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回阀低压差密封性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与流程

    专利查询2022-07-09  126



    1.本发明属于通用机械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止回阀低压差密封性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2.止回阀是用在单向流动管道上防止介质倒流的自动阀门,止回阀依靠管路介质流通的压力来自行开启或关闭阀门。介质正向流通时,利用介质压力克服阀瓣重力,推动阀瓣开启;介质反向时,介质压力使阀瓣与密封面贴合,阀瓣关闭,从而防止介质反向倒流。现有技术中,通常只检测止回阀在高压反向介质下的密封性,因此止回阀的高压密封性有所保障。但在低压管路中,反向介质压力不足以使阀瓣与密封面紧密贴合时,介质易反向泄漏。某些工况下,止回阀的反向泄漏将造成严重的异常工况,因此,检测止回阀在低压差下的密封性是有必要的。
    3.公开号为cn209055285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用于检验阀门高低压密封的试验装置,装置包含测试管路及与测量管路连接的低压压力测试管路,低压压力测试管路包含多个支路段,其中的第二支路段用于控制进入止回阀的低压压力值。该装置用于测量高压密封性的管道与低压压力测试管道均与一个测试支路连接,测试支路上安装有多个控制液体流通或用于连通管道的控制阀。在进行低压压力试验时,操作人员需要对测试支路进行处理,如关闭测试支路上的泄压阀、低压水箱进水阀及高压开关阀等多个控制阀门,操作繁杂,且在试验中操作人员需要反复地上下移动第二支路才能到合适的低压压力值。因此该装置存在以下缺陷:在实际使用中需要较多的设备才能完成试验,且操作繁复,需要工作人员多次调节,操作步骤多。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回阀低压差密封性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该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使得止回阀在低压差下的密封性试验操作简单,操作步骤少,且仅需较少的设备就能进行检测。
    5.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止回阀低压差密封性检测系统,包含压力泵,还包含试验管路及与所述试验管路连通的液体收集罐;所述压力泵包含用于显示当前压力值的压力表,所述压力泵用于给所述试验管路输送液体介质;所述试验管路包含截止阀一与止回阀,所述截止阀一与所述压力泵连通,所述止回阀正向流通方向的出口端与所述截止阀一连通以接入液体介质,所述止回阀正向流通方向的进口端与所述液体收集罐连通。
    6.由此,对止回阀进行高压密封试验或低压密封试验时,液体介质均需要从止回阀正向流通方向的出口端反向进入止回阀内部。低压密封性试验时,反向流入止回阀中的液体介质流速较小,液体介质未能给阀瓣提供足够的用于与密封面贴和的压力,因此阀瓣与密封面之间可能会存在间隙,此时,低压即低流速的液体介质就能通过间隙反向泄漏,从止
    回阀正向流通方向的进口端反向流出,造成泄漏。
    7.在本案中,该系统中的截止阀一分别与压力泵及止回阀的出口端连通,使得液体介质能够反向流入止压阀中,从而进行试验。压力泵接通液体介质,截止阀一开启后,压力泵给试验管路提供低压的液体介质,液体介质从止回阀正向流通方向的进口端进入止回阀内部,再从止回阀正向流通方向的进口端反向流出,最后收集到液体收集罐中,操作人员能够根据液体收集罐中的液体介质的体积,判断止回阀在低压差下是否泄漏。由于压力泵自带压力表,所以试验管路中无需再安装压力传感器,减少了需要的设备数量。该检测系统通过一个试验管路进行止回阀的低压差密封性试验,操作人员只需控制压力泵、截止阀一的开闭就能进行试验,需要的仪器数量少,操作简单。
    8.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液体收集罐为自带刻度的透明罐。
    9.由此,操作人员可根据液体收集罐上的刻度直接读取液体介质的体积,数值读取方便。
    10.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包含与所述压力泵及所述液体收集罐连通的试验旁路,所述试验旁路的高度低于所述试验管路的高度,所述试验旁路包含截止阀二。
    11.由此,压力泵需要调试到合适的压力值后再与试验管路连接,避免压力过大破坏管路并影响试验结果。在本案中,压力泵与试验旁路连接后,可先在试验旁路预先调整压力值。具体而言,截止阀一关闭,截止阀二开启,液体介质进入试验旁路后进入液体收集罐中,待压力泵调节到合适的压力后,关闭截止阀二,开启截止阀一,液体介质通入试验管路中即可进行试验。只需控制截止阀一与截止阀二的开闭就能使具有合适压力值的液体介质进入试验管路中,减少了拆装过程。在本案中,液体收集罐与试验旁路可拆卸的连接,为保证实验数据的精准,在液体介质达到合适的压力后,关闭截止阀二,拆卸下液体收集罐并排出液体收集罐中的液体介质,即在试验前排空液体收集罐,待到正式试验时,再读取液体收集罐中的液体体积即可。由于液体收集罐为带有刻度的透明罐,操作人员也可选择不拆卸液体收集罐,可先记录压力泵与试验管路连接前液体收集罐内的液体介质体积数据a,再记录试验后的液体体积数值b,通过a-b得出试验中从止回阀流出的液体介质体积。由于试验旁路的高度位置低于试验管路,且液体介质为低压,因此液体介质不会从试验旁路流向试验管路影响实验结果。
    12.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止回阀两端安装有异径管。
    13.由此,止回阀的两端口的管径大小可能会与连接管道的管径大小不适配,因此止回阀两端安装有异径管。异径管两头的管径大小不同,用于两种不同管径的管道的连接,使得止回阀方便连接管道;同时异径管使得一套检测系统可以匹配更多口径的止回阀,而不仅局限于某一种特定口径。
    14.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液体收集罐包含供液体介质流出的出液口。
    15.由此,液体收集罐中的液体介质过多时,可排出液体介质后继续试验。
    16.一种止回阀低压差密封性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01、固定输出压力值步骤:压力泵接通液体介质,调整压力泵的输出压力值直至输出压力值固定在数值a;s02、管路连接步骤:通过管道分别将试验管路与压力泵、试验管路与液体收集罐连通,打开所述截止阀一; s03、获取实验数据步骤:从截止阀一打开后开始计时,经过时间t后,关闭截止阀一,记录液体收集罐中的液体体积v;s04、数据分析步骤:根据试验时间t、液体体积v
    及计算公式得出该止回阀的泄漏率b1,将泄漏率b1 与该止回阀对应的最大泄漏率bmax进行比对。
    17.由此,为得到止回阀在低压差下的具体的泄漏率,得到精准的试验数据,在步骤s04中,对截止阀一打开的时间t及收集罐中的体积v进行记录,通过v/t,得出在单位时间里止回阀泄漏的液体介质体积即泄漏率b1,并将b1与该止回阀对应的最大泄漏率bmax进行比对,判断止回阀的密封性是否符合要求。最大泄漏率bmax可通过查阅现有技术中的数据表得出。
    18.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在所述步骤s01与所述步骤s02之间还存在密封性检测步骤:通过管道连通压力泵与截止阀一,关闭截止阀一,观察液体介质从截止阀一出口的流出情况。
    19.由此,检测截止阀一的密封性以保证在关闭截止阀一后,液体介质不再流向止回阀,保证液体收集罐中的数据精准。
    20.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数值a的取值为0.7mpa。
    21.由此,a取0.7mpa时,在该值下,液体介质的压力比较低,不会使止回阀的阀瓣紧闭导致液体介质无法流出,但具有一定的动力,使得液体介质能够在试验管道中流通。
    22.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检测系统通过一个试验管路就能进行止回阀低气压差下的密封性试验,且需要的设备数量少,仅需要压力泵、截止阀、止回阀与液体收集罐就可以完成试验,操作简单。
    23.2、检测系统还包含试验旁路,压力泵与试验旁路连通后可预先在试验旁路将输出压力值调节至一个固定值,再通过关闭截止阀二、开启截止阀一将固定压力值下的液体介质通入试验管路,方便试验的进行。
    24.3、液体收集罐为自带刻度的透明罐,方便试验时操作人员直接读取液体体积数据。
    25.4、该检测系统与检测方法能够得出止回阀在低压差下的泄漏率数据,通过将该泄漏率数据与现有技术中规定的最大泄漏率比对后判定该止回阀的泄漏率即止回阀的密封性是否符合要求。
    26.5、止回阀两端通过异径管与其他管道连接,方便安装止回阀。
    27.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止回阀的示意图。
    28.图中:1、试验管路,11、截止阀一,12、止回阀,13、异径管,2、压力泵,3、液体收集罐,4、试验旁路,41、截止阀二。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
    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31.实施例1,一种止回阀低压差密封性检测系统,如图1所示,包含试验管路1、压力泵2、液体收集罐3及试验旁路4。压力泵2包含用于显示当前压力值的压力表;试验管路1包含截止阀一11与止回阀12;试验旁路4包含截止阀二41。
    32.具体而言,对止回阀1进行高压密封试验或低压密封试验时,液体介质均需要从止回阀12正向流通方向的出口端反向进入止回阀12内部,即试验中液体介质的流通方向与止回阀12正常的流通方向相反。低压密封性试验时,反向流入止回阀12中的液体介质流速较小,液体介质未能给阀瓣提供足够的用于与密封面贴和的压力,因此阀瓣与密封面之间可能会存在间隙,此时,低压即低流速的液体介质就能通过间隙反向泄漏,从止回阀12正向流通方向的进口端反向流出,造成泄漏。
    33.该检测系统中的压力泵2用于给试验管路1输送液体介质,截止阀一11的通过开闭阀门控制液体介质在试验管路1中的流通。截止阀一11一端与压力泵2连通,另一端与止回阀12在正向流通方向下的出口端连通,使得液体介质能够反向流入止压阀12中,从而进行试验。截止阀一11开启后,压力泵2给试验管路1提供低压的液体介质,液体介质从止回阀12正向流通方向的进口端进入止回阀12内部,再从止回阀12正向流通方向的进口端反向流出,最后收集到液体收集罐3中,操作人员能够根据液体收集罐3中的液体介质的体积,判断止回阀12在低压差下是否泄漏。由于压力泵2自带压力表,所以试验管路1中无需再安装压力传感器,减少了需要的设备数量。该检测系统通过一个试验管路1进行止回阀12的低压差密封性试验,操作人员只需控制压力泵2、截止阀一11的开闭就能进行试验,需要的仪器数量少,操作简单。在本实施例中,所选用的止回阀12类型为旋启式止回阀,旋启式止回阀的结构如图3所示。
    34.液体收集罐3为自带刻度的透明罐,操作人员可根据液体收集罐3上的刻度直接读取液体介质的体积,数值读取方便。液体收集罐3包含供液体介质流出的出液口,当液体收集罐3中的液体介质过多时,可通过出液口排出液体介质后继续试验。
    35.该检测系统还包含与压力泵2及液体收集罐3连通的试验旁路4,试验旁路4的高度低于试验管路1的高度,试验旁路4包含截止阀二41。由于压力泵2需要调试到合适的压力值后再与试验管路1连接,避免压力过大破坏管路并影响试验结果。在本实施例中,压力泵2与试验旁路4连接后,可先在试验旁路4预先调整压力值。具体的,截止阀一11关闭,截止阀二41开启,液体介质进入试验旁路4后进入液体收集罐3中,待压力泵2调节到合适的压力后,关闭截止阀二41,开启截止阀一11,液体介质通入试验管路1中即可进行试验。只需控制截止阀一11与截止阀二41的开闭就能使具有合适压力值的液体介质进入试验管路1中,减少了拆装过程。在本实施例中,液体收集罐3与试验旁路4可拆卸的连接,为保证实验数据的精准,在液体介质达到合适的压力后,关闭截止阀二41,拆卸下液体收集罐3并排出液体收集罐3中的液体介质,即在试验前排空液体收集罐3,待到正式试验时,再读取液体收集罐3中的液体体积即可。由于液体收集罐3为带有刻度的透明罐,操作人员也可选择不拆卸液体收集罐3,可先记录压力泵2与试验管路1连接前液体收集罐3内的液体介质体积数据a,再记录试验后的液体体积数值b,通过a-b得出试验中从止回阀12流出的液体介质体积。由于试验旁路4的高度位置低于试验管路1,且液体介质为低压,因此液体介质不会从试验旁路4流向试验管路1影响实验结果。
    36.止回阀12的两端口的管径大小可能会与连接管道的管径大小不适配,因此止回阀12两端安装有异径管13,异径管13两头的管径大小不同,用于两种不同管径的管道的连接,使得止回阀12方便连接管道;同时异径管13使得一套检测系统可以匹配更多口径的止回阀12,而不仅局限于某一种特定口径。
    37.如图2所示,一种止回阀低压差密封性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01、固定输出压力值步骤:压力泵2接通液体介质,调整压力泵2的输出压力值直至输出压力值固定在数值a;s02、管路连接步骤:通过管道分别将试验管路1与压力泵2、试验管路1与液体收集罐3连通,打开截止阀一11; s03、获取实验数据步骤:从截止阀一11打开后开始计时,经过时间t后,关闭截止阀一11,记录液体收集罐3中的液体体积v;s04、数据分析步骤:根据试验时间t、液体体积v及计算公式得出该止回阀的泄漏率b1,将泄漏率b1 与该止回阀对应的最大泄漏率bmax进行比对。
    38.为得到止回阀12在低压差下的具体的泄漏率,得到精准的试验数据,在步骤s04中,对截止阀一11打开的时间t及收集罐3中的体积v进行记录,通过v/t,得出在单位时间里止回阀12泄漏的液体介质体积即泄漏率b1,并将b1与该止回阀12对应的最大泄漏率bmax进行比对,判断止回阀12的密封性是否符合要求。最大泄漏率bmax可通过查阅现有技术中的数据表得出。数值a的取值为0.7mpa,在该值下,液体介质的压力比较低,不会使止回阀12的阀瓣紧闭导致液体介质无法流出,但具有一定的动力,使得液体介质能够在试验管道中流通。
    39.在步骤s01与步骤s02之间还存在密封性检测步骤:通过管道连通压力泵2与截止阀一11,关闭截止阀一11,观察液体介质从截止阀一11出口的流出情况。由此,检测截止阀一11的密封性以保证在关闭截止阀一11后,液体介质不再流向止回阀12,保证液体收集罐3中的数据精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36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