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智能配电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联络复杂配电网故障自愈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配电网位于电力系统的末端,起到连接电力系统和用电用户并分配电能的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用户对配电网的安全运行与可靠供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配合现有技术发展的智能配电网成为当下的热门研究方向。智能配电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故障后能够进行主动自愈控制,完成故障隔离与非故障区的供电恢复。
3.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配电网分布式故障自愈控制方法”,其公开号为cn106953306a,公开日期2017-07-14,步骤包括:由区域代理配电终端定时查询通信网络的延时和误码情况,根据延时和误码将通信网络分为三级,若网络延时小于10ms且短字节无误码,则发布a级网络通告;若网络延时在10~100ms之间且短字节无误码,则发布b及网络通告;若网络延时大于100ms或者短字节有误码,则发布c级网络通告;根据发布的网络通告等级启用相应的fa策略,a级采用查询式fa,b级采用允许式fa,c级采用就地控制模式。该配电网分布式故障自愈控制方法可以最大程度恢复供电区间,提高供电可靠性。但是当下城市中分布有越来越多的储能站和微型新能源发电点,该配电网故障自愈控制方法并没有考虑到如何结合储能站和新能源电能来提升配电网的故障自愈能力和供电恢复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没有充分利用分布在电网各处的储能设备和新能源电能来进一步提升配电网故障自愈能力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多联络复杂配电网故障自愈系统及方法,将配电网分为变电站、配电节点和储能库、用电终端三级进行网状连接,利用储能库辅助配电网供电恢复来提升配电网故障自愈能力,缩短故障自愈时间。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联络复杂配电网故障自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变电站,所述变电站连接若干配电节点,所述配电节点与相邻的配电节点互相连接,所述配电节点、由所述配电节点供电的若干用电终端和所述配电节点以及所述用电终端间的线路组成一个配电区域,所述配电区域内存在至少一条线路与相邻的配电区域内的一条线路连接。
6.本发明将配电网分为三个层级,变电站所在层级用于电能的输出为配电网供电;配电节点所在的层级用于电能的分配,用电终端作为配电网的最末端则是电能的消耗端。各个层级内部先进行组网,然后在层级之间进行电能的传输连接,同时将整个配电网分成若干个配电区域的组合,各个配电区域的边界重合。一个配电区域内包含有一个配电节点和若干个用电终端以及配电节点和用电终端间的线路,在正常工作时,配电节点只负责自身所在的配电区域内的用电分配。因此当产生故障时,只需要隔离故障所在的配电区域就不会对其余的配电网产生影响,此时只需要对隔离的配电区域进行故障自愈处理。
7.作为优选,故障自愈系统还包括若干储能库,所述任意一个储能库能与距离最近的三个储能库进行电能传输组成储能网络,所述储能网络能储存配电节点的剩余电能和接入电网的新能源电能,所述储能网络能给配电网供电。
8.本发明中特意考虑了储能库在配电网故障自愈中的作用,储能库首先组网并成一个储能网络,任意一个储能库都能和相邻的三个储能库之间进行能量传输。同时储能网络和配电节点组成的网络处在同一个层级,储能网络既与配电节点网络相连,又直接与用电终端相连。能储存配电网中的剩余电能,各个微型站点的新能源电能;同时还能将电能接入配电网作为电能补充,或直接对部分用电终端供电。
9.作为优选,所述用电终端b(i,j)设置有子智能设备w(i,j),所述配电节点ai设置有总智能设备wi,所述子智能设备w(i,j)向相邻子智能设备和总智能设备wi发送信息,所述总智能设备wi向相邻总智能设备和配电中心发送信息,所述智能设备控制线路的连接和隔离。
10.本发明中设置智能设备用于控制配电网的连接和隔离,同时智能设备可以检测到所在位置的配电网工作信息,判断是否有故障电流通过。智能设备之间能进行信息的交流,总智能设备能收集所有子智能设备的信息判断故障信息;在一定区域内的子智能设备也能相互交流信息判断该区域内的故障情况。
11.一种多联络复杂配电网故障自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断开配电节点,发生故障后,故障所在配电区域zi的配电节点ai断开;s2、配电故障定位,在断电的配电区域zi内检测具体故障信息,与配电节点ai处总智能设备wi接收到的所有子智能设备信息比对,确定故障位置;s3、非故障支路恢复供电,故障发生在配电节点ai的一条支线路上,对其余未发生故障的线路恢复供电;s4、故障隔离,对确定为发生故障的部分进行隔离;s5、故障支路恢复供电,对发生故障支路上其余未发生故障的部分恢复供电。
12.作为优选,当所述s2中定位的故障位置在配电节点ai处时,所述故障自愈方法包括:s6、隔离故障配电节点ai,断开配电节点ai的所有连接线路;s7、配电区域zi内的用电终端再分配,将配电区域zi内的用电终端根据连接关系分配到相邻的配电区域,由相邻的配电区域进行供电恢复。
13.本发明中配电网故障自愈方法主要是根据故障产生的位置进行分类后采取不同的步骤恢复供电。首先是配电节点故障,由于配电节点ai的故障,整个配电区域zi都会隔离而且在配电节点ai维修完成前都无法重新供电,因此需要相邻的配电节点帮助配电区域zi内的用电终端恢复供电。然后是配电区域zi内的某一条支路上出现故障,此时先对非故障支路进行供电恢复,然后在故障隔离后对故障支路进行供电恢复,可以大大提升配电网的故障自愈速度。
14.作为优选,所述s2包括以下步骤:s21、初步故障范围确定,子智能设备w(i,j)检测到故障电流并发送故障信息,判定用电终端b(i,j)与相邻用户终端的连接线路范围内发生故障;s22、故障准确定位,对初步判定的故障范围进行故障信息的采集,分析定位发生
故障的位置。
15.本发明的故障定位方法是先根据智能设备的交流信息圈定一个较大的故障范围,然后通过消息的故障信息采集精确定位故障位置。这种方法能将故障精确定位的范围从整个配电区域缩小到若干个用电终端及线路的范围内,提升了故障定位的速度;同时在初步定位时将初步确定的故障位置和其附近区域都确定为故障范围,可以避免实际故障点在初步圈定的故障范围之外。
16.作为优选,所述s1中断开配电节点前,总智能设备向就近的储能库发送信息,由储能网络对配电区域zi内的重要用电终端进行单独供电。
17.本发明在配电区域zi隔离前向就近的储能库发送隔离信息,由储能库向配电区域zi内的重要用电终端进行单独供电,这样在配电区域zi隔离后,这些单独供电的用电终端不会断电,从而能保证用电终端的工作稳定性,这种通过储能网络对重要配电网进行供电恢复保护的作用对于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精加工企业等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8.作为优选,所述s7中的用电终端再分配,由储能网络和相邻的配电区域共同进行所述用电终端的再分配,根据传输能耗优化的原则连接用电终端进行供电恢复。
19.作为优选,所述s5故障支路恢复供电中,所述故障隔离部分的上游支路的用电终端由配电节点ai进行供电恢复;所述故障隔离部分的下游支路的用电终端根据传输能耗优化的原则进行供电恢复。
20.作为优选,所述传输能耗优化的原则满足:电能传输到所述用户终端路径距离的平方与所述用户终端的用电负荷的乘积为所述用户终端的传输能耗,所有需要进行供电恢复的用户终端的传输能耗之和取到最小值。
21.本发明对于配电网中断电部分用电终端的供电恢复采用传输能耗优化的原则重新设计电能传输路线进行供电恢复,尽量减小供电恢复后新规划线路的传输能耗负荷。同时采用储能网络就近对需要供电恢复的用电终端进行供电补充,减小配电节点到用电终端的电能传输负荷,降低配电网故障隔离自愈后对周围配电网的影响。
22.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配电网分为变电站、配电节点和储能库、用电终端三级进行网状连接,利用储能库辅助配电网供电恢复来提升配电网故障自愈能力,缩短故障自愈时间;通过对配电网内的区域划分,一个配电区域对应一个配电节点和若干用电终端,减小故障隔离自愈过程中对周围配电区域的影响;采用智能设备信息交流初步确定故障范围,配合故障信息的详细检测,提升故障定位的速度和准确度。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发明故障自愈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故障自愈系统中储能网络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故障自愈的流程图;图4是本发明部分配电网的一种配电区域连接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部分配电网的另一种配电区域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25.如图1所示,一种多联络复杂配电网故障自愈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变电站t1和t2,变电站连接若干配电节点ai,配电节点与相邻的配电节点互相连接,配电节点ai、由配电节点供电的若干用电终端b(i,j)和配电节点以及用电终端间的线路组成一个配电区域zi,配电区域zi内存在至少一条线路与相邻的配电区域内的一条线路连接。使得每一个用电终端至少有两条线路连接其他的用电终端。
26.如图2所示,配电网故障自愈系统还包括若干储能库,任意一个储能库能与距离最近的三个储能库进行电能传输组成储能网络,储能网络能储存配电节点的剩余电能和接入电网的新能源电能,储能网络能给配电网供电。
27.用电终端b(i,j)设置有子智能设备w(i,j),配电节点ai设置有总智能设备wi,子智能设备w(i,j)向相邻子智能设备和总智能设备wi发送信息,总智能设备wi向相邻总智能设备和配电中心发送信息,智能设备控制线路的连接和隔离。
28.如图3所示,一种多联络复杂配电网故障自愈方法,包括:s1、断开配电节点,发生故障后,故障所在配电区域zi的配电节点ai断开;s2、配电故障定位,在断电的配电区域zi内检测具体故障信息,与配电节点ai处总智能设备wi接收到的所有子智能设备信息比对,确定故障位置;s3、非故障支路恢复供电,故障发生在配电节点ai的一条支线路上,对其余未发生故障的线路恢复供电;s4、故障隔离,对确定为发生故障的部分进行隔离;s5、故障支路恢复供电,对发生故障支路上其余未发生故障的部分恢复供电。
29.当s2中定位的故障位置在配电节点ai处时,故障自愈方法包括:s6、隔离故障配电节点ai,断开配电节点ai的所有连接线路;s7、配电区域zi内的用电终端再分配,将配电区域zi内的用电终端根据连接关系分配到相邻的配电区域,由相邻的配电区域进行供电恢复。
30.s2中配电故障定位包括以下步骤:s21、初步故障范围确定,子智能设备w(i,j)检测到故障电流并发送故障信息,判定用电终端b(i,j)与相邻用户终端的连接线路范围内发生故障;s22、故障准确定位,对初步判定的故障范围进行故障信息的采集,分析定位发生故障的位置。
31.s1中断开配电节点前,总智能设备向就近的储能库发送信息,由储能网络对配电区域zi内的重要用电终端进行单独供电。
32.s7中的用电终端再分配,由储能网络和相邻的配电区域共同进行用电终端的再分配,根据传输能耗优化的原则连接用电终端进行供电恢复。
33.s5故障支路恢复供电中,故障隔离部分的上游支路的用电终端由配电节点ai进行供电恢复;故障隔离部分的下游支路的用电终端根据传输能耗优化的原则进行供电恢复。
34.传输能耗优化的原则满足:电能传输到用户终端路径距离的平方与用户终端的用电负荷的乘积为该用户终端的传输能耗,所有需要进行供电恢复的用户终端的传输能耗之和取到最小值。
35.本发明将配电网分为三个层级,变电站所在层级用于电能的输出为配电网供电;配电节点所在的层级用于电能的分配,用电终端作为配电网的最末端则是电能的消耗端。
各个层级内部先进行组网,然后在层级之间进行电能的传输连接,同时将整个配电网分成若干个配电区域的组合,各个配电区域的边界重合。一个配电区域内包含有一个配电节点和若干个用电终端以及配电节点和用电终端间的线路,在正常工作时,配电节点只负责自身所在的配电区域内的用电分配。因此当产生故障时,只需要隔离故障所在的配电区域就不会对其余的配电网产生影响,此时只需要对隔离的配电区域进行故障自愈处理。而每一个用电终端都至少有两条线路与其他用电终端连接,这样就保证了即使有一条线路出现故障,该用电终端可以通过另一条线路恢复供电。
36.本发明中特意考虑了储能库在配电网故障自愈中的作用,储能库首先组网并成一个储能网络,任意一个储能库都能和相邻的三个储能库之间进行能量传输。同时储能网络和配电节点组成的网络处在同一个层级,储能网络既与配电节点网络相连,又直接与用电终端相连。能储存配电网中的剩余电能,各个微型站点的新能源电能;同时还能将电能接入配电网作为电能补充,或直接对部分用电终端供电。本发明中储能网络直接与每个配电节点相连,从而可以选择与配电节点最近的储能站进行剩余电能存储以及配电补充。由于配电网中的用电终端过多,若每个用电终端都与储能网络连接则会导致线路过多反而提高了故障发生概率,因此储能网络重点连接重要程度高的用电终端,包括对供电要求严格的用电终端、具有多条线路连接的用户终端。
37.本发明中设置智能设备用于控制配电网的连接和隔离,同时智能设备可以检测到所在位置的配电网工作信息,判断是否有故障电流通过。智能设备之间能进行信息的交流,总智能设备能收集所有子智能设备的信息判断故障信息;在一定区域内的子智能设备也能相互交流信息判断该区域内的故障情况。
38.本发明中配电网故障自愈方法主要是根据故障产生的位置进行分类后采取不同的步骤恢复供电。首先是配电节点故障,由于配电节点ai的故障,整个配电区域zi都会隔离而且在配电节点ai维修完成前都无法重新供电,因此需要相邻的配电节点帮助配电区域zi内的用电终端恢复供电。然后是配电区域zi内的某一条支路上出现故障,此时先对非故障支路进行供电恢复,然后在故障隔离后对故障支路进行供电恢复,可以大大提升配电网的故障自愈速度。
39.本发明的故障定位方法是先根据智能设备的交流信息圈定一个较大的故障范围,然后通过消息的故障信息采集精确定位故障位置。这种方法能将故障精确定位的范围从整个配电区域缩小到若干个用电终端及线路的范围内,提升了故障定位的速度;同时在初步定位时将初步确定的故障位置和其附近区域都确定为故障范围,可以避免实际故障点在初步圈定的故障范围之外。
40.本发明在配电区域zi隔离前向就近的储能库发送隔离信息,由储能库向配电区域zi内的重要用电终端进行单独供电,这样在配电区域zi隔离后,这些单独供电的用电终端不会断电,从而能保证用电终端的工作稳定性,这种通过储能网络对重要配电网进行供电恢复保护的作用对于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精加工企业等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1.本发明对于配电网中断电部分用电终端的供电恢复采用传输能耗优化的原则重新设计电能传输路线进行供电恢复,尽量减小供电恢复后新规划线路的传输能耗负荷。同时采用储能网络就近对需要供电恢复的用电终端进行供电补充,减小配电节点到用电终端的电能传输负荷,降低配电网故障隔离自愈后对周围配电网的影响。
42.实施例一,如图4所示是本发明部分配电网的一种配电区域连接示意图,其中,z1到z3分别表示三个配电区域,a1到a3分别表示三个配电节点,b(i,j)则表示一个用电终端,e1表示储能站。在同一个配电区域内的线路用实线表示,跨区域的连接线路用虚线表示。
43.当图4中的用电终端b(1,1)出现故障时,配电节点a1断开,配电区域z1隔离,此时对故障点进行定位。由于用电终端b(1,1)故障,该用电终端处的子智能设备w(1,1)检测到故障信息,有故障电流流过,向其他子智能设备和总智能设备w1发送故障信息,此时判定用电终端b(1,1)、用电终端b(1,5)、用电终端b(1,7)以及用电终端b(1,1)所连接的三条线路为故障范围。然后利用在各个用电终端处和配电节点处的图像采集设备、温度传感器、电流电压传感器等采集初步故障范围内的详细信息,判断准确的故障位置。由于故障发生在配电节点a1的a1-b(1,1)这条支路上,因此a1-b(1,2)支路、a1-b(1,3)支路和a1-b(1,4)支路都是非故障支路,此时首先对这三条非故障支路进行供电恢复,由配电节点a1继续对这三条支路供电。然后在精确定位b(1,1)为故障位置并隔离后,需要对b(1,5)、b(1,6)和b(1,7)这三个用电终端进行恢复供电。
44.在图4中可以看到,b(1,5)可以通过配电区域z3的a3-b(3,3)-b(3,8)-b(3,9)-b(3,10)-b(1,5)的跨区域线路恢复供电,也可以选择e1-b(3,8)-b(3,9)-b(3,10)-b(1,5)的线路恢复供电;b(1,6)可以通过配电区域z2的a2-b(2,4)-b(2,1)-b(1,6)的跨区域线路恢复供电,也可以选择e1-b(2,4)-b(2,1)-b(1,6)的线路恢复供电;b(1,7)可以通过a1-b(1,2)-b(1,8)-b(1,9)-b(1,7)的线路恢复供电,也可以选择a2-b(2,3)-b(2,6)-b(1,9)-b(1,7)的线路恢复供电。这些恢复供电的线路中,既包含直接由配电节点沿着线路恢复供电的方案,也包含由储能站进行恢复供电的方案。在选择供电恢复线路时考虑传输能耗优化的原则,选择传输到用电终端距离最短的线路作为恢复供电的第一选择,其余的线路作为备选。这样就完成了配电网在b(1,1)发生故障后的故障自愈过程。
45.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是本发明部分配电网的另一种配电区域连接示意图,其中z1到z5分别表示五个配电区域,a1到a5分别表示五个配电节点,b(i,j)表示一个用电终端,e1和e2表示储能站。在同一个配电区域内的线路用实线表示,跨区域的连接线路用虚线表示。储能站直接连接有三条及以上线路经过的用电终端。
46.当图5中的配电节点a1发生故障时,配电节点a1断开,配电区域z1隔离,此时对故障点进行定位。由于配电节点a1故障,总智能设备w1会检测到故障信息,有故障电流流过,同时b(1,1)、b(1,2)、b(1,3)和b(1,4)也有概率检测到故障电流流过的信息,此时初步判断b(1,1)、b(1,2)、b(1,3)、b(1,4)以及与配电节点a1组成的区域范围内是初步故障范围。然后根据人工智能识别初步故障范围内的图片信息和采集到的配电网数据判断具体的故障位置,确定配电节点a1发生故障。在配电区域z1内隔离配电节点a1,此时a1-b(1,1)、a1-b(1,2)、a1-b(1,3)和a1-b(1,4)四条支路都是故障支路,因此需要进行用电终端再分配,由配电区域z1相邻的配电区域z2、z3、z4和z5以及储能站e1和e2对配电区域z1内的用户终端重新划分线路进行供电恢复。
47.由图5中可以看出,当a1隔离后,配电区域z1内的所有用电终端可以分成两部分,b(1,1)、b(1,5)、b(1,6)、b(1,7)和b(1,2)、b(1,8)、b(1,9)这两条相连的线路l1以及b(1,3)、b(1,10)、b(1,11)和b(1,4)、b(1,12)、b(1,13)、b(1,14)这两条相连的线路l2。线路l1中储能站e1可以直接对b(1,1)进行供电恢复然后逐个对整个线路l1进行供电恢复;也可以将线
路l1分解,通过配电区域z2、z3和z5内与线路l1存在连接关系的线路对线路l1上的用电终端进行供电恢复。同样的,线路l2中储能站e2可以直接对b(1,3)进行供电恢复或者储能站e1直接对b(1,12)进行供电恢复,然后逐个对整条线路l2进行供电恢复;也可以将线路l2分解,通过配电区域z3、z4和z5内与线路l2存在连接关系的线路对线路l2上的用电终端进行供电恢复。此时选择恢复供电的线路需要考虑传输能耗优化的原则,以用电终端b(1,j)为例,终端耗电记为pj,对用电终端b(1,j)进行供电恢复的线路长度为lj,则用电终端的传输能耗为线路长度的平方与终端耗电的乘积,我们选择所有用电终端的传输能耗之和是最小值的供电恢复线路作为首选的连接线路进行供电恢复。
48.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阐述和说明,以便于理解,并不是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联络复杂配电网故障自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变电站,所述变电站连接若干配电节点,所述配电节点与相邻的配电节点互相连接,所述配电节点、由所述配电节点供电的若干用电终端和所述配电节点以及所述用电终端间的线路组成一个配电区域,所述配电区域内存在至少一条线路与相邻的配电区域内的一条线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联络复杂配电网故障自愈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储能库,所述任意一个储能库能与距离最近的三个储能库进行电能传输组成储能网络,所述储能网络能储存配电节点的剩余电能和接入电网的新能源电能,所述储能网络能给配电网供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联络复杂配电网故障自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终端b(i,j)设置有子智能设备w(i,j),所述配电节点ai设置有总智能设备wi,所述子智能设备w(i,j)向相邻子智能设备和总智能设备wi发送信息,所述总智能设备wi向相邻总智能设备和配电中心发送信息,所述智能设备控制线路的连接和隔离。4.一种多联络复杂配电网故障自愈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联络复杂配电网故障自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s1、断开配电节点,发生故障后,故障所在配电区域zi的配电节点ai断开;s2、配电故障定位,在断电的配电区域zi内检测具体故障信息,与配电节点ai处总智能设备wi接收到的所有子智能设备信息比对,确定故障位置;s3、非故障支路恢复供电,故障发生在配电节点ai的一条支线路上,对其余未发生故障的线路恢复供电;s4、故障隔离,对确定为发生故障的部分进行隔离;s5、故障支路恢复供电,对发生故障支路上其余未发生故障的部分恢复供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联络复杂配电网故障自愈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s2中定位的故障位置在配电节点ai处时,所述故障自愈方法包括:s6、隔离故障配电节点ai,断开配电节点ai的所有连接线路;s7、配电区域zi内的用电终端再分配,将配电区域zi内的用电终端根据连接关系分配到相邻的配电区域,由相邻的配电区域进行供电恢复。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联络复杂配电网故障自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以下步骤:s21、初步故障范围确定,子智能设备w(i,j)检测到故障电流并发送故障信息,判定用电终端bij与相邻用户终端的连接线路范围内发生故障;s22、故障准确定位,对初步判定的故障范围进行故障信息的采集,分析定位发生故障的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联络复杂配电网故障自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断开配电节点前,总智能设备向就近的储能库发送信息,由储能网络对配电区域zi内的重要用电终端进行单独供电。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联络复杂配电网故障自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中的用电终端再分配,由储能网络和相邻的配电区域共同进行所述用电终端的再分配,根据传输能耗优化的原则连接用电终端进行供电恢复。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联络复杂配电网故障自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故
障支路恢复供电中,所述故障隔离部分的上游支路的用电终端由配电节点ai进行供电恢复;所述故障隔离部分的下游支路的用电终端根据传输能耗优化的原则进行供电恢复。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多联络复杂配电网故障自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能耗优化的原则满足:电能传输到所述用户终端路径距离的平方与所述用户终端的用电负荷的乘积为所述用户终端的传输能耗,所有需要进行供电恢复的用户终端的传输能耗之和取到最小值。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联络复杂配电网故障自愈系统及方法,故障自愈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变电站,变电站连接若干配电节点,配电节点与相邻的配电节点互相连接,配电节点、由配电节点供电的若干用电终端和配电节点以及用电终端间的线路组成一个配电区域,配电区域内存在至少一条线路与相邻的配电区域内的一条线路连接;故障自愈方法包括断开配电节点,配电故障定位,非故障支路恢复供电,故障隔离,故障支路恢复供电。本发明将配电网分为变电站、配电节点和储能库、用电终端三级进行网状连接,利用储能库辅助配电网供电恢复来提升配电网故障自愈能力,缩短故障自愈时间。缩短故障自愈时间。缩短故障自愈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方景辉 沈红峰 陈超 姚强 龚利武 张健 潘白浪 张炜 徐克 吴韬 顾一星 朱晓晨 吴湘源 陆翔 沈美勤 邓子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平湖市通用电气安装有限公司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1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7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