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活性炭加工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活性炭快速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2.活性炭是一种经特殊处理的炭,将有机原料(果壳、煤、木材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以减少非碳成分(此过程称为炭化),然后与气体反应,表面被侵蚀,产生微孔发达的结构,冷却装置属于活性炭加工生产设备之一。
3.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4.1、现有的冷却装置,依靠外起吊设备或叉车进行位置移动,但自身无用于承接的结构,影响使用效果;
5.2、现有的冷却装置,或用于承接的结构内控空间难以调节,对于叉车的适用性不足,满足不了使用需求。
6.因此,现有的活性炭快速冷却装置,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活性炭快速冷却装置,通过设置功能机构和限位机构,解决了现有冷却装置,依靠外起吊设备或叉车进行位置移动,但自身无用于承接的结构,影响使用效果,同时,或用于承接的结构内控空间难以调节,对于叉车的适用性不足,满足不了使用需求的问题。
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9.本实用新型为活性炭快速冷却装置,包括:
10.置料机构,所述置料机构包括的置料箱两侧下端中部贯穿卡接连接有盖板,且置料箱底边缘呈向下的空腔设置,所述空腔内阻尼连接有支撑架,且支撑架底端面呈等距凸槽设置;
11.功能机构,所述功能机构包括的调节管焊接连接于置料箱前后端部,且调节管前端通过调节柱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底端连接有中空架,且中空架中部等距连接有限位机构。
12.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等距设置的多个限位块,且限位块上下端与中空架内侧壁之间存在阻尼设置;由限位块对中空架内侧空间进行限定,以满足采用叉车移动该装置的使用需求。
13.进一步地,所述置料箱外表面等距套接连接有水冷机构,且水冷机构包括的水冷箱后端上下部通过支块螺纹连接有电子制冷片;由水冷箱进行冷却水的置入,并通过支块进行电子制冷片的连接,以对冷却水进行循环制冷处理,提升活性炭的冷却效率。
14.进一步地,所述水冷箱前端中部呈螺纹的螺塞设置,且支块端部中央位置呈贯穿的螺栓设置;由螺塞可对水冷箱内进行水的取放,以及通过螺栓进行支块与电子制冷片间
的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置料箱上端中部贯穿连接有风冷机构,且风冷机构包括的连接环中部连接有风冷电扇;由连接环进行风冷电扇的连接,用于活性炭的风冷处理。
16.进一步地,所述置料箱底中部贯穿延伸有搅拌机构,且搅拌机构包括的搅拌电机上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侧中部等距套接有搅拌杆;由搅拌电机驱动连接杆转动,以通过转动的搅拌杆对冷却中的活性炭进行搅拌,使其进行均匀冷却作业。
17.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功能机构,由对冷却装置进行外移动承接机构的设增设,易于其位置移动的同时,提升装置自身的功能性,易于使用。
19.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机构,由对上述功能机构进行内空间的限位处理,以满足采用叉车移动时的不同使用需求,提升适用性。
20.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功能机构、限位机构连接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搅拌机构示意图。
26.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7.100、置料机构;110、置料箱;120、盖板;130、支撑架;200、功能机构;210、调节管;220、调节柱;230、支架;240、中空架;300、限位机构;400、水冷机构;410、水冷箱;420、支块;430、电子制冷片;500、风冷机构;510、连接环;520、风冷电扇;600、搅拌机构;610、搅拌电机;620、连接杆;630、搅拌杆。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9.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活性炭快速冷却装置,包括:
30.置料机构100,置料机构100包括的置料箱110两侧下端中部贯穿卡接连接有盖板120,且置料箱110底边缘呈向下的空腔设置,空腔内阻尼连接有支撑架130,且支撑架130底端面呈等距凸槽设置;
31.功能机构200,功能机构200包括的调节管210焊接连接于置料箱110前后端部,且调节管210前端通过调节柱220连接有支架230,支架230底端连接有中空架240,且中空架240中部等距连接有限位机构300;
32.限位机构300包括等距设置的多个限位块,且限位块上下端与中空架240内侧壁之
间存在阻尼设置。
33.其中如图1所示,置料箱110外表面等距套接连接有水冷机构400,且水冷机构400包括的水冷箱410后端上下部通过支块420螺纹连接有电子制冷片430;
34.水冷箱410前端中部呈螺纹的螺塞设置,且支块420端部中央位置呈贯穿的螺栓设置;
35.置料箱110上端中部贯穿连接有风冷机构500,且风冷机构500包括的连接环510中部连接有风冷电扇520;
36.具体的,进行活性炭的冷却处理时,拧开螺塞对水冷箱410内进行水的置入,并在置入后,施加反向步骤进行螺塞的重新拧紧,此时,预先通过电子制冷片430进行水的预冷处理,同时,对风冷电扇520的开关进行打开,对置料箱110内进行风吹作业即可。
37.其中如图4所示,置料箱110底中部贯穿延伸有搅拌机构600,且搅拌机构600包括的搅拌电机610上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620,连接杆620两侧中部等距套接有搅拌杆630;
38.具体的,进行活性炭的均匀冷却处理时,外控制端进行搅拌电机610的控制,搅拌电机610对连接杆620施加转动的力,以驱动搅拌杆630对活性炭进行搅拌作业即可。
39.进行该冷却装置的使用时:
40.首先,需对该装置进行指定位置的移动,若采用叉车移动时,此时,根据使用需求,对中空架240内进行相适应限位块的置入,并将外叉车的插杆插入限位块内侧形成的空间内,可通过叉车进行该装置的指定位置移动;
41.接着,若采用外起吊设备移动该装置时,直接将起吊绳与中空架240间栓接连接即可;
42.然后,在该装置被移动至指定位置后,打开箱盖对置料箱110内进行置料作业,此时,拧开螺塞对水冷箱410内进行水的置入,并在置入后,施加反向步骤进行螺塞的重新拧紧,此时,预先通过电子制冷片430进行水的预冷处理,同时,对风冷电扇520的开关进行打开,对置料箱110内进行风吹作业;
43.最后,外控制端对搅拌电机610控制,搅拌电机610对连接有搅拌杆630的连接杆620施加转动的力,可对活性炭进行搅拌,使其受冷均匀,并在对活性炭进行冷却处理后,对盖板120施加打开的力,进行取出即可。
4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均属于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活性炭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置料机构(100),所述置料机构(100)包括的置料箱(110)两侧下端中部贯穿卡接连接有盖板(120),且置料箱(110)底边缘呈向下的空腔设置,所述空腔内阻尼连接有支撑架(130),且支撑架(130)底端面呈等距凸槽设置;功能机构(200),所述功能机构(200)包括的调节管(210)焊接连接于置料箱(110)前后端部,且调节管(210)前端通过调节柱(220)连接有支架(230),所述支架(230)底端连接有中空架(240),且中空架(240)中部等距连接有限位机构(3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300)包括等距设置的多个限位块,且限位块上下端与中空架(240)内侧壁之间存在阻尼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料箱(110)外表面等距套接连接有水冷机构(400),且水冷机构(400)包括的水冷箱(410)后端上下部通过支块(420)螺纹连接有电子制冷片(43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性炭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箱(410)前端中部呈螺纹的螺塞设置,且支块(420)端部中央位置呈贯穿的螺栓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料箱(110)上端中部贯穿连接有风冷机构(500),且风冷机构(500)包括的连接环(510)中部连接有风冷电扇(52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料箱(110)底中部贯穿延伸有搅拌机构(600),且搅拌机构(600)包括的搅拌电机(610)上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620),所述连接杆(620)两侧中部等距套接有搅拌杆(63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活性炭快速冷却装置,涉及活性炭加工用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置料机构,置料机构包括的置料箱两侧下端中部贯穿卡接连接有盖板,且置料箱底边缘呈向下的空腔设置,空腔内阻尼连接有支撑架,且支撑架底端面呈等距凸槽设置;功能机构,功能机构包括的调节管焊接连接于置料箱前后端部,且调节管前端通过调节柱连接有支架,支架底端连接有中空架,且中空架中部等距连接有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功能机构和限位机构,解决了现有冷却装置,依靠外起吊设备或叉车进行位置移动,但自身无用于承接的结构,影响使用效果,同时,或用于承接的结构内控空间难以调节,对于叉车的适用性不足,满足不了使用需求的问题。求的问题。求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覃将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嵊州炭鼎炭素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7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7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