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室壳体、驾驶室以及工程机械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8-15  10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驾驶室壳体、驾驶室以及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2.工程机械是装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地说,凡土石方施工工程、路面建设与养护、流动式起重装卸作业和各种建筑工程所需的综合性机械化施工工程所必需的机械装备,称为工程机械。它主要用于国防建设工程、交通运输建设,能源工业建设和生产、矿山等原材料工业建设和生产、农林水利建设、工业与民用建筑、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
    3.凿岩机是工程机械的一种,是用来直接开采石料的工具。它在岩层上钻凿出炮眼,以便放入炸药去炸开岩石,从而完成开采石料或其它石方工程。此外,凿岩机也可改作破坏器,用来破碎混凝土之类的坚硬层。
    4.在现有的技术中,如凿岩机等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内有众多设备,然而设备之间相连的线缆没有合适的收纳方式,导致线缆在驾驶室内呈现密密麻麻且凌乱不堪的现象。线缆在间隙或部件之间的狭窄区段可能会受到挤压,加上机械工作时产生的振动还可能会导致线缆与周围的框架部件产生摩擦,从而加快线缆磨损,可能造成线缆破损、断裂而发生故障,同时还影响了驾驶员在驾驶室内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驾驶室壳体、驾驶室以及工程机械,通过在驾驶室的外壳上设置线缆收纳的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工程机械驾驶室内线缆无法收纳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驾驶室壳体,所述驾驶室壳体包括顶板、底板、侧板和隔板,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侧板的顶部,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侧板的底部,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围合形成矩形腔体,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侧板上,且所述隔板与所述侧板围合形成用于容纳线缆的隔腔。
    7.可选的,所述侧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前侧板、左侧板、后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前侧板的左右两侧边均向内延伸出连接部,所述隔板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形成所述隔腔。
    8.可选的,所述连接部呈弧形,所述隔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
    9.可选的,所述矩形腔体内还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左侧板和/或所述右侧板上,并与所述左侧板和/或右侧板围合形成副隔腔。
    10.可选的,所述盖板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侧板上,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
    11.可选的,所述前侧板上设有前视窗,且所述前侧板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
    12.可选的,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天窗,且所述顶板上方设置有栅格网。
    13.可选的,所述左侧板和/或所述右侧板上设置有安全门,所述安全门包括门板、玻璃面板和边框架,所述门板的上半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呈梯形结构设置,且梯形结构的下底边延伸至所述门板的下半部,所述玻璃面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边框架设置于所述门板内侧面的边缘处。
    14.一种驾驶室,所述驾驶室包括上述任一种所述的驾驶室壳体。
    15.一种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机械包括上述所述的驾驶室。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驾驶室壳体中设置用于容纳线缆的隔腔,合理安排线缆的收纳与走线,以防线缆在驾驶室内的间隙或部件之间的狭窄区段受到挤压或摩擦,从而避免线缆因磨损造成线缆破损、断裂而发生故障。
    附图说明
    17.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驾驶室壳体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驾驶室壳体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驾驶室壳体的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前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
    23.100-驾驶室壳体;1-顶板;11-天窗;12-栅格网;2-底板;
    24.3-侧板;31-前侧板;311-连接部;312-前视窗;313-防护罩;32-左侧板;33-后侧板;34-右侧板;
    25.4-隔板;5-隔腔;6-盖板;7-副隔腔;8-安全门;81-门板;82-玻璃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除非另有说明,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为不排他的包含,可能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27.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
    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8.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29.请参照图1-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驾驶室壳体,驾驶室壳体100包括顶板1、底板2、侧板3和隔板4,顶板1设置于侧3的顶部,底板2设置于侧板3的底部,顶板1、底板2和侧板2围合形成矩形腔体,矩形腔体即为驾驶室的内部空间,隔板4设置于侧板3上,且隔板4与侧板3围合形成用于容纳线缆的隔腔5。隔腔5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使连接相关的设备之间的线缆能合理收纳与走线,且为了方便线缆的收纳与管理,隔板4可拆卸式设置于侧板3上。
    30.请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侧板3包括依次连接的前侧板31、左侧板32、后侧板33和右侧板34,前侧板31的左右两侧边均向内延伸出连接部311,隔板4与连接部311相连接形成隔腔5。连接部311呈弧形设置,隔板4沿竖直方向与隔板4平行设置,即隔腔5的横截面呈扇形结构设置,隔板4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图未示),第一通孔的设置主要是为了便于线缆进出隔腔5。
    31.请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矩形腔体内分为驾驶腔(图未示)和设备腔(图未示),驾驶腔在前,设备腔在后,驾驶腔主要是用于容纳操作台和驾驶员的空间,设备腔主要是用于容纳空调、电机等大型设备的空间。矩形腔体内还设置有盖板6,盖板6设置于左侧板32和/或右侧板34上,并与左侧板32和/或右侧板34围合形成副隔腔7。盖板6可设置在驾驶腔与设备腔的分隔线上,副隔腔7的设置是为了更合理的排布驾驶室内的设备腔内的线缆,盖板6沿竖直方向设置于侧板3上,盖板6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图未示),第二通孔的作用也是为了便于线缆进出副隔腔7。
    32.在本实施例中,前侧板31上设有前视窗312,且前侧板31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313,防护罩313活动设置于前侧板31的外侧面上,防护罩313的设置是为了保护前视窗312上的挡风玻璃免受碎石渣敲击而缩短其使用寿命。顶板1上设置有天窗11,且顶板11上方设置有栅格网12,防护罩313和栅格网12的使用,在保障驾驶室壳体的安全防护性能的同时又能避免遮挡驾驶员的视野。
    33.在本实施例中,左侧板和/或右侧板上设置有安全门8,安全门8包括门板81和玻璃面板82,门板81呈矩形结构,门板81的上半部开设有安装槽(图未示),安装槽呈梯形结构设置,且梯形结构的下底边远离驾驶室门的门轴一侧且延伸至门板81的下半部,可以驾驶员的增大视野范围;玻璃面板82可采用6mm厚的钢化玻璃,玻璃面板82的形状与安装槽相适配且设置于安装槽内,玻璃面板82可通过玻璃胶等方式固定。
    3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驾驶室(图未示),所述驾驶室包括上述任一种所述的驾驶室壳体。
    3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图未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机械包括上述所述的驾驶室。
    3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势在于,在驾驶室壳体中设置用于容纳线缆的隔腔,合理安排线缆的收纳与走线,以防线缆在驾驶室内的间隙或部件之间的狭窄区段受到挤压或摩擦,从而避免线缆因磨损造成线缆破损、断裂而发生故障。
    37.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驾驶室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壳体包括顶板、底板、侧板和隔板,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侧板的顶部,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侧板的底部,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围合形成矩形腔体,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侧板上,且所述隔板与所述侧板围合形成用于容纳线缆的隔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前侧板、左侧板、后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前侧板的左右两侧边均向内延伸出连接部,所述隔板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形成所述隔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室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呈弧形,所述隔板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室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腔体内还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左侧板和/或所述右侧板上,并与所述左侧板和/或右侧板围合形成副隔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驾驶室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侧板上,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室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上设有前视窗,且所述前侧板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天窗,且所述顶板上方设置有栅格网。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室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和/或所述右侧板上设置有安全门,所述安全门包括门板和玻璃面板,所述门板的上半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呈梯形结构设置,且梯形结构的下底边延伸至所述门板的下半部,所述玻璃面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9.一种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驾驶室壳体。10.一种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机械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驾驶室。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驾驶室壳体、驾驶室以及工程机械。所述驾驶室壳体包括顶板、底板、侧板和隔板,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侧板的顶部,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侧板的底部,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围合形成矩形腔体,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侧板上,且所述隔板与所述侧板围合形成用于容纳线缆的隔腔。在驾驶室壳体中设置用于容纳线缆的隔腔,合理安排线缆的收纳与走线,以防线缆在驾驶室内的间隙或部件之间的狭窄区段受到挤压或摩擦,从而避免线缆因磨损造成线缆破损、断裂而发生故障。裂而发生故障。裂而发生故障。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凿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4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80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