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室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压配电室声光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2.带有低压负荷的室内配电场所称为配电室,主要为低压用户配送电能,设有中压进线、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设备的设施,分为高压配电室和低压配电室,高压配电室一般指6kv-10kv高压开关室,低压配电室一般指10kv或35kv站用变出线的400v配电室。
3.现有的高压配电室一般都不具备报警功能,工作人员单独出入配电室无提示,如果工作人员单独巡视、检查或工作进行入高压配电室时,有可能未保持安全距离或因一时疏忽触碰高压开关构件或开关操作机构,造成设备误动或人员伤害,进而无法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为此提出一种高压配电室声光报警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5.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高压配电室声光报警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6.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现有的高压配电室一般都不具备报警功能,工作人员单独出入配电室无提示,如果工作人员单独巡视、检查或工作进行入高压配电室时,有可能未保持安全距离或因一时疏忽触碰高压开关构件或开关操作机构,造成设备误动或人员伤害,进而无法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配电室声光报警装置,其包括,检测机构,包括门框和电源装置,设置于所述电源装置底部左侧的红外人体感应器,以及设置于所述红外人体感应器底部的防尘罩;
8.提示机构,包括声光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电源装置底部的右侧,所述声光检测机构包括控制器、声光报警、扬声器以及筒灯。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压配电室声光报警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声光报警设置于所述声光检测机构内腔底部的右侧,所述扬声器设置于所述声光检测机构内腔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声光报警的前侧。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压配电室声光报警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筒灯设置于所述声光检测机构内腔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声光报警的左侧,所述筒灯的底部贯穿至所述声光检测机构的外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压配电室声光报警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红外
人体感应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声光报警和所述筒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声光报警的输出端与所述扬声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压配电室声光报警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电源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红外人体感应器、控制器、声光报警、扬声器和所述筒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压配电室声光报警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门框包括门体、设置于所述门框的内腔,所述门体的右侧通过铰链与所述门框铰接。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压配电室声光报警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安装座、设置于所述电源装置的背面,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座表面上端和下端的安装孔。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压配电室声光报警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尘罩采用钢化玻璃制成,且与所述红外人体感应器配合。
1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压配电室声光报警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座的厚度为一厘米,且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17.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电源装置,用于对红外人体感应器和声光检测机构进行安装,同时能够对其进行供电,以此使红外人体感应器与声光检测机构能够正常运作,通过设置红外人体感应器,用于对人体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数据信号传递至控制器,以此可通过控制器对声光报警和筒灯进行控制,进而能够使筒灯对配电室进行照明,不仅便于工作人员对配电室进行巡检,而且避免了配电室因光线黑暗导致工作人员出现误碰开关造成设备误动和人员伤害的情况发生,另外通过声光报警将信号传递至扬声器,用于提示工作人员配电室的信息,进而可提高工作人员的巡检效率。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19.图1为高压配电室声光报警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20.图2为高压配电室声光报警装置的门框和电源装置正视结构图。
21.图3为高压配电室声光报警装置的声光检测机构主视剖面结构图。
22.图4为高压配电室声光报警装置的筒灯仰视结构图。
23.图5为高压配电室声光报警装置的红外人体感应器和控制器原理图。
24.图6为高压配电室声光报警装置的电源装置连接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2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
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7.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28.实施例1
29.参照图1~3和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压配电室声光报警装置,高压配电室声光报警装置包括,检测机构100,包括门框101和电源装置102,设置于电源装置102底部左侧的红外人体感应器103,以及设置于红外人体感应器103底部的防尘罩104。
30.提示机构200,包括声光检测机构201、设置于电源装置102底部的右侧,声光检测机构201包括控制器201a、声光报警201b、扬声器201c以及筒灯201d,通过电源装置102,用于对红外人体感应器103和声光检测机构201进行安装,同时能够对其进行供电,以此使红外人体感应器103与声光检测机构201能够正常运作,通过设置红外人体感应器103,用于对人体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数据信号传递至控制器201a,以此可通过控制器201a对声光报警201b和筒灯201d进行控制,进而能够使筒灯201d对配电室进行照明,不仅便于工作人员对配电室进行巡检,而且避免了配电室因光线黑暗导致工作人员出现误碰开关造成设备误动和人员伤害的情况发生,另外通过声光报警201b将信号传递至扬声器201c,用于提示工作人员配电室的信息,进而可提高工作人员的巡检效率。
31.使用时,首先通过红外人体感应器103对人体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数据信号传递至控制器201a,通过控制器201a控制筒灯201d开启,以此可对配电室进行照明,与此同时控制器201a将信号传递至声光报警201b,通过声光报警201b启动警示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递至扬声器201c,通过扬声器201c发出警示音,以此可提示工作人员当前巡检配电房的准确位置。
32.实施例2
33.参照图1~3和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其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
34.具体的,声光报警201b设置于声光检测机构201内腔底部的右侧,扬声器201c设置于声光检测机构201内腔的底部且位于声光报警201b的前侧。
35.具体的,筒灯201d设置于声光检测机构201内腔的底部且位于声光报警201b的左侧,筒灯201d的底部贯穿至声光检测机构201的外部。
36.具体的,红外人体感应器103的输出端与控制器201a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器201a的输出端与声光报警201b和筒灯201d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声光报警201b的输出端与扬声器201c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37.使用时,通过电源装置102,用于连接外部电源,并将电力分配至该装置的电器元件,进而使该装置的电器元件能够正常运作,此外,当工作人员脱离红外人体感应器103的检测范围时,通过控制器201a控制声光报警201b和筒灯201d进行关闭,同时扬声器201c停止发出提示信息,以此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38.实施例3
39.参照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其不同于前两个实施例的是:
40.具体的,电源装置102的输出端与红外人体感应器103、控制器201a、声光报警201b、扬声器201c和筒灯201d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41.具体的,门框101包括门体101a、设置于门框101的内腔,门体101a的右侧通过铰链与门框101铰接,通过设置门体101a,用于对信号数据进行接收,并信号数据进行处理传输,进而可通过声光报警201b、扬声器201c和筒灯201d对配电室进行照明,同时能够对向工作人员发出提示,以此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42.具体的,检测机构100包括安装座105、设置于电源装置102的背面,以及设置于安装座105表面上端和下端的安装孔,通过设置安装座105,用于对电源装置102进行安装,进而便于使用者在需要安装位置进行固定。
43.具体的,防尘罩104采用钢化玻璃制成,且与红外人体感应器103配合。
44.具体的,安装座105的厚度为一厘米,且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45.使用时,首先通过红外人体感应器103对人体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数据信号传递至控制器201a,通过控制器201a控制筒灯201d开启,以此可对配电室进行照明,与此同时控制器201a将信号传递至声光报警201b,通过声光报警201b启动警示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递至扬声器201c,通过扬声器201c发出警示音,以此可提示工作人员当前巡检配电房的准确位置,通过电源装置102,用于连接外部电源,并将电力分配至该装置的电器元件,进而使该装置的电器元件能够正常运作,此外,当工作人员脱离红外人体感应器103的检测范围时,通过控制器201a控制声光报警201b和筒灯201d进行关闭,同时扬声器201c停止发出提示信息,以此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46.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压配电室声光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机构(100),包括门框(101)和电源装置(102),设置于所述电源装置(102)底部左侧的红外人体感应器(103),以及设置于所述红外人体感应器(103)底部的防尘罩(104);提示机构(200),包括声光检测机构(201)、设置于所述电源装置(102)底部的右侧,所述声光检测机构(201)包括控制器(201a)、声光报警(201b)、扬声器(201c)以及筒灯(201d)。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配电室声光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光报警(201b)设置于所述声光检测机构(201)内腔底部的右侧,所述扬声器(201c)设置于所述声光检测机构(201)内腔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声光报警(201b)的前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配电室声光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灯(201d)设置于所述声光检测机构(201)内腔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声光报警(201b)的左侧,所述筒灯(201d)的底部贯穿至所述声光检测机构(201)的外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配电室声光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人体感应器(103)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201a)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201a)的输出端与所述声光报警(201b)和所述筒灯(201d)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声光报警(201b)的输出端与所述扬声器(201c)的输入端电性连接。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高压配电室声光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102)的输出端与所述红外人体感应器(103)、控制器(201a)、声光报警(201b)、扬声器(201c)和所述筒灯(201d)的输入端电性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配电室声光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101)包括门体(101a)、设置于所述门框(101)的内腔,所述门体(101a)的右侧通过铰链与所述门框(101)铰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压配电室声光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100)包括安装座(105)、设置于所述电源装置(102)的背面,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05)表面上端和下端的安装孔。8.如权利要求6或7任一项所述的高压配电室声光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104)采用钢化玻璃制成,且与所述红外人体感应器(103)配合。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压配电室声光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05)的厚度为一厘米,且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配电室声光报警装置,包括,检测机构,包括门框和电源装置,设置于所述电源装置底部左侧的红外人体感应器,以及设置于所述红外人体感应器底部的防尘罩;提示机构,包括声光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电源装置底部的右侧,所述声光检测机构包括控制器、声光报警、扬声器以及筒灯。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电源装置,用于对红外人体感应器和声光检测机构进行安装,同时能够对其进行供电,以此使红外人体感应器与声光检测机构能够正常运作,通过设置红外人体感应器,用于对人体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数据信号传递至控制器,以此可通过控制器对声光报警和筒灯进行控制,进而能够使筒灯对配电室进行照明。进而能够使筒灯对配电室进行照明。进而能够使筒灯对配电室进行照明。
技术研发人员:关志成 钱培东 郝全 李克 贾二平 王燕龙 韦志霞 郭伟 吴哓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京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30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7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