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庭清洁工具领域,具体属于一种洗地机的风路结构及洗地机。
背景技术:
2.随着家庭清洁技术的发展,家庭清洁设备逐渐多样化,越来越多的清洁设备走入了千家万户。传统的吸尘器具有一定的使用限制,其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和密封性只能满足干环境的使用场景,而不能用于湿环境;当处于湿环境中,吸尘气流所携带的污水不可避免的会在负压的作用下渗透到电机处,一旦水经由电机处壳体的缝隙进入到电机内部,很容易导致电机失效损毁。
3.显然,仅能吸尘却不能吸水的清洁机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为此一部分企业研发了在干湿两种环境下均能使用的洗地机,尤其是对洗地机的集尘桶部分做了一定的改进,使干湿垃圾得到较好的分离,从而避免水气向负压源流动。例如专利号为 cn202010568160.1(公开公告号为:cn111820816a)的中国发明申请就公开了《一种水机干湿两用污水箱组件》,在污水箱体的底部设有污水进管,所述的过滤组件置于污水箱体的内部且套接在污水进管上,箱盖组件安装在污水箱体上,混合的流体在经过污水箱之后,液体和固体留在了污水箱中,而气流则继续向下游的负压源流动,在洗地机风路的末端,即洗地机中风机模块的外壳上开设有出风口,负压吸取的气流最终出风口排出,但是这样设计的出风口,会将气流引导至操作者处,较长时间的使用时,十分不适。
4.当然,也有一部分专利,针对上述洗地机中存在的排风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改进,例如专利号为cn201520857080.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清洗装置》,该装置中的主体设有转向风道,转向风道的一端与真空源的出风口连通,转向风道的另一端朝地刷方向延伸,且转向风道朝地刷方向延伸的一端与主体上的机体后盖上的出风管道的一端连通,出风管道的另一端与机体后盖下方设置的主出风口连通,主出风口的设置位置位于所述主体的底端。这样通过一系列的管路设计,将风路引导至下方排出,不会吹向人体,就能避免使用不适。
5.上述的改进方案,虽然一定程度上改进了风路,但是需要复杂的引导结构,不仅会占用机身中本就较为紧促的内部空间,还会因为风路的多个转角设计引起巨大的工作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精简风路结构且能避免吹向操作者的洗地机的风路结构。
7.本实用新型解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风路结构的洗地机。
8.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洗地机的风路结构,包括机身和风机,所述机身内设有沿着流体流动方向依次布置的污水箱和导风外壳,所
述机身在中部的位置开设有出口,所述导风外壳具有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其中所述进风通道与污水箱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排风通道与所述出口相连通,所述风机设于所述导风外壳内且布置在流体的流动路径上。
9.导风外壳的导风形式可以由多种,优选地,所述导风外壳包括壳体和布置在所述壳体下方的导流管,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壳体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隔,进而形成用来收集风机排气的排气腔室,所述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均成型在所述导流管内,且其中所述风机的进口端与进风通道相连通,所述排气腔室与排风通道相连通。
10.具体地,所述导流管竖向延伸,其内部设置有与自身延伸方向相一致的隔板,所述隔板将导流管间隔形成并排布置的两个流道,其中一个流道形成所述的进风通道,另外一个流道形成所述的排风通道。
11.为了方便气流从中部进入导风外壳,从周向排出,优选地,所述进风通道位于所述壳体底部的中心位置,所述排风通道布置在所述进风通道周向的其中一侧。
12.为了加快端口处的流速,优选地,所述排风通道的上端在端口处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而形成导流部。
13.为了便于护理导流管和壳体,优选地,所述导流管能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导流管外壁上向外凸设有凸部,所述壳体底部在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凸部匹配的卡扣。
14.优选地,所述导流管的底部在与所述进风通道对应的端口处自上而下朝向其中一侧倾斜布置。
15.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上述风路结构的洗地机,还包括有清水箱和污水箱,所述清水箱和污水箱均安装在所述机身内,且其中导风外壳与清水箱布置在所述机身的上方,所述污水箱至少局部位于所述导风外壳下方。
16.优选地,所述机身在洗地机地刷行进方向的后侧具有上下布置且开口朝后的两个安装口,所述清水箱和污水箱分别设于各自对应的安装口内,所述导风外壳布置在所述污水箱的上方且位于所述清水箱的前侧,所述出风口开设在污水箱的前侧且与所述进风通道对应设置,所述出口位于所述机身的前侧。
17.为了确保导流管和污水箱之间的密封,具体地,所述导风外壳包括壳体和布置在所述壳体下方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底部与所述出风口之间还设置有密封件。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洗地机的风路结构中,通过在机身中部与污水箱和导风外壳之间对应的位置开设出口,能够有效的将风机抽吸形成的气流从出口处排出,实现了负压源的功能,且由于洗地机在使用工作时,机身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倾斜,这样出口的位置设计,还能避免气流吹向操作者,十分实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洗地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机身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21.图3为机身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风外壳的整体示意图;
23.图5为图4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5.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风路结构适用于洗地机中,这里提到的洗地机通常包括地刷模块01、机身11、导风外壳3、清水箱14和污水箱25,其中机身11在地刷模块行进方向的后侧具有上下布置的两个安装口111,清水箱14和污水箱25分别设于各自对应的安装口111内。上述的导风外壳3 沿着流体的流动方向布置在污水箱25的下游,为了实现对污水箱25流出的气流进行导流,导风外壳3具有进风通道3a和排风通道3b,其中进风通道3a与污水箱25的出风口2a相连通,在出风口2a还设置有格栅214,风机12设于导风外壳3内且布置在流体的流动路径上(风机12仅示出机壳)。
26.当然,实现进风通道3a和排风通道3b的导风外壳3结构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中的导风外壳3包括壳体31和布置在壳体31下方的导流管30,风机12设置于壳体31内且与壳体31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隔,进而形成用来收集风机排气的排气腔室32,进风通道3a和排风通道3b均成型在导流管30内,且其中风机12的进口端与进风通道3a相连通,排气腔室32与排风通道3b相连通。且本实施例中的导流管30竖向延伸,其内部设置有与自身延伸方向相一致的隔板33,隔板33将导流管30间隔形成并排布置的两个流道,其中一个流道形成的进风通道3a,另外一个流道形成的排风通道3b。具体而言,进风通道3a位于壳体31底部的中心位置,排风通道3b布置在进风通道3a周向的其中一侧。
27.上述的排风通道3b的上端在端口处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而形成导流部34,这样就能加速排风通道3b内的气流流动速度,避免气流在排气腔室32内形成扰流。此外,导流管30能拆卸地连接在壳体31的底部,导流管30外壁上向外凸设有凸部35,壳体 31底部在对应位置设置有与凸部35匹配的卡扣36。且导流管30的底部在与进风通道 3a对应的端口处自上而下朝向其中一侧倾斜布置。
28.自排气腔室32排出的气流在排风通道3b的引导下聚集在机身11的中部区域,并最终由机身11的中部排出,该机身11在对应污水箱25和导风外壳3之间的位置开设有出口13,排风通道3b与该出口13相连通,具体而言,上述的导风外壳3布置在污水箱25的上方且位于清水箱14的前侧,出风口2a开设在污水箱25的前侧且与进风通道 3a对应设置,出口13位于机身11的前侧,在导流管30的底部与出风口2a之间还设置有密封件4。
29.本实用新型所称的“连通”是指两个部件或部位(以下统一分别称为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流体(气体、液体或两者的混合)能从第一部位沿着流动路径流动或/和被运送到第二部位,可以是所述的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直接相连通,也可以是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三者间接连通,该第三者可以是诸如管道、通道、导管、导流件、孔、槽等流体通道、也可以是允许流体流过的腔室或以上组合。
30.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
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技术特征:
1.一种洗地机的风路结构,包括机身(11)和风机(12),所述机身(11)内设有沿着流体流动方向依次布置的污水箱(25)和导风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1)在中部的位置开设有出口(13),所述导风外壳(3)具有进风通道(3a)和排风通道(3b),其中所述进风通道(3a)与污水箱(25)的出风口(2a)相连通,所述排风通道(3b)与所述出口(13)相连通,所述风机(12)设于所述导风外壳(3)内且布置在流体的流动路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外壳(3)包括壳体(31)和布置在所述壳体(31)下方的导流管(30),所述风机(12)设置于所述壳体(31)内且与壳体(31)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隔,进而形成用来收集风机排气的排气腔室(32),所述进风通道(3a)和排风通道(3b)均成型在所述导流管(30)内,且其中所述风机(12)的进口端与进风通道(3a)相连通,所述排气腔室(32)与排风通道(3b)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30)竖向延伸,其内部设置有与自身延伸方向相一致的隔板(33),所述隔板(33)将导流管(30)间隔形成并排布置的两个流道,其中一个流道形成所述的进风通道(3a),另外一个流道形成所述的排风通道(3b)。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3a)位于所述壳体(31)底部的中心位置,所述排风通道(3b)布置在所述进风通道(3a)周向的其中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通道(3b)的上端在端口处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而形成导流部(3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30)能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壳体(31)的底部,所述导流管(30)外壁上向外凸设有凸部(35),所述壳体(31)底部在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凸部(35)匹配的卡扣(36)。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30)的底部在与所述进风通道(3a)对应的端口处自上而下朝向其中一侧倾斜布置。8.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风路结构的洗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清水箱(14)和污水箱(25),所述清水箱(14)和污水箱(25)均安装在所述机身(11)内,且其中导风外壳(3)与清水箱(14)布置在所述机身(11)的上方,所述污水箱(25)至少局部位于所述导风外壳(3)下方。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洗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1)在洗地机地刷行进方向的后侧具有上下布置且开口朝后的两个安装口(111),所述清水箱(14)和污水箱(25)分别设于各自对应的安装口(111)内,所述导风外壳(3)布置在所述污水箱(25)的上方且位于所述清水箱(14)的前侧,所述出风口(2a)开设在污水箱(25)的前侧且与所述进风通道(3a) 对应设置,所述出口(13)位于所述机身(11)的前侧。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洗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外壳(3)包括壳体(31)和布置在所述壳体(31)下方的导流管(30),所述导流管(30)的底部与所述出风口(2a)之间还设置有密封件(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地机的风路结构及洗地机,该洗地机的风路结构中,机身内设有沿着流体流动方向依次布置的污水箱和导风外壳,导风外壳具有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其中进风通道与污水箱的出风口相连通,排风通道与出口相连通,风机设于导风外壳内且布置在流体的流动路径上,通过在机身中部与污水箱和导风外壳之间对应的位置开设出口,能够有效的将风机抽吸形成的气流从出口处排出,实现了负压源的功能,且由于洗地机在使用工作时,机身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倾斜,这样出口的位置设计,还能避免气流吹向操作者,十分实用。十分实用。十分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灵 冯书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市康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30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6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