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抑菌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7-09  125



    1.本发明属于医药科技领域,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抑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人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也称病原体。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和病毒,其中细菌和真菌是病原微生物的一个主要类别。细菌和真菌感染一直是困惑人类的医学难题。
    3.各类化学药物以其高效、速效的特点,被广泛用于细菌和真菌的防冶。但长期使用化学药物会导致耐药性、药物毒副作用,以及药物残留所致的环境安全等问题。此外,随着限抗政策的要求,使抗生素的使用空间越来越小。
    4.中草药是我国特有的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产物,药源广泛,价格低廉,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某些中药不但能用于细菌和真菌的防冶,而且具有毒副作用小、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势。可以用于防治病原微生物感染、消毒清洁物品等。迄今为止已有许多学者通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许多传统中草药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病毒作用。
    5.中药植物来源的抑菌剂取材天然、安全无毒、气味芳香。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原料广泛易得、性抑菌性能更为优异的中药植物来源的天然抑菌剂。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然抑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其抑菌效果显著,使用安全,可长期应用。
    7.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然抑菌组合物,所述天然抑菌组合物含有原料药材或所述原料药材的提取物,其中所述原料药材包括:苦参、黄柏、牡丹皮、和诃子。
    8.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如下:
    [0009][0010][0011]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如下:
    [0012][0013]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如下:
    [0014][0015]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原料药材由苦参、黄柏、牡丹皮、和诃子构成。
    [0016]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天然抑菌组合物用于抑制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和/或白色念珠菌(candida)。
    [0017]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提取物包括:水提取物或水性提取物(包括但不限于醇溶液提取物,所述醇为乙醇、甲醇或丙醇)。
    [0018]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水性提取物是指用水性溶剂提取的提取物。
    [0019]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水性溶剂指由水和与水相容的溶剂(如醇,包括乙醇)所构成的混合溶剂,其中水含量为5-99.5wt%,较佳地为50-90wt%。
    [0020]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天然抑菌组合物还含有可接受的载体。
    [0021]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可接受的载体的含量为5-99wt%,较佳地10-90wt%,按所述药物的总重量计。
    [0022]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天然抑菌组合物为外用制剂。
    [0023]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天然抑菌组合物为所述原料药材的提取物,并且所述提取物为液态提取物或固态提取物(如冻干粉)。
    [0024]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天然抑菌组合物为膏剂、喷剂、栓剂、贴剂、散剂。
    [0025]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选自下组:
    [0026]
    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山梨糖醇、聚乙烯醇、明胶、甘油或其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27]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水、填料、矫味剂、甘油、其他合适的添加剂或其组合。
    [0028]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天然抑菌组合物的剂型为汤剂。
    [0029]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天然抑菌组合物为汤剂,规格为5或10g/份。
    [0030]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原料药材为粉末状。
    [0031]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原料药材的粒径为1-10mm。
    [0032]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原料药材的组合,所述的组合包括以下原料药材:苦参、黄柏、牡丹皮、和诃子。
    [0033]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如下:
    [0034][0035]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如下:
    [0036][0037]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如下:
    [0038][0039]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原料药材由苦参、黄柏、牡丹皮、和诃子构成。
    [0040]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天然抑菌组合物或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原料药材的组合的用途,用于制备抑菌药物、防腐剂、或消毒剂。
    [0041]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抑菌药物、防腐剂、或消毒剂用于抑制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和/或白色念珠菌(candida)。
    [0042]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天然抑菌组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0043]
    (a)提供原料药材,所述原料药材包括:苦参、黄柏、牡丹皮、和诃子;
    [0044]
    (b)对所述原料药材进行提取,从而获得所述药材的提取物;以及
    [0045]
    (c)任选地,将所述药材的提取物与辅料或载体进行混合,从而制成所述的天然抑菌组合物。
    [0046]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原料药材为苦参、黄柏、牡丹皮、和诃子的混合药材。
    [0047]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原料药材中各组分的重量份如下:
    [0048][0049]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提取为水提取或水性提取(包括但不限于醇溶液提取,所述醇为乙醇、甲醇或丙醇)。
    [0050]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水性提取是指用水性溶剂进行提取。
    [0051]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提取的提取时间为10分钟以上,如10-90分钟;优选地为20-60分钟;更优选地为20-40分钟;最优选地为25-35分钟。
    [0052]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提取的提取温度为20-120℃;优选地为60-110℃;更优选地为80-100℃;最优选地为90-100℃。
    [0053]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水性溶剂指由水和与水相容的溶剂(如醇,包括乙醇)所构成的混合溶剂,其中水含量为10-99.5wt%,较佳地为50-90wt%。
    [0054]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天然抑菌组合物的剂型包括膏剂、喷剂、栓剂、贴剂、散剂。
    [0055]
    本发明的上述天然抑菌组合物中可以加入制备不同的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例如崩解剂、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膏剂、贴剂或口服制剂,例如可以是:贴剂、膏剂、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或口服液等。
    [0056]
    应理解,在本发明范围内中,本发明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附图说明
    [0057]
    图1展示了单味药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
    [0058]
    图2展示了不同复方的药物提取物针对大肠杆菌(e.coli)的抑菌活性。
    [0059]
    图3展示了不同复方的药物提取物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的抑菌活性。
    [0060]
    图4展示了不同复方的药物提取物针对白色念珠菌(candida)的抑菌活性。
    [0061]
    图5展示了代表性的针对大肠杆菌(e.coli)的抑菌照片(苦参,基本没有抑菌活性)。
    [0062]
    图6展示了代表性的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的抑菌照片(配方方案c,抑菌活性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0063]
    本发明人经过长期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通过大量筛选和测试,首次发现了一种天然抑菌组合物,该组合物以苦参、黄柏、牡丹皮、和诃子为成分,表现出了显著协同地抑菌效果。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发明。
    [0064]
    术语
    [0065]
    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文中所用的全部技术与科学术语均具有如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如本文所用,在提到具体列举的数值中使用时,术语“约”意指该值可以从列举的值变动不多于1%。例如,如本文所用,表述“约100”包括99和101和之间的全部值(例如,99.1、99.2、99.3、99.4等)。
    [0066]
    如本文所用,术语“包含”、“包括”、“含有”可互换使用,不仅包括封闭式定义,还包括半封闭、和开放式的定义。换言之,所述术语包括了“由
    ……
    构成”、“基本上由
    ……
    构成”。
    [0067]
    中药原料药材
    [0068]
    1、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和小支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其苦,寒。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
    [0069]
    2、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气微,味极苦,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
    [0070]
    3、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干燥根皮。产于安徽、四川、河南、山东等地。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淤、退虚热等功效。
    [0071]
    4、诃子: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的干燥成熟果实。分布于云南等地。具有涩肠止泻,敛肺止咳,降火利咽之功效。
    [0072]
    5、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的根茎,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
    [0073]
    制备方法
    [0074]
    将根据本发明的原料药材,进行浸泡、提取、浓缩。采用煎煮法提取药材饮片,加水10倍量浸泡30min,煎煮30min(武火煮沸,文火煎煮30min),趁热过滤。采用减压蒸发的方式对提取液进行浓缩,真空度为0.08~0.1mpa,温度80℃,收集浓缩液。
    [0075]
    联合用药分析
    [0076]
    在联合用药过程中,药物的相互作用根据药物共同使用时的效应分为加合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协同作用是指联合用药的药物共同使用时的效应显著优于单独使用,加和作用是指联合用药的药物共同使用时的效应要与单独使用相当,拮抗作用是指联合用药的药物共同使用时的效应要比单独使用小。
    [0077]
    在本发明中,首次发现苦参、黄柏、牡丹皮、和诃子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
    [0078]
    组合物
    [0079]
    本发明提供的天然抑菌组合物含有原料药材或所述原料药材的提取物,其中所述原料药材包括:苦参、黄柏、牡丹皮、和诃子。
    [0080]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如下:
    [0081][0082]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如下:
    [0083][0084]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如下:
    [0085][0086]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原料药材由苦参、黄柏、牡丹皮、和诃子构成。
    [0087]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天然抑菌组合物用于抑制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和/或白色念珠菌(candida)。
    [0088]
    必要时,所述的组合物还可以包括可接受的载体,制成药物组合物(药品)、消毒制品、防腐剂等。
    [0089]
    如本文所用,术语“可接受的载体”的成分是指适用于人和/或动物而无过度不良
    副反应(如毒性、刺激和变态反应)的,即有合理的效益/风险比的物质。
    [0090]
    如本文所用,术语“治疗有效量”,是指对人和/或动物产生功能或活性的且可被人和/或动物所接受的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所述的“治疗有效量”可随着药物组合物的形式、给药途径、所用药物的辅料、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等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0091]
    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可以是适宜口服给药的各种剂型外,还可以是各种外用给药制剂或其它胃肠道外给药制剂。例如,本发明所述的外用给药制剂,还可以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透皮吸收促进剂、溶剂、抗氧剂、保湿剂、ph调节剂、着色剂、香料等辅料,进一步制备成(包括但不限于):搽剂、酊剂、油剂、软膏剂、硬膏剂、糊剂、熨剂、贴膏、贴片、涂膜剂、膜剂、凝胶剂、巴布剂、穴位贴敷剂、喷雾剂、气雾剂、植入剂、乳剂、栓剂等。
    [0092]
    应理解,在本发明中,所述的载体没有特别的限制,为本领域常用材料,其种类、使用方法、来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
    [0093]
    可接受的载体部分例子有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如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等)、明胶、滑石粉、固体润滑剂(如硬脂酸、硬脂酸镁)、硫酸钙、植物油(如豆油、芝麻油、花生油、橄榄油、等)、多元醇(如丙二醇、甘油、甘露醇、山梨醇等)、乳化剂(如吐温)、润湿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缓冲剂、螯合剂、增稠剂、ph调节剂、透皮促进剂、着色剂、调味剂、稳定剂、抗氧化剂、无热原水等。
    [0094]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包括:
    [0095]
    本发明的天然抑菌组合物表现出了显著地协同抑菌作用,能够显著抑制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0096]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百分比和份数是重量百分比和重量份数。实施例中所用微生物均获自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现代制剂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0097]
    实施例1:单味药材抑菌测试
    [0098]
    一、实验材料
    [0099]
    1.试药:黄连、苦参、连翘、板蓝根、金银花、甘草、野菊花、诃子、仙鹤草、地锦草、白头翁、鱼腥草、知母、川芎、马齿苋、黄芩、牡丹皮、姜黄、蒲公英、黄柏。
    [0100]
    提取方式:将单味药材称取100g,进行浸泡、提取、浓缩。采用煎煮法提取药材饮片,加水至10倍重量浸泡30min,煎煮30min(武火煮沸,文火煎煮30min),趁热过滤。采用减压蒸发的方式对提取液进行浓缩,真空度为0.08~0.1mpa,温度80℃,收集浓缩液。100g药材制得浓缩液50克。
    [0101]
    2.仪器:多功能酶标仪(biotek instruments,inc)、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立式灭菌器(shinva)、洁净台(苏州富泰洁净系统有限公司)
    [0102]
    3.菌株: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au)、白色念珠菌(candida)
    [0103]
    二、实验内容
    [0104]
    按照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1.8抗(抑)菌实验项下对20种中药材水提液进行抗(抑)菌效果测试。
    [0105]
    1.菌悬液的制备
    [0106]
    复苏菌株,划平板,挑取单菌落于5ml lb液体培养基,37℃,220rpm摇菌扩增12h。测定菌液od值,并通过空白培养基调整菌液浓度得到对应菌悬液,备用。
    [0107]
    2.抑菌片的制备
    [0108]
    取出直径5mm,厚度0.7mm的圆形滤纸片,置于空白培养皿中,每片滴加20μl药液,干燥后备用。同样取滤纸片,滴加20μl无菌水,干燥后作阴性对照。
    [0109]
    3.试验菌的接种
    [0110]
    移取100μl菌悬液于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表面,使用一次性无菌涂布棒均匀涂抹,盖好平皿,置室温干燥5min。
    [0111]
    4.抑菌样品贴放
    [0112]
    每个样品贴放2个染菌平板,每个平板贴放4片试验样片,1片阴性对照样片,共5片。用无菌镊子取样片贴放于平板表面,各样片中心之间相距25mm以上。与平板的周缘相距15mm以上。贴放好后,用无菌镊子轻压样片,使其紧贴于平板表面。盖好平皿,置37℃恒温培养箱,培养16-18h。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环的直径(包括贴片)并拍照记录。
    [0113]
    三、效果评价
    [0114]
    抑菌环直径大于7mm者,判为有抑菌作用;抑菌环直径小于或等于7mm者,判为无抑菌作用。因指南未指出同一个皿上多少个样品大于7mm可计为阳性,以同一皿上有3个大于7mm的片子判断该皿为阳性。
    [0115]
    抑菌环测定数值统计中勾表示对该菌株有抑菌作用,叉表示没有,斜杠表示无法定性。抑菌评价判定结论见下表1,其中“ ”表示有抑菌作用,
    “‑”
    表示无抑菌作用。
    [0116]
    采用5mm滤纸片,分a、b两皿进行,每个皿上贴4个样品 1个空白对照片,进行单味药材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评价。
    [0117]
    单味药材提取物的效果评价数据如表1所示:
    [0118]
    表1.单味药材抑菌效果
    [0119]
    [0120][0121]
    从实验结果可判定此次抑菌实验中,对大肠杆菌(e.coli)有抑菌作用的是黄连、地锦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有抑菌作用的是黄连、甘草、野菊花、仙鹤草、地锦草;对白色念珠菌(candida)有抑菌作用的是黄连、地锦草、知母、黄芩。
    [0122]
    图1展示了单味药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总体而言,单味药材中除黄连表现出了较佳的抑菌效果,其它药材的抑菌活性均较弱甚至没有抑菌活性。
    [0123]
    实施例2:药材组合物抑菌测试
    [0124]
    在单味药材抑菌测试的基础上,针对各药材的组合进行抑菌测试。
    [0125]
    一、实验材料
    [0126]
    1.试药:黄连、苦参、诃子、地锦草、牡丹皮、黄柏;金银花、蒲公英、姜黄、板蓝根、鱼腥草、连翘。
    [0127]
    提取方式:黄连、苦参、地锦草、诃子、牡丹皮、黄柏;金银花、蒲公英、姜黄、板蓝根、鱼腥草、连翘。按照配方方案组合,共称取100g,进行浸泡、提取、浓缩。采用煎煮法提取药材
    饮片,加水10倍量浸泡30min,煎煮30min(武火煮沸,文火煎煮30min),趁热过滤。采用减压蒸发的方式对提取液进行浓缩,真空度为0.08~0.1mpa,温度80℃,收集浓缩液。100g药材制得浓缩液50克。
    [0128]
    表2.中药配方方案
    [0129]
    名称方案a方案b方案c方案d方案e方案f苦参10%35%25%30%20%20%黄柏16%35%25%30%25%/牡丹皮16%30%25%15%15%/诃子18%/25%15%25%35%黄连20%//10%15%45%地锦草20%/////合计:100%100%100%100%100%100%
    [0130]
    表3.中药配方方案
    [0131][0132][0133]
    2.仪器:多功能酶标仪(biotek instruments,inc)、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立式灭菌器(shinva)、洁净台(苏州富泰洁净系统有限公司)
    [0134]
    3.菌株: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au)、白色念珠菌(candida)。
    [0135]
    二、实验内容
    [0136]
    按照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1.8抗(抑)菌实验项下对12种中药配方水提液进行抗(抑)菌效果测试。
    [0137]
    1.菌悬液的制备
    [0138]
    复苏菌株,划平板,挑取单菌落于5ml lb液体培养基,37℃,220rpm摇菌扩增12h。测定菌液od值,并通过空白培养基调整菌液浓度得到对应菌悬液,备用。
    [0139]
    2.抑菌片的制备
    [0140]
    取出直径5mm,厚度0.7mm的圆形滤纸片,置于空白培养皿中,每片滴加20μl药液,干燥后备用。同样取滤纸片,滴加20μl无菌水,干燥后作阴性对照。
    [0141]
    3.试验菌的接种
    [0142]
    移取100μl菌悬液于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表面,使用一次性无菌涂布棒均匀涂抹,盖好平皿,置室温干燥5min。
    [0143]
    4.抑菌样品贴放
    [0144]
    每个样品贴放2个染菌平板,每个平板贴放4片试验样片,1片阴性对照样片,共5片。用无菌镊子取样片贴放于平板表面,各样片中心之间相距25mm以上。与平板的周缘相距15mm以上。贴放好后,用无菌镊子轻压样片,使其紧贴于平板表面。盖好平皿,置37℃恒温培养箱,培养16-18h。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环的直径(包括贴片)并拍照记录。
    [0145]
    三、评价规定
    [0146]
    抑菌环直径大于7mm者,判为有抑菌作用;抑菌环直径小于或等于7mm者,判为无抑菌作用。出现抑菌环,且抑菌环直径介于7-10mm为低敏;10-15mm为中敏;15-20mm为高敏;》20mm为极敏。因指南未指出同一个皿上多少个样品大于7mm可计为阳性,本次暂以同一皿上有3个大于7mm的片子判断该皿为阳性。
    [0147]
    抑菌环测定数值统计详见图2、图3和图4,叉表示没有抑菌作用,蓝色斜杠表示无法定性。抑菌纸片本身5.00mm,出现抑菌环大于7-10mm为低敏;10-15mm为中敏;15-20mm为高敏;》20mm为极敏,“/”表示染菌,药液不具备抗菌效果。
    [0148]
    图2展示了不同复方的药物提取物针对大肠杆菌(e.coli)的抑菌活性。
    [0149]
    图3展示了不同复方的药物提取物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的抑菌活性。
    [0150]
    图4展示了不同复方的药物提取物针对白色念珠菌(candida)的抑菌活性。
    [0151]
    结果表明,配方方案c的抑菌效果显著优于其它测试组合,4种药材表现出了显著的协同作用。
    [0152]
    抑菌评价判定结论见下表4,其中“ ”表示有抑菌作用,
    “‑”
    表示无抑菌作用。
    [0153]
    表4.抑菌评价判定结论
    [0154]
    [0155][0156]
    四、实验结论
    [0157]
    从实验结果可判定此次抑菌实验中,对大肠杆菌(e.coli)有抑菌作用达到高敏级别的是方案c、e,低敏级别的是方案b、d、f;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有抑菌作用达到中敏级别的是方案b、c、f,达到低敏级别的是方案a、d、e、z;对白色念珠菌(candida)有抑菌作用达到中敏级别的是方案c,达到低敏级别的是方案a、b、d、e、f、s、z。其中,仅有配方方案c针对3种病原菌均表现出了优异的抑制效果。
    [0158]
    实施例3.配方对比实验
    [0159]
    参照实施例2的方法,对配方方案c进行进一步验证,以t、w、y配方的实验结果做对比。其中使用的组合药材浓缩液均为实施例2制备,常温常压存放2天。
    [0160]
    表5.抑菌效果
    [0161][0162]“/”表示染菌,
    “×”
    表示无抑菌作用。
    [0163]
    结论:配方方案c的试验结果与前几日完成的a皿b皿对照后,表明不同时间点的两次研究均表现出了优异的抑菌效果,而且放置2天后,配方方案c药材浓缩液的抑菌效果进一步增强。而t、w、y配方的测试结果表明,均依然没有抑菌环,出现染菌情况,表明t、w、y三种配方没有抑菌效果,c配方有确切的抑菌作用。
    [0164]
    实施例4.长期稳定实验
    [0165]
    试验:本次实验采用抑菌效果较优的方案a、方案b、方案c、方案e四个配方,将实施例2中制备的药材浓缩液常温常压放置两个月,以抗生素做内部参考,anti为庆大霉素(2万单位/ml)用无菌水稀释5倍的药液。抑菌数值统计见下表。
    [0166]
    表6.抑菌环直径
    [0167][0168]
    结论:以5倍稀释浓度庆大霉素做内部参考,配方方案c抑菌作用明显。结果表明,常温常压放置两个月后配方方案c的抑菌效果不仅未受影响,而且还有所提高。而b、c、e四个配方的抑菌活性和前期测试结果相差不大。
    [0169]
    制备例1
    [0170]
    配方如下:
    [0171]
    苦参 25g
    [0172]
    黄柏 25g
    [0173]
    牡丹皮 25g
    [0174]
    诃子 25g
    [0175]
    提取方式:按配方称取100g原料药材,进行浸泡、提取、浓缩。采用煎煮法提取药材饮片,加水至10倍重量浸泡30min,煎煮40min(武火煮沸,文火煎煮40min),趁热过滤。采用减压蒸发的方式对提取液进行浓缩,真空度为0.08~0.1mpa,温度80℃,收集浓缩液。100g药材制得浓缩液40克。
    [0176]
    制备例2
    [0177]
    配方如下:
    [0178]
    苦参 10g
    [0179]
    黄柏 30g
    [0180]
    牡丹皮 10g
    [0181]
    诃子 50g
    [0182]
    提取方式:按配方称取100g原料药材,进行浸泡、提取、浓缩。采用煎煮法提取药材饮片,加水至10倍重量浸泡30min,煎煮40min(武火煮沸,文火煎煮40min),趁热过滤。采用减压蒸发的方式对提取液进行浓缩,真空度为0.08~0.1mpa,温度80℃,收集浓缩液。100g药材制得浓缩液70克。
    [0183]
    制备例3
    [0184]
    配方如下:
    [0185]
    苦参 50g
    [0186]
    黄柏 10g
    [0187]
    牡丹皮 30g
    [0188]
    诃子 10g
    [0189]
    提取方式:按配方称取100g原料药材,进行浸泡、提取、浓缩。采用煎煮法提取药材饮片,加水至10倍重量浸泡30min,煎煮60min(武火煮沸,文火煎煮60min),趁热过滤。采用减压蒸发的方式对提取液进行浓缩,真空度为0.08~0.1mpa,温度80℃,收集浓缩液。100g
    药材制得浓缩液60克。
    [0190]
    制备例4
    [0191]
    配方如下:
    [0192]
    苦参 20g
    [0193]
    黄柏 15g
    [0194]
    牡丹皮 50g
    [0195]
    诃子 15g
    [0196]
    提取方式:按配方称取100g原料药材,进行浸泡、提取、浓缩。采用煎煮法提取药材饮片,加水至10倍重量浸泡30min,煎煮50min(武火煮沸,文火煎煮50min),趁热过滤。采用减压蒸发的方式对提取液进行浓缩,真空度为0.08~0.1mpa,温度80℃,收集浓缩液。100g药材制得浓缩液50克。
    [0197]
    对制备例1至4中制得的药材浓缩液进行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各制备例制得的药材浓缩液均表现出了优异的抑菌效果,其中针对大肠杆菌(e.coli)的抑菌活性达到了高敏级别,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的抑菌活性达到了中敏级别,针对白色念珠菌(candida)的抑菌活性达到了中敏级别。
    [0198]
    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技术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34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