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形工件滚齿加工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8-13  128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件滚齿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形工件滚齿加工用夹具。


    背景技术:

    2.常规的滚齿机均包括用于装夹定位工件的夹具,夹具包括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上定位板与一液压机构联动,下定位板形成在固定座上,通过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实现工件的轴向限位;固定座内设有锥体、涨套和拉杆,拉杆与另一液压机构联动,通过拉杆下移以使锥体或涨套下移,从而是锥体与涨套进行锥面配合,从而使涨套外撑以与工件内壁接触,从而实现工件的径向限位。但现有液压机构驱动力较大,装夹时容易导致薄形工件受力变形,会造成内孔失圆,端面翘曲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夹时不会造成薄形工件变形的薄形工件滚齿加工用夹具。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形工件滚齿加工用夹具,包括下定位板、与第一升降驱动机构联动的上定位板,所述下定位板固定于固定座上并具有上下贯穿的第一让位槽,所述固定座内固定有锥体,所述锥体外套设有涨套,所述锥体下侧设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与涨套下端固定并联动,所述锥体设有向下贯穿的第一配合孔,所述升降板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二配合孔,所述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处配合有拉杆,所述拉杆下端与第二升降驱动机构联动,所述拉杆位于升降板上侧的部分设有向周向外侧延伸的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与升降板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升降板下侧设有用于对升降板和涨套进行支撑的第二弹性件。
    5.本夹具使用时,将工件放置在下定位板上,随后启动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带动拉杆向下移动,从而造成第一弹性件压缩,随着第一弹性件的压缩,位于第一弹性件下侧的升降板也会下移,升降板会带动涨套下移,涨套与锥体锥面配合涨开,从而对薄形工件内壁进行接触定位,同时上定位板下移以与工件上端面接触,以最终实现对工件的径向限位和轴向限位,以便于后续的滚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件,以吸收拉杆的部分下压力,从而减小对涨套的压力,以避免涨套过度涨开,以避免工件变形,以避免对较薄的工件造成损伤。其中,本实用新型不需要进行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和第二升降驱动机构的更换,能搭配现有滚齿机进行使用,能降低生产成本。
    6.作为优选,所述拉杆上套设有垫片,所述垫片被限制在定位凸起与第一弹性件之间。通过设置垫片,以调节第一弹性件竖直方向上的长度,从而调节第一弹性件的形变量,最终进行涨套行程的调节。
    7.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凸起呈环形并围绕拉杆一周。上述设置以增加定位凸起下端面面积,从而增加使用稳定性。
    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配合孔上下贯穿所述锥体,所述拉杆上端具有向周向外侧延伸的限位凸起,所述锥体上端具有向上延伸的环形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始终位于所述环形凸起上方。当涨套下移并撑开时,拉杆的限位凸起会移动至最下侧并与环形凸起接触,通过在锥体上设置向上延伸的环形凸起,以避免拉杆与涨套接触。同时,上述设置便于锥体的加工,便于第一配合孔的设置。
    9.作为优选,所述上定位板下端面中部形成有对涨套、锥体和拉杆让位的第二让位槽。
    10.作为优选,所述锥体下端与固定座间连接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至少三个上下贯穿二段的滑孔,所述涨套包括与锥体配合以形变的涨套部及连接在涨套部下端的活动部,所述活动部与连接柱上端固定,所述升降板与连接柱下端固定。其中,连接柱可用螺栓等制成。上述设置以实现升降板与涨套间的联动。
    11.作为优选,所述滑孔内设有滑套,所述连接柱滑配在滑套内。
    12.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板中部具有向上延伸且截面呈环形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伸入第一配合孔内并与第二配合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下端位于所述延伸部内。延伸部不仅用于定位第一弹性件,还与锥体的第一配合孔间形成滑配结构。
    13.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包括位于升降板下方的底部,所述底部具有供拉杆穿过的第三让位槽,所述底部上端面下凹以形成有用于定位第二弹性件的定位凹槽。通过设置定位凹槽以便于对第二弹性件下端进行定位,并且还能增加升降板下方的空间,能在升降板下侧放置更大、轴向长度更长的第二弹性件。
    14.作为优选,所述下定位板通过紧固螺栓可拆卸固定于固定座上。如果需要对不同型号的工件进行装夹加工,则可以进行下定位板的更换,从而以使本实用新型夹具具有通用性。
    15.本实用新型具有能配合现有滚齿设备使用,且装夹时不会造成薄形工件变形的优点。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18.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形工件滚齿加工用夹具,包括与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图中未画出)联动的上定位板11和下定位板12,下定位板12固定于固定座13上并具有上下贯穿的第一让位槽121,固定座13内固定有锥体2,固定座13通过连接螺栓130固定在滚齿机底座上,锥体2外套设有涨套3,锥体2下侧设有升降板4,升降板4与涨套3下端固定并联动,锥体2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配合孔,升降板4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二配合孔,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处配合有拉杆5,拉杆5下端与第二升降驱动机构(图中未画出)联动,拉杆5位于升降板4上侧的部分设有向周向外侧延伸的定位凸起51,定位凸起51与升降板4间设有第一弹性件6,升降板1下侧设有用于对升降板4和涨套3进行支撑的第二弹性件(图中未画出)。
    19.其中,定位凸起51呈环形并围绕拉杆5一周,下定位板12通过紧固螺栓122可拆卸固定于固定座13上。其中,拉杆5上套设有垫片52,垫片52被限制在定位凸起51与第一弹性件6之间。其中,上定位板11下端面中部形成有对涨套3、锥体2和拉杆5上端让位的第二让位槽111。
    20.其中,升降板4中部具有向上延伸且截面呈环形的延伸部42,延伸部42伸入第一配合孔内并与第二配合孔同轴设置,第一弹性件6下端位于延伸部42内。其中,拉杆5上端具有向周向外侧延伸的限位凸起53,锥体2上端具有向上延伸的环形凸起21,限位凸起53始终位于环形凸起21上方,当涨套3对工件9进行定位时,涨套3上端面位于环形凸起21上端面下侧。
    21.锥体2下端与固定座13间连接有连接部20,固定座13由上固定座131和下固定座132构成,连接部20固定于上固定座131和下固定座132之间。连接部20具有至少三个上下贯穿二段滑孔,涨套3包括与锥体2配合以形变的涨套部及连接在涨套部下端的活动部30,活动部30外壁相对涨套部外向周向外侧延伸以呈外环部结构,活动部30的外环部结构位于连接部20上方并与连接柱40上端固定,升降板4与连接柱40下端固定。其中,滑孔内设有滑套41,连接柱40滑配在滑套41内。其中,下固定座132包括位于升降板4下方的底部133,底部133具有供拉杆5穿过的第三让位槽134,底部133上端面下凹以形成有用于定位第二弹性件的定位凹槽135。
    22.本实用新型具有能配合现有滚齿设备使用,且装夹时不会造成薄形工件变形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薄形工件滚齿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定位板、与第一升降驱动机构联动的上定位板,所述下定位板固定于固定座上并具有上下贯穿的第一让位槽,所述固定座内固定有锥体,所述锥体外套设有涨套,所述锥体下侧设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与涨套下端固定并联动,所述锥体设有向下贯穿的第一配合孔,所述升降板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二配合孔,所述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处配合有拉杆,所述拉杆下端与第二升降驱动机构联动,所述拉杆位于升降板上侧的部分设有向周向外侧延伸的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与升降板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升降板下侧设有用于对升降板和涨套进行支撑的第二弹性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形工件滚齿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上套设有垫片,所述垫片被限制在定位凸起与第一弹性件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形工件滚齿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呈环形并围绕拉杆一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形工件滚齿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孔上下贯穿所述锥体,所述拉杆上端具有向周向外侧延伸的限位凸起,所述锥体上端具有向上延伸的环形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始终位于所述环形凸起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形工件滚齿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板下端面中部形成有对涨套、锥体和拉杆让位的第二让位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形工件滚齿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下端与固定座间连接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至少三个上下贯穿二段的滑孔,所述涨套包括与锥体配合以形变的涨套部及连接在涨套部下端的活动部,所述活动部与连接柱上端固定,所述升降板与连接柱下端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形工件滚齿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孔内设有滑套,所述连接柱滑配在滑套内。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形工件滚齿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中部具有向上延伸且截面呈环形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伸入第一配合孔内并与第二配合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下端位于所述延伸部内。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形工件滚齿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位于升降板下方的底部,所述底部具有供拉杆穿过的第三让位槽,所述底部上端面下凹以形成有用于定位第二弹性件的定位凹槽。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形工件滚齿加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定位板通过紧固螺栓可拆卸固定于固定座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件滚齿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形工件滚齿加工用夹具。一种薄形工件滚齿加工用夹具,包括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所述下定位板固定于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内固定有锥体,所述锥体外套设有涨套,所述锥体下侧设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与涨套联动,所述锥体设有第一配合孔,所述升降板设有第二配合孔,所述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处配合有拉杆,所述拉杆下端与第二升降驱动机构联动,所述拉杆位于升降板上侧的部分设有向周向外侧延伸的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与升降板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升降板下侧设有用于对升降板和涨套进行支撑的第二弹性件。本实用新型具有能配合现有滚齿设备使用,且装夹时不会造成薄形工件变形的优点。形工件变形的优点。形工件变形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郭浩 施奕州 梁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万里扬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733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