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远程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光伏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为了防止空气污染以及不可再生能源的损耗,现已开发出了可再生能源,应用可再生能源不仅满足日常电力的需求也防止空气污染,例如,风能等。现如今采用光伏发电对各个地区进行供电,但是分布式光伏大量并网对电网产生不利影响,一是光伏出力的波动性大,光伏大发时若不加以控制,将造成电网频率升高,二是光伏发电零惯量,电网稳控难。现有技术中采用电力调度对分布式光伏进行控制,一是在光伏侧加装通信设备(4g无线路由、加密设备)及控制终端(解析转发指令),但是导致投资大,安装费用高,二是在调度端部署分布式光伏控制系统,通过4g网络对光伏发送控制指令,然而户用分布式光伏在网数量巨大,部署分布式光伏控制系统的工作量巨大。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本技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光伏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电力调度对分布式光伏控制的费用高、安装工作量大的问题。
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光伏远程控制方法,包括:接收配网数据库中的配网数据;对所述配网数据进行打包,以生成格式文件;若所述格式文件中的文件信息与预设光伏台账信息匹配,则对所述格式文件中的文件信息进行组装,以生成控制指令;以及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至电表,以使所述电表控制所述分布式光伏。
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配网数据进行打包,以生成格式文件包括:根据所述分布式光伏的光伏属性、地域属性,对所述配网数据进行检验;以及若所述配网数据对应的属性分别与所述光伏属性、所述地域属性匹配,则对所述配网数据进行打包,以生成格式文件。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配网数据进行打包,以生成格式文件包括:将所述配网数据填入预设表中;以及对所述预设表进行打包,以生成所述格式文件。
7.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光伏远程控制系统,包括:分布式控制系统,用于接收配网数据库中的配网数据;代理服务器,所述代理服务器与所述分布式控制系统通信连接,所述代理服务器用于对所述配网数据进行打包,以生成格式文件;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与所述代理服务器通信连接,若所述格式文件对应的文件信息与预设光伏台账信息匹配,则所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所述格式文件中的文件信息进行组装,以生成控制指令;以及集中器,所述集中器与所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连接,所述集中器用于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至电表,以使所述电表控制所述分布式光伏。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配网数据库存储所述配网数据,所述配网数据包括分布式光伏台账信息、光伏运行数据、配网运行数据、电网拓扑连接关系以及分布式光伏所述馈线的运行数据。
9.在一实施例中,分布式光伏远程控制系统还包括正反向隔离模块,所述正反向隔离模块分别与所述分布式光伏控制系统、所述代理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正反向隔离模块用于将所述分布式光伏控制系统发送的所述配网数据发送至所述代理服务器。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分布式光伏控制系统用于获取所述配网数据库中的分布式光伏台账的多层级树状结构图,并将所述多层级树状结构图显示在所述分布式光伏控制系统的选择控制界面上;其中,所述多层级树状结构图中的每一层级分别包括多个区域以及存储于所述多个存储区域的光伏数据。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分布式光伏控制系统在所述选择控制界面上添加光伏清单列表并在所述界面上展示通过所述多层级树状结构选定的目标光伏集群,所述光伏清单列表包括用户名称、用户性质、用户并网方式、容量、当前总有功功率以及所述分布式光伏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分布式光伏并网或分网。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分布式光伏控制系统用于计算所述分布式光伏的线路值和配变负载率。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分布式光伏控制系统用于调整所述分布式光伏的功率最大值。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分布式光伏控制服务器用于调整所述分布式光伏的调峰。
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分布式光伏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配网数据库中的配网数据,对配网数据进行打包,以生成格式文件,若格式文件对应的文件信息与预设光伏台账信息匹配,则对格式文件中的文件信息进行组装,以生成控制指令,以及将控制指令发送至电表,以使电表控制分布式光伏。通过对配网数据库中的配网数据进行打包以生成格式文件,然后对格式文件中的文件信息进行组装,以生成控制指令,将控制指令发送至电表以使电表控制分布式光伏进行相应的操作,从而无需对每个分布式光伏部署设备,可以通过电表获取分布式光伏的数据或者执行指令后的结果,减少了费用以及安装工作量。
附图说明
15.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16.图1是本技术所适用的系统图。
17.图2是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光伏远程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8.图3是本技术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光伏远程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9.图4是本技术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光伏远程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0.图5是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光伏远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技术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光伏远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技术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
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技术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技术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
24.图1是本技术所适用的系统图。如图1所示,场景图通过配置信息交互接口及安全防护设备(正向隔离装置),打通调度控制系统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间控制通道。在调度控制系统中部署分布式光伏广域控制子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通过分布式控制系统接收配网数据库中的配网数据,然后代理服务器对配网数据进行打包,以生成格式文件,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判断格式文件对应的文件信息是否与预设光伏台账信息匹配,若匹配,则对格式文件中的文件信息进行组装,以生成控制指令,集中器接收控制指令,并经宽带载波(hplc)通道将控制指令下发至相应智能电表,最终由智能电表实现分布式光伏并离网控制。
25.图2是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光伏远程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分布式光伏远程控制方法包括:
26.步骤110:接收配网数据库中的配网数据。
27.配网数据可以包括分布式光伏台账信息、光伏运行数据、配网运行数据、电网拓扑连接关系以及分布式光伏馈线的运行数据,该配网数据可以从调度控制系统配网模型库的光伏电表信息表、配网变压器表、配网馈线表中获取得到。
28.步骤120:对配网数据进行打包,以生成格式文件。
29.该格式文件包括xml格式文件,根据工单编号、供电单位编号、用户编号、控制类别、电能表标识、控制模式等,将配网数据进行打包,以生成格式文件。根据工单编号、供电单位编号、用户编号、控制类别、电能表标识、控制模式等,可以直观的得到一个用户的用电情况、分布式光伏运行情况等。
30.步骤130:若格式文件中的文件信息与预设光伏台账信息匹配,则对格式文件中的文件信息进行组装,以生成控制指令。
31.可对格式文件中的文件信息与预设光伏台账进行比对检验,若格式文件中的文件信息与预设光伏台账信息不匹配,则不对格式文件中的文件信息进行组装,其中,预设光伏台账信息可以制作成excel表,并将光伏运行正常数据等填入到预设光伏台账中。
32.步骤140:将控制指令发送至电表,以使电表控制分布式光伏。
33.集中器用于接收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发送至电表(智能电表),智能电表可控制分布式光伏开启或者关闭,或者控制分布式光伏的输出功率或者控制分布式光伏合网或者分网等。
3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分布式光伏远程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配网数据库中的配网数据,对配网数据进行打包,以生成格式文件,若格式文件对应的文件信息与预设光伏台账信息匹配,则对格式文件中的文件信息进行组装,以生成控制指令,以及将控制指令发送至电表,以使电表控制分布式光伏。通过对配网数据库中的配网数据进行打包以生成格式文件,然后对格式文件中的文件信息进行组装,以生成控制指令,将控制指令发送至电表以使电表控制分布式光伏进行相应的操作,从而无需对每个分布式光伏部署设备,可以通过电表获取分布式光伏的数据或者执行指令后的结果,减少了费用以及安装工作量。
35.图3是本技术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光伏远程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步骤120可以包括:
36.步骤121:根据分布式光伏的光伏属性、地域属性,对配网数据进行检验。
37.对配网数据进行校验,防止配网数据中存在不与分布式光伏相关的数据,即对配网数据进行筛选以得到具有光伏属性的配网数据。另外,每个地区需要管控其对应的供电系统。例如,北京的供电系统需要北京供电部门管控,保定的供电系统需要保定供电部门管控。因此,配网数据需要选取其所属地区下的配网数据。
38.步骤122:若配网数据对应的属性分别与光伏属性、地域属性匹配,则对配网数据进行打包,以生成格式文件。
39.若配网数据为与分布式光伏相关的数据且为所属地区的配网数据,则对配网数据进行打包,以生成格式文件。
40.图4是本技术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光伏远程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步骤122可以包括:
41.步骤1221:将配网数据填入预设表中。
42.该预设表中包括多个标签,多个标签包括工单编号、供电单位编号、用户编号、控制类别、电能表标识、控制模式,将相应的配网数据填入到相应的标签中。
43.步骤1222:对预设表进行打包,以生成格式文件。
44.将填入完成的预设表进行打包,以生成格式文件,该格式文件可以为xml文件。
45.图5是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光伏远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分布式光伏远程控制系统包括:
46.分布式控制系统11、代理服务器1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13以及集中器14,分布式控制系统11用于接收配网数据库中的配网数据,代理服务器12与分布式控制系统11通信连接,代理服务器12用于对配网数据进行打包,以生成格式文件,用电信息采集系统13与代理服务器12通信连接,若格式文件对应的文件信息与预设光伏台账信息匹配,则用电信息采集系统13对格式文件中的文件信息进行组装,以生成控制指令,集中器14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13通信连接,集中器14用于将控制指令发送至电表,以使电表控制分布式光伏。
47.分布式控制系统11用于接收配网数据库中的配网数据,该配网数据包括分布式光伏台账信息、光伏运行数据、配变运行数据、电网拓扑连接关系,且该配网数据的获取方式可以从光伏电表信息表、配网变压器表、配网馈线表中获取。分布式控制系统11具有后集成用户档案校验功能,也就是对配网数据进行校验,防止误控非光伏用户及其他地域光伏。可根据光伏的光伏属性、地域属性,筛选出符合目标区域且与分布式光伏相关的配电数据,其中,地域属性可以理解为目标区域。若配网数据为目标区域且与分布式光伏相关的数据,则将配网数据发送给代理服务器12,并将配网数据相应填入到与配网数据相关的标签中,该标签包括工单编号、供电单位编号、用户编号、控制类别、电能表标识、控制模式。将填写完成的数据打包成xml格式文件,并采用webservice(webservice是一个平台独立的,低耦合的,自包含的、基于可编程的web的应用程序,可使用开放的x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子集)标准来描述、发布、发现、协调和配置这些应用程序,用于开发分布式的互操作的应用程序)方式将格式文件发送至用电信息采集系统1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13接收格式文件,并对格式文件进行解析,与预设光伏台账进行比对检验,以生成检验结果,若格式文件与预设光伏台账匹配,则对校验结果对应指令信息进行工单组装,工单为指令的单位,且需组装成光伏控制前置可执行的工单信息,该光伏控制前置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一部分,光伏控制前置用于执行控制指令后,将反馈结果进行信息组装,并将组装之后的反馈结果通过
webservice发送给代理服务器12,代理服务器112将组装之后的反馈结果发送给分布式控制系统11。集装器14接收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发送的控制指令,并执行该指令对应的操作并将操作内容下发至各分布式光伏,以使分布式光伏可以按照控制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
4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分布式光伏远程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分布式控制系统、代理服务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以及集中器,分布式控制系统用于接收配网数据库中的配网数据,代理服务器与分布式控制系统通信连接,代理服务器用于对配网数据进行打包,以生成格式文件,用电信若格式文件对应的文件信息与预设光伏台账信息匹配,则息采集系统与代理服务器通信连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格式文件中的文件信息进行组装,以生成控制指令,集中器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连接,集中器14用于将控制指令发送至电表,以使电表控制分布式光伏。通过对配网数据库中的配网数据进行打包以生成格式文件,然后对格式文件中的文件信息进行组装,以生成控制指令,将控制指令发送至电表以使电表控制分布式光伏进行相应的操作,从而无需对每个分布式光伏部署设备,可以通过电表获取分布式光伏的数据或者执行指令后的结果,减少了费用以及安装工作量。
49.在一实施例中,配网数据库存储配网数据,配网数据包括分布式光伏台账信息、光伏运行数据、配网运行数据、电网拓扑连接关系以及分布式光伏馈线的运行数据。
50.图6是本技术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光伏远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分布式光伏远程控制系统可以包括正反向隔离模块15,正反向隔离模块15分别与分布式光伏控制系统11、代理服务器12通信连接,正反向隔离模块15用于将分布式光伏控制系统11发送的配网数据发送至代理服务器12。
51.可设置一正反向隔离模块15用于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防止盗取数据。因此在分布式光伏系统11将配网数据发送至代理服务器12时,正反向隔离模块15可对配网数据传送过程中进行加密或者保护,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52.在一实施例中,分布式光伏控制系统用于获取配网数据库中的分布式光伏台账的多层级树状结构图,并将多层级树状结构图显示在分布式光伏控制系统的选择控制界面上,其中,多层级树状结构图中的每一层级分别包括多个存储区域以及存储于多个存储区域的光伏数据。
53.当作业人员点选多层级树状结构中的某一层级,则可以自动选中该层级下的所有光伏。例如点选“**省-**市-**县-**村13号配变”,则默认选中了对应地址的13号配变下的所有光伏,可对其进行批量控制。
54.在一实施例中,分布式光伏控制系统在选择控制界面上添加光伏清单列表并在界面上展示通过多层级树状结构选定的目标光伏集群,光伏清单列表包括用户名称、用户性质、用户并网方式、容量、当前总有功功率以及分布式光伏的状态信息;其中,状态信息包括分布式光伏并网状态信息或分网状态信息。
55.控制界面上增加光伏清单列表,对通过光伏树状结构选定的光伏集群进行展示,该展示的内容包含用户名称、用户性质、用户并网方式、容量、当前总有功功率、当前状态等信息,其中,分布式光伏并网状态信息或分网状态信息,表示分布式光伏当前的状态是并网状态还是分网状态。另外为了均摊用户光伏被控带来的收益损失,引入“轮次”机制,光伏清单列表中显示各光伏的被控次数,作为自动或手动控制时优先选控的依据。为了指明光伏控制过程信息,光伏清单列表中需增加分布式光伏当前控制状态、控制下发时间、执行返回
时间信息,当前控制状态表示分布式光伏当前需要调整为并网状态还是合网状态。
56.在一实施例中,分布式控制系统存储历史光伏控制清单模块。
57.当控制当前分布式光伏合网时,可载入历史光伏控制清单模块并对历史光伏控制清单模块对应的目标区域的光伏统一进行控制。
58.在一实施例中,分布式控制系统可以对配变级、线路级、变电站级、县域级光伏进行单控或者群控或者全控。
59.在一实施例中,分布式控制系统对已选的光伏信息进行统计。
60.在一实施例中,分布式控制系统展示将要批量控制的光伏集群的当前功率、合计容量等信息。
61.在一实施例中,分布式光伏控制系统用于计算分布式光伏的线路值和配变负载率。
62.计算分布式光伏的线路值和配变负载率。若分布式光伏的线路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线路值和/或配变负载率大于或者等于预设负载率,则切断已选定的分布式光伏并发出警报信号或者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包括切断的光伏清单以及数量。当自动并网后提醒未送电的光伏。分布式控制系统具备当前已切除光伏清单信息显示,可查看切除光伏详细信息及数量,支持对自动并网光伏状态进行跟踪显示,显示当前总有功功率及执行状态,若切除的光伏清单中的信息与历史光伏清单中的信息不一致,则进行预警。若已选定的分布式光伏中存在已控次数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次数阈值的分布式光伏时,则剔除该已控次数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次数阈值的分布式光伏。在目标区域内对分布式光伏按照已控次数,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并选取序号排列在前的预设第一数量个分布式光伏进行解网,或者将分布式光伏的过载功率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并选择排列在前的预设第二数量个分布式光伏进行解网,然后计算出等量光伏集群。
63.另外,光伏解网后的并网策略可按以下两种模式:一是负载率降低至80%(可设)后,自动进行已切光伏并网。二是光伏解网超1小时(可设)后,自动对已切光伏进行并网,并重新计算过载量,对其它光伏进行解网。
64.在一实施例中,分布式光伏控制系统用于调整分布式光伏的调峰曲线。
65.区域调峰辅助控制需要开发两个后台服务,一是调峰控制光伏策略生成服务,接收光伏控制前置实时调峰请求,生成在目标区域下的调峰光伏集群控制策略,然后返回光伏控制前置;二是计划调峰控制光伏策略生成服务,根据每日的调峰计划设定情况,生成调峰表,其中,调峰表包括多个调峰策略,该策略指示调高调峰或者降低调峰。在目标区域下的调峰光伏集群控制策略的功能要求包括:可选择需要调整分布式光伏的调峰曲线的区域,以县域为单位设置选择组件(支持单选和复选)。支持手动输入分布式光伏的调峰曲线中的有功功率,以优先选取大容量光伏,其次选取光伏户数少的配变下的光伏的原则,从指定区域中分析等量(总有功)出力的光伏进行解网策略生成。调峰曲线所对应的光伏应有记忆功能,可一键恢复并网。可对分布式光伏进行检索并手动或者自动合网。设定调峰目标支撑计划,系统根据该计划设定情况生成调峰策略并发送至分布式光伏。支持接收上级agc系统下发指令功能。收到上级agc系统发送的调峰目标值后,在预先选定的目标区域内,优先选取大容量光伏,其次选取光伏户数少的配变下的光伏,从目标区域中分析等量(总有功)出力的光伏进行解网策略生成。
66.由于基于用采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控制的控制链条较长,同时受限于用电采集系统到集中器的无线网络状态(绝大部分是4g,少部分是3g),以及集中器的负载状况,在光伏群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控制失败的情况发生,为了提升光伏控制的完成度,需要针对控制失败光伏进行统一管理,因此,专门设置光伏控制失败管理界面,显示未控成功光伏的清单、数量、容量(并网容量),对光伏控制状态进行跟踪存储、查询统计,允许对未受控光伏再次下达指令进行控制。光伏控制失败管理的功能要求如下所示。主界面列表筛选显示返回控制失败光伏记录,以及控制返回结果与光伏运行数据的研判异常记录,供调度员查看,具体包含:用户名称、用户性质、并网容量、本轮控制标识、控制次数、控制场景、历史下发时间、历史结果、历史返回时间、总有功功率、当前状态、复控下发时间、复控结果、复控返回时间。支持全选、单选及多选操作,值班调度员可在筛选记录中选取需要执行的控制指令。指令下发功能按钮,实现对选中光伏的批量指令生成下发,任务类别为失败复控。手动变更功能按钮,针对当前状态为异常的记录,实现对选中光伏的历史执行结果状态变更。支持手动刷新列表信息。
67.图7图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68.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1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和存储器12。
69.处理器6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他形式的处理单元,并且可以控制电子设备10中的其他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
70.存储器1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指令,处理器11可以运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上文所述的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的分布式光伏远程控制方法以及/或者其他期望的功能。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还可以存储诸如输入信号、信号分量、噪声分量等各种内容。
71.在一个示例中,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13和输出装置14,这些组件通过总线系统和/或其他形式的连接机构(未示出)互连。
72.在该电子设备是单机设备时,该输入装置13可以是通信网络连接器,用于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接收所采集的输入信号。
73.此外,该输入装置13还可以包括例如键盘、鼠标等等。
74.该输出装置14可以向外部输出各种信息,包括确定出的距离信息、方向信息等。该输出装置14可以包括例如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以及通信网络及其所连接的远程输出设备等等。
75.当然,为了简化,图7中仅示出了该电子设备10中与本技术有关的组件中的一些,省略了诸如总线、输入/输出接口等等的组件。除此之外,根据具体应用情况,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任何其他适当的组件。
76.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技术实施例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 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
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
77.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78.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技术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