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锈耐用型闸阀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7-06  158



    1.本技术涉及闸阀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锈耐用型闸阀。


    背景技术:

    2.闸阀的启闭件为闸板,通常闸板的运动方向与流体方向相垂直,闸板形成有两个密封面,大部分闸阀采用的是强制密封,当需要将阀门关闭时,通过转动阀杆来带动闸板向下压紧在阀座上,此时在闸板的作用下便能实现将阀门的流道关闭,以保证密封面的密封性。由于闸阀的使用环境较为潮湿,因此为了缓解闸阀生锈,必要时还会在闸阀表面涂覆防锈油漆来对闸阀进行保护。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存在有以下缺陷:通过转动阀杆来将阀门的流道关闭时,只有当闸板移动至与阀座相互压紧时,才能实现将流道完全关闭;闸板在将流道完全关闭之间,由于闸板的行程较长,这期间仍将会有大量介质通过流道,难以实现对介质的快速切断。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闸板难以实现将介质快速切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锈耐用型闸阀。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锈耐用型闸阀,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锈耐用型闸阀,包括有阀体,所述阀体内部形成有相互连通的进液流道与出液流道;所述阀体上还螺纹连接有阀杆,所述阀杆上转动设置有位于阀体内的闸板,所述闸板用于将进液流道与出液流道阻隔;所述进液流道内滑动设置有第一密封塞,所述第一密封塞沿进液流道内介质的流动方向滑移;所述第一密封塞用于将进液流道进行封堵,所述第一密封塞上开设置有与进液流道连通的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靠近闸板且所述第一出液口的出液方向与进液流道的进液方向垂直。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闸板处于开启状态时,从进液流道流入的介质将推动第一密封塞沿介质的流动方向移动,直至第一密封塞上的第一出液口从进液流道内移出;此时进液流道内的介质便能从第一出液口流出,后进入出液流道内;当需要将进液流道与出液流道进行切断时,通过转动阀杆来带动闸板向靠近阀体底壁的方向移动,当闸板下端移动至与第一密封塞接触时,随着闸板的进一步移动,闸板将推动第一密封塞向远离闸板的方向移动,一旦第一出液口跟随第一密封塞的移动进入至进液流道内,进液流道的内侧壁便能将第一出液口进行封堵,此时进液流道内的介质便难以从第一出液口流出,从而便切断了进液流道与出液流道的介质流动;整个切断过程十分迅速,改善了传统阀体需要将闸板移动至与阀体的底壁接触才能实现切断的弊端,大大提升了切断效率,当闸板处于关闭状态时,还能起到防误触的效果。
    7.可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塞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沿第一密封塞的滑移方向伸缩;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进液流道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与第一密封塞
    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用于驱动第一密封塞向靠近闸板的方向移动,直至所述第一出液口从进液流道内退出。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闸板处于开启状态时,第一弹簧将推动第一密封塞沿进液流道内介质的进液方向移动,直至第一出液口从进液流道内移出;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确保了第一出液口能顺利从进液流道内退出,从而改善了当介质的流量较小时,难以将第一出液口从进液流道内退出的问题;并且第一弹簧还能将第一密封塞的最大移动范围进行限制,预防因介质的流量过大而导致第一密封塞从进液流道内完全脱离的情况发生。
    9.可选的,所述出液流道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塞,所述第二密封塞沿出液流道内介质的流动方向滑移;所述第二密封塞用于将出液流道进行封堵;所述第二密封塞上设置有与出液流道连通的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出液口同样靠近闸板;且所述第二出液口的出液方向与出液流道的出液方向垂直;所述闸板位于第一密封塞与第二密封塞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塞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二出液口从出液流道内移出的复位弹簧。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闸板处于开启状态时,复位弹簧将推动第二密封塞,直至第二出液口从出液流道内移出,此时从进液流道流出的介质便能通过第二出液口顺利流入至出液流道内;当闸板移动至第一密封塞与第二密封塞之间时,此时闸板将同时推动第一密封塞与第二密封塞向远离闸板的方向移动,最终实现将进液流道与出液流道同步切断的目的,当处于关闭状态的闸板移动至与阀体的底壁抵触时,此时在第一密封塞、闸板以及第二密封塞的共同作用下,将形成三道密封防线,从而能大大增强阀体整体的密封效果,使得阀体更加的耐用。
    11.可选的,所述进液流道内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进液流道分隔出互不相通的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位于进液流道内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沿垂直于进液流道的进液方向升降,所述升降板用于将第一流道或第二流道进行封堵;所述升降板上贯通有供第一流道或第二流道内的介质流过的通孔;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升降板升降的螺杆。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阀体需要输送不同介质时,通过将外部的管道与对应的第一流道或第二流道进行连接,由于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之间互不相通,从而便能实现不同介质的输送工作;为了方便将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内的介质通断进行控制,通过转动螺杆来带动升降板升降,当升降板上的通孔移动至与第一流道相通时,第一流道内的介质便能从通孔顺利流出,最终流入出液流道,而此时的升降板能将第二流道封堵;当将通孔移动至与第二流道相通时,第二流道内的介质便能从通孔顺利流出,最终流入出液流道,同理此时的升降板能将第一流道封堵;当将通孔移动至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之间时,此时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内的介质均能从通孔内流出。
    13.可选的,所述阀体的内侧壁上转动设置有第一翻盖,所述第一翻盖绕自身转动轴翻转,所述第一翻盖用于将第一流道靠近闸板一侧的开口进行封堵;所述阀体的内侧壁上还转动设置有用于将第二流道靠近闸板一侧的开口进行封堵的第二翻盖,所述第二翻盖绕自身转动轴翻转。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流道内的介质正向流动时,介质将推动第一翻盖向靠近第一密封塞的方向翻转并打开,此时介质便能顺利从第一流道内流出;当介质发生逆流时,第一翻盖将在发生逆流的介质推动下将第一流道的开口封堵,使介质无法倒流至
    第一流道内,此时便能有效预防介质发生逆流的情况;同理第二翻盖能对第二流道起到防逆流的效果。
    15.可选的,所述第一翻盖与第一密封塞之间设置有回弹弹簧;所述回弹弹簧一端与第一翻盖连接,所述回弹弹簧另一端朝向第一密封塞。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翻盖在正向流动的介质推动下开启时,回弹弹簧将跟随第一翻盖一同转动,当回弹弹簧远离第一翻盖的一端与阀体内侧壁接触时,在回弹弹簧的作用下能将第一翻盖的最大转动范围进行限位,从而确保第一翻盖在介质发生逆流时,顺利将第一流道进行封堵。
    17.可选的,还包括有分流通道,所述分流通道一端与进液流道连通,所述分流通道另一端与出液流道连通;所述分流通道与进液流道的连通处位于第一密封塞的封堵路径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闸板将进液流道打开时,介质除了能从第一出液孔排出外,还能通过分流通道直接流入至出液流道内;从而实现介质的分流,缓解了因介质的流速过块而对第一密封塞造成的冲击,同时也确保了介质能及时从出液流道排出。
    19.可选的,所述第二密封塞上设置有用于阻碍出液流道内的介质发生逆流的防逆塞,所述第二密封塞上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一端与第二密封塞连接,所述第三弹簧另一端与防逆塞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出液流道内的介质发生逆流时,逆流的介质将推动防逆塞压缩第三弹簧,最终防逆塞能将第二密封塞上的开口进行封堵,从而使得逆流的介质无法通过第二密封塞上的第二出液口排出,实现对出液流道的防逆流保护。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整个切断过程十分迅速,改善了传统阀体需要将闸板移动至与阀体的底壁接触才能实现切断的弊端,大大提升了切断效率,当闸板处于关闭状态时,还能起到防误触的效果。在第一密封塞、闸板以及第二密封塞的共同作用下,将形成三道密封防线,从而能大大增强阀体整体的密封效果,使得阀体更加的耐用。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图沿a-a线的局部结构结构剖面示意图。
    24.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凸显升降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凸显第一密封塞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阀体;11、进液流道;12、出液流道;13、第一密封塞;131、第一出液口;132、第一弹簧;133、出液槽;14、第二密封塞;141、第二出液口;1411、复位弹簧;142、第三弹簧;143、防逆塞;15、分隔板;151、第一流道;152、第二流道;16、升降板;161、通孔;17、螺杆;18、第一翻盖;181、回弹弹簧;19、第二翻盖;2、阀杆;20、分流通道;3、闸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防锈耐用型闸阀。参照图1、图2,防锈耐用型闸阀包括有阀
    体1,阀体1外表面涂覆有防锈油漆层,以延缓阀体1的锈蚀。阀体1内部形成有相互连通的进液流道11与出液流道12,进液流道11与出液流道12呈对称设置在阀体1的左右两侧。阀体1上还螺纹连接有垂直于进液流道11与出液流道12的阀杆2,阀杆2上端从阀体1内伸出,伸出后的阀杆2上安装有用于驱动阀杆2转动的手轮,手轮与阀杆2同轴。阀杆2下端转动安装有用于将进液流道11与出液流道12进行阻隔的闸板3,闸板3沿阀杆2的长度方向升降。
    30.如图2、图3所示,进液流道1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分隔板15,分隔板15将进液流道11均匀分隔成两段互不相通的第一流道151与第二流道152,第一流道151与第二流道152呈上下排布,且两者均沿进液流道11的进液方向延伸。阀体1上活动设置有位于进液流道11内的升降板16,升降板16沿垂直于进液流道11的进液方向升降。升降板16的升降路径穿过第一流道151与第二流道152,并且升降板16用于将第一流道151与第二流道152进行封堵。
    31.如图3、图4所示,升降板16上贯通有可供第一流道151或第二流道152内的介质流过的通孔161,当升降板16上的通孔161移动至与第一流道151相通时,位于第一流道151内的介质便能从通孔161顺利流出,最终流入出液流道12,此时升降板16将第二流道152封堵。当将通孔161移动至与第二流道152相通时,位于第二流道152内的介质便能从通孔161顺利流出,最终流入出液流道12,同理此时的升降板16将第一流道151封堵。当将通孔161移动至第一流道151与第二流道152之间时,此时第一流道151与第二流道152内的介质均能从通孔161内流出。阀体1上转动设置有用于驱动升降板16升降的螺杆17,螺杆17沿升降板16的升降方向延伸,且螺杆17与升降板16螺纹连接。
    32.如图3所示,阀体1的内侧壁上还转动设置有第一翻盖18,第一翻盖18位于第一流道151靠近闸板3的开口一侧。第一翻盖18的转动轴靠近第一翻盖18的上端,且第一翻盖18绕上端的转动轴翻转。当第一翻盖18绕着自身转动轴,翻转至与第一流道151内介质的流动方向垂直时,此时的第一翻盖18能将第一流道151靠近闸板3一侧的开口进行封堵,从而能有效减小介质发生逆流而进入第一流道151内的概率。阀体1的内侧壁上还转动设置有用于将第二流道152靠近闸板3一侧的开口进行封堵的第二翻盖19,第二翻盖19的转动轴同样靠近第二翻盖19的上端,且第二翻盖19绕自身转动轴向靠近或远离第二流道152开口的方向翻转。与第一翻盖18同理,第二翻盖19用于减小因介质发生逆流而进入第二流道152内的概率。
    33.如图2、图3所示,进液流道11内滑动设置有靠近闸板3的第一密封塞13,第一密封塞13沿进液流道11内介质的流动方向滑移,且第一密封塞13用于将进液流道11进行封堵。当第一密封塞13将进液流道11封堵时,此时从第一流道151与第二流道152流出的介质将在进液流道11的封堵下,无法进入出液流道12内。
    34.如图3、图5所示,第一密封塞13的中心轴上开设有出液槽133,出液槽133与进液流道11正对。第一密封塞13靠近闸板3的侧壁上设置有多组第一出液口131,第一出液口131呈周向均匀间隔环布,并且第一出液口131均与出液槽133连通。第一出液口131的出液方向与进液流道11的进液方向垂直,当第一密封塞13在闸板3的推动下进一步深入至进液流道11内时,最终第一出液口131将被完全推入至进液流道11内,此时进液流道11的内侧壁将第一出液口131封堵,使得介质无法从第一出液口131流出。
    35.如图2、图3所示,第一翻盖18与第一密封塞13之间设置有回弹弹簧181,回弹弹簧181一端与第一翻盖18连接,回弹弹簧181另一端朝向第一密封塞13。第二翻盖19与第一密
    封塞13之间同样设置有回弹弹簧181,位于第二翻盖19上的回弹弹簧181一端与第二翻盖19连接,位于第二翻盖19上的回弹弹簧181另一端同样朝向第一密封塞13。
    36.如图2、图3所示,第一密封塞13外部呈同轴套设有位于进液流道11内的第一弹簧132,第一弹簧132沿第一密封塞13的滑移方向伸缩。第一弹簧132一端与进液流道11的内侧壁连接固定,第一弹簧132的另一端第一密封塞13连接固定。自然状态下,第一弹簧132用于驱动第一密封塞13向靠近闸板3的方向移动,直至第一出液口131从进液流道11内退出。
    37.如图2、图3所示,出液流道12内滑动设置有第二密封塞14,第二密封塞14沿出液流道12内介质的流动方向滑移。第二密封塞14用于将出液流道12进行封堵,第一密封塞13与第二密封塞14呈对称设置在闸板3的两侧。第二密封塞14上设置有多组与出液流道12内部连通的第二出液口141,第二出液口141靠近闸板3且呈周向均匀间隔环布。第二出液口141的出液方向与出液流道12的出液方向垂直,第二密封塞14的外部套设有用于将第二出液口141从出液流道12内移出的复位弹簧1411,复位弹簧1411沿第二密封塞14的滑移方向伸缩。复位弹簧1411一端与出液流道12内侧壁连接固定,复位弹簧1411另一端与第二密封塞14连接固定。当第二出液口141完全移入至出液流道12内时,出液流道12的内侧壁将第二出液口141封堵。
    38.当将闸板3逐渐下降时,闸板3将推动两侧的第一密封塞13与第二密封塞14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最终第一出液口131将被推入至进液流道11内,而第二出液口141将被推入至出液流道12内,此时第一密封塞13将进液流道11封堵,而第二密封塞14将出液流道12封堵。
    39.如图2所示,第二密封塞14背离闸板3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阻碍出液流道12内的介质发生逆流的防逆塞143,第二密封塞14与防逆塞143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142,第三弹簧142一端与第二密封塞14连接固定,第三弹簧142另一端与防逆塞143连接固定。第三弹簧142沿出液流道12内介质的流动方向伸缩,防逆塞143用于将第二密封塞14上与第二出液口141连通的通道进行封堵,当出液流道12发生逆流时,逆流的介质能推动防逆塞143将第二密封塞14上的通道封堵,从而使逆流的介质无法从第二出液口141流出。
    40.如图2、图3所示,阀体1上还一体成型有分流通道20,分流通道20一端与进液流道11连通,分流通道20另一端与出液流道12连通。分流通道20与进液流道11的连通处位于第一密封塞13的封堵路径上,而分流通道20与出液流道12的连通处位于第二密封塞14的封堵路径上。当闸板3处于关闭状态时,分流通道20两端也将处于切断状态。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防锈耐用型闸阀的实施原理为:当闸板3处于开启状态时,从进液流道11流入的介质将推动第一密封塞13沿介质的流动方向移动,直至第一密封塞13上的第一出液口131从进液流道11内移出。此时进液流道11内的介质便能从第一出液口131流出,后进入出液流道12内。当需要将进液流道11与出液流道12进行切断时,通过转动阀杆2来带动闸板3向靠近阀体1底壁的方向移动,当闸板3下端移动至与第一密封塞13接触时,随着闸板3的进一步移动,闸板3将推动第一密封塞13向远离闸板3的方向移动,一旦第一出液口131跟随第一密封塞13的移动进入至进液流道11内,进液流道11的内侧壁便能将第一出液口131进行封堵,此时进液流道11内的介质便难以从第一出液口131流出,从而便切断了进液流道11与出液流道12的介质流动。整个切断过程十分迅速,改善了传统阀体1需要将闸板3移动至与阀体1的底壁接触才能实现切断的弊端,大大提升了切断效率,当闸板3处于关
    闭状态时,还能起到防误触的效果。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5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