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极耳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极耳检测生产线。
背景技术:
2.电池极耳是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产品的一种原材料,例如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手机电池,蓝牙电池,笔记本电池等都需要用到极耳,胶片是极耳上绝缘的部分,它的作用是电池封装时防止金属带与铝塑膜之间发生短路,并且贴胶时通过加热与铝塑膜热熔密封粘合在一起防止漏液,而极耳需要进行倒角才能进行使用。
3.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720507072.4中公开有一种电池极耳错位检测装置,包括机架、推板组件、夹爪组件和检测组件,所述机架纵向从前至后依次安装检测组件、夹爪组件和推板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块、探针、探针固定块和探针气缸,所述探针安装在探针固定块上,所述探针固定块与探针气缸连接,所述探针分为两组、每组三根并排排列,所述检测块上设有对应数量和位置的通孔。该电池极耳错位检测装置,在对极耳放置检测时,未对极耳拍照定位,导致极耳位置偏移,装置不方便对抓手轴向调节位置,使用稳定性差,在夹取极耳过程中,容易使阴极和阳极调换位置,从而影响装置的检测质量。
4.因此,提出一种极耳检测生产线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电池极耳错位检测装置,不能对极耳检测时位置固定,抓手不便于轴向调节稳定性差,降低生产质量和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极耳错位检测装置。
7.(二)技术方案
8.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9.一种极耳检测生产线,包括支撑板和用于安装下传送带的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和支撑板的在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一侧贴合连接有定位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下传送带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分隔带,所述支撑板位于下传送带的顶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还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侧活动安装有上传送带。
10.进一步地,所述上传送带的两侧固定连接有u型架,所述u型架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检测模块。
1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远离固定台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靠近支撑板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l型杆。
12.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的底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拍照模块,所述限位板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带。
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
有齿轮。
14.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的内部贴合连接有齿板,所述齿板的底部和齿轮的顶端啮合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齿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凸块,固定带的顶端开设有和凸块相适配的凹槽。
16.进一步地,所述齿板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收卷机,所述齿板位于收卷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1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靠近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绳。
1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依次贯穿弹簧、连接板和伸缩柱并与收卷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
19.(三)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21.1、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板和底座的连接,对下传送带的两侧安装定位,在固定台的顶部设置凹槽,对定位板的两端卡接限位,通过分隔带将下传送带的两端分成两部分,便于同时检测多个极耳,通过安装板和上传送带的连接,从工位上转运极耳,经u型架和检测模块对极耳验视检测。
22.2、本实用新型,通过上传送带和下传送带将验视过后的极耳运输至一侧的收集箱内,通过l型杆将收集箱卡接安装在支撑板的一侧,便于取下更换,通过在限位板底部设置拍照模块,对检测的极耳拍照定位,避免极耳位置偏移影响检测,通过电机和齿轮的连接,使齿板在固定带内部水平移动,经凸块对齿板的顶部限位,提高调节稳定性。
23.3、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柱可竖直调节连接板的高度,经弹簧对夹板的一端定位,使其可以水平调节对极耳夹持,通过收卷机在伸缩柱内收放调节连接绳,可调节弹簧在连接板的一侧伸缩,对极耳夹持转运,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产线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生产线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仰视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29.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区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30.附图标记:1、支撑板;2、底座;3、固定台;4、定位板;5、限位板; 6、下传送带;7、分隔带;8、安装板;9、上传送带;10、u型架;11、检测模块;12、收集箱;13、l型杆;14、拍照模块;15、齿轮;16、固定带;17、齿板;18、凸块;19、收卷机;20、伸缩柱;21、连接绳;22、连接板;23、弹簧;24、夹板;25、电机;26、下料模块;27、上料模块;28、阳极外侧拍照模块;29、内侧定位拍照模块;30、阴极外侧拍照模块;31、初步拍照工位;32、上料工位;33、下料工位。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实施例1
33.请参阅图1-3,一种极耳检测生产线,包括支撑板1和用于安装下传送带 6的底座2,底座2的底部和支撑板1的在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板1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台3,固定台3的一侧贴合连接有定位板4,支撑板1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5,下传送带6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分隔带7,支撑板1位于下传送带6的顶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还有安装板8,安装板8的内侧活动安装有上传送带9,上传送带9的两侧固定连接有u型架10,u型架 10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检测模块11,检测模块11用于检测极耳阳极内外侧和阴极外侧,提高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上料模块27位于限位板5靠近定位板4的一侧,内侧定位拍照模块29用于配合检测模块11对定位极耳内侧拍照和极耳上视觉定位拍照,初步拍照工位31用于确定放入生产线检测的极耳产品的型号,上料工位32用于夹具对固定位置的极耳转移,对极耳内外进行检测,下料工位33用于对检测后的极耳产品外观是否合格进行分类转运。
34.本实施例中,通过支撑板1和底座2的连接,对下传送带6的两侧安装定位,在固定台3的顶部设置凹槽,对定位板4的两端卡接限位,通过分隔带7将下传送带6的两端分成两部分,便于同时检测多个极耳,通过安装板8 和上传送带9的连接,从工位上转运极耳,经u型架10和检测模块11对极耳验视检测,检测模块11通过双相机拍照进行极耳内侧拍照检测,经下料模爪对产品进行挑选,将外观没有瑕疵的产品放入下传送带6,运送至下一步流水线,对外观有瑕疵的产品挑出。
35.实施例2
36.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具体是,支撑板1远离固定台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收集箱12,收集箱12靠近支撑板1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l型杆13,支撑板1一侧顶端开设有和l型杆 13相适配的卡槽,下料模块26位于下传送带6位于收集箱12的顶部的一侧。
37.具体的,限位板5的底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识别模块14,限位板5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带16,识别模块14用于检测极耳防止定位是否准确,避免倾斜影响检测质量,阳极外侧拍照模块28用于配合识别模块14对极耳外侧检测。
38.具体的,固定带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25,电机25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齿轮15,限位板5的顶部开设有和齿轮15相适配的收纳槽。
39.具体的,固定带16的内部贴合连接有齿板17,齿板17的底部和齿轮15 的顶端啮合连接,齿板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凸块18,固定带16的顶端开设有和凸块18相适配的凹槽。
40.本实施例中,通过上传送带9和下传送带6将验视过后的极耳运输至一侧的收集箱12内,通过l型杆13将收集箱12卡接安装在支撑板1的一侧,便于取下更换,通过在限位板5底部设置识别模块14,对检测的极耳拍照定位,避免极耳位置偏移影响检测,通过电机25和齿轮15的连接,使齿板17 在固定带16内部水平移动,经凸块18对齿板17的顶部限位,提高调节稳定性,阴极外侧拍照模块30配合识别模块14对阴极侧耳拍照检测,提高对极耳产品
的检测质量。
41.实施例3
42.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是在例1或例2的基础上做了如下优化,具体是,齿板17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收卷机19,齿板17位于收卷机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柱20,伸缩柱20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2,齿板17的顶部开设有和连接绳21相适配的通孔。
43.具体的,连接板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23,弹簧23远离连接板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24,夹板24靠近弹簧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绳21,伸缩柱20的内部开设有和连接绳21相适配的通孔。
44.具体的,连接绳21的一端依次贯穿弹簧23、连接板22和伸缩柱20并与收卷机19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弹簧23用于夹板24横向移动,并根据弹簧23收缩调节夹板24对极耳夹持。
45.本实施例中,通过伸缩柱20可竖直调节连接板22的高度,经弹簧23对夹板24的一端定位,使其可以水平调节对极耳夹持,通过收卷机19在伸缩柱20内收放调节连接绳21,可调节弹簧23在连接板22的一侧伸缩,对极耳夹持转运,提高生产效率,夹板24对极耳外侧夹持,并对阳极外侧拍照检测。
4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支撑板1对底座2的底部固定,将下传送带6的两端安装在底座2的内侧,在固定台3的顶部设置凹槽,对定位板4的两端卡接安装,通过分隔带7将下传送带6的两端分成两部分,同时检测多个极耳,通过安装板8和上传送带9在工位上转运极耳,经u型架10 和检测模块11对极耳验视检测,通过上传送带9和下传送带6将验视过后的极耳运输至一侧的收集箱12内,通过l型杆13将收集箱12卡接安装在支撑板1的一侧,在装满后便于取下更换,在限位板5底部设置识别模块14,对检测的极耳拍照定位,避免极耳位置偏移影响检测,通过电机25带动齿轮15 旋转,使齿板17在固定带16内部水平移动,经凸块18对齿板17的顶部限位,通过伸缩柱20可竖直调节连接板22的高度,经弹簧23对夹板24的一端定位,使其可以左右和上下调节对极耳夹持,通过收卷机19在伸缩柱20 内收放调节连接绳21,使弹簧23在连接板22的一侧伸缩,对极耳夹持转运。
4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极耳检测生产线,包括支撑板(1)和用于安装下传送带(6)的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底部和支撑板(1)的在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台(3),所述固定台(3)的一侧贴合连接有定位板(4),所述支撑板(1)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5),所述下传送带(6)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分隔带(7),所述支撑板(1)位于下传送带(6)的顶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还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的内侧活动安装有上传送带(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检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传送带(9)的两侧固定连接有u型架(10),所述u型架(10)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检测模块(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检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远离固定台(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收集箱(12),所述收集箱(12)靠近支撑板(1)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l型杆(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检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5)的底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识别模块(14),所述限位板(5)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带(1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耳检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25),所述电机(25)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齿轮(1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耳检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16)的内部贴合连接有齿板(17),所述齿板(17)的底部和齿轮(15)的顶端啮合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耳检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板(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凸块(18),固定带(16)的顶端开设有和凸块(18)相适配的凹槽。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耳检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板(17)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收卷机(19),所述齿板(17)位于收卷机(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柱(20),所述伸缩柱(20)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2)。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极耳检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23),所述弹簧(23)远离连接板(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24),所述夹板(24)靠近弹簧(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绳(21)。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极耳检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21)的一端依次贯穿弹簧(23)、连接板(22)和伸缩柱(20)并与收卷机(19)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极耳检测生产线,涉及极耳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板和用于安装下传送带的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和支撑板的在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一侧贴合连接有定位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下传送带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分隔带。本实用新型,通过上传送带和下传送带将验视过后的极耳运输至一侧的收集箱内,通过L型杆将收集箱卡接安装在支撑板的一侧,便于取下更换,通过在限位板底部设置拍照模块,对检测的极耳拍照定位,避免极耳位置偏移影响检测,通过电机和齿轮的连接,使齿板在固定带内部水平移动,经凸块对齿板的顶部限位,提高调节稳定性。提高调节稳定性。提高调节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延锋 申端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合泰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30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7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