531固定在上管壳51和下管壳54之间。
    26.在图2、图3和图4中,破碎机构52包括第一钢丝刷521以及固定在第一钢丝刷521下端后侧的第二钢丝刷522,第一钢丝刷521的后端从上向下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529,连接杆529的内侧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524,第一转轴524的上端的外侧安装有齿轮箱528,第一转轴524的外侧靠近每个连接杆529的下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破碎刀片523,第一转轴524的底端与第二钢丝刷522固定连接,齿轮箱528的外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525,且齿轮箱528的外侧的后端嵌入设置有第二转轴526,第二转轴526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破碎电机527,破碎电机527固定安装在上管壳51的外侧的后端,第二转轴526贯穿上管壳51的外侧的后端,第一钢丝刷521紧贴着滤网筒53的内侧壁,第二钢丝刷522紧贴着滤网筒53的内侧的底端,滤网筒53的外径等于下管壳54内径的2/3~3/4,网盖环531的内开始有环形卡槽,固定环525嵌入在环形卡槽的内侧,且固定环525和网盖环531同时固定在上管壳51和下管壳54之间;齿轮箱528的内部的底端安装有第一轴承座5284,且齿轮箱528的内侧壁的上端安装有第二轴承座5281,第一转轴524的顶端贯穿第一轴承座528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5283,第二转轴526的前端贯穿第二轴承座528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5282,主动锥齿轮5282和从动锥齿轮5283均位于齿轮箱528的内部,第二轴承座5281和第一轴承座5284的内侧从内向外均依次设置有轴封和轴承,第二转轴526和第一转轴524分别贯穿相应的轴封和轴承,通过轴封防止污泥进入齿轮箱528内,通过轴承对第二转轴526和第一转轴524进行限位,通过破碎电机527带动第二转轴526转动,第二转轴526带动主动锥齿轮5282转动,主动锥齿轮5282与从动锥齿轮5283啮合传动,从而带动第一转轴524转动,第一转轴524带动第一钢丝刷521、第二钢丝刷522和破碎刀片523一起旋转,通过破碎刀片523将滤网筒53内淤泥中的一些较大的杂质打碎,避免杂质堵塞进料体6和泵体7的内部,造成输送效率降低,通过第一钢丝刷521对滤网筒53的内壁进行洗刷,通过第二钢丝刷522对滤网筒53的底部进行洗刷,使得淤泥顺利进入进料体6内,避免杂质堵塞网眼,进而使得输送的淤泥便于后续的干燥处理。
    27.在图5中,密封体4包括轴承座外壳41以及通过法兰盘固定在轴承座外壳41左侧的填料外壳45,填料外壳45的内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44,且填料外壳45的内侧位
    于第一限位环44的左端嵌入设置有填料座43,填料外壳45的外侧靠近填料座4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填料嘴42,轴承座外壳41的内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47,且轴承座外壳41的内侧靠近第二限位环47的外侧分别嵌入设置有滚珠轴承46,轴承座外壳41的右侧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有端盖48,打开填料嘴42可以向填料外壳45和填料座43之间添加密封填充料,通过填料座43起到隔离污泥的作用,避免污泥反渗到填料外壳45的左端。
    28.在图1、图5和图6中,进料体6包括进料筒壳61,进料筒壳61的内侧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万向节64,两个万向节64之间连接有连接轴63,万向节6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接头套62,左端万向节64对应的接头套62与连接头73固定连接在一起,右端万向节64对应的接头套62与旋转轴3的左端固定连接,下管壳54的下端固定在进料筒壳61的上端,且下管壳54对应在两个万向节64之间,旋转轴3从右向左依次贯穿端盖48、滚珠轴承46和填料座43的内侧,填料外壳45的左端与进料体6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旋转轴3带动万向节64转动。
    29.在图7中,泵体7包括定子外壳71,定子外壳71的内侧设置有相匹配的转子72,转子7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73,定子外壳71和转子72之间分隔成若干个密闭腔,定子外壳71的左端与出料管8的右端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定子外壳71的右端与进料筒壳61的左端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
    30.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通过管道将上管壳51与外部待输送的淤泥连通,接着开启电机1,电机1通过联轴器2带动旋转轴3转动,通过旋转轴3带动万向节64、连接轴63和转子72一起转动,使得定子外壳71和转子72之间相对转动和啮合,定子外壳71和转子72之间的密封腔产生真空吸力,将污泥连续地、均匀地、容积不变地吸入到进料管5内,污泥经过滤网筒53过滤后,进入到进料筒壳61内,当转子72持续旋转时,在真空吸力下,污泥进入定子外壳71内部,并向出料管8的一侧移动后,再从出料管8流出,以进行后续的干燥处理。
    31.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33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