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一种打气泵,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快速打气泵。
背景技术:
2.打气泵又叫打气机、充气泵、打气泵通过马达的运转来工作马达运转。从而将气体就打入了轮胎中。
3.专业申请cn201820899721.4,公开了汽车打气泵,包括打气泵体,打气泵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轮子,打气泵体的右侧设有导气管,打气泵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安装块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提手架,打气泵体的顶部设有照明警示装置,照明警示装置包括固定板。本发明,通过安装块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提手架,方便维修完成后维修人员提走,又在打气泵体的背面设有充电头,充电头通过输入电线与打气泵体连接,充电头通过12v专用输入电线电连接到汽车点烟器或汽车电瓶上,汽车电瓶作为电源并为气泵本体内部的所有电器供电,解决了由于打气泵采用干电池或蓄电池,因为动力不足而致使打气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虽然该装置可克服动力不足而致使打气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但是汽车在停在较远地方,需要拉动气管一定的长度,导致收回十分困难,容易打结。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方便人们收回气管,不易打结的便携式快速打气泵。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汽车在停在较远地方,需要拉动气管一定的长度,导致收回十分困难,容易打结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方便人们收回气管,不易打结的便携式快速打气泵。
6.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途径实现:
7.一种便携式快速打气泵,包括有第一固定框、握杆、封存机构和缓冲机构,第一固定框外前后两侧都左右对称固接有用于便于助力的握杆,第一固定框上设有用于密封的封存机构,第一固定框上设有用于对打气泵缓冲的缓冲机构。
8.进一步说明,封存机构包括有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铁质封存板和第一磁铁,第一固定框外左侧面上中部固接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上部铰接式设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右部通过螺栓的方式连接有铁质封存板,第一固定框内右侧面上部中部固接有第一磁铁,第一磁铁与铁质封存板吸附。
9.进一步说明,缓冲机构包括有第一伸缩杆、限位框和第一弹簧,第一固定框内放置有限位框,限位框外前后两侧上部都左右对称固接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与第一固定框内侧面固定连接,限位框外左右两侧都前后对称固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尾端与第一固定框固定连接。
10.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用于便于移动的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有第三固定块、铰接杆、第一滚轮、第四固定块、伸缩气缸、接触块、导向杆、第二弹簧、滑动块和第二滚轮,第
一固定框外底部右侧前后对称固接有第三固定块,前后两侧第三固定块下部之间转动式设有铰接杆,铰接杆前后两侧都固接有第一滚轮,第一固定框外底部中间左右对称固接有第四固定块,左右两侧第四固定块之间固接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伸缩杆上连接有接触块,第一固定框外底部左中侧固接有导向杆,导向杆上滑动式设有滑动块,滑动块与接触块接触,导向杆上绕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一端与滑动块连接,第二弹簧另一端与导向杆连接,滑动块前后两侧都转动式设有用于移动的第二滚轮。
11.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用于自动收线的自动收缩机构,自动收缩机构包括有第五固定块、第二固定框、涡卷弹簧、转轴和滚筒,第一固定框外右侧面前后对称固接有第五固定块,第五固定块外侧面右部固接有第二固定框,前后两侧第二固定框中部之间转动式设有转轴,转轴中部固接有用于收线的滚筒,第五固定块外侧面与转轴之间绕有涡卷弹簧,涡卷弹簧位于第二固定框内。
12.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用于支撑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有带磁块、固定架、气密筒、滑动杆、第二磁铁、导管、第二伸缩杆和限位板,转轴前后两侧都固接有带磁块,第一固定框外右侧面前后对称固接有固定架,固定架右部固接有气密筒,气密筒内滑动式设有滑动杆,滑动杆下部固接有第二磁铁,第二磁铁与带磁块吸附,第一固定框外底部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固接有第二伸缩杆,横向同侧的两个第二伸缩杆与气密筒之间连接有导管,四根第二伸缩杆底端之间固接有用于支撑的限位板。
13.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固定环、握把和助力环,铁质封存板外顶部右侧前后对称固接有固定环,固定环顶部之间固接有握把,握把中部固接有用于增大摩擦的助力环。
14.进一步说明,助力环材质为橡胶。
15.本发明其显著进步在于:
16.1、本发明拉动气管使得滚筒开始正转,滚筒正转带动转轴正转,涡卷弹簧被拉伸,从而无需使用打气泵时,松开气管,因涡卷弹簧的作用,转轴带动滚筒反转复位,滚筒反转也就对气管进行缠绕,如此,可方便人们收回气管,不易打结。
17.2、本发明在移动机构的作用下,滑动块向下移动带动第二滚轮向下移动,从而人们可通过第二滚轮和第一滚轮对本装置进行移动,更加省力,如此,可方便人们移动本装置。
18.3、本发明在限位机构的作用下,第二伸缩杆伸长带动限位板向下移动,限位板向下移动与地面接触进行支撑,如此,可在使用打气泵时进行支撑保护。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封存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缓冲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移动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自动收缩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发明限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附图中的标记:1、第一固定框,2、握杆,3、封存机构,31、第一固定块,32、第二固定
块,33、铁质封存板,34、第一磁铁,4、缓冲机构,41、第一伸缩杆,42、限位框,43、第一弹簧,5、移动机构,51、第三固定块,52、铰接杆,53、第一滚轮,54、第四固定块,55、伸缩气缸,56、接触块,57、导向杆,58、第二弹簧,59、滑动块,510、第二滚轮,6、自动收缩机构,61、第五固定块,62、第二固定框,63、涡卷弹簧,64、转轴,65、滚筒,7、限位机构,71、带磁块,72、固定架,73、气密筒,74、滑动杆,75、第二磁铁,76、导管,77、第二伸缩杆,78、限位板,8、固定环,9、握把,10、助力环。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并结合说明书附图给出本发明的实施例。
28.实施例1
29.一种便携式快速打气泵,如图1-图4所示,包括有第一固定框1、握杆2、封存机构3和缓冲机构4,第一固定框1外前后两侧都左右对称固接有握杆2,人们可通过握杆2移动第一固定框1,达到便捷的效果,第一固定框1上设有封存机构3,封存机构3可实现对打气泵密封,第一固定框1上设有缓冲机构4,缓冲机构4可实现对打气泵缓冲。
30.如图1-图3所示,封存机构3包括有第一固定块31、第二固定块32、铁质封存板33和第一磁铁34,第一固定框1外左侧面上中部固接有第一固定块31,第一固定块31上部铰接式设有第二固定块32,第二固定块32右部通过螺栓的方式连接有铁质封存板33,第一固定框1内右侧面上部中部固接有第一磁铁34,第一磁铁34与铁质封存板33吸附。
31.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缓冲机构4包括有第一伸缩杆41、限位框42和第一弹簧43,第一固定框1内放置有限位框42,限位框42外前后两侧上部都左右对称固接有第一伸缩杆41,第一伸缩杆41与第一固定框1内侧面固定连接,限位框42外左右两侧都前后对称固接有第一弹簧43,第一弹簧43尾端与第一固定框1固定连接。
32.首先操作人员通过第二固定块32拉动铁质封存板33向左摆动,然后将打气泵放置在限位框42内,再将打气泵的气管穿过第一固定框1右部,进而拉动铁质封存板33向右摆动复位,从而人们可通过握杆2移动第一固定框1,达到便捷的效果,且打气泵工作时容易产生一定的震动,第一弹簧43和第一伸缩杆41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33.实施例2
34.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2和图5所示,还包括有移动机构5,移动机构5包括有第三固定块51、铰接杆52、第一滚轮53、第四固定块54、伸缩气缸55、接触块56、导向杆57、第二弹簧58、滑动块59和第二滚轮510,第一固定框1外底部右侧前后对称固接有第三固定块51,前后两侧第三固定块51下部之间转动式设有铰接杆52,铰接杆52前后两侧都固接有第一滚轮53,第一固定框1外底部中间左右对称固接有第四固定块54,左右两侧第四固定块54之间固接有伸缩气缸55,伸缩气缸55的伸缩杆上连接有接触块56,第一固定框1外底部左中侧固接有导向杆57,导向杆57上滑动式设有滑动块59,滑动块59与接触块56接触,导向杆57上绕有第二弹簧58,第二弹簧58一端与滑动块59连接,第二弹簧58另一端与导向杆57连接,滑动块59前后两侧都转动式设有第二滚轮510,第二滚轮510和第一滚轮53可实现对本装置进行移动。
35.如图2和图6所示,还包括有自动收缩机构6,自动收缩机构6包括有第五固定块61、
第二固定框62、涡卷弹簧63、转轴64和滚筒65,第一固定框1外右侧面前后对称固接有第五固定块61,第五固定块61外侧面右部固接有第二固定框62,前后两侧第二固定框62中部之间转动式设有转轴64,转轴64中部固接有滚筒65,滚筒65可实现对进行收线,第五固定块61外侧面与转轴64之间绕有涡卷弹簧63,涡卷弹簧63位于第二固定框62内。
36.如图2和图7所示,还包括有限位机构7,限位机构7包括有带磁块71、固定架72、气密筒73、滑动杆74、第二磁铁75、导管76、第二伸缩杆77和限位板78,转轴64前后两侧都固接有带磁块71,第一固定框1外右侧面前后对称固接有固定架72,固定架72右部固接有气密筒73,气密筒73内滑动式设有滑动杆74,滑动杆74下部固接有第二磁铁75,第二磁铁75与带磁块71吸附,第一固定框1外底部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固接有第二伸缩杆77,横向同侧的两个第二伸缩杆77与气密筒73之间连接有导管76,四根第二伸缩杆77底端之间固接有限位板78,限位板78向下移动与地面接触进行支撑。
37.如图2所示,还包括有固定环8、握把9和助力环10,铁质封存板33外顶部右侧前后对称固接有固定环8,固定环8顶部之间固接有握把9,握把9中部固接有助力环10,助力环10材质为橡胶,由于助力环10材质为橡胶,可增大与手的摩擦力。
38.如需移动打气泵时,启动伸缩气缸55的伸缩杆伸长一定距离,伸缩气缸55的伸缩杆伸长带动接触块56向左移动,接触块56向左移动与滑动块59接触,接触块56向左移动带动滑动块59向下移动,第二弹簧58被压缩,滑动块59向下移动带动第二滚轮510向下移动,从而人们可通过第二滚轮510和第一滚轮53对本装置进行移动,更加省力,无需移动时,启动伸缩气缸55的伸缩杆收缩复位,接触块56也就向右移动与滑动块59脱离,因第二弹簧58的作用,滑动块59带动第二滚轮510向上移动复位,如此,可方便人们移动本装置。
39.当将气泵的气管穿过第一固定框1右部时,可将气管绕在滚筒65上,如人们使用打气泵时,拉动气管使得滚筒65开始正转,滚筒65正转带动转轴64正转,涡卷弹簧63被拉伸,从而无需使用打气泵时,松开气管,因涡卷弹簧63的作用,转轴64带动滚筒65反转复位,滚筒65反转也就对气管进行缠绕,如此,可避免打气泵气管产生打结。
40.当人们使用打气泵时,拉动气管使得滚筒65开始正转,滚筒65正转带动转轴64正转,转轴64正转带动带磁块71正转,带磁块71正转带动第一磁铁34向上摆动,第一磁铁34向上摆动带动滑动杆74向上运动,滑动杆74向上运动使得气密筒73内空气通过导管76排入第二伸缩杆77内,从而第二伸缩杆77伸长带动限位板78向下移动,限位板78向下移动与地面接触进行支撑,无需使用打气泵时,松开气管,转轴64通过带磁块71带动第一磁铁34向下摆动复位,滑动杆74也就向下运动通过导管76将空气抽回气密筒73内,第二伸缩杆77也就收缩带动限位板78向上移动复位,如此,可在使用打气泵时进行支撑保护。
41.当人们需拉动铁质封存板33时,可通过握把9打开或者关闭铁质封存板33,由于助力环10材质为橡胶,可增大与手的摩擦力,如此,可方便人们打开或者关闭铁质封存板33。
42.最后,有必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所做出的非本质改进和调整,均属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3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