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盘防护盖板结构及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2.自动驾驶车辆通常装有传感器、雷达、控制器、电气零部件和各种机械运动结构,内部线束、管路布置复杂,现有的部分自动驾驶车辆缺少底盘防护盖板,线束、管路外露易受损,或线束、管路布置在车身内部,拆装检修时,需先拆下车身,操作复杂,内部机械运动机构没有盖板保护,存在安全隐患。部分自动驾驶车辆有整体式盖板,但盖板尺寸大,拆装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底盘防护盖板结构及清洁设备,以解决底盘防护盖板尺寸大,拆装不方便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底盘防护盖板结构,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
5.所述下盖板与底盘支架可拆卸固定连接;
6.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通过搭接边结构可拆卸固定连接;
7.所述上盖板与所述底盘支架可拆卸固定连接。
8.进一步,所述可拆卸固定连接为通过沉头孔配合沉头螺栓固定连接。
9.进一步,所述下盖板具有搭接边结构,所述下盖板的下盖板搭接边内陷于所述下盖板的表面,所述上盖板固定于所述下盖板搭接边上,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的结合部位于同一平面。
10.进一步,所述下盖板搭接边上设置有嵌件螺母,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通过沉头孔配合沉头螺栓和嵌件螺母固定连接。
11.进一步,所述上盖板上具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多个固定孔和固定螺栓;所述底盘上的元部件通过所述多个固定孔和固定螺栓配合将元部件限定在固定区域。
12.进一步,所述底盘防护盖板还包括检测开关盖板;所述检测开关盖板与底盘支架可拆卸固定连接。
13.进一步,所述下盖板与底盘支架可拆卸固定连接具体为:所述下盖板的上端两侧与底盘支架可拆卸固定连接;下端两侧开设卡槽,所述底盘支架设置有轴肩螺栓,所述下盖板的下侧通过所述卡槽卡入所述轴肩螺栓的轴肩部。
14.进一步,所述上盖板开设有上盖板扣手凹槽。
15.进一步,所述下盖板的下侧具有弧形的管道避让口。
16.进一步,所述上盖板两侧具有上盖板侧壁。
17.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包括设备外壳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任一项底盘防护盖板结构;
18.所述底盘防护盖板结构固定于所述底盘支架,所述底盘支架设置在所述设备外壳内。
19.进一步,所述清洁设备还包括踏板;所述设备外壳具有踏板开口,所述踏板垂直设置在所述踏板开口内,并与所述底盘防护盖板结构的上盖板和下盖板盖合,所述踏板的下端与底盘支架通过铰链结构固定连接;所述踏板开设有踏板扣手凹槽;所述踏板扣手凹槽与上盖板扣手凹槽相对设置。
20.进一步,所述清洁设备还包括防尘条;所述防尘条与所述设备外壳的内壁贴合,并设置在所述设备外壳与所述上盖板扣手凹槽形成的空隙位置。
21.进一步,所述踏板的下端开设有踏板避让凹槽;下盖板的管道避让口伸出所述踏板避让凹槽;所述下盖板的外形与所述踏板避让凹槽运动包络匹配。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底盘防护盖板结构及清洁设备,通过上下设置的分布式盖板,解决了调试检测时拆装面积大的问题;通过上下盖板的搭边结构固定方式,确保了盖板的整体外观一致性。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盘防护盖板结构的第一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盘防护盖板结构的第二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盘防护盖板结构的第三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盘防护盖板结构的第四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2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底盘防护盖板结构,可安装于清洁设备上,用于对清洁设备的内部管路、线束、机械运动机构等起到防护、装饰作用,避免管路、线束外露造成受损、影响美观等问题,也避免了机械运动机构外露的安全隐患。
29.本实用新型所称的“清洁设备”可以是任何具备清洁功能的设备,例如,可以是手推式、驾驶式、自走式的洗地车\洗地机、扫地车\扫地机、环卫车、清洗机、吸尘车\尘推车等设备;也可以是利用自动驾驶技术实现的洗地车\洗地机、扫地车\扫地机、扫地机器人、环卫车、清洗机、吸尘车\尘推车等设备。
30.以下实施例一以底盘防护盖板结构应用到自动驾驶洗地车上为例进行说明。
31.实施例一
32.图1、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盘防护盖板结构的第一、第二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底盘防护盖板结构,包括上盖板2和下盖板3。
33.下盖板3与底盘支架(图中未示出)可拆卸固定连接;上盖板2和下盖板3通过搭接边结构可拆卸固定连接;上盖板与底盘支架(图中未示出)可拆卸固定连接。
34.具体的,自动驾驶洗地车的内部零件机构布局可以分为两大块,一部分是集中线束、管路、电磁阀等管路相关电气件,一部分是电机、机械运动部件,在排布上,电气件一般位于机械件的上方。上盖板2负责对位于底盘支架上方的电气件进行防护,下盖板3负责对位于底盘支架下方的机械件进行防护。上盖板2上端的两侧分别可拆卸固定在底盘支架上,
上盖板2下端与下盖板3的上端通过搭接边结构可拆卸固定连接,下盖板3的下端与底盘支架可拆卸固定连接。可选的,上盖板2和下盖板3采用塑料机加工、吸塑、注塑、吹塑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加工成型,加工厚度为3mm-6mm。优选的,盖板外观颜色与车身外壳一致。
35.优选的,为了使安装固定部分外观与盖板保持贴合贴合美观,可拆卸固定连接方式可采用沉头孔配合沉头螺栓固定连接的方式。可选的,沉头螺栓为不锈钢、碳钢镀锌或碳钢发黑材质,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强度。
36.具体的,上盖板2上端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沉头孔21,第一沉头孔21与底盘支架安装点(图中未示出)对齐,拧入第一沉头螺栓211固定,当需要检修时用工具拧出螺栓即可进行拆卸。下盖板3上端的两侧具有下盖板安装翻边33,下盖板安装翻边33开设有第二沉头孔34,底盘支架上的焊接螺母(图中未示出)与第二沉头孔34对准,拧入第二沉头螺栓341紧固。优选的,由于下盖板3的下端需要避开管道,下端的固定方式可采用卡接的方式以解决空间限制工具操作的问题。具体的,下盖板3的两侧分别具有下盖板侧壁36,下盖板侧壁36的底端开设有卡槽35,底盘支架上设置有轴肩螺栓6,安装固定下盖板3时,先将卡槽35卡入轴肩螺栓6的轴肩部,沿轴肩螺栓6的轴线旋转下盖板3到上端的第二沉头孔34与底盘支架上的焊接螺母对准,再拧入第二沉头螺栓341固定。
37.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下盖板3具有搭接边结构,下盖板3的下盖板搭接边31内陷于下盖板3的表面,上盖板2固定于下盖板搭接边31上,上盖板2和下盖板3的结合部位于同一平面。
38.进一步优选的,下盖板搭接边31上设置有嵌件螺母32,上盖板2和下盖板3通过沉头孔配合沉头螺栓和嵌件螺母固定连接。
39.具体的,由于车辆的电气件部分检修的频率较高,而机械件很少检修,将搭接边结构设置在下盖板3的上端,上盖板2的下端搭扣在下盖板3的下盖板搭接边31上,上盖板2的下端开设有第三沉头孔22,下盖板搭接边31上设置有与第三沉头孔相等数量的嵌件螺母32,将第三沉头孔22和嵌件螺母32对准,拧入第三沉头螺栓221。当电气件发生故障需要检修时,拧下第三沉头螺栓221和第一沉头螺栓211,即可单独取下第一盖板进行电气件的检修。为了使上盖板2和下盖板3的外观保持一致美观,下盖板3的搭接边内陷的深度根据上盖板2的盖板厚度设置,当上盖板2和下盖板3完成装配后,上盖板2和下盖板3的结合部位于同一平面。
40.优选的,上盖板2的两侧具有上盖板侧壁23,通过两侧的侧壁将内部线束、管路约束在盖板内部,达到对线束和管路的保护作用。
41.优选的,上盖板2上具有固定部(图中未示出),固定部包括多个固定孔24和固定螺栓241,底盘上的元部件通过多个部件固定孔24和固定螺栓241配合限定在固定区域。
42.具体的,如电磁阀等元部件在底盘上的固定方式可以通过固定部的设置来进行固定,可选的,在底盘上元部件的周边部位设置焊接螺母,在上盖板2与焊接螺母相对的位置开设固定孔24,将固定螺栓241穿入固定孔24并旋入焊接螺母固定,进一步可选的,固定孔24为沉头孔,固定螺栓241为沉头螺栓。多个固定孔24和固定螺栓241的配合将元部件限定在固定区域。
43.优选的,在具有伸出开关的设备中,底盘防护盖板还包括检测开关盖板7,检测开关盖板7与底盘支架可拆卸固定连接。
44.具体的,底盘上的伸出开关(图中未示出)容置在检测开关盖板7内,检测开关盖板7上设置有第四沉头孔(图中未示出)和第四沉头螺栓711,第四沉头孔与底盘支架安装点对齐,拧入第四沉头螺栓711固定。
45.考虑到自动驾驶洗地车等清洁设备中一般会布置有用于吸取污水的管道等弯曲型结构,为了避让这类结构同时起到保护作用,优选的,在下盖板3的下侧具有弧形的管道避让口37。
46.具体的,如图1所示,下盖板3的下侧随吸污管道的弯曲型结构设置管道避让口37的弧型表面,以使管道避让口37能够保护吸污管道同时又不会对其产生压迫力,避免吸污管道产生形变。
47.优选的,为了配合自动驾驶清洁车的踏板8的开合,上盖板2开设有上盖板扣手凹槽25。
48.具体的,上盖板扣手凹槽25内陷于上盖板2的表面,内陷的空间为扣下踏板8时的扣手空间。
49.实施例二
50.以下实施例二的清洁设备以自动驾驶洗地车为例进行说明。
5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如图3和图4所示,清洁设备包括设备外壳9、用于固定上盖板2、下盖板3的底盘支架(图中未示出)和实施例一提供的任意一种底盘防护盖板结构。
52.底盘防护盖板结构固定于底盘支架,底盘支架设置在设备外壳9内。
53.优选地,清洁设备还包括踏板8,设备外壳9具有踏板开口91,踏板8垂直设置在踏板开口91内,并与底盘防护盖板结构的上盖板2和下盖板3盖合,踏板8的下端与底盘支架通过铰链结构固定连接;踏板8开设有踏板扣手凹槽81;踏板扣手凹槽81与上盖板扣手凹槽25相对设置。
54.具体的,当踏板8盖合时,踏板8与上盖板2和下盖板3的表面接触,仅通过踏板扣手凹槽81将踏板8翻下来难度大,配合上盖板扣手凹槽25留出来的扣手空间下翻踏板8简单方便省力。
55.优选的,清洁设备还包括防尘条10;防尘条10与设备外壳9的内壁贴合,并设置在设备外壳9与踏板扣手凹槽81和上盖板扣手凹槽25形成的空隙位置。
56.具体的,由于上盖板扣手凹槽25的存在,设备外壳9与底盘防护盖板之间存在空隙,灰尘可以通过踏板扣手凹槽81和空隙进入到设备外壳内部,在进行踏板8的开合操作时容易通过空隙触碰到内部的线束、管路,防尘条10设置在空隙处用于保护内部线束、管路,同时也防止灰尘进入车身内部。可选的,防尘条10为防尘泡棉。
57.优选的,踏板8的下端开设有踏板避让凹槽82;下盖板3的管道避让口37伸出踏板避让凹槽82;下盖板3的外形与所述踏板避让凹槽82运动包络匹配。
58.具体的,由于自动驾驶洗地车的吸污管11延伸到车身的设备外壳9的外部,踏板8设置有踏板避让凹槽82,为了踏板8最大程度的保护内部结构,如图4所示,下盖板3的外形与踏板避让凹槽82在踏板8开合的过程中的运动包络匹配。在吸污管11需要插拔操作时,通过管道避让口37可快速方便进行插拔操作。
59.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
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底盘防护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防护盖板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下盖板与底盘支架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通过搭接边结构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上盖板与所述底盘支架可拆卸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防护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固定连接为通过沉头孔配合沉头螺栓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底盘防护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具有搭接边结构,所述下盖板的下盖板搭接边内陷于所述下盖板的表面,所述上盖板固定于所述下盖板搭接边上,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的结合部位于同一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盘防护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搭接边上设置有嵌件螺母,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通过沉头孔配合沉头螺栓和嵌件螺母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防护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上具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多个固定孔和固定螺栓;所述底盘上的元部件通过所述多个固定孔和固定螺栓配合将元部件限定在固定区域。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底盘防护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防护盖板还包括检测开关盖板;所述检测开关盖板与底盘支架可拆卸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盘防护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与底盘支架可拆卸固定连接具体为:所述下盖板的上端两侧与底盘支架可拆卸固定连接;下端两侧开设卡槽,所述底盘支架设置有轴肩螺栓,所述下盖板的下侧通过所述卡槽卡入所述轴肩螺栓的轴肩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防护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开设有上盖板扣手凹槽。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防护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的下侧具有弧形的管道避让口。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防护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两侧具有上盖板侧壁。11.一种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设备包括设备外壳、用于固定上盖板、下盖板的底盘支架和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种底盘防护盖板结构;所述底盘防护盖板结构固定于所述底盘支架,所述底盘支架设置在所述设备外壳内。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设备还包括踏板;所述设备外壳具有踏板开口,所述踏板垂直设置在所述踏板开口内,并与所述底盘防护盖板结构的上盖板和下盖板盖合,所述踏板的下端与底盘支架通过铰链结构固定连接;所述踏板开设有踏板扣手凹槽;所述踏板扣手凹槽与上盖板扣手凹槽相对设置。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设备还包括防尘条;所述防尘条与所述设备外壳的内壁贴合,并设置在所述设备外壳与所述上盖板扣手凹槽形成的空隙位置。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的下端开设有踏板避让凹槽;
下盖板的管道避让口伸出所述踏板避让凹槽;所述下盖板的外形与所述踏板避让凹槽运动包络匹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盘防护盖板结构及清洁设备,底盘防护盖板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下盖板与底盘支架可拆卸固定连接;上盖板和下盖板通过搭接边结构可拆卸固定连接;上盖板与底盘支架可拆卸固定连接。清洁设备包括设备外壳、底盘支架和底盘防护盖板结构;底盘防护盖板结构固定于底盘支架,底盘支架设置在设备外壳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底盘防护盖板结构,通过上下设置的分布式盖板,解决了调试检测时拆装面积大的问题;通过上下盖板的搭边结构固定方式,确保了盖板的整体外观一致性。确保了盖板的整体外观一致性。确保了盖板的整体外观一致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海 梁海军 刘渊 王肖 张德兆 霍舒豪 张放 李晓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30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7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