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灾备系统专用的机房消防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2.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人类能够对火进行利用和控制,是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说人类使用火的历史与同火灾作斗争的历史是相伴相生的,人们在用火的同时,不断总结火灾发生的规律,尽可能地减少火灾及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在遇到火灾时人们需要安全、尽快的逃生。
3.基于现有技术中发现,现有的机房消防报警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对报警器与烟雾传感器进行固定,在进行检修时不便于进行拆卸,且现有的机房消防报警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对消防花洒进行固定,不便于使用。
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灾备系统专用的机房消防报警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灾备系统专用的机房消防报警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机房消防报警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对报警器与烟雾传感器进行固定,在进行检修时不便于进行拆卸,且现有的机房消防报警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对消防花洒进行固定,不便于使用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灾备系统专用的机房消防报警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7.一种灾备系统专用的机房消防报警装置:包括主体;
8.所述主体为天花板本体,且主体为矩形结构;
9.控制结构;所述主体底部两侧设有控制结构;
10.固定结构;所述主体下方设有固定结构;
11.辅助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底部设有辅助结构。
12.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
13.控制槽,主体中间位置底部两侧设有控制槽,且控制槽为矩形结构;所述控制槽顶部内部设有弹簧,且弹簧顶部固定连接在控制槽顶部;
14.旋转槽,控制槽内部外端设有旋转槽,且旋转槽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
15.限位柱,主体底部四角设有四个均匀排列的限位柱,且限位柱为圆柱形结构,并且限位柱底部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
16.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结构包括:
17.控制件,控制槽内部插入有控制件,且控制件为j形结构;所述控制件内侧中间位
置固定连接有控制槽内部安装的弹簧的底部;
18.翻转件,控制件顶部前后两侧设有翻转件,且翻转件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并且翻转件插入在旋转槽内部。
1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
20.固定板,主体下方设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固定板底部设有报警器与烟雾传感器,且烟雾传感器顶部固定在报警器底部,并且烟雾传感器与报警器为电性连接。
2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
22.固定槽,固定板顶部两侧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为矩形结构;所述固定槽内部插入有控制件底部;
23.固定柱,固定槽内部插入有固定柱,且固定柱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固定柱外围套装有控制件。
24.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
25.辅助板,主体底部设有辅助板,且辅助板为圆柱形结构;
26.限位槽,辅助板顶部开设有四个均匀排列的限位槽,且限位槽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限位槽内部插入有限位柱;
27.喷洒件,辅助板底部中间位置设有喷洒件,且喷洒件为圆柱形结构,并且喷洒件底部设有消防花洒;所述喷洒件左侧顶部开设有圆孔;
28.内腔,喷洒件内部开设有内腔,且内腔为圆柱形结构,并且内腔底部为圆锥形结构。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0.1、在本装置中,设置了控制结构,在对报警器与烟雾传感器进行拆卸时,将掰动控制件,进而控制件带动翻转件进行翻转,翻转件就会在旋转槽内部进行转动,进而将控制件连接的弹簧进行拉伸,从而将控制件从限位柱外围拉出,进而便于进行拆卸,拆卸结束后,控制件就会通过弹簧收缩到控制槽内部,进而便于进行安装或检修;
31.2、在本装置中,设置了辅助结构;在对消防花洒进行固定时,辅助板顶部开设的限位槽内部插入的限位柱,进而能够将消防花洒进行固定,将水管插入在喷洒件开设的圆孔中,在灭火时,通过水管将内腔内部冲水,进而通过底部安装的消防花洒进行喷出,进而便于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3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3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与控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4.图3是本实用新型由图2引出的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6.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辅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7.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38.1、主体;101、控制槽;102、旋转槽;103、限位柱;
39.2、控制结构;201、控制件;202、翻转件;
40.3、固定结构;301、固定板;302、固定槽;303、固定柱;
41.4、辅助结构;401、辅助板;402、限位槽;403、喷洒件;404、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4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5.实施例:
46.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4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灾备系统专用的机房消防报警装置,包括主体1;如图1所示,主体1为天花板本体,且主体1为矩形结构;控制结构2;主体1底部两侧设有控制结构2;固定结构3;主体1下方设有固定结构3;辅助结构4;固定结构3底部设有辅助结构4。
48.其中,如图2所示,主体1包括:控制槽101,主体1中间位置底部两侧设有控制槽101,且控制槽101为矩形结构;控制槽101顶部内部设有弹簧,且弹簧顶部固定连接在控制槽101顶部;旋转槽102,控制槽101内部外端设有旋转槽102,且旋转槽102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限位柱103,主体1底部四角设有四个均匀排列的限位柱103,且限位柱103为圆柱形结构,并且限位柱103底部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控制槽101用于对控制件201进行限位,旋转槽102用于辅助翻转件202进行翻转,限位柱103用于对辅助板401进行限位。
49.其中,如图2、图3所示,控制结构2包括:控制件201,控制槽101内部插入有控制件201,且控制件201为j形结构;控制件201内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控制槽101内部安装的弹簧的底部;翻转件202,控制件201顶部前后两侧设有翻转件202,且翻转件202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并且翻转件202插入在旋转槽102内部,控制件201用于对固定板301进行限位,翻转件202用于通过翻转件202带动控制件201进行翻转,进而对固定板301进行限位或解除限位。
50.其中,如图4所示,固定结构3包括:固定板301,主体1下方设有固定板301,且固定板301为圆柱形结构;固定板301底部设有报警器与烟雾传感器,且烟雾传感器顶部固定在报警器底部,并且烟雾传感器与报警器为电性连接;固定槽302,固定板301顶部两侧设有固定槽302,且固定槽302为矩形结构;固定槽302内部插入有控制件201底部;固定柱303,固定槽302内部插入有固定柱303,且固定柱303为圆柱形结构;固定柱303外围套装有控制件201,固定板301用于对报警器与烟雾传感器进行固定,固定槽302与固定柱303用于配合控
制件201对固定板301进行固定。
51.其中,如图5所示,辅助结构4包括:辅助板401,主体1底部设有辅助板401,且辅助板401为圆柱形结构;限位槽402,辅助板401顶部开设有四个均匀排列的限位槽402,且限位槽402为圆柱形结构;限位槽402内部插入有限位柱103;喷洒件403,辅助板401底部中间位置设有喷洒件403,且喷洒件403为圆柱形结构,并且喷洒件403底部设有消防花洒;喷洒件403左侧顶部开设有圆孔;内腔404,喷洒件403内部开设有内腔404,且内腔404为圆柱形结构,并且内腔404底部为圆锥形结构,辅助板401用于对喷洒件403进行限位,限位槽402用于配合限位柱103对辅助板401进行限位,喷洒件403用于对消防花洒进行限位,内腔404用于存水,进而便于消防花洒进行喷水。
52.在另一实施例中,内腔404内部底部还设有楔形结构的导流件,能够将内腔404内部的水更好的进行导流,进而便于消防花洒进行喷水。
53.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54.本实用新型中,在对报警器与烟雾传感器进行拆卸时,将掰动控制件201,进而控制件201带动翻转件202进行翻转,翻转件202就会在旋转槽102内部进行转动,进而将控制件201连接的弹簧进行拉伸,从而将控制件201从限位柱103外围拉出,进而便于进行拆卸,拆卸结束后,控制件201就会通过弹簧收缩到控制槽101内部,进而便于进行安装或检修,在对消防花洒进行固定时,辅助板401顶部开设的限位槽402内部插入的限位柱103,进而能够将消防花洒进行固定,将水管插入在喷洒件403开设的圆孔中,在灭火时,通过水管将内腔404内部冲水,进而通过底部安装的消防花洒进行喷出,进而便于进行使用。
5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灾备系统专用的机房消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为天花板本体,且主体(1)为矩形结构;控制结构(2);所述主体(1)底部两侧设有控制结构(2);固定结构(3);所述主体(1)下方设有固定结构(3);辅助结构(4);所述固定结构(3)底部设有辅助结构(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灾备系统专用的机房消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控制槽(101),主体(1)中间位置底部两侧设有控制槽(101),且控制槽(101)为矩形结构;所述控制槽(101)顶部内部设有弹簧,且弹簧顶部固定连接在控制槽(101)顶部;旋转槽(102),控制槽(101)内部外端设有旋转槽(102),且旋转槽(102)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限位柱(103),主体(1)底部四角设有四个均匀排列的限位柱(103),且限位柱(103)为圆柱形结构,并且限位柱(103)底部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灾备系统专用的机房消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结构(2)包括:控制件(201),控制槽(101)内部插入有控制件(201),且控制件(201)为j形结构;所述控制件(201)内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控制槽(101)内部安装的弹簧的底部;翻转件(202),控制件(201)顶部前后两侧设有翻转件(202),且翻转件(202)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并且翻转件(202)插入在旋转槽(102)内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灾备系统专用的机房消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3)包括:固定板(301),主体(1)下方设有固定板(301),且固定板(301)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固定板(301)底部设有报警器与烟雾传感器,且烟雾传感器顶部固定在报警器底部,并且烟雾传感器与报警器为电性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灾备系统专用的机房消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3)还包括:固定槽(302),固定板(301)顶部两侧设有固定槽(302),且固定槽(302)为矩形结构;所述固定槽(302)内部插入有控制件(201)底部;固定柱(303),固定槽(302)内部插入有固定柱(303),且固定柱(303)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固定柱(303)外围套装有控制件(20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灾备系统专用的机房消防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结构(4)包括:辅助板(401),主体(1)底部设有辅助板(401),且辅助板(401)为圆柱形结构;限位槽(402),辅助板(401)顶部开设有四个均匀排列的限位槽(402),且限位槽(402)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限位槽(402)内部插入有限位柱(103);喷洒件(403),辅助板(401)底部中间位置设有喷洒件(403),且喷洒件(403)为圆柱形结构,并且喷洒件(403)底部设有消防花洒;所述喷洒件(403)左侧顶部开设有圆孔;内腔(404),喷洒件(403)内部开设有内腔(404),且内腔(404)为圆柱形结构,并且内腔(404)底部为圆锥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灾备系统专用的机房消防报警装置,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机房消防报警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对报警器与烟雾传感器进行固定,在进行检修时不便于进行拆卸的问题,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天花板本体,且主体为矩形结构;控制结构;所述主体底部两侧设有控制结构;所述主体下方设有固定结构;辅助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底部设有辅助结构。在对报警器与烟雾传感器进行拆卸时,将掰动控制件,进而控制件带动翻转件进行翻转,翻转件就会在旋转槽内部进行转动,进而将控制件连接的弹簧进行拉伸,从而将控制件从限位柱外围拉出,进而便于进行拆卸,拆卸结束后,控制件就会通过弹簧收缩到控制槽内部,进而便于进行安装或检修。安装或检修。安装或检修。
技术研发人员:郭春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日钢营口中板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9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8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