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引流量接头

    专利查询2022-08-09  45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控制引流量接头。


    背景技术:

    2.体外循环是利用一系列特殊人工装置将回心静脉血引流到体外,经人工方法进行气体交换,调节温度和过滤后,输回体内动脉系统的生命支持技术。在体外循环过程中,由于人工装置取代了人体功能,因此也称心肺转流,体外循环机也称为人工心肺机。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体外循环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在心脏、肝、肾、肺等大血管手术中获得应用,并在肿瘤治疗、心肺功能衰竭的患者的生命支持方面也有应用。
    3.在体外循环过程中通常需要控制静脉引流量,现有使用阻断钳对静脉引流管路进行钳夹,通过改变引流管路截面积改变引流量。
    4.综上所述,目前体外循环静脉引流过程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使用阻断钳不能控制夹闭力度,对引流管路的夹闭程度控制不准确,导致引流量的调节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引流量接头。
    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控制引流量接头,包括固定座和转动座,所述固定座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座中间转动连接有转动座,所述固定座远离转动座一侧设有接头,所述接头与现有静脉引流管路连接,所述固定座开有孔槽,所述转动座开有通槽,转动转动座在两个固定座中间的位置,使转动座通槽与固定座孔槽重合面积发生改变,与阻断夹钳通过夹持引流管路同样通过改变横截面积改变引流量,并相对于阻断钳通过转动座通槽与固定座孔槽重合面积对横截面积改变进行准确控制,所述转动座上设有刻度,不同位置所述刻度与转动座通槽与固定座孔槽重合面积相关。
    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远离转动座一侧固定连接有锥形管,所述锥形管远离所述固定座一端固定连接接头,所述锥形管远离接头一端内径不小于二倍接头内径。
    9.进一步的,所述接头呈圆管形,所述接头内径为9.525mm。
    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为圆柱形,所述固定座上的孔槽为两个扇形槽,两个所述扇形槽以固定座圆心中心对称,所述扇形槽为1/4个以固定座中心为圆心、以二倍接头内径为直径的圆孔,所述转动座与固定座一致的圆柱形,所述转动座上的通槽为两个扇形通槽,所述扇形通槽与扇形槽大小一致,两个所述扇形通槽以转动座圆心中心对称,两个扇形槽与两个扇形通槽完全重合时的横截面积与接头横截面积一致。
    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靠近转动座一侧并在所述固定座孔槽外侧开有密封槽,所述转动座靠近固定座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胶圈,所述密封胶圈滑动连接在密封槽内,避免引流液漏出。
    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靠近转动座一侧并在所述固定座孔槽外侧开有若干活动
    槽,所述活动杆槽内滑动连接有卡球,所述卡球与活动槽底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转动座靠近固定座一侧开有连续的卡槽,所述卡球与卡槽配合,避免转动座相对于固定座自由转动。
    1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指标,所述指标指向转动座一侧,所述转动座上标有刻度,所述转动座上在转动座通槽与固定座孔槽完全重合指标对应位置刻度为100%,在转动座通槽与固定座孔槽完全错开指标对应位置刻度为0%,刻度在100%和0%逐渐减小。
    14.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座在转动座通槽与固定座孔槽完全重合、指标对应刻度为100%位置靠左固定连接有左档柱,所述左档柱不遮挡指标与刻度对应识别位置,所述转动座在转动座通槽与固定座孔槽完全重合、指标对应刻度为100%位置靠右固定连接有右档柱,所述右档柱不遮挡指标与刻度对应识别位置,所述左档柱靠近固定座右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左档柱与固定座右侧挡板配合,所述右档柱靠近固定座左侧固定连接挡板,所述右档柱与固定座左侧挡板配合。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一种控制引流量接头,设置相互转动连接的转动座和固定座,转动座设有扇形通槽,固定座设有扇形槽,通过转动转动座在两个固定座之间的位置,调节引流量。
    17.本实用新型的转动座设有扇形通槽,固定座设有扇形槽,在转动座上还设有刻度,固定座上设有与刻度对应的指标,所述指标对应刻度与扇形通槽与扇形槽重合度一致,通过控制扇形通槽与扇形槽重合度调节横截面积,进而精准明确调节引流量。
    18.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控制引流量接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固定座、锥形管和接头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固定座的下侧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固定座剖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转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转动座和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固定座、扣架、连接板、转动座和刻度的结构示意图;
    27.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转动座和刻度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9.1-锥形管,101-接头,102-固定座,103-指标,104-活动槽,105-密封槽,106-扇形槽,107-弹簧,108-卡球,109-挡板,2-转动座,201-密封胶圈,202-卡槽,203-扇形通槽,204-左挡柱,205-右档柱,206-刻度,3-扣架,301-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实施例1
    32.如图1-8所示
    33.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控制引流量接头(101),包括固定座(102)和转动座(2),所述固定座(102)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座(102)中间转动连接有转动座(2),所述固定座(102)远离转动座(2)一侧设有接头(101),所述接头(101)与现有静脉引流管路连接,所述固定座(102)开有孔槽,所述转动座(2)开有通槽,转动转动座(2)在两个固定座(102)中间的位置,使转动座(2)通槽与固定座(102)孔槽重合面积发生改变,与阻断夹钳通过夹持引流管路同样通过改变横截面积改变引流量,并相对于阻断钳通过转动座(2)通槽与固定座(102)孔槽重合面积对横截面积改变进行准确控制,所述转动座(2)上设有刻度(206),不同位置所述刻度(206)与转动座(2)通槽与固定座(102)孔槽重合面积相关;
    34.所述固定座(102)远离转动座(2)一侧固定连接有锥形管(1),所述锥形管(1)远离所述固定座(102)一端固定连接接头(101),所述锥形管(1)远离接头(101)一端内径不小于二倍接头(101)内径;
    35.所述接头(101)呈圆管形,所述接头(101)内径为9.525mm;
    36.所述固定座(102)为圆柱形,所述固定座(102)上的孔槽为两个扇形槽(106),两个所述扇形槽(106)以固定座(102)圆心中心对称,所述扇形槽(106)为1/4个以固定座(102)中心为圆心、以二倍接头(101)内径为直径的圆孔,所述转动座(2)与固定座(102)一致的圆柱形,所述转动座(2)上的通槽为两个扇形通槽(203),所述扇形通槽(203)与扇形槽(106)大小一致,两个所述扇形通槽(203)以转动座(2)圆心中心对称,两个扇形槽(106)与两个扇形通槽(203)完全重合时的横截面积与接头(101)横截面积一致;
    37.所述固定座(102)靠近转动座(2)一侧并在所述固定座(102)孔槽外侧开有密封槽(105),所述转动座(2)靠近固定座(102)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胶圈(201),所述密封胶圈(201)滑动连接在密封槽(105)内,避免引流液漏出;
    38.所述固定座(102)远离转动座(2)一端两侧固定连接有扣架(3),所述扣架(3)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01),使固定座(102)与转动座(2)之间连接紧密不会漏液;
    39.所述固定座(102)靠近转动座(2)一侧并在所述固定座(102)孔槽外侧开有若干活动槽(104),所述活动杆槽内滑动连接有卡球(108),所述卡球(108)与活动槽(104)底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07),所述转动座(2)靠近固定座(102)一侧开有连续的卡槽(202),所述卡球(108)与卡槽(202)配合,避免转动座(2)相对于固定座(102)自由转动;
    40.所述固定座(102)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指标(103),所述指标(103)指向转动座(2)一侧,所述转动座(2)上标有刻度(206),所述转动座(2)上在转动座(2)通槽与固定座(102)孔槽完全重合指标(103)对应位置刻度(206)为100%,在转动座(2)通槽与固定座(102)孔槽完全错开指标(103)对应位置刻度(206)为0%,刻度(206)在100%和0%逐渐减小;
    41.所述转动座(2)在转动座(2)通槽与固定座(102)孔槽完全重合、指标(103)对应刻
    度(206)为100%位置靠左固定连接有左档柱,所述左档柱不遮挡指标(103)与刻度(206)对应识别位置,所述转动座(2)在转动座(2)通槽与固定座(102)孔槽完全重合、指标(103)对应刻度(206)为100%位置靠右固定连接有右档柱(205),所述右档柱(205)不遮挡指标(103)与刻度(206)对应识别位置,所述左档柱靠近固定座(102)右侧固定连接有挡板(109),所述左档柱与固定座(102)右侧挡板(109)配合,所述右档柱(205)靠近固定座(102)左侧固定连接挡板(109),所述右档柱(205)与固定座(102)左侧挡板(109)配合。
    42.将引流管路接在两侧的接头上,转动转动座调节指标与刻度的对应位置,使扇形槽与扇形通槽的重合面积发生改变,通过改变扇形槽与扇形通槽的重合度改变引流量,达到精准明确的控制调节引流量的目的。
    4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控制引流量接头,设置相互转动连的转动座和固定座,转动座设有扇形通槽,固定座设有扇形槽,通过转动转动座在两个固定座之间的位置,调节引流量。
    4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5.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控制引流量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和转动座,所述固定座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座中间转动连接有转动座,所述固定座远离转动座一侧设有接头,所述接头与现有静脉引流管路连接,所述固定座开有孔槽,所述转动座开有通槽,转动转动座在两个固定座中间的位置,使转动座通槽与固定座孔槽重合面积发生改变,所述转动座上设有刻度,不同位置所述刻度与转动座通槽与固定座孔槽重合面积相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引流量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远离转动座一侧固定连接有锥形管,所述锥形管远离所述固定座一端固定连接接头,所述锥形管远离接头一端内径不小于二倍接头内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引流量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呈圆管形,所述接头内径为9.525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引流量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为圆柱形,所述固定座上的孔槽为两个扇形槽,两个所述扇形槽以固定座圆心中心对称,所述扇形槽为1/4个以固定座中心为圆心、以二倍接头内径为直径的圆孔,所述转动座与固定座一致的圆柱形,所述转动座上的通槽为两个扇形通槽,所述扇形通槽与扇形槽大小一致,两个所述扇形通槽以转动座圆心中心对称,两个扇形槽与两个扇形通槽完全重合时的横截面积与接头横截面积一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引流量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靠近转动座一侧并在所述固定座孔槽外侧开有密封槽,所述转动座靠近固定座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胶圈,所述密封胶圈滑动连接在密封槽内。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引流量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靠近转动座一侧并在所述固定座孔槽外侧开有若干活动槽,所述活动杆槽内滑动连接有卡球,所述卡球与活动槽底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转动座靠近固定座一侧开有连续的卡槽,所述卡球与卡槽配合。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引流量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指标,所述指标指向转动座一侧,所述转动座上标有刻度,所述转动座上在转动座通槽与固定座孔槽完全重合指标对应位置刻度为100%,在转动座通槽与固定座孔槽完全错开指标对应位置刻度为0%,刻度在100%和0%逐渐减小。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控制引流量接头,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一种控制引流量接头,包括固定座和转动座,所述固定座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座中间转动连接有转动座,所述固定座远离转动座一侧设有接头,所述接头与现有静脉引流管路连接,所述固定座开有孔槽,所述转动座开有通槽,转动转动座在两个固定座中间的位置,使转动座通槽与固定座孔槽重合面积发生改变,一种控制引流量接头,设置相互转动连接的转动座和固定座,转动座设有扇形通槽,固定座设有扇形槽,通过转动转动座在两个固定座之间的位置,调节引流量。调节引流量。调节引流量。


    技术研发人员:石雯迪 李建玲 李汝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0.1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534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