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塔锥段安装支撑装置及支撑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8-14  114



    1.本发明属于吸收塔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收塔锥段安装支撑装置及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吸收塔壁板安装通常采用的单一的提升倒装法或者大型起重机械分段吊装正装法等。传统的提升倒装法只适用于直筒型吸收塔,但随着工艺的发展,吸收塔由等径趋向于不等径,无法适用;大型机械分段吊装正装法,机械占用时间久、成本高,不经济。因此单纯的一种安装方法不能满足锥段吸收塔的安装需求,局限性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少,支撑设置速度快的吸收塔安装锥段支撑装置。
    4.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吸收塔锥段安装支撑装置,包括液压顶升机,液压顶升机包括缸体,缸体内设有拉杆,拉杆下端固接托头,托头上固接有支撑架;支撑架包括下支座、下管节、中管节和上支座;下支座与托头固接,下支座之上固接下管节,下管节通过法兰板与中管节固接;中管节通过法兰板与上支座固接;液压顶升机设置于塔底;上支座与塔体上段下部内壁固接,塔体上段底部固接有塔体锥段。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7.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施工场地狭窄的,具有锥段的吸收塔安装工程,本实用新型安装速度快、精度高、施工成本低。
    8.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9.所述下支座为亚字形部件,下支座与托头固接;上支座为l形部件,l形部件的水平部为法兰板,l形部件的竖直部与上段焊接。
    10.中管节设置有1至3个。此方案旨在根据吸收塔的结构需要相应调整支撑架的高度。
    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吸收塔锥段安装支撑系统,包括若干上述吸收塔锥段安装支撑装置,各吸收塔锥段安装支撑装置沿上段内周圆均匀设置,各吸收塔锥段安装支撑装置的液压顶升机分别设置液压站,各液压站控制器与控制中心相连。此支撑系统形成环形阵列,保证吸收塔支撑系统的负荷能力以及支撑平衡。
    附图说明
    12.图1 为本实用新型吸收塔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结构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由支撑结构支撑状态下下段施工参考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结构示意图。
    17.图中:塔体锥段1、塔体下段2、塔体上段3、液压顶升机4、上支座5、下支座6、中管节7、下管节8 、法兰板9、托头10、下段短节11。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9.本实用新型的是一种采用液压提升机构进行吸收塔下部锥段组装的技术方案,适用于施工场地狭窄的吸收塔安装施工。具体地,吸收塔锥段壁板倒装的分段组装的方法首先需要将吸收塔壁板整体分成三段,如图1所示,由上至下分别是塔体上段3、塔体锥段1和塔体下段2;施工时主要分为以下三步:第一步,运用传统方法将塔体上段3组装完成;第二步,塔体锥段1组装:采用液压顶升机4对塔体锥段1的壁板各组合块分别提升并且组装于塔体上段3之下,完成塔体锥段1安装;第三步,塔体下段2组装:继续提升塔体锥段1及塔体上段3的高度,提升至塔体下段2有充分的施工高度,将塔体下段2壁板一块块与塔体锥段1拼装固定,拼装完成之后,将塔体锥段1和塔体下段2整体落到基础面上。
    20.上述施工中,液压提升增高机构固定在吸收塔底部,沿吸收塔壁板内圆周均匀安装多个,从而形成环形阵列。由于塔体锥段1为变径段,液压提升增高机构设置在其内径下方。液压提升增高机构与塔体下段的施工位置之间有一定水平间距,可以为塔体下段2施工预留充足的施工空间。因此采用环形阵列的液压顶升机4完成倒装法的上部结构支撑是可以实现的。
    21.参见图2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收塔锥段安装支撑装置,包括液压顶升机4,液压顶升机4包括缸体,缸体内设有拉杆,拉杆下端固接托头10,托头10上固接有支撑架;支撑架包括下支座6、下管节8、中管节7和上支座5;下支座6与托头10固接,下支座6之上固接下管节8,下管节8通过法兰板9与中管节7固接;中管节7通过法兰板9与上支座5固接;液压顶升机4设置于塔底;上支座5与塔体上段3下部内壁固接,塔体上段3底部固接有塔体锥段1。
    22.具体的,下支座6为亚字形部件,下支座6与托头10焊接或螺栓固定;上支座5为l形部件,l形部件的水平部为法兰板9,l形部件的竖直部与塔体上段3焊接。
    23.进一步的,中管节7设置有1至3个。根据吸收塔的结构需要以及中管节7制作的长度相应选择使用的中管节7的数量。不限于3个。
    24.基于现有技术中液压顶升机4提升高度有限,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整套提升增高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保证在施工提升行程要求更高时,液压提升机构能够继续使用。
    25.采用上述支撑装置后,塔体锥段壁板倒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6.1)安装提升装置:按照液压提升的倒装法将吸收塔上段3组装完毕。在吸收塔的圆形底板上,沿吸收塔上段3底部的壁板内圆周均匀安装多个液压顶升机4,使液压顶升机4牢牢的焊接于吸收塔底板之上。多个液压顶升机4形成环形阵列。将下支座6安装到液压顶升机托头10上,然后在下支座6上安装下管节8、中管节7。
    27.2)塔体锥段1安装:在距塔体上段3底层闭合圆筒单元下表面200mm内壁上,焊接上支座5替换提升机构胀圈;然后在提升机构的托头10上焊接下支座6,使下支座6牢牢固定在托头10上;使上支座5与下支座6上下对正,随着托头10的上移,下支座6托着上支座5连带整个塔体上段缓缓上升,上升到一定高度,该高度足够满足塔体锥段1与下段短节11的安装施工空间要求,进行塔体锥段1和下段短节11组对安装。
    28.3)塔体锥段1和下段短节11安装完毕,使吸收塔整体重量通过下段短节11作用在吸收塔底板上,之后将托头10缓缓放下。
    29.4)下支座6上面保持水平,将下管节8焊接于下支座6的上表面,最终使托头10、下支座6和下管节8成为一个整体。
    30.5)根据塔体下段2组对高度的需要,在下管节8上继续安装中管节7。最终,中管节7的上面通过螺栓与上支座5连接成一体。中管节7的数量根据增高空间高度的要求进行调整,满足塔体下段2基本单元节组对安装的空间要求。
    31.6)托头10托着支撑架缓缓提升,带动吸收塔缓缓上升,在下段短节11下方进行塔体下段2各单元节的组对及安装。重复步骤5,直至安装完成。
    32.通过上述施工,本实用新型还总结出一套吸收塔锥段安装支撑系统,包括若干上述吸收塔锥段安装支撑装置,各吸收塔锥段安装支撑装置沿上段内周圆均匀设置,各吸收塔锥段安装支撑装置的液压顶升机分别设置液压站,各液压站控制器与控制中心相连。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吸收塔锥段安装支撑装置,包括液压顶升机,液压顶升机包括缸体,缸体内设有拉杆,拉杆下端固接托头,其特征在于:托头上固接有支撑架;支撑架包括下支座、下管节、中管节和上支座;下支座与托头固接,下支座之上固接下管节,下管节通过法兰板与中管节固接;中管节通过法兰板与上支座固接;液压顶升机设置于塔底;上支座与塔体上段下部内壁固接,塔体上段底部固接有塔体锥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收塔锥段安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支座为亚字形部件,下支座与托头固接;上支座为l形部件,l形部件的水平部为法兰板,l形部件的竖直部与上段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收塔锥段安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中管节设置有1至3个。4.一种吸收塔锥段安装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权利要求1所述吸收塔锥段安装支撑装置,各吸收塔锥段安装支撑装置沿上段内周圆均匀设置,各吸收塔锥段安装支撑装置的液压顶升机分别设置液压站,各液压站控制器与控制中心相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收塔锥段安装支撑装置,包括液压顶升机,液压顶升机包括缸体,缸体内设有拉杆,拉杆下端固接托头,托头上固接有支撑架;支撑架自下而上依次是下支座、下管节、中管节和上支座;上支座与塔体上段下部内壁固接,塔体上段底部固接有塔体锥段;还涉及一种吸收塔锥段安装支撑系统,包括上述吸收塔锥段安装支撑装置沿上段内周圆均匀设置,各吸收塔锥段安装支撑装置的液压顶升机分别设置液压站,各液压站控制器与控制中心相连,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施工场地狭窄的,具有锥段的吸收塔安装工程,本实用新型安装速度快、精度高、施工成本低。工成本低。工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贺晓婷 宋昌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重工(唐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74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