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针灸治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综合针灸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医疗护理中,针灸和推拿是常见的护理方式。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
3.目前,隔姜灸在艾灸中应用较广,而大多数的隔姜灸在对患者使用中,都需医护人员手工将艾叶放入压模中,将其压成圆锥形,随后将姜片扎孔,然后将姜片放在患者需艾灸的部位,随后将圆锥形的艾叶放在姜片上,如此,浪费了医护人员的大量时间和精力,所以我们需要一种综合针灸治疗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针灸治疗装置,具备省时省力,操作简便,容易使用的优点,解决了浪费了医护人员的大量时间和精力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综合针灸治疗装置,包括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上定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外接动力源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圆齿盘和圆盘凸轮,所述承重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定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与第一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上开设有用于将艾叶和将姜片翻转使之落在患者需艾灸部位的翻转机构,所述圆盘凸轮上设有用于将姜片扎孔、将艾叶压型且翻转后将其推出的辅助机构。
6.优选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杆上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定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与圆盘凸轮相配合的配合球,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与圆齿盘间歇啮合的第一齿轮。
7.优选的,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有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杆远离配合球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承重块,所述第一承重块上开设有用于将艾叶压为圆锥形的圆锥通孔,所述第一承重块上开设有多组扎针通孔。
8.优选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圆盘凸轮上表面的筒套,所述筒套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筒套的内壁上定轴滑动连接有圆柱凸轮,所述圆柱凸轮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块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圆柱凸轮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并通过该滑槽限位滑动连接有连接架,所述承重板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连接架和圆柱凸轮均开设有与限位杆配合的限位槽。
9.优选的,所述辅助机构还包括有定轴转动连接在连接架上的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承重块,所述第二承重块上固定连接有与多组扎针通孔相适配的多组扎针,所述第二承重块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将圆锥通孔里的艾叶压型的压柱,所述第二承重块远离扎针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与圆锥通孔末端配合将成型后的艾叶推出的推杆,所述推杆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上固定连接有多组楔块。
10.优选的,所述辅助机构还包括有固定连接在第三转动杆上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三转动杆上套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远离第三转动杆的一端定轴转动连接有第四转动杆,所述第四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均啮合的第三齿轮,所述第四转动杆上套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远离第四转动杆的一端与第二转动杆转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一承重块上设有用于夹持姜片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第一承重块上的套环,所述套环上卡设有四个滑槽并通过四个该滑槽限位滑动连接有四个用于将姜片夹持的夹持块,每个所述夹持块上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套环的内壁上限位转动连接有与多组楔块相适配的齿环,所述齿环上开设有与四个滑动杆限位滑动连接的弧形槽。
12.优选的,所述承重板上设有用于向患者艾灸部位喷洒万花油的活塞机构,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承重板上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活塞筒,所述弧形活塞筒的内壁上轴向滑动连接有弧形密封塞,所述弧形密封塞上固定连接有弧形活塞杆,所述弧形活塞杆远离弧形密封塞的一端与第一转动杆固定连接。
13.优选的,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有进液管和输液管,所述弧形活塞筒通过进液管与外接供药机构固定连通,所述弧形活塞筒远离进液管的一端与输液管固定连通,所述输液管远离弧形活塞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嘴,所述进液管和输液管上均固定连接有单向阀。
14.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形状为矩形。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6.1、本发明通过整体结构的配合,达到了将艾叶和将姜片自动翻转使之落在患者需艾灸部位且自动对姜片扎孔和将艾叶压成圆锥形且翻转后将其推出的效果。
17.2、本发明通过设置翻转机构,达到了将艾叶和将姜片自动翻转使之落在患者需艾灸部位,从而无需医护人员放置,节省大量时间的效果。
18.3、本发明通过设置辅助机构,达到了自动对姜片扎孔和将艾叶压成圆锥形且翻转后将艾叶和姜片推出,无需人工扎孔和压型,节省了大量时间的效果
19.4、本发明通过设置固定机构,达到了四个夹持块将第一承重块上的姜片夹持,避免姜片掉落,且在翻转完成后,圆锥通孔内的艾叶和姜片可同时掉落,且掉落在患者需艾灸的部位,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的效果。
20.5、本发明通过设置活塞机构,达到了避免医护人员手动涂抹万花油,从而省时省力,且提高了艾灸质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外观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翻转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辅助机构未翻转前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辅助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发明辅助机构翻转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发明固定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本发明活塞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9为本发明活塞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承重板;11、第一支撑板;12、第二支撑板;13、限位杆;14、支撑块;2、转动轴;21、圆齿盘;22、圆盘凸轮;23、配合球;24、第二转动杆;25、连接块;26、第一转动杆;27、弹簧;28、第一齿轮;3、第一承重块;31、扎针通孔;32、圆锥通孔;33、套环;34、夹持块;35、齿环;36、滑动杆;4、筒套;41、圆柱凸轮;42、滑动槽;43、滑块;44、连接架;45、楔块;6、第二承重块;61、推杆;62、圆盘;63、第三转动杆;64、第二齿轮;65、第一限位块;66、第四转动杆;67、第三齿轮;68、第二限位块;7、扎针;71、压柱;8、弧形活塞筒;81、弧形活塞杆;82、弧形密封塞;83、进液管;84、输液管;85、喷嘴;86、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2.实施例一
3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综合针灸治疗装置,包括承重板1,承重板1上定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转动轴2与外接动力源固定连接,转动轴2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圆齿盘21和圆盘凸轮22,承重板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第二支撑板12上定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26,第一支撑板11上固定连接有弹簧27,弹簧27远离第一支撑板11的一端与第一转动杆26固定连接,第一转动杆26上开设有用于将艾叶和将姜片翻转使之落在患者需艾灸部位的翻转机构,圆盘凸轮22上设有用于将姜片扎孔、将艾叶压型且翻转后将其推出的辅助机构。
34.使用时,将本装置放置在患者的病床上,随后让患者躺在病床上,将本装置移动至患者需艾灸部位附近,随后轻微调节,使得本装置上的第一承重块3与患者需艾灸的部位位于同一轴线上,随后将本装置进行固定。
35.随后医护人员将艾叶放置进入圆锥通孔32内,随后将切好的姜片放置在第一承重块3上,使得姜片将艾叶覆盖,随后人工手动转动齿环35,使得四个夹持块34将第一承重块3上的姜片夹持,避免姜片掉落,随后启动外接动力源。
36.外界动力源可选用电机,因电机为现有设有设备,所以未在图中展示,在使用时,可更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选用合适的动力源。
37.进一步的,翻转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杆26上的连接块25,连接块25上定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24,第二转动杆24上固定连接有与圆盘凸轮22相配合的配合球23,第二转动杆24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与圆齿盘21间歇啮合的第一齿轮28。
38.进一步的,翻转机构还包括有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杆26远离配合球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承重块3,第一承重块3上开设有用于将艾叶压为圆锥形的圆锥通孔32,第一承重块3上开设有多组扎针通孔31。
39.随后外接动力源带动转动轴2转动,从而转动轴2上的圆齿盘21和圆盘凸轮22转动,在圆盘凸轮22转动时,使得与圆盘凸轮22相配合的配合球23带动第二转动杆24以第一
转动杆26为圆心往复摆动,当圆盘凸轮22的最“凸”处与配合球23相配合时,使得第一转动杆26向远离弹簧27的方向转动,且使得第一齿轮28与圆齿盘21啮合,使得第二转动杆24转动,当圆盘凸轮22的最“凸”处与配合球23配合完成后,第一转动杆26向弹簧27方向转动,从而第一齿轮28与圆齿盘21取消啮合,进而达到了第一齿轮28与圆齿盘21间歇啮合,从而第二转动杆24间歇转动的效果。
40.在第二转动杆24间歇转动时,其上的第一承重块3同步转动,从而达到了将艾叶和将姜片翻转使之落在患者需艾灸部位的效果。
41.进一步的,辅助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圆盘凸轮22上表面的筒套4,筒套4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块43,筒套4的内壁上定轴滑动连接有圆柱凸轮41,圆柱凸轮41上开设有滑动槽42,滑块43与滑动槽42滑动连接,圆柱凸轮4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并通过该滑槽限位滑动连接有连接架44,承重板1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3,连接架44和圆柱凸轮41均开设有与限位杆13配合的限位槽。
42.进一步的,辅助机构还包括有定轴转动连接在连接架44上的第三转动杆63,第三转动杆6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承重块6,第二承重块6上固定连接有与多组扎针通孔31相适配的多组扎针7,第二承重块6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将圆锥通孔32里的艾叶压型的压柱71,第二承重块6远离扎针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与圆锥通孔32末端配合将成型后的艾叶推出的推杆61,推杆61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圆盘62,圆盘62上固定连接有多组楔块45。
43.进一步的,辅助机构还包括有固定连接在第三转动杆63上的第二齿轮64,第三转动杆63上套接有第一限位块65,第一限位块65远离第三转动杆63的一端定轴转动连接有第四转动杆66,第四转动杆66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二齿轮64和第一齿轮28均啮合的第三齿轮67,第四转动杆66上套接有第二限位块68,第二限位块68远离第四转动杆66的一端与第二转动杆24转动连接。
44.在圆盘凸轮22转动时,其上的筒套4同步转动,使得筒套4内壁上的滑块43同步转动,由于滑块43与圆柱凸轮41上的滑动槽42滑动连接,且圆柱凸轮41上开设有与限位杆13配合的限位槽,而且限位杆13为矩形,使得圆柱凸轮41只可以往复上下滑动,不可以转动的效果。
45.在圆柱凸轮41往复上下滑动时,其上的连接架44同步跟随往复上下滑动,使得第三转动杆63同步上下往复滑动,从而第二承重块6往复上下滑动。
46.在圆盘凸轮22的最“凸”处与配合球23配合完成后,此时,第一齿轮28与圆齿盘21取消啮合,与此同时,第二承重块6上的扎针7和压柱71同步向下滑动,使得通过扎针7与扎针通孔31的配合,将姜片扎孔,通过压柱71与圆锥通孔32顶端的配合,从而达到了将艾叶压实,使之的圆锥形状较稳定。
47.在扎孔和压型完成后,当圆盘凸轮22的最“凸”处与配合球23相配合时,此时第一齿轮28与圆齿盘21啮合,与此同时,第二转动杆24上的第一齿轮28转动,由于第三齿轮67与第二齿轮64和第一齿轮28均啮合使得第三转动杆63同步转动,从而第一承重块3和第二承重块6同步抓到弄,直至第一齿轮28与圆齿盘21取消啮合,此时,第一承重块3和第二承重块6均翻转180度。
48.通过设置第三齿轮67、第二齿轮64和第一齿轮28,达到了在连接架44往复上下滑动时,第三齿轮67与第二齿轮64和第一齿轮28始终啮合的效果,且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块65
和第二限位块68达到了对第四转动杆66支撑且限位的效果。
49.进而达到了圆锥通孔32内的艾叶和姜片同时掉落,且掉落在患者需艾灸的部位,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50.进一步的,限位杆13的形状为矩形。
51.通过达到了限位杆13的形状为矩形达到了对圆柱凸轮41限位,使得圆柱凸轮41只可以往复上下滑动,不可以转动的效果。
52.实施例二
53.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第一承重块3上设有用于夹持姜片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第一承重块3上的套环33,套环33上卡设有四个滑槽并通过四个该滑槽限位滑动连接有四个用于将姜片夹持的夹持块34,每个夹持块34上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杆36,套环33的内壁上限位转动连接有与多组楔块45相适配的齿环35,齿环35上开设有与四个滑动杆36限位滑动连接的弧形槽。
54.在第一承重块3和第二承重块6均翻转180度后,此时第一齿轮28与圆齿盘21再次取消啮合,随后圆柱凸轮41带动连接架44向下滑动,使得圆盘62与楔块45同步向下滑动,直至楔块45与齿环35配合,使得齿环35沿楔块45的斜面发生转动,从而滑动杆36在齿环35内的弧形槽内滑动,从而夹持块34同步向远离齿环35方向滑动,从而取消对姜片夹持的效果。
55.在齿环35沿楔块45的斜面发生转动时,与此同时,推杆61沿圆锥通孔32的末端推动,从而将圆锥通孔32内的艾叶推出。
56.实施例三
57.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承重板1上设有用于向患者艾灸部位喷洒万花油的活塞机构,活塞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承重板1上的支撑块14,支撑块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活塞筒8,弧形活塞筒8的内壁上轴向滑动连接有弧形密封塞82,弧形密封塞82上固定连接有弧形活塞杆81,弧形活塞杆81远离弧形密封塞82的一端与第一转动杆26固定连接。
58.在第一转动杆26往复转动时,与其固定连接的弧形活塞杆81和弧形密封塞82在弧形活塞筒8内往复滑动,使得弧形活塞筒8内的气压往复变化。
59.更进一步的,活塞机构包括有进液管83和输液管84,弧形活塞筒8通过进液管83与外接供药机构固定连通,弧形活塞筒8远离进液管83的一端与输液管84固定连通,输液管84远离弧形活塞筒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嘴85,进液管83和输液管84上均固定连接有单向阀86。
60.在弧形活塞杆81和弧形密封塞82在弧形活塞筒8内向远离进液管83的方向滑动时,通过单向阀86的配合,产生负压,从而通过进液管83将未接供液机构内的万花油吸入弧形活塞筒8内,当弧形活塞杆81和弧形密封塞82在弧形活塞筒8内向进液管83的方向滑动时,通过单向阀86的配合,产生高压,从而弧形活塞筒8内的万花油通过输液管84输送至喷嘴85处,随后万花油通过通过喷嘴85喷在患者需艾灸的部位,进而达到了避免医护人员手动涂抹万花油,从而省时省力,且提高了艾灸质量的效果。
61.工作原理:该一种综合针灸治疗装置,使用时,将本装置放置在患者的病床上,随后让患者躺在病床上,将本装置移动至患者需艾灸部位附近,随后轻微调节,使得本装置上的第一承重块3与患者需艾灸的部位位于同一轴线上,随后将本装置进行固定。
62.随后医护人员将艾叶放置进入圆锥通孔32内,随后将切好的姜片放置在第一承重块3上,使得姜片将艾叶覆盖,随后人工手动转动齿环35,使得四个夹持块34将第一承重块3上的姜片夹持,避免姜片掉落,随后启动外接动力源。
63.外界动力源可选用电机,因电机为现有设有设备,所以未在图中展示,在使用时,可更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选用合适的动力源。
64.随后外接动力源带动转动轴2转动,从而转动轴2上的圆齿盘21和圆盘凸轮22转动,在圆盘凸轮22转动时,使得与圆盘凸轮22相配合的配合球23带动第二转动杆24以第一转动杆26为圆心往复摆动,当圆盘凸轮22的最“凸”处与配合球23相配合时,使得第一转动杆26向远离弹簧27的方向转动,且使得第一齿轮28与圆齿盘21啮合,使得第二转动杆24转动,当圆盘凸轮22的最“凸”处与配合球23配合完成后,第一转动杆26向弹簧27方向转动,从而第一齿轮28与圆齿盘21取消啮合,进而达到了第一齿轮28与圆齿盘21间歇啮合,从而第二转动杆24间歇转动的效果。
65.在第二转动杆24间歇转动时,其上的第一承重块3同步转动,从而达到了将艾叶和将姜片翻转使之落在患者需艾灸部位的效果。
66.在圆盘凸轮22转动时,其上的筒套4同步转动,使得筒套4内壁上的滑块43同步转动,由于滑块43与圆柱凸轮41上的滑动槽42滑动连接,且圆柱凸轮41上开设有与限位杆13配合的限位槽,而且限位杆13为矩形,使得圆柱凸轮41只可以往复上下滑动,不可以转动的效果。
67.在圆柱凸轮41往复上下滑动时,其上的连接架44同步跟随往复上下滑动,使得第三转动杆63同步上下往复滑动,从而第二承重块6往复上下滑动。
68.在圆盘凸轮22的最“凸”处与配合球23配合完成后,此时,第一齿轮28与圆齿盘21取消啮合,与此同时,第二承重块6上的扎针7和压柱71同步向下滑动,使得通过扎针7与扎针通孔31的配合,将姜片扎孔,通过压柱71与圆锥通孔32顶端的配合,从而达到了将艾叶压实,使之的圆锥形状较稳定。
69.在扎孔和压型完成后,当圆盘凸轮22的最“凸”处与配合球23相配合时,此时第一齿轮28与圆齿盘21啮合,与此同时,第二转动杆24上的第一齿轮28转动,由于第三齿轮67与第二齿轮64和第一齿轮28均啮合使得第三转动杆63同步转动,从而第一承重块3和第二承重块6同步抓到弄,直至第一齿轮28与圆齿盘21取消啮合,此时,第一承重块3和第二承重块6均翻转180度。
70.通过设置第三齿轮67、第二齿轮64和第一齿轮28,达到了在连接架44往复上下滑动时,第三齿轮67与第二齿轮64和第一齿轮28始终啮合的效果,且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块65和第二限位块68达到了对第四转动杆66支撑且限位的效果。
71.在第一承重块3和第二承重块6均翻转180度后,此时第一齿轮28与圆齿盘21再次取消啮合,随后圆柱凸轮41带动连接架44向下滑动,使得圆盘62与楔块45同步向下滑动,直至楔块45与齿环35配合,使得齿环35沿楔块45的斜面发生转动,从而滑动杆36在齿环35内的弧形槽内滑动,从而夹持块34同步向远离齿环35方向滑动,从而取消对姜片夹持的效果。
72.在齿环35沿楔块45的斜面发生转动时,与此同时,推杆61沿圆锥通孔32的末端推动,从而将圆锥通孔32内的艾叶推出。
73.进而达到了圆锥通孔32内的艾叶和姜片同时掉落,且掉落在患者需艾灸的部位,
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74.在第一转动杆26往复转动时,与其固定连接的弧形活塞杆81和弧形密封塞82在弧形活塞筒8内往复滑动,使得弧形活塞筒8内的气压往复变化,详细说明如下:
75.在上文中,弧形活塞杆81和弧形密封塞82在弧形活塞筒8内向远离进液管83的方向滑动时,通过单向阀86的配合,产生负压,从而通过进液管83将未接供液机构内的万花油吸入弧形活塞筒8内,当弧形活塞杆81和弧形密封塞82在弧形活塞筒8内向进液管83的方向滑动时,通过单向阀86的配合,产生高压,从而弧形活塞筒8内的万花油通过输液管84输送至喷嘴85处,随后万花油通过通过喷嘴85喷在患者需艾灸的部位,进而达到了避免医护人员手动涂抹万花油,从而省时省力,且提高了艾灸质量的效果。
76.随后医护人员将落在患者需艾灸部位的艾叶点燃,随后等待烧完即可。
7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综合针灸治疗装置,包括承重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1)上定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所述转动轴(2)与外接动力源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2)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圆齿盘(21)和圆盘凸轮(22),所述圆盘凸轮(22)上设有用于将姜片扎孔、将艾叶压型且翻转后将其推出的辅助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针灸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所述第二支撑板(12)上定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26),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上固定连接有弹簧(27),所述弹簧(27)远离第一支撑板(11)的一端与第一转动杆(2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26)上开设有用于将艾叶和将姜片翻转使之落在患者需艾灸部位的翻转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综合针灸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杆(26)上的连接块(25),所述连接块(25)上定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24),所述第二转动杆(24)上固定连接有与圆盘凸轮(22)相配合的配合球(23),所述第二转动杆(24)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与圆齿盘(21)间歇啮合的第一齿轮(28);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有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杆(26)远离配合球(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承重块(3),所述第一承重块(3)上开设有用于将艾叶压为圆锥形的圆锥通孔(32),所述第一承重块(3)上开设有多组扎针通孔(31);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圆盘凸轮(22)上表面的筒套(4),所述筒套(4)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块(43),所述筒套(4)的内壁上定轴滑动连接有圆柱凸轮(41),所述圆柱凸轮(41)上开设有滑动槽(42),所述滑块(43)与滑动槽(42)滑动连接,所述圆柱凸轮(4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并通过该滑槽限位滑动连接有连接架(44),所述承重板(1)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3),所述连接架(44)和圆柱凸轮(41)均开设有与限位杆(13)配合的限位槽;所述辅助机构还包括有定轴转动连接在连接架(44)上的第三转动杆(63),所述第三转动杆(6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承重块(6),所述第二承重块(6)上固定连接有与多组扎针通孔(31)相适配的多组扎针(7),所述第二承重块(6)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将圆锥通孔(32)里的艾叶压型的压柱(71),所述第二承重块(6)远离扎针(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与圆锥通孔(32)末端配合将成型后的艾叶推出的推杆(6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综合针灸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61)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圆盘(62),所述圆盘(62)上固定连接有多组楔块(4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综合针灸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还包括有固定连接在第三转动杆(63)上的第二齿轮(64),所述第三转动杆(63)上套接有第一限位块(65),所述第一限位块(65)远离第三转动杆(63)的一端定轴转动连接有第四转动杆(6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综合针灸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转动杆(66)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二齿轮(64)和第一齿轮(28)均啮合的第三齿轮(67),所述第四转动杆(66)上套接有第二限位块(68),所述第二限位块(68)远离第四转动杆(66)的一端与第二转动杆(24)转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综合针灸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重块(3)上设有用于夹持姜片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第一承重块(3)上的套环(33),所述套环(33)上卡设有四个滑槽并通过四个该滑槽限位滑动连接有四个用于将姜片
夹持的夹持块(34),每个所述夹持块(34)上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杆(36),所述套环(33)的内壁上限位转动连接有与多组楔块(45)相适配的齿环(35),所述齿环(35)上开设有与四个滑动杆(36)限位滑动连接的弧形槽。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综合针灸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1)上设有用于向患者艾灸部位喷洒万花油的活塞机构,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承重板(1)上的支撑块(14),所述支撑块(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活塞筒(8),所述弧形活塞筒(8)的内壁上轴向滑动连接有弧形密封塞(82),所述弧形密封塞(82)上固定连接有弧形活塞杆(81),所述弧形活塞杆(81)远离弧形密封塞(82)的一端与第一转动杆(26)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综合针灸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有进液管(83)和输液管(84),所述弧形活塞筒(8)通过进液管(83)与外接供药机构固定连通,所述弧形活塞筒(8)远离进液管(83)的一端与输液管(84)固定连通,所述输液管(84)远离弧形活塞筒(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嘴(85),所述进液管(83)和输液管(84)上均固定连接有单向阀(86)。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综合针灸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3)的形状为矩形。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针灸治疗装置,包括承重板,承重板上定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与外接动力源固定连接,转动轴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圆齿盘和圆盘凸轮,承重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定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第一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与第一转动杆固定连接,第一转动杆上开设有用于将艾叶和将姜片翻转使之落在患者需艾灸部位的翻转机构,圆盘凸轮上设有用于将姜片扎孔、将艾叶压型且翻转后将其推出的辅助机构。本发明通过整体结构的配合,达到了将艾叶和将姜片自动翻转使之落在患者需艾灸部位且自动对姜片扎孔和将艾叶压成圆锥形且翻转后将其推出的效果。和将艾叶压成圆锥形且翻转后将其推出的效果。和将艾叶压成圆锥形且翻转后将其推出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许嘉犇 薛玉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2.1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7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