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专利查询2022-08-16  116



    1.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功能性胃肠病的一种,是指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区域的一种或一组症状,目前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没有研究出器质性病变证据。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主要临床症状有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或上腹部烧灼感,其具有慢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目前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治疗时常采用抑酸药、促动力剂、胃黏膜保护剂等。近年来,采用藏茴香油和薄荷油复配得到的复方胶囊作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药物得到广泛关注。藏茴香油是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清液体,已有的研究表明,藏茴香油中主要含有的成分为葛缕酮、柠檬烯等,其有独特的香气,对于胃脘痛、腹痛、消化不良、小肠疝气等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薄荷油是从薄荷中提取得到的挥发油,其外观也呈现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清液体,薄荷油中含有薄荷脑,其对于反胃、胃肠痉挛及胃肠胀气等症状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将藏茴香油和薄荷油联用,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虽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二者由于均属于挥发性油类,因此通常制备为胶囊剂,目前将二者制备得到的硬胶囊的低温储存性能较好,但是在高温(40℃)时,硬胶囊壳则会出现变形、变质,导致胶囊崩解时限延长,严重影响了胶囊的质量,影响其药效的发挥。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由硬胶囊壳、内容物及封口材料组成;所述内容物按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藏茴香油40~50份、薄荷油80~90份、吐温20 1~3份及桉叶油10~20份。
    7.进一步地,所述藏茴香油的制备方法为:先对藏茴香进行冷冻,然后加水,微波提取,收集挥发油,即得所述藏茴香油。
    8.进一步地,所述冷冻温度为-10~-20℃,时间为48~72h;所述加水量为藏茴香质量的5~8倍。
    9.进一步地,所述微波提取电压为150~180v,时间为4~5h。
    10.在对藏茴香进行挥发油提取时,通过采用先冷冻,后微波提取的方法,使藏茴香中挥发油的提取率较高,最高可达99.1%,显著提升了藏茴香的利用率。
    11.进一步地,所述硬胶囊壳为明胶胶囊壳、淀粉胶囊壳或羟丙甲基纤维素胶囊壳制成的肠溶型胶囊壳。
    12.进一步地,所述封口材料为羟丙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或丙烯酸树脂。
    1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称取所述藏茴香提取物、薄荷油、吐温20及桉叶油并混合,之后灌装于所述硬胶囊壳中并套合,然后在套合处包涂封口材料,即得所述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
    14.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上述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在制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中的应用。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发明通过以藏茴香油和薄荷油复配,同时加入吐温20和桉叶油作为胶囊内容物,不仅使制备得到的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的崩解时间稳定,而且,使得胶囊在高温环境下储存时,胶囊壳的脆化变形程度得到显著缓解,从而提高了胶囊整体的耐高温性能,在40℃下储存30天后,胶囊的崩解时间基本保持不变。
    具体实施方式
    17.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应理解本发明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
    18.另外,对于本发明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发明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19.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发明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发明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
    20.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发明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21.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22.本发明所述的“份”如无特别说明,均按重量份计。
    23.以下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薄荷油和桉叶油均为市售,薄荷油中薄荷脑的含量为30%,桉叶油中桉叶素的含量为82%,所采用的藏茴香为西藏产藏茴香,以下不再重复描述。
    24.实施例1
    25.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26.(1)藏茴香油的制备:取干燥的藏茴香100克,粉碎后过14目筛,先在-15℃下冷冻处理60h,取出后加6.5倍质量的水,采用微波提取法,电压为160v,提取4.5h,收集挥发油共8.0ml,即得藏茴香油;
    27.每100g干燥的藏茴香中,葛缕酮的含量为4.28g,以此数据为100%来计算藏茴香中挥发油的提取率;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对得到的藏茴香油中的葛缕酮含量进行检测,所得结果为4.12g,挥发油提取率为96.3%;
    28.(2)取45份步骤(1)得到的藏茴香油、85份薄荷油、2份吐温20及15份桉叶油,混合均匀,用液体硬胶囊填充机灌装于2号明胶胶囊壳制成的肠溶型胶囊壳中并予以套合,然后在套合处包涂上环形羟丙甲基纤维素封口材料,即得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
    29.实施例2
    30.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的制备,步骤如下:
    31.(1)藏茴香油的制备:取干燥的藏茴香100克,粉碎后过10目筛,先在-10℃下冷冻处理72h,取出后加8倍质量的水,采用微波提取法,电压为180v,提取4h,收集挥发油共7.5ml,即得藏茴香油;
    32.每100g干燥的藏茴香中,葛缕酮的含量为4.28g,以此数据为100%来计算藏茴香中挥发油的提取率;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对得到的藏茴香油中的葛缕酮含量进行检测,所得结果为4.07g,挥发油提取率为95.1%;
    33.(2)取40份步骤(1)得到的藏茴香油、80份薄荷油、1份吐温20及10份桉叶油,混合均匀,用液体硬胶囊填充机灌装于2号淀粉胶囊壳制成的肠溶型胶囊壳中并予以套合,然后在套合处包涂上环形乙基纤维素封口材料,即得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
    34.实施例3
    35.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36.(1)藏茴香油的制备:取干燥的藏茴香100克,粉碎后过20目筛,先在-20℃下冷冻处理48h,取出后加5倍质量的水,采用微波提取法,电压为150v,提取5h,收集挥发油共7.7ml,即得藏茴香油;
    37.每100g干燥的藏茴香中,葛缕酮的含量为4.28g,以此数据为100%来计算藏茴香中挥发油的提取率;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对得到的藏茴香油中的葛缕酮含量进行检测,所得结果为4.09g,挥发油提取率为95.6%;
    38.(2)取50份步骤(1)得到的藏茴香油、90份薄荷油、3份吐温20及20份桉叶油,混合均匀,用液体硬胶囊填充机灌装于2号羟丙甲基纤维素胶囊壳制成的肠溶型胶囊壳中并予以套合,然后在套合处包涂上环形丙烯酸树脂封口材料,即得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
    39.实施例4
    40.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41.(1)藏茴香油的制备:取干燥的藏茴香100克,粉碎后过14目筛,先在-15℃下冷冻处理60h,取出后加6.5倍质量的水,同时加入1.5g蔗糖脂肪酸单酯,采用微波提取法,电压为160v,提取4.5h,收集挥发油共8.3ml,即得藏茴香油;
    42.每100g干燥的藏茴香中,葛缕酮的含量为4.28g,以此数据为100%来计算藏茴香中挥发油的提取率;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对得到的藏茴香油中的葛缕酮含量进行检测,所得结果为4.23g,挥发油提取率为98.8%;可见,在对藏茴香中的挥发油进行微波提取时,加入一定量的蔗糖脂肪酸单酯,能够提高挥发油的提取率。
    43.(2)取45份步骤(1)得到的藏茴香油、85份薄荷油、2份吐温20及15份桉叶油,混合均匀,用液体硬胶囊填充机灌装于2号明胶胶囊壳制成的肠溶型胶囊壳中并予以套合,然后
    在套合处包涂上环形羟丙甲基纤维素封口材料,即得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
    44.对比例1
    45.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46.(1)藏茴香油的制备:取干燥的藏茴香100克,粉碎后过14目筛,加6.5倍质量的水,采用微波提取法,电压为160v,提取4.5h,收集挥发油共6.9ml,即得藏茴香油;
    47.每100g干燥的藏茴香中,葛缕酮的含量为4.28g,以此数据为100%来计算藏茴香中挥发油的提取率;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对得到的藏茴香油中的葛缕酮含量进行检测,所得结果为3.89g,挥发油提取率为90.9%;
    48.(2)取45份步骤(1)得到的藏茴香油、85份薄荷油、2份吐温20及15份桉叶油,混合均匀,用液体硬胶囊填充机灌装于2号明胶胶囊壳制成的肠溶型胶囊壳中并予以套合,然后在套合处包涂上环形羟丙甲基纤维素封口材料,即得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
    49.对比例2
    50.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51.步骤(1)同实施例1,步骤(2)为:取45份步骤(1)得到的藏茴香油、85份薄荷油、2份吐温20,混合均匀,用液体硬胶囊填充机灌装于2号明胶胶囊壳制成的肠溶型胶囊壳中并予以套合,然后在套合处包涂上环形羟丙甲基纤维素封口材料,即得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
    52.对比例3
    53.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54.步骤(1)同实施例1,步骤(2)为:取45份步骤(1)得到的藏茴香油、85份薄荷油及15份桉叶油,混合均匀,用液体硬胶囊填充机灌装于2号明胶胶囊壳制成的肠溶型胶囊壳中并予以套合,然后在套合处包涂上环形羟丙甲基纤维素封口材料,即得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
    55.效果验证
    56.1、按照《中国药典2020版》附录药物稳定性试验,胶囊剂项下的检查方法和限度要求,对实施例1~4及对比例1~3制备得到的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的崩解时限进行检测,记为0天崩解时间;之后将实施例1~4及对比例1~3制备得到的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各30粒,分别置于敞口称量瓶中,25℃下储存24个月后,按照上述方法检测其崩解时限;将实施例1~4及对比例1~3制备得到的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各30粒,分别置于敞口称量瓶中,将其置于40℃环境中,30天后,按照上述方法检测其崩解时限,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57.表1
    [0058][0059]
    由表1可以看出:胶囊中同时含有吐温20及桉叶油时,其常温储存性能及耐高温性能均高于仅含有吐温20或仅含有桉叶油的胶囊,说明吐温20和桉叶油有助于胶囊的常温稳定性及耐高温性能的提升。
    [006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其特征在于,由硬胶囊壳、内容物及封口材料组成;所述内容物按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藏茴香油40~50份、薄荷油80~90份、吐温20 1~3份及桉叶油10~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藏茴香油的制备方法为:先对藏茴香进行冷冻,然后加水,微波提取,收集挥发油,即得所述藏茴香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温度为-10~-20℃,时间为48~72h;所述加水量为藏茴香质量的5~8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提取电压为150~180v,时间为4~5h。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胶囊壳为明胶胶囊壳、淀粉胶囊壳或羟丙甲基纤维素胶囊壳制成的肠溶型胶囊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材料为羟丙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或丙烯酸树脂。7.一种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称取所述藏茴香提取物、薄荷油、吐温20及桉叶油并混合,之后灌装于所述硬胶囊壳中并套合,然后在套合处包涂封口材料,即得所述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8.一种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在制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所述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由硬胶囊壳、内容物及封口材料组成;所述内容物按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藏茴香油40~50份、薄荷油80~90份、吐温20 1~3份及桉叶油10~20份;按重量份称取所述藏茴香提取物、薄荷油、吐温20及桉叶油并混合,之后灌装于所述硬胶囊壳中并套合,然后在套合处包涂封口材料,即得所述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胶囊在高温环境下储存时,胶囊壳的脆化程度得到显著缓解,从而提高了胶囊整体的耐高温性能,在40℃下储存30天后,胶囊的崩解时间基本保持不变。间基本保持不变。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强 韩盼盼 樊晓彦 董景丽 郎金玲 王海蔷 任晓明 何雪辉 孙明 李晓菲 李高彦 曹晶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爱尔海泰制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82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