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8-13  121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清洁设备等清洁设备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清洁设备包括清洁组件,如拖地组件。清洁组件包括清洁模块,清洁设备可以利用清洁模块对地面或其他待清洁面进行清洁。不过,现有清洁设备的清洁模块无法相对清洁设备的机体进行升降,从而不利于提升清洁设备的适应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组件,其清洁模块可以相对清洁设备的机体进行升降,提升清洁设备的适应性。
    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设备,其清洁模块可以相对清洁设备的机体进行升降,提升清洁设备的适应性。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洁组件,包括:
    6.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旋转轴和清洁模块,所述旋转轴的下端连接有所述清洁模块;
    7.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与所述旋转轴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旋转轴能够相对所述旋转装置轴向升降;
    8.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分布,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旋转轴连接并随所述旋转轴升降,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之间设有弹性件;
    9.所述旋转轴轴向上升时,所述第一限位结构随所述旋转轴上升以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限位结构,所述弹性件被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压缩或拉伸以储存弹性势能;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势能的释放作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并能够促进所述清洁装置的回落。
    10.可选地,所述旋转轴上同轴设置有齿轮部,所述齿轮部与所述旋转装置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清洁装置升降时,所述齿轮部随所述旋转轴相对所述旋转装置轴向移动;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所述齿轮部。
    11.可选地,所述旋转装置包括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和所述齿轮部啮合以带动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清洁装置升降时,所述齿轮部相对所述传动齿轮轴向移动。
    12.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或者为一体式结构。
    13.可选地,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轴承,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所述轴承。
    14.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位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的下方,所述弹性件的上端支撑在所述轴承的内圈上。
    15.可选地,所述清洁组件包括壳体组件,所述第二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
    16.可选地,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旋转轴的外侧。
    17.可选地,所述清洁组件还包括抬升装置,所述抬升装置作用于所述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在所述抬升装置的作用下相对所述旋转装置轴向上升,所述清洁装置在所述抬升装置和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势能释放的作用下轴向下降。
    18.为了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包括机体和如前所述的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设置在所述机体。
    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转轴能够相对旋转装置轴向升降,进而使得与之相连的清洁模块可以相对清洁设备的机体进行升降,从而可以提升清洁设备的适应性。另外,借由将弹性件设置在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之间,能够促进清洁装置的回落,同时也有利于弹性件的设置,进而保障清洁装置的稳定升降。
    附图说明
    20.图1显示了清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显示了清洁组件隐藏部分结构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显示了清洁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4和图5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清洁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4.图6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清洁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2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清洁设备,包括机体和设置在机体上的清洁组件,清洁组件用于对地面进行清洁。清洁设备可以但不限制为清洁机器人。清洁组件可以但不限制为拖地组件(如附图所示)。
    27.请参阅图1至3,其公开了本实用新型清洁组件的第一实施例。
    28.清洁组件包括清洁装置1和旋转装置4,其中清洁装置1包括旋转轴10和清洁模块11,旋转轴10的下端连接有清洁模块11;旋转装置4与旋转轴10传动连接以带动旋转轴10旋转,旋转轴10能够相对旋转装置4轴向升降。由于旋转轴10能够相对旋转装置4轴向升降,使得清洁模块11可以进行升降以提升清洁设备的适应性。
    29.另外,清洁组件还包括弹性件5,该弹性件5在清洁装置1向上升起时储存弹性势能,而其储存的弹性势能释放时能够促进清洁装置1的回落。
    3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清洁装置1的升降可以是随地面起伏而产生的自适应浮动,在此情况下,可以利用弹性件5弹性势能的释放促进清洁装置1的回落。比如,当遇到一些障碍物时,清洁模块11在障碍物的推动下,使清洁装置1整体向上升起以能够从障碍物上面通过,而在清洁模块11通过障碍物后,在清洁装置1的重力和弹性件5释放的弹性势能的共同作用下,清洁模块11快速恢复与水平地面的接触。进一步地,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即在清洁装置1对水平地面进行清洁时,弹性件5具有一定的弹性势能,一方面可以增加清洁模块11对地面的接触力,另一方面当清洁模块11遇到一些凹陷时,弹性件5可以释放其弹性势能以助力清洁模块11与凹陷处的接触。
    31.另外,在清洁组件还包括抬升装置6,可以利用抬升装置6对清洁装置1进行抬升的
    情况下,清洁装置1的升降可以是依靠抬升装置6的抬升以及抬升后的回落。在不需要清洁地面时,在抬升装置6的抬升下,清洁模块11可以脱离地面并保持在与地面脱离的状态,进而可以避免清洁设备行进中清洁模块11与地面接触。在需要恢复清洁模块11与地面的接触时,可以同样是利用抬升装置6的带动;当然也可以不依赖或者部分过程不依赖抬升装置6的带动,而是依靠清洁装置1的自身重力和弹性件5弹性势能的释放来自动快速回落(如附图所示);也不排除弹性件5只是部分过程起到促进回落作用的各种情况。
    32.为了提升清洁设备的适应性,清洁装置1整体可以既能够自适应浮动,又能够被抬升并保持在抬升状态。此时,需要满足抬升装置6与清洁装置1的配合不影响清洁装置1的自适应浮动,比如,在抬升清洁装置1时,抬升装置6可以向上托起清洁装置1,而在抬升装置6反向运动时,随着抬升装置6的托起结构不断下降,清洁装置1不断失去位置支撑并在自身重力和弹性件5的作用下自动回落;当然,并不局限于此,只要不影响清洁装置1的整体浮动即可,而且也不排除清洁装置1在从抬升状态回落时是完全依靠抬升装置6的带动或者在回落的部分过程依靠自身重力和弹性件5作用等情况。
    33.也就是说,在清洁装置1具有不止一种升降模式时(比如,浮动和抬升),“弹性件5弹性势能释放时能够促进清洁装置1的回落”可以只是适用于一种升降模式,并不限定需要同时适用。
    34.为了设置弹性件5,清洁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沿旋转轴10的轴向分布,第一限位结构与旋转轴10连接并随旋转轴10升降,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之间设有弹性件5。这样,在旋转轴10轴向上升时,第一限位结构会随旋转轴10上升以靠近或远离第二限位结构,相应的,弹性件5会被第一限位结构压缩或拉伸以储存弹性势能;弹性件5的弹性势能的释放作用于第一限位结构并能够促进清洁装置1的回落。借由设置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有利于弹性件5的设置,进而有利于清洁装置1的稳定升降。
    35.在该实施例中,旋转轴10上同轴设置有齿轮部12,齿轮部12与旋转装置4传动连接以带动旋转轴10旋转,也就是说,旋转装置4通过与齿轮部12传动连接实现了与旋转轴10的传动连接;清洁装置1升降时,齿轮部12随旋转轴10相对旋转装置4轴向移动;第一限位结构包括齿轮部12。借由在旋转轴10上设置可随其轴向升降的齿轮部12,一方面在实现旋转轴10旋转的同时便捷地实现旋转轴10的轴向升降,无需要求旋转轴10与齿轮部12高精度配合实现旋转轴10相对齿轮部12的轴向升降;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其作为弹性件5一端的支撑或连接结构,能够合理而巧妙地利用齿轮部12设置弹性件5,可以无需专门设置相应的结构。
    36.具体地,齿轮部12设置在旋转轴10的方式不作限定,比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例如,直接将齿轮套设并固定在旋转轴10上),也可以是一体式结构(即,两者实际为一个零件)。
    37.可以理解的是,即便在存在齿轮部12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将其作为弹性件5的支撑或连接结构,而是利用另外的结构或专门设置的结构作为第一限位结构,此时第一限位结构与旋转轴10的连接方式也不作限定,比如,既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式结构(即,两者实际为一个零件)。
    38.具体地,旋转装置4包括传动齿轮21;传动齿轮21和齿轮部12啮合以带动旋转轴10旋转;清洁装置1升降时,齿轮部12相对传动齿轮21轴向移动。当然,不局限于此。只要能够与齿轮部12啮合以对其进行传动即可。
    39.进一步地,旋转装置4还包括与传动齿轮21传动连接的旋转电机22,在旋转电机22的驱动下,传动齿轮21旋转并带动与之啮合的齿轮部12旋转,进而使旋转轴10和清洁模块11旋转。
    40.需要注意的是,利用齿轮部12与旋转装置4的传动来实现旋转轴10与旋转装置4的传动连接仅是可选方式之一。旋转轴10与旋转装置4传动连接的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各种不同的方式,只要能够使旋转轴10旋转即可。比如,可以采用清洁组件的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中的传动方案。
    41.在该实施例中,旋转轴10上设置有轴承7,第二限位结构包括轴承7。由于用于支撑旋转轴10旋转的轴承7被合理而巧妙的作为限制弹性件5另一端的结构,从而可以无需专门设置相应的结构。当然,第二限位结构也可以不包括轴承7,比如可以采用其他或者专门设置的结构。
    42.在第一限位结构包括齿轮部12和第二限位结构包括轴承7同时满足的情况下,可以无需设置专门与弹性件5配合的结构。
    43.具体地,第一限位结构位于第二限位结构的下方,弹性件5的上端支撑在轴承7的内圈上以保证配合的可靠性,弹性件5的下端支撑在第一限位结构;当然并不局限于此。另外,“弹性件5的上端支撑在轴承7的内圈上”并不一定限制为是常态下(清洁模块11支撑在水平地面)弹性件5的上端必须支撑在轴承7,也可以是弹性件5被第一限位结构向上推动一段距离的情况下才与轴承7接触。
    44.具体地,清洁装置1还包括壳体组件8,轴承7设置在壳体组件8。另外,当第二限位结构不包括轴承7时,也可以将第二限位结构设置在壳体组件8。进一步地,旋转装置4的传动机构设置在壳体组件8。
    45.具体地,为了更好的支撑旋转轴10旋转,旋转轴10上还设有轴承9。
    46.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位于第二限位结构的下方,第一限位结构随旋转轴10向上移动时,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之间的距离减小,使得弹性件5被压缩以储存弹性势能。借由上述技术手段,便于设置弹性件5,可以无需设置专门的连接结构。具体地,弹性件5可以并不限为压簧。
    47.具体地,齿轮部12位于轴承7的下方。
    48.具体地,在清洁模块11对水平地面进行清洁时,弹性件5的两端分别支撑在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进一步地,弹性件5在此时处于压缩状态,可以加强清洁模块11与地面的接触力;当然,也不排除此时弹性件5的上端与第二限位结构处于脱离或者无接触力状态。
    49.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也可以位于第二限位结构的上方,此时弹性件5的两端需连接在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当旋转轴10向上升起时,第一限位结构随之向上移动并远离第二限位结构,弹性件5被拉伸以储存弹性势能并能够助力清洁装置1的回落。
    50.在该实施例中,弹性件5套设在旋转轴10的外侧,进而有利于保障弹性件5的活动可靠性。当然,并不限于此。
    51.在该实施例中,清洁组件还包括抬升装置6,抬升装置6作用于清洁装置1,清洁装置1在抬升装置6的作用下相对旋转装置4轴向升降;借由抬升装置6的设置,在不需要对地
    面进行清洁时,可以利用抬升装置6对清洁装置1进行抬升以使清洁模块11保持在与地面脱离的状态。具体地,在对清洁装置1进行抬升时,需要利用抬升装置6的带动,而在清洁装置1回落时,则可以完全或者至少部分过程不需要抬升装置6的带动,抬升装置6可以释放对清洁装置1的位置限制而使其在自身重力和弹性件5的作用下自动回落,同时也有利于清洁装置1的上下浮动。
    52.抬升装置6可以包括抬升电机60和抬升传动机构70,抬升传动机构70连接在抬升电机60的输出端,在抬升电机60的驱动下,抬升传动机构70能够抬升清洁装置1。具体地,抬升传动机构70可以设置在壳体组件8。
    53.具体地,抬升传动机构70包括与清洁装置1配合的抬升件71,在抬升电机60的驱动下抬升件71能够向上移动或者向下移动,抬升件71向上移动时能够将清洁装置1向上托起,抬升件71向下移动时,清洁装置1因为不断失去位置支撑而在其自身重力和弹性件5的回复力作用下回落。通过该技术手段,抬升装置6不会影响清洁装置1的上下浮动,而且弹性件5能够同时助力清洁装置1从抬升状态下的回落以及向上浮动后的回落。
    54.优选地,在清洁装置1回落至与水平地面接触时,抬升件71与清洁装置1的对应部位形成间隙,以避免清洁装置1旋转时与抬升件71发生摩擦。
    55.作为示例,旋转轴10的上端设有翻边部13,抬升件71设有伸入翻边部13下方的叉臂部711,抬升件71向上移动时,叉臂部711向上托翻边部13进而使整个清洁装置1被向上托起,抬升件71向下移动时,叉臂部711不断失去对翻边部13的位置支撑而使清洁装置1自动回落。在清洁装置1回落至与水平地面接触时,叉臂部711与翻边部13形成间隙,以避免清洁装置1旋转时叉臂部711与翻边部13发生摩擦。
    56.在其他示例中,也可以在旋转轴上设置旋转分离座,抬升件71可以对应旋转分离座的下方设置以向上托动旋转分离座。旋转分离座与旋转轴之间可以设有轴承。进一步地,可以利用螺丝将轴承的内圈与旋转轴固定在一起。
    57.对上述旋转分离座的形式并不作限制,其既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一个以上零件的结合体。只要能够与旋转轴之间实现旋转分离且能够带动其升降即可。
    58.当然,也不排除旋转分离座为轴承或包括轴承的情况,比如,旋转分离座可以包括上述轴承的外圈。
    59.具体地,抬升电机60安装在固定座72上,抬升传动机构70还包括与抬升件71螺纹连接的丝杆73,丝杆73的一端与抬升电机60传动连接,丝杆73的另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在壳体组件8,丝杆73旋转时带动抬升件71升降。为了保证抬升件71的稳定升降,抬升装置6还包括穿设在抬升件71的导向轴74,导向轴7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固定座72和壳体组件8以对抬升件71进行导向。
    60.请参阅图4至6,其分别公开了本实用新型清洁组件的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
    61.该两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旋转轴与旋转装置的传动连接的方式以及第一限位结构存在不同。
    62.在该两实施例中,旋转装置2包括传动体23,传动体23上形成有轴孔231;旋转轴10同轴穿设在传动体23的轴孔231并能够以周向固定、轴向可移动的方式与传动体23连接。由于在该两实施例中,旋转轴10上没有设置可以带动其旋转并可随其轴向移动的齿轮部。第一限位结构可以为一体连接或者固定连接在旋转轴10的其他结构19。
    63.在第二实施例中,轴孔231的侧壁设置有轴向滑槽232;旋转轴10上设置有侧凸结构17(不限制设置的方式,比如可以是一体式的结构或者固定连接),侧凸结构17与轴向滑槽232适配;侧凸结构17可轴向滑动地设置在轴向滑槽232,旋转轴10和传动体23借由侧凸结构17与轴向滑槽232的配合实现周向固定。借由侧凸结构17与轴向滑槽232的配合能够实现旋转轴10和传动体23在周向上的固定以进行旋转运动的传递,而且由于侧凸结构17可沿轴向滑槽232进行轴向上的滑动,使得旋转轴10和清洁装置1能够相对传动体23进行轴向上的移动,从而既容易利用旋转装置2驱动清洁装置1旋转,又能够实现清洁装置1的轴向可移动。
    64.在第三实施例中,旋转轴10的侧壁设置有在轴向滑槽18;轴孔231处设有与轴向滑槽18适配的侧凸结构233;侧凸结构233可轴向滑动地设置在轴向滑槽18,旋转轴10和传动体23借由侧凸结构233与轴向滑槽18的配合实现周向固定。借由侧凸结构233与轴向滑槽18的配合能够实现旋转轴10和传动体23在周向上的固定以进行旋转运动的传递,而且由于侧凸结构233可沿轴向滑槽18进行轴向上的滑动,使得旋转轴10和清洁装置1能够相对传动体23进行轴向上的移动,从而既容易利用旋转机构驱动清洁装置1旋转,又能够实现清洁装置1的轴向可移动。
    65.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其作用是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并据以实施,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旋转轴和清洁模块,所述旋转轴的下端连接有所述清洁模块;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与所述旋转轴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旋转轴能够相对所述旋转装置轴向升降;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分布,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旋转轴连接并随所述旋转轴升降,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旋转轴轴向上升时,所述第一限位结构随所述旋转轴上升以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限位结构,所述弹性件被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压缩或拉伸以储存弹性势能;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势能的释放作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并能够促进所述清洁装置的回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上同轴设置有齿轮部,所述齿轮部与所述旋转装置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清洁装置升降时,所述齿轮部随所述旋转轴相对所述旋转装置轴向移动;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所述齿轮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包括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和所述齿轮部啮合以带动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清洁装置升降时,所述齿轮部相对所述传动齿轮轴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或者为一体式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轴承,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所述轴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位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的下方,所述弹性件的上端支撑在所述轴承的内圈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包括壳体组件,所述第二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旋转轴的外侧。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还包括抬升装置,所述抬升装置作用于所述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在所述抬升装置的作用下相对所述旋转装置轴向上升,所述清洁装置在所述抬升装置和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势能释放的作用下轴向下降。10.一种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设置在所述机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清洁组件包括清洁装置、旋转装置以及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清洁装置包括旋转轴和清洁模块,旋转轴的下端连接有清洁模块;旋转装置与旋转轴传动连接以带动旋转轴旋转,旋转轴能够相对旋转装置轴向升降;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沿旋转轴的轴向分布,第一限位结构与旋转轴连接并随旋转轴升降,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之间设有弹性件;旋转轴轴向上升时,第一限位结构随旋转轴上升以靠近或远离第二限位结构,弹性件被第一限位结构压缩或拉伸以储存弹性势能;弹性件的弹性势能的释放作用于第一限位结构并能够促进清洁装置的回落。落。落。


    技术研发人员:李星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鲸智能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30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712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