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洗鞋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洗鞋机。
背景技术:
2.鞋子是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必需物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逐渐提高了对鞋子的要求,鞋子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饰品。在这样的形势下,洗鞋机应运而生。现有的洗鞋机通常是在洗衣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通过在洗涤桶内的波轮上设置毛刷构件以通过毛刷构件与鞋子之间的摩擦作用来达到清洗的目的。但是,这样的清洗方式通常会给鞋子带来一定程度的损伤且还会存在清洗效果不好的情况。
3.为了有效提升清洗效果,部分用户会在洗鞋机中投放洗涤球以实现辅助清洗效果,同时在设置洗涤球的前提下通过缩短清洗时间以减轻毛刷构件对鞋子产生的摩擦损伤,但是现有洗鞋机的洗涤球往往需要人工收纳或者人工将洗涤球放入洗涤桶内,给用户带来不便,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4.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洗鞋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洗鞋机中投放的洗涤球在每次使用后均需要人工收纳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洗鞋机,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洗涤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洗涤桶内的波轮、毛刷构件和助洗构件,所述毛刷构件设置在所述波轮的上方,并且所述波轮和所述毛刷构件均与所述洗鞋机的驱动轴相连,以使所述驱动轴能够驱动所述波轮和所述毛刷构件转动并因此实现清洗,所述助洗构件上设置有第一吸附构件,所述波轮上设置有第二吸附构件,所述助洗构件设置成能够在清洗过程中因洗涤水的带动而脱离所述第一吸附构件和所述第二吸附构件的吸附作用以跟随洗涤水转动并因此实现辅助清洗,并且能够在清洗结束后受所述第一吸附构件和所述第二吸附构件的吸附作用以回收至所述波轮上并因此实现收纳。
7.在上述洗鞋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波轮上形成有收纳槽,所述第二吸附构件位于所述收纳槽中,所述收纳槽的形状和所述助洗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形状相匹配,以使所述助洗构件回收至所述收纳槽中。
8.在上述洗鞋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收纳槽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多个所述收纳槽沿所述波轮的周向均匀分布。
9.在上述洗鞋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收纳槽的数量和所述助洗构件的数量相同。
10.在上述洗鞋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助洗构件为柔性助洗球。
11.在上述洗鞋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柔性助洗球的外表面包覆有网状结构。
12.在上述洗鞋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柔性助洗球的直径设定在5-15cm之间。
13.在上述洗鞋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吸附构件和所述第二吸附构件为磁吸附构件。
14.在上述洗鞋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毛刷构件为半球形毛刷柱。
15.在上述洗鞋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洗鞋机还包括毛刷结构,所述毛刷结构设置于所述波轮上。
16.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洗鞋机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洗涤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洗涤桶内的波轮、毛刷构件和助洗构件,所述毛刷构件设置在所述波轮的上方,并且所述波轮和所述毛刷构件均与所述洗鞋机的驱动轴相连,以使所述驱动轴能够驱动所述波轮和所述毛刷构件转动并因此实现清洗,所述助洗构件上设置有第一吸附构件,所述波轮上设置有第二吸附构件,并且所述波轮上形成有收纳槽,所述第二吸附构件位于所述收纳槽中,所述助洗构件设置成能够在清洗过程中因洗涤水的带动而脱离所述第一吸附构件和所述第二吸附构件的吸附作用以跟随洗涤水转动并因此实现辅助清洗,并且能够在清洗结束后受所述第一吸附构件和所述第二吸附构件的吸附作用以回收至所述收纳槽中并因此实现收纳。基于上述结构设置,本实用新型在有效保证所述助洗构件的辅助清洗效果的基础上,还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吸附构件和所述第二吸附构件的设置有效解决现有清洗球需要人工收纳的问题,从而有效实现所述助洗构件的自动收纳,并且本实用新型还通过所述收纳槽的设置来有效保证收纳的可靠性,进而有效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17.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基于所述收纳槽的形状和所述助洗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形状相匹配的设置能够使所述助洗构件更加快速准确地被收纳于所述收纳槽中,以便进一步提升收纳的可靠性。
18.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基于所述收纳槽和所述助洗构件相同数量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所述助洗构件收纳混乱的情况,有效保证所述助洗构件能够与所述收纳槽一一对应以实现准确收纳,进而有效提升所述助洗构件的收纳效果。
19.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所述助洗构件设置为柔性助洗球,以使所述柔性助洗球能够更好地跟随洗涤水转动以提升清洗效果,并且基于柔性材料的选择还能够更好地保护鞋子;所述网状结构的设置能够在保证降低对鞋子摩擦损伤程度的同时,进一步有效提升所述洗鞋机的清洗效果。
20.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洗鞋机通过设置不同直径的所述柔性助洗球以有效适应不同尺寸的鞋子以及相同鞋子的不同部位,以便进一步提升所述洗鞋机的清洗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21.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助洗构件处于工作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助洗构件处于收纳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助洗构件处于收纳位置时的俯视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助洗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
27.1、壳体;2、外桶;3、内桶;4、波轮;41、第二吸附构件;42、收纳槽;5、毛刷构件;6、助洗构件;61、第一吸附构件;62、网状结构;7、驱动构件;71、驱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本实用新型不对所述洗鞋机的具体应用场所作任何限制,可以是家用洗鞋机,也可以是商用洗鞋机,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这种具体应用对象的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上”、“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货源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基于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现有洗鞋机的助洗构件收纳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洗鞋机以解决现有洗鞋机的助洗构件收纳不便的问题,进而有效保证所述助洗构件收纳的便利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32.首先参阅图1和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助洗构件处于工作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助洗构件处于收纳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洗鞋机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的洗涤桶,作为一种优选设置方式,所述洗涤桶包括外桶2和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外桶2中的内桶3,外桶2用于盛水,内桶3上设置有多个通孔结构,用以漏水。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所述洗涤桶和壳体1的具体结构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本实用新型的洗鞋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洗涤桶内的波轮4、毛刷构件5和助洗构件6,毛刷构件5设置在波轮4的上方,并且波轮4和毛刷构件5均与所述洗鞋机的驱动构件7的驱动轴71相连,以使驱动轴71能够驱动波轮4和毛刷构件5并因此实现清洗;助洗构件6上设置有第一吸附构件61,波轮4上设置有第二吸附构件41,并且波轮4上形成有收纳槽42,第二吸附构件41位于收纳槽42中,助洗构件6设置成能够在清洗过程中因洗涤水的带动而脱离所第一吸附构件61和第二吸附构件41的吸附作用以跟随洗涤水转动并因此实现辅助清洗,并且能够在清洗结束后受第一吸附构件61和第二吸附构件41的吸附作用以回收至收纳槽42中并因此实现收纳。
3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毛刷构件5的具体结构作任何限制,毛刷构件5可以是长条形柱状毛刷柱,也可以是半球形毛刷柱,还可以是螺旋形毛刷柱,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自行设定;作为一种优选的设置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毛刷构件5为半球形毛刷柱,以便有效增加毛刷构件5与鞋子的接触面积,提升所述洗鞋机的清洗效果。作为一种优
选实施例,毛刷构件5包括毛刷支架和刷毛,所述刷毛垂直分布于所述毛刷支架上,以便有效提升清洗效果,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所述刷毛的具体分布方式和设置方式作任何限制,其可以全部分布在所述毛刷支架上,也可以部分分布在所述毛刷支架上;此外,技术人员还可以自行设定所述刷毛在所述毛刷支架上的分布密度,这都不是限制性的。进一步地,所述毛刷支架的顶部形成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处相应设置有孔盖,紧固件能够穿过所述安装孔固定至驱动轴71上,以使所述毛刷支架和驱动轴71固定连接,以便驱动轴71能够带动毛刷构件5转动以实现清洗。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也不对波轮4的具体结构和形状作任何限制,波轮4可以是平面波轮,也可以是弧形波轮,即,波轮4的纵截面为弧面,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34.具体地,作为一种优选设置方式,每个助洗构件6上相应设置有一个第一吸附构件61,并且每个收纳槽42中相应设置有一个第二吸附构件41;优选地,第一吸附构件61位于助洗构件6的内部中间位置,以得到更好的保护效果,并通过固定构件(图中未示出)实现固定安装,第二吸附构件41位于收纳槽42的底部中间位置,以便有效保证更好的吸附效果,通过设置相应的卡槽实现卡接固定以方便其安装和拆卸。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第一吸附构件61和第二吸附构件41的具体类型作任何限制,第一吸附构件61和第二吸附构件41可以是磁吸附构件,也可以是粘连性吸附构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吸附情况自行设定。优选地,第一吸附构件61和第二吸附构件41均为磁吸附构件,以便进一步有效地提升助洗构件6的收纳便利性及收纳效果。当然,本实用新型也不对第一吸附构件61和第二吸附构件41的具体形状和大小作任何限制,第一吸附构件61和第二吸附构件41可以是圆形吸附构件,也可以是方形吸附构件,还可以是不规则形状的吸附构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第一吸附构件61和第二吸附构件41之间实际的吸附作用力和助洗构件6的收纳的便利性因素自行设定。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也不对第一吸附构件61和第二吸附构件41具体设置位置和分布方式作任何限制,第一吸附构件61还可以设置在助洗构件6的内部的其他位置,亦或是助洗构件6的外表面,第二吸附构件41还可以位于收纳槽42的四周边缘处;在设置多个第一吸附构件61和第二吸附构件41的情形下,第一吸附构件61和第二吸附构件41可以分别均匀地分布在助洗构件6上和收纳槽42中,也可以分布不均,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第一吸附构件61和第二吸附构件41实际的脱离洗涤和吸附收纳情况自行设定。
35.进一步地,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收纳槽42的形状与助洗构件6的至少一部分形状相匹配,以有效便于助洗构件6的收纳过程。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收纳槽42和助洗构件6的具体形状作任何限制,收纳槽42的截面形状可以是长方形,也可以是圆形,还可以是多边形,助洗构件6的主体形状可以是球形,也可以是长方体,还可以是多边体。作为一种优选的设置方式,收纳槽42的截面形状优选为圆形,助洗构件6的主体形状为球形,以有效增加助洗构件6与鞋子的接触面积,提升所述洗鞋机的清洗效果。
36.接下来参阅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助洗构件处于收纳位置时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进一步优选地,收纳槽42的数量为四个,并且收纳槽42的数量和助洗构件6的数量相同,即,助洗构件6的数量相应为四个,以便更好地提升清洗效果;并且,四个收纳槽42沿波轮4的周向均匀分布,以便更好地实现收纳。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设置数量仅是优选设置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收纳槽42和助洗构件6的具体设置数量作任何限制,收纳槽42和助洗构件6的设置数量还可以是三个,五个,甚至更多个,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清洗效果以及
助洗构件6实际的收纳情况自行设定;当然,收纳槽42的设置数量还可以少于助洗构件6的设置数量,多个第二吸附构件41可以共同位于同一收纳槽42中,以此能够使多个助洗构件6共同收纳于同一收纳槽42中,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收纳情况自行设定;另外,本实用新型也不对收纳槽42的具体分布方式作任何限制,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分布方式仅是优选性的,以便更好地实现收纳,但是,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调整其具体分布方式。作为一种具体的设置方式,本实施例优选收纳槽42的设置数量等于助洗构件6的设置数量,以有效避免多个助洗构件6因在同一收纳槽42中而出现收纳混乱的情形,进而能够有效保证助洗构件6的收纳效果。
37.接下来参阅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助洗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助洗构件优选为柔性助洗球,所述柔性助洗球可以在受力的情况下整体产生变形,以有效降低对鞋子的摩擦损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所述柔性助洗球的具体形状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例如,所述柔性助洗球可以是球形,也可以是椭球形。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助洗球的外表面包覆有网状结构6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网状结构62的具体材质作任何限制,网状结构62可以是海绵,还可以是百洁布,只要能够保证在不增加鞋子的摩擦损伤的同时,还能够有利于增强助洗构件6的收纳效果即可,技术人员可以自行设定网状结构62的具体材质。当然,本实用新型也不对所述柔性助洗球的材质作任何限制,所述柔性助洗球的材质可以是聚氨酯海绵,也可以是聚醚海绵,还可以是发泡橡胶或发泡硅胶等海绵类制品。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所述固定构件的具体结构作任何限制,所述固定构件可以是卡接型固定支架,也可以是粘连性固定构件,这都不是限制性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第一吸附构件61的具体固定情况和助洗构件6的收纳情况自行设定。
3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柔性助洗球的直径设定在5-15cm之间,以有效适应不同尺寸的鞋子以及相同鞋子的不同部位,以便进一步提升所述洗鞋机的清洗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作为一种优选设置方式,所述洗鞋机中的多个所述柔性助洗球的尺寸各不相同,以便更好地实现全方位的清洗;并且,多个收纳槽42的尺寸也相应不同,以便更好地实现收纳。作为柔性助洗球的一种优选设置方式,所述柔性助洗球在清洗过程中吸饱水后的密度范围为0.8-1.5g/cm3,以使所述柔性助洗球能够位于洗涤水的上部、中部和底部,进而能够进一步增大所述柔性助洗球与鞋子的接触面积,有效提升所述洗鞋机的清洗效果。
39.具体地,波轮4的一部分向上凸起以形成多个拨水筋(图中未示出),多个所述拨水筋沿波轮4的径向辐射设置,以增大涡流来提升所述洗鞋机的清洗效果。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所述拨水筋的具体设置数量及其分布方式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清洗情况自行设定。进一步地,所述洗鞋机还包括毛刷结构(图中未示出),所述毛刷结构设置于波轮4上。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所述毛刷结构的具体设置位置和分布方式作任何限制,其可以设置在波轮4上,还可以设置在波轮4的拨水筋上,甚至可以设置在内桶3的侧壁上;所述毛刷结构的刷毛可以部分覆盖波轮4,也可以全部覆盖波轮4;另外,所述毛刷结构的刷毛的布置密度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是不均匀的,这都不是限制性的。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也不对毛刷构件5和所述毛刷结构的刷毛的材质作任何限制,所述刷毛可以是硬质刷毛,也可以是软质刷毛,可以是尼龙刷毛,也可以是聚丙烯刷毛,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待刷鞋子的材质自行设定。
40.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具体地,内桶3上还设置有喷淋结构(图中未示出),所述喷淋结构能够喷淋出混有洗涤剂的强劲水流,以便进一步提升所述洗鞋机的清洗效果。进一步地,所述洗鞋机还包括超声波清洗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超声波清洗装置与内桶3相连,所述超声波清洗装置发出的超声波能够通过内桶3中的洗涤水传递给鞋子,以进一步清洗鞋子上通过刷洗方式难以去除的污渍,所述超声波清洗装置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升所述洗鞋机的清洗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41.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洗鞋机,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洗涤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洗涤桶内的波轮、毛刷构件和助洗构件,所述毛刷构件设置在所述波轮的上方,并且所述波轮和所述毛刷构件均与所述洗鞋机的驱动轴相连,以使所述驱动轴能够驱动所述波轮和所述毛刷构件转动并因此实现清洗,所述助洗构件上设置有第一吸附构件,所述波轮上设置有第二吸附构件,所述助洗构件设置成能够在清洗过程中因洗涤水的带动而脱离所述第一吸附构件和所述第二吸附构件的吸附作用以跟随洗涤水转动并因此实现辅助清洗,并且能够在清洗结束后受所述第一吸附构件和所述第二吸附构件的吸附作用以回收至所述波轮上并因此实现收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波轮上形成有收纳槽,所述第二吸附构件位于所述收纳槽中,所述收纳槽的形状和所述助洗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形状相匹配,以使所述助洗构件回收至所述收纳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多个所述收纳槽沿所述波轮的周向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的数量和所述助洗构件的数量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洗构件为柔性助洗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助洗球的外表面包覆有网状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助洗球的直径设定在5-15cm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洗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构件和所述第二吸附构件为磁吸附构件。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洗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构件为半球形毛刷柱。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洗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洗鞋机还包括毛刷结构,所述毛刷结构设置于所述波轮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鞋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洗鞋机,旨在解决现有洗鞋机的助洗构件收纳不便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洗鞋机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洗涤桶,还包括设置在洗涤桶内的波轮、毛刷构件和助洗构件,毛刷构件设置在波轮的上方,并且波轮和毛刷构件均与洗鞋机的驱动轴相连,以实现清洗,助洗构件上设置有第一吸附构件,波轮上设置有第二吸附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吸附构件和第二吸附构件的共同设置使助洗构件能够在洗涤水的带动下从波轮上脱离以跟随洗涤水转动并因此实现辅助清洗,并且能够在清洗结束后受第一吸附构件和第二吸附构件的吸附作用回收至波轮上。件和第二吸附构件的吸附作用回收至波轮上。件和第二吸附构件的吸附作用回收至波轮上。
技术研发人员:田云 闫磊 王佑喜 常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9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7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