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骨科关节镜手术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7-06  200


    1.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术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骨科关节镜手术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关节镜手术是针对于人体关节部位的一种微创型手术,其经常用作于膝盖和手肘等容易受伤的部位,在进行关节镜手术时,需要患者平躺在医床上,将受伤的关节部位折叠凸起,医护人员再对关节部位进行切口,手持透镜金属管和关节镜等医疗器械插入关节腔口内,以此对患者进行手术,由于需要长时间手握住医疗器械,因此,大部分医护人员的手部都容易出现肌肉劳损的现象。
    3.根据专利授权公开号为cn208405243u的一种骨科关节镜手术辅助装置,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包括底座,还包括一号板和二号板,底座左侧设有一号支撑装置和二号支撑装置,一号支撑装置内部设有液压升降装置,液压升降装置与二号支撑装置底部固定连接,一号板上左右两侧均设有滑轨,滑轨内设有二号板,一号板下方设有转动座,二号支撑装置顶部与转动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二号板上设有座板,座板左右两侧均设有扶手板,座板与横板固定连接,横板内设有延伸板,横板和延伸板上均设有限位孔,横板上设有隔离框架,隔离框架上设有布帘。
    4.上述骨科关节镜手术辅助装置在进行关节镜手术前,通过患者坐在座板上,下肢穿过布帘,医护人员再对患者下肢关节进行手术,当手术时间过长,患者长时间坐在座板上会导致腰背不适,其中,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需要患者不断地将下肢关节折叠,容易导致下肢酸痛,有时还需要医护人员进行扶正,这会影响到手术的效果。
    5.根据上述骨科关节镜手术辅助装置所存在的缺点,特此设计一种躺卧式,下肢关节折叠时能够进行支撑,无需医护人员进行扶正的用于骨科关节镜手术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为了克服长时间坐着会导致腰背不适,不断地将下肢关节折叠,容易导致下肢酸痛,医护人员扶正时,会影响到手术效果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躺卧式,下肢关节折叠时能够进行支撑,无需医护人员进行扶正的用于骨科关节镜手术辅助装置。
    7.(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用于骨科关节镜手术辅助装置,包括有床架、床板、背垫、头垫、握把、第一支板、滑轴、连接轴、第一连接块、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第一连接架、滑动块、第一导杆、第二连接架、连接板、第一转轴、转动盖、第二连接块、卡扣机构、调节机构和升降机构,床架上侧连接有床板,床板左部上侧连接有背垫,背垫左部上侧安装有头垫,床板中部前后两侧均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转动式设有第二连接架,第二连接架上连接有第一固定架,床板右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一导杆,第一导杆上
    滑动套式设有滑动块,滑动块上部转动式贯穿有第一连接架,第一连接架上连接有第二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和第一固定架上均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连接有转动盖,床板上侧前后对称式设有握把和第一支板,第一支板位于握把右方,第一支板上开有条型槽,条型槽上滑动式设有滑轴,两根滑轴相向的一侧上均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左右两侧分别转动式设有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左侧与第一固定架相连接,第二连接块右侧与第二固定架相连接,第一固定架上设有卡扣机构,第二固定架上设有调节机构,床板和滑轴之间设有升降机构。
    8.优选地,卡扣机构包括有第三连接块、安装架、第二导杆、第一弹簧和斜行块,转动盖远离第一转轴的一侧上连接有第三连接块,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上远离滑轴的一侧上均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上滑动式设有两根第二导杆,两根第二导杆之间连接有斜行块,斜行块与安装架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斜行块与第三连接块接触。
    9.优选地,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二支板、第三导杆、第二弹簧和脚垫,第二固定架下部连接有第二支板,第二支板上滑动式贯穿有第三导杆,第三导杆右端连接有脚垫,脚垫滑动式贯穿于第二固定架,脚垫与第二支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套设在第三导杆外侧。
    10.优选地,升降机构包括有第三支板、电动推杆和升降杆,床板中部下侧连接有第三支板,第三支板右部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缩杆上连接有升降杆,升降杆上部滑动式贯穿于床板并与两根滑轴相连。
    11.优选地,还包括有卡住机构,卡住机构包括有第四连接块、卡齿、第四导杆和第三弹簧,脚垫上部右侧连接有第四连接块,第二固定架右部滑动式设有两根第四导杆,两根第四导杆上部之间连接有卡齿,第四连接块与卡齿接触,卡齿与第二固定架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绕设在第四导杆外侧。
    12.优选地,还包括有脱扣机构,脱扣机构包括有拉绳、穿线轴、第四支板、转杆、滚轮、扭簧、直齿轮、第二转轴和扇形齿轮,两个第二固定架右部相离的一侧上对称式设有穿线轴和第四支板,穿线轴贯穿于第二固定架,第四支板上转动式设有转杆,转杆上套设有滚轮,滚轮下侧连接有拉绳,拉伸尾端通过穿线轴与卡齿下侧相连,转杆左端连接有直齿轮,直齿轮与第四支板之间连接有扭簧,扭簧绕设在转杆外侧,第二固定架上的第一转轴右端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右部套设有扇形齿轮,扇形齿轮能够与直齿轮啮合。
    13.优选地,还包括有架住机构,架住机构包括有第五支板、第三转轴、架料环、拨动块、固定轴和连杆,两个第二固定架相向的一侧上均连接有第五支板,第五支板上部转动式贯穿有两根第三转轴,两根第三转轴靠近第二固定架的一侧上均连接有架料环,第三转轴上连接有拨动块,拨动块穿过第五支板,两根第三转轴远离第二固定架的一侧上均连接有固定轴,两根固定轴之间转动式设有连杆。
    14.优选地,床架的材质为铝合金。
    15.(3)有益效果本发明达到了的有益效果有:1、通过床板使患者进行手术的方式为躺卧式,增加患者的舒适程度,下肢关节折叠时能够通过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进行支撑,无需医护人员进行扶正。
    16.2、通过脚垫向右推动第四连接块,第四连接块在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会与卡齿接
    触,通过第四连接块与卡齿接触位置的不同,以此能够辅助不同的患者踩踏脚垫,进而在脚垫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使用的多样性。
    17.3、在扇形齿轮与直齿轮的啮合下,可无需人工移动卡齿,便进行脚垫复位的操作,以方便下一个患者进行脚垫的使用。
    18.4、医护人员在进行骨科关节镜手术时,能够将医疗器械架支撑在架料环上,以此即可无需医护人员一直用力握住医疗器械,避免了手部肌肉疲劳,进而提高医疗器械使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的部分剖视图。
    24.图6为本发明卡扣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发明卡扣机构的第一种剖视图。
    26.图8为本发明卡扣机构的第二种剖视图。
    27.图9为本发明调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10为本发明升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11为本发明升降机构的部分零件图。
    30.图12为本发明卡住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13为本发明脱扣机构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14为本发明脱扣机构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15为本发明架住机构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16为本发明架住机构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17为本发明架住机构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6.附图中的标记为:1-床架,2-床板,3-背垫,4-头垫,5-握把,6-第一支板,7-滑轴,8-连接轴,9-第一连接块,10-第一固定架,11-第二固定架,12-第一连接架,13-滑动块,14-第一导杆,15-第二连接架,16-连接板,17-第一转轴,18-转动盖,19-第二连接块,20-卡扣机构,201-第三连接块,202-安装架,203-第二导杆,204-第一弹簧,205-斜行块,21-调节机构,211-第二支板,212-第三导杆,213-第二弹簧,214-脚垫,22-升降机构,221-第三支板,222-电动推杆,223-升降杆,23-卡住机构,231-第四连接块,232-卡齿,233-第四导杆,234-第三弹簧,24-脱扣机构,241-拉绳,242-穿线轴,243-第四支板,244-转杆,245-滚轮,246-扭簧,247-直齿轮,248-第二转轴,249-扇形齿轮,25-架住机构,251-第五支板,252-第三转轴,253-架料环,254-拨动块,255-固定轴,256-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38.实施例1
    一种用于骨科关节镜手术辅助装置,如图1-12所示,包括有床架1、床板2、背垫3、头垫4、握把5、第一支板6、滑轴7、连接轴8、第一连接块9、第一固定架10、第二固定架11、第一连接架12、滑动块13、第一导杆14、第二连接架15、连接板16、第一转轴17、转动盖18、第二连接块19、卡扣机构20、调节机构21和升降机构22,床架1上侧焊接连接有床板2,床架1的材质为铝合金,质量较轻,强度较硬,床板2左部上侧通过螺栓连接有背垫3,背垫3左部上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头垫4,床板2中部前后两侧均通过螺栓安装有连接板16,连接板16上转动式设有第二连接架15,第二连接架15上连接有第一固定架10,床板2右部前后两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导杆14,第一导杆14上滑动套式设有滑动块13,滑动块13上部转动式贯穿有第一连接架12,第一连接架12上连接有第二固定架11,第二固定架11和第一固定架10上均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17,第一转轴17上连接有转动盖18,床板2上侧前后对称式设有握把5和第一支板6,第一支板6位于握把5右方,第一支板6上开有条型槽,条型槽上滑动式设有滑轴7,两根滑轴7相向的一侧上均连接有连接轴8,连接轴8左右两侧分别转动式设有第一连接块9和第二连接块19,第一连接块9左侧与第一固定架10相连接,第二连接块19右侧与第二固定架11相连接,第一固定架10上设有卡扣机构20,第二固定架11上设有调节机构21,床板2和滑轴7之间设有升降机构22。
    39.如图6、图7和图8所示,卡扣机构20包括有第三连接块201、安装架202、第二导杆203、第一弹簧204和斜行块205,转动盖18远离第一转轴17的一侧上焊接连接有第三连接块201,第一固定架10和第二固定架11上远离滑轴7的一侧上均连接有安装架202,安装架202上滑动式设有两根第二导杆203,两根第二导杆20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斜行块205,斜行块205与安装架202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204,斜行块205与第三连接块201接触。
    40.如图9所示,调节机构21包括有第二支板211、第三导杆212、第二弹簧213和脚垫214,第二固定架11下部焊接连接有第二支板211,第二支板211上滑动式贯穿有第三导杆212,第三导杆212右端栓接连接有脚垫214,脚垫214滑动式贯穿于第二固定架11,脚垫214与第二支板211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213,第二弹簧213套设在第三导杆212外侧。
    41.如图10和图11所示,升降机构22包括有第三支板221、电动推杆222和升降杆223,床板2中部下侧焊接连接有第三支板221,第三支板221右部通过螺丝安装有电动推杆222,电动推杆222的伸缩杆上连接有升降杆223,升降杆223上部滑动式贯穿于床板2并与两根滑轴7相连。
    42.首先,操作人员扣动斜行块205,第一弹簧204进入压缩状态,使斜行块205与第三连接块201脱离,再以第一转轴17为圆心旋转打开转动盖18,松开斜行块205,第一弹簧204复位,搀扶患者,使患者背部和头部分别与背垫3和头垫4贴合,以此平躺在床架1上,患者手握住握把5,腿部放置在第一固定架10和第二固定架11上,脚部踩在脚垫214上,通过第二弹簧213能够进行脚部稳定,操作人员再以第一转轴17为圆心旋转复位转动盖18,使第三连接块201与斜行块205接触,斜行块205受力向远离第三连接块201的方向移动,第一弹簧204进入压缩状态,当转动盖18完全复位时,转动盖18会与斜行块205脱离,第一弹簧204复位,斜行块205在第一弹簧204复位的作用下将第三连接块201卡住,从而将转动盖18卡住,以此即可通过转动盖18固定住患者腿部,此时,操作人员启动电动推杆222,使电动推杆222的伸缩杆向上推动滑轴7,滑轴7通过连接轴8带动第一连接块9和第二连接块19以相互靠近的方向旋转,第一连接块9和第二连接块19分别带动第一固定架10和第二固定架11旋转,第一固定
    架10和第二固定架11分别以第二连接架15和第一连接架12为圆心向上旋转,第二固定架11带动滑动块13在第一导杆14上向左移动,以此即可辅助患者小腿部移动,使患者膝盖部位向上折弯,关闭电动推杆222,以进行骨科关节镜手术,骨科关节镜手术完成后,操作人员启动电动推杆222,使电动推杆222的伸缩杆向下拉动滑轴7,滑轴7通过连接轴8带动第一连接块9和第二连接块19以相互远离的方向旋转,第一连接块9和第二连接块19分别带动第一固定架10和第二固定架11旋转,第一固定架10和第二固定架11分别以第二连接架15和第一连接架12为圆心向下旋转,第二固定架11带动滑动块13在第一导杆14上向右移动复位,再扣动斜行块205,第一弹簧204进入压缩状态,使斜行块205与第三连接块201脱离,再以第一转轴17为圆心旋转打开转动盖18,此时,操作人员能够将患者脚部与脚垫214脱离,腿部从第一固定架10和第二固定架11上取下,再搀扶患者从床架1上下来,松开斜行块205,第一弹簧204复位,操作人员再复位转动盖18即可。
    43.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和图12所示,还包括有卡住机构23,卡住机构23包括有第四连接块231、卡齿232、第四导杆233和第三弹簧234,脚垫214上部右侧焊接连接有第四连接块231,第二固定架11右部滑动式设有两根第四导杆233,两根第四导杆233上部之间栓接连接有卡齿232,第四连接块231与卡齿232接触,卡齿232与第二固定架11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234,第三弹簧234绕设在第四导杆233外侧。
    44.患者脚底步部踩在上脚垫214上,若患者腿部较长,则向右推动脚垫214,第二弹簧213进入拉伸状态,脚垫214带动第四连接块231向右移动,第四连接块231推动卡齿232,卡齿232受力向下移动,第三弹簧234进入压缩状态,使卡齿232卡住第四连接块231,第三弹簧234随之复位,患者离开脚垫214后,向下按压卡齿232,第三弹簧234进入压缩状态,使卡齿232与第四连接块231脱离,第二弹簧213复位,脚垫214随之带动第四连接块231向左移动复位,松开卡齿232,第三弹簧234随之复位,以此即可进行脚垫214的调节操作。
    45.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1和图13所示,还包括有脱扣机构24,脱扣机构24包括有拉绳241、穿线轴242、第四支板243、转杆244、滚轮245、扭簧246、直齿轮247、第二转轴248和扇形齿轮249,两个第二固定架11右部相离的一侧上对称式设有穿线轴242和第四支板243,穿线轴242贯穿于第二固定架11,第四支板243上转动式设有转杆244,转杆244上套设有滚轮245,滚轮245下侧连接有拉绳241,拉伸尾端通过穿线轴242与卡齿232下侧相连,转杆244左端通过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直齿轮247,直齿轮247与第四支板243之间连接有扭簧246,扭簧246绕设在转杆244外侧,第二固定架11上的第一转轴17右端连接有第二转轴248,第二转轴248右部套设有扇形齿轮249,扇形齿轮249能够与直齿轮247啮合。
    46.操作人员在旋转打开转动盖18时,转动盖18会带动第一转轴17旋转,第一转轴17通过第二转轴248带动扇形齿轮249向下旋转,扇形齿轮249在向下旋转的过程中会与直齿轮247啮合,扇形齿轮249使直齿轮247旋转,直齿轮247通过转杆244带动滚轮245旋转,扭簧246发生形变,滚轮245旋转会拉动拉绳241,拉绳241随之通过穿线轴242向下拉动卡齿232,以此即可无需人工移动卡齿232,便进行脚垫214复位的操作,操作人员再旋转关闭转动盖18,转动盖18会通过第一转轴17带动第二转轴248反向旋转,第二转轴248会带动扇形齿轮249反向旋转复位,扇形齿轮249复位旋转会与直齿轮247脱离,扭簧246复位,卡齿232随之
    在扭簧246复位的作用下复位。
    47.实施例4在实施例3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15、图16和图17所示,还包括有架住机构25,架住机构25包括有第五支板251、第三转轴252、架料环253、拨动块254、固定轴255和连杆256,两个第二固定架11相向的一侧上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五支板251,第五支板251上部转动式贯穿有两根第三转轴252,两根第三转轴252靠近第二固定架11的一侧上均焊接连接有架料环253,第三转轴252上栓接连接有拨动块254,拨动块254穿过第五支板251,两根第三转轴252远离第二固定架11的一侧上均连接有固定轴255,两根固定轴255之间转动式设有连杆256。
    48.操作人员通过左方的拨动块254能够带动左方的第三转轴252旋转,左方的第三转轴252通过连杆256能够带动右方的第三转轴252旋转,第三转轴252会带动架料环253旋转,以此即可调节架料环253的角度,在进行骨科关节镜手术时,架料环253能够用于架住医疗器械。
    4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4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