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验科防污染式细菌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8-15  105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菌培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检验科防污染式细菌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2.细菌培养是一种用人工方法使细菌生长繁殖的技术,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数量大,种类多,它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成为致病的原因。大多数细菌可用人工方法培养,即将其接种于培养基上,使其生长繁殖,而细菌培养板一般广泛用于生物细菌领域,包括底座和与底座配合的顶盖,配合后整个板体呈矩形,底座上设置若干个培养腔,腔体可以根据生物培养需要设置为u型、v型以及平底型等形状,由于多数情况下,都是用于培养需氧细菌,所以底座与顶盖需要留有一定间隙,但是如果对于厌氧细菌的培养,那这个间隙就会对培养造成巨大的干扰,特别是如果将整个培养板倒置或者抖动,容易使相邻的培养腔内的菌体混合污染,对培养造成巨大不便。所以一般对这种情况,都是通过橡皮筋或夹具将顶盖与底座实现紧密贴合,但是这种架设方式不能保证内部不会有气体进入。
    3.而根据专利申请号cn204824852u公开的一种密封细菌培养板,包括底座、顶盖以及培养腔,所述每一培养腔的开口处均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顶盖的底面固设有橡胶垫,所述顶盖盖设在所述底座上时,所述橡胶垫与环形凸起过盈配合。当需要存放时,及时遇到抖动或者其他的干扰现象,但是此时,由于橡胶垫与环形凸起是过盈配合的,保证每一培养腔都会形成独立的密闭空间,而这个密闭空间可以保证内部厌氧细菌正常培养,且可以防止相邻的培养腔内细菌污染。
    4.然而我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当需要对某些培养腔内添加试剂或者某些培养腔内的细菌产生异常时,我们需要将整个顶盖拿开,这时则会使所有的培养腔都暴露在空气中,使得原本正常成长的细菌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最终得到的可能是有偏差的成品。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检验科防污染式细菌培养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验科防污染式细菌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检验科防污染式细菌培养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安装有多个培养腔,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上在所述培养腔对应位置设置有槽孔,所述槽孔内均活动安装有盖板;
    7.各所述盖板两侧边均配合安装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均与所述顶板相配合,且所述盖板顶部均设置有提手,当用手拉动所述提手时,对应所述盖板沿所述槽孔的方向平移,随后在对应所述辅助机构的作用下与所述顶板之间发生偏转。
    8.优选的,所述辅助机构均包括沟槽,所述沟槽靠近对应所述盖板的一端设置为圆弧形,所述沟槽内均配合安装有方块,且圆弧形区域的直径与所述方块对角线的长度相同,
    所述方块均可在对应所述沟槽内移动,且当所述方块移动到圆弧形区域时,所述方块可在圆弧形区域内做圆周运动;
    9.各所述方块远离对应所述沟槽的端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盖板对应位置设置有基座,所述连杆通过所述固定块可拆安装在对应所述基座上。
    10.优选的,所述连杆上均还设置有通孔,所述槽孔内壁上对应设置有固定轴,所述通孔与所述固定轴之间安装有拉簧。
    11.优选的,所述盖板底部四周均设置有弹性垫,对应所述槽孔内部四周设置有凸台,所述弹性垫与对应所述凸台相配合。
    12.优选的,所述盖板中间设置有方洞,所述方洞内固定安装有玻璃片。
    13.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底部与所述底座的顶部紧密贴合,所述培养腔在对应所述槽孔内。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区别于现有技术,通过在顶板上的对应培养腔的位置设置槽孔,在各槽孔内设置可开合的盖板及辅助结构的配合来控制单个培养腔的密闭情况,避免所有培养腔同时暴露在空气中,同时在盖板上设置玻璃片可随时观察细菌的成长情况。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局剖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板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盖板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底座;2-培养腔;3-顶板;4-槽孔;5-盖板;6-辅助机构;61
    ‑ꢀ
    沟槽;62-方块;63-连杆;64-固定块;65-基座;7-提手;8-通孔;9-固定轴;10-拉簧;11-弹性垫;12-凸台;13-方洞;14-玻璃片。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检验科防污染式细菌培养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安装有多个培养腔2,且底座1上设置有顶板3,顶板3上在培养腔2对应位置设置有槽孔4,槽孔4内均活动安装有盖板5;
    23.各盖板5两侧边均配合安装有辅助机构6,辅助机构6均与顶板3相配合,且盖板5顶部均设置有提手7,当用手拉动提手7时,对应盖板5沿槽孔4的方向平移,随后在对应辅助机构6的作用下与顶板3之间发生偏转。
    24.辅助机构6均包括沟槽61,沟槽61靠近对应盖板5的一端设置为圆弧形,沟槽61内均配合安装有方块62,且圆弧形区域的直径与所述方块对角线的长度相同,方块62均可在
    对应沟槽61内移动,方块62的两侧边与沟槽61的内壁刚好匹配,使得方块62只能沿着沟槽的方向做平行移动,且当方块62 移动到圆弧形区域时,因方块62的四角刚好与圆弧形区域的内壁相吻合,故方块62可在圆弧形区域内做圆周运动;
    25.各方块62远离对应沟槽61的端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杆63,连杆63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64,盖板5对应位置设置有基座65,连杆63通过固定块64可拆安装在对应基座65上,当盖板5运动时,因盖板上的基座65通过连杆63与方块62相配合,所以盖板5在方块62与沟槽61内壁的配合下只能沿着槽孔4的方向移动,当方块62移动到圆弧形区域时,方块62前进受限,只能在圆弧形区域内产生转动,即使得盖板5产生偏转。
    26.连杆63上均还设置有通孔8,槽孔4内壁上对应设置有固定轴9,通孔8 与固定轴9之间安装有拉簧10,通过拉簧10将连杆63与槽孔4内壁相连,使得盖板5始终受到一个向槽孔4内方向的拉力作用增加盖板5的密闭效果,同时方便闭合盖板5。
    27.盖板5底部四周均设置有弹性垫11,对应槽孔4内部四周设置有凸台12,弹性垫11与对应凸台12相配合,弹性垫11与凸台12紧密贴合,进一步增加密闭效果。
    28.盖板5中间设置有方洞13,方洞13内固定安装有玻璃片14,通过玻璃片可以随时观察细菌的成长情况,避免打开盖板5观察而使得培养腔2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
    29.顶板3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紧密贴合,培养腔2在对应槽孔4内,使得各个培养腔2处于单独密闭的环境中,防止各个培养腔2之间产生干扰,互相污染。
    3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检验科防污染式细菌培养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安装有多个培养腔(2),且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顶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上在所述培养腔(2)对应位置设置有槽孔(4),所述槽孔(4)内均活动安装有盖板(5);各所述盖板(5)两侧边均配合安装有辅助机构(6),所述辅助机构(6)均与所述顶板(3)相配合,且所述盖板(5)顶部均设置有提手(7),当用手拉动所述提手(7)时,对应所述盖板(5)沿所述槽孔(4)的方向平移,随后在对应所述辅助机构(6)的作用下与所述顶板(3)之间发生偏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验科防污染式细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6)均包括沟槽(61),所述沟槽(61)靠近对应所述盖板(5)的一端设置为圆弧形,所述沟槽(61)内均配合安装有方块(62),且圆弧形区域的直径与所述方块(62)对角线的长度相同,所述方块(62)均可在对应所述沟槽(61)内移动,且当所述方块(62)移动到圆弧形区域时,所述方块(62)可在圆弧形区域内做圆周运动;各所述方块(62)远离对应所述沟槽(61)的端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杆(63),所述连杆(63)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64),所述盖板(5)对应位置设置有基座(65),所述连杆(63)通过所述固定块(64)可拆安装在对应所述基座(65)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验科防污染式细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63)上均还设置有通孔(8),所述槽孔(4)内壁上对应设置有固定轴(9),所述通孔(8)与所述固定轴(9)之间安装有拉簧(1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验科防污染式细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5)底部四周均设置有弹性垫(11),对应所述槽孔(4)内部四周设置有凸台(12),所述弹性垫(11)与对应所述凸台(12)相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检验科防污染式细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5)中间设置有方洞(13),所述方洞(13)内固定安装有玻璃片(14)。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检验科防污染式细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的底部与所述底座(1)的顶部紧密贴合,所述培养腔(2)在对应所述槽孔(4)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验科防污染式细菌培养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安装有多个培养腔,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上在所述培养腔对应位置设置有槽孔,所述槽孔内均活动安装有盖板,各所述盖板两侧边均配合安装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均与所述顶板相配合,且所述盖板顶部均设置有提手,当用手拉动所述提手时,此检验科防污染式细菌培养装置,区别于现有技术,通过在顶板上的对应培养腔的位置设置槽孔,在各槽孔内设置可开合的盖板及辅助结构的配合来控制单个培养腔的密闭情况,避免所有培养腔同时暴露在空气中,同时在盖板上设置玻璃片可随时观察细菌的成长情况。况。况。


    技术研发人员:孙国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孙国锋
    技术研发日:2021.09.2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790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