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发电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按压摆动式电磁发电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动能开关是利用按压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进行开关控制,其核心是利用电磁转换原理,利用线圈所处磁场的变化使线圈产生电流。但是一般动能开关内部空间有限,平行按压的开关需要布置弹簧结构来使按键复位不利于减小体积。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按压摆动式电磁发电结构,目的是进一步缩减体积并产生微量电能。
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按压摆动式电磁发电结构,包括基座、按压支架、两个永磁体、三个软磁体和感应线圈,所述软磁体依次并行排列叠置于所述基座,所述软磁体之间间隔设置,所述感应线圈绕设于位于中间的所述软磁体,所述按压支架与所述基座铰接,所述按压支架与所述基座的铰接轴与所述感应线圈的绕设层叠方向垂直,两个永磁体设置于所述按压支架的上下翘动的两端侧且位于所述三个软磁体的两端侧,两个所述永磁体的磁极同向设置,所述按压支架上下翘动使所述两个永磁体分别与位于顶部和中间以及与位于中间和底部的软磁体形成磁通路。
5.进一步地,为了使永磁体在按压支架的上下翘动时尽可能保持相对平行的状态,所述按压支架的上下翘动的两端侧分别铰接有悬吊支架,所述永磁体固定安装于所述悬吊支架。
6.进一步地,所述悬吊支架与所述按压支架的铰接轴平行于所述按压支架与所述基座的铰接轴。
7.进一步地,为了使悬吊支架上下移动时更加稳定地保持竖直,所述基座上位于所述软磁体的两端侧设有限位槽,所述按压支架上下翘动时所述悬吊支架于所述限位槽内上下移动。
8.进一步地,三个所述软磁体尺寸一致,所述软磁体之间的间距相等。
9.进一步地,所述永磁体长度不大于相邻的所述软磁体的相背面的间距。
10.进一步地,所述永磁体的磁极方向与所述感应线圈的绕设层叠方向垂直。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2.本实用新型在初始状态,中间绕线圈的软磁体一端正对磁铁n极,一端正对磁铁s极,线圈内有较强的磁场,当拔动按钮到终止态时,线圈正对的n极和s极对换,磁场方向更改,为阻止线圈内磁场的变化,线圈内产生感应电动势,产生电能。
13.相对于平压式采用双向反平行磁体分布的拔动时需要两磁体平行移动,而且两磁体结构装配必需反平行安装,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虽然磁路没有闭合,但由于导磁体的存在,线圈切割磁场效率损耗不大,且装配更加方便。按压摆动结构相比于按压移动式结构,
机械结构更稳固和简单,往复拨动更流畅,不需要额外弹性元件。另外,在按钮初始位和终止位置都由磁铁吸力来实现拨动阻力感,而且双磁极相对结构比单磁体磁场更强。
附图说明
14.图1为按压摆动式电磁发电结构原理示意图。
15.图2为按压摆动式电磁发电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基座与按压支架分离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18.请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一种按压摆动式电磁发电结构是这样的,包括基座1、按压支架2、两个永磁体3、三个软磁体4和感应线圈5,基座1上通过四周侧柱101围合一个方形区域,在该方形区域内上下依次叠置三个软磁体4,在中间一层的软磁体4上从左至右绕设感应线圈5,顶部和底部的软磁体3与中间的软磁体3平行设置并且保持相同的间隔。在基座1上,位于方形区域的左右两侧形成开口向上的限位槽102,即限位槽102位于软磁体4的两端侧。位于方形区域的前后两侧设置铰接立柱103,铰接立柱103顶部设置前后向的凸轴104用于与按压支架2形成铰接连接。
19.请结合图3所示,按压支架2的顶面为平板状,其前后两侧形成向下的第一铰接侧柱201,并且在第一铰接侧柱201向按压支架2的左右两侧方向还间隔设置了第二铰接侧柱202。第一铰接侧柱201和第二铰接侧柱202上开设圆孔203,通过第一铰接侧柱201的圆孔203与铰接立柱103的凸轴104配合,使按压支架2与基座1形成铰接,该铰接轴即垂直于感应线圈5的绕设层叠方向。前后的两个第二铰接侧柱202之间为悬吊支架6,悬吊支架6的前后两端与第二铰接侧柱202的圆孔203配合形成铰接,该铰接轴也垂直于感应线圈5的绕设层叠方向。悬吊支架6在按压支架2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每个悬吊支架6上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了一块永磁体3,永磁体3的磁极为同方向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永磁体3都是s极朝向按压支架2设置。按压支架2与基座1完成铰接组合后,悬吊支架6即位于限位槽102内,进而使永磁体3分别处于软磁体4的两端侧,永磁体3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不大于相邻的两个软磁体4的相背面之间的间距。按压支架2上下翘动使两个永磁体3分别与位于顶部和中间以及与位于中间和底部的软磁体4形成磁通路。软磁体4可采用1mm厚的硅钢片,永磁体3采用含钕强磁体,感应线圏5采用500匝以上的漆包线,两端接47uf的储能电容和普通高频开关dcdc芯片进行电压转换,则在拨动一次时,该装置可以输出2v,10ma左右,维持10ms的脉冲,此脉冲电量可以驱动微功耗发射装置发出开关信号。
技术特征:
1.一种按压摆动式电磁发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按压支架、两个永磁体、三个软磁体和感应线圈,所述软磁体依次并行排列叠置于所述基座,所述软磁体之间间隔设置,所述感应线圈绕设于位于中间的所述软磁体,所述按压支架与所述基座铰接,所述按压支架与所述基座的铰接轴与所述感应线圈的绕设层叠方向垂直,两个永磁体设置于所述按压支架的上下翘动的两端侧且位于所述三个软磁体的两端侧,两个所述永磁体的磁极同向平行设置,所述按压支架上下翘动使所述两个永磁体分别与位于顶部和中间以及与位于中间和底部的软磁体形成磁通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摆动式电磁发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支架的上下翘动的两端侧分别铰接有悬吊支架,所述永磁体固定安装于所述悬吊支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压摆动式电磁发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支架与所述按压支架的铰接轴平行于所述按压支架与所述基座的铰接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压摆动式电磁发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位于所述软磁体的两端侧设有限位槽,所述按压支架上下翘动时所述悬吊支架于所述限位槽内上下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摆动式电磁发电结构,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软磁体尺寸一致,所述软磁体之间的间距相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摆动式电磁发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长度不大于相邻的所述软磁体的相背面的间距。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摆动式电磁发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的磁极方向与所述感应线圈的绕设层叠方向垂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压摆动式电磁发电结构,包括基座、按压支架、两个永磁体、三个软磁体和感应线圈,所述软磁体依次并行排列叠置于所述基座,所述软磁体之间间隔设置,所述感应线圈绕设于位于中间的所述软磁体,所述按压支架与所述基座铰接,所述按压支架与所述基座的铰接轴与所述感应线圈的绕设层叠方向垂直,两个永磁体设置于所述按压支架的上下翘动的两端侧且位于所述三个软磁体的两端侧,两个所述永磁体的磁极同向平行设置,所述按压支架上下翘动使所述两个永磁体分别与位于顶部和中间以及与位于中间和底部的软磁体形成磁通路。本实用新型能量转换效率高,体积小,组装方便,拔动结构更牢固。拔动结构更牢固。拔动结构更牢固。
技术研发人员:刘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暖屋信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9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8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