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亮度补偿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中,受到器件特性漂移以及el(emitting layer,发光层)材料老化等影响,在长时间高亮度工作后,el显示器件比较容易发生显示亮度的变化,进而导致显示不均甚至mura的产生。
3.常规的显示器件采用外部或内部补偿阈值电压(vth)对器件漂移进行改善,但一方面在长时间工作后,器件的vth不再是影响el电流的唯一因素,另外一方面,el材料自身的老化,特别是rgb像素材料老化的差异,也无法采用常规的外部或内部补偿进行消除。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亮度补偿方法、显示装置。
5.第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被划分为多个目标子区域,其中,每个目标子区域包括:
6.至少一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多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
7.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至少一个有机光电探测器件,所述有机光电探测器件用于采集所在目标子区域中特征子像素的发光亮度信号,所述发光亮度信号用于确定所述特征子像素的发光情况是否达到预设补偿条件,以对达到预设补偿条件的目标子区域中相应特征子像素进行亮度补偿。
8.进一步地,每个目标子区域包含的像素单元数量大于或等于四个。
9.进一步地,所述特征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所述有机光电探测器件采用蓝色吸光材料制成;或者,所述特征子像素为绿色子像素,所述有机光电探测器件采用绿色吸光材料制成;或者,所述特征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所述有机光电探测器件采用红色吸光材料制成;或者,所述特征子像素包括:蓝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以及红色子像素。
10.进一步地,所述有机光电探测器件包括:阳极、阴极、检测功能层以及设置在所述阳极与所述检测功能层之间和/或所述阴极与所述检测功能层之间的激子阻挡层,所述激子阻挡层用于阻挡所述检测功能层受光照作用激发的激子扩散到电极界面发生猝灭。
11.进一步地,每个子像素内均具有一个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有机发光器件,所述有机发光器件包括阳极、阴极以及夹设在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之间的有机材料,所述有机材料包括发光层以及公用层,所述有机光电探测器件的激子阻挡层共用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公用层,所述激子阻挡层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公用层厚度。
12.进一步地,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至少一层公用层的目标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目
标位置为集成所述有机光电探测器件的位置,每个凹槽底面在衬底基板表面的正投影与相应有机光电探测器件的检测功能层在所述衬底基板表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13.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层公用层包括电子传输层。
14.第二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被划分为多个目标子区域,每个目标子区域包括:至少一个像素单元以及至少一个有机光电探测器件,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多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所述有机光电探测器件用于采集所在目标子区域中特征子像素的发光亮度信号,所述方法包括:
15.提供衬底基板;
16.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形成功能层,以及形成所述有机光电探测器件与所述子像素包含的有机发光器件共用的公用层,其中,所述功能层包括:每个子像素对应的发光层以及所述有机光电探测器件的检测功能层。
17.进一步地,所述形成所述有机光电探测器件与所述子像素包含的有机发光器件共用的公用层,包括:
18.依次形成每层所述公用层,并在至少一层公用层的目标位置形成凹槽,其中,所述目标位置为形成所述检测功能层的位置,每个凹槽底面在所述衬底基板表面的正投影与相应检测功能层在所述衬底基板表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19.进一步地,所述在至少一层公用层的目标位置形成凹槽,包括:
20.在所述功能层上形成覆盖整个所述功能层的第一电子传输膜层;
21.通过掩模版,在所述第一电子传输膜层上未覆盖所述检测功能层的区域形成第二电子传输膜层,以在所述公用层包含的电子传输层中形成所述凹槽。
2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子传输膜层的厚度为3~8nm,所述第二电子传输膜层的厚度为20~30nm。
23.第三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亮度补偿方法,应用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被划分为多个目标子区域,每个目标子区域包括:至少一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多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所述方法包括:
24.获取每个目标子区域中特征子像素的发光亮度信号;
25.针对所述每个目标子区域,基于所述发光亮度信号确定所述特征子像素的发光情况是否达到预设补偿条件,若是,则对所述目标子区域中相应特征子像素进行亮度补偿。
26.第四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27.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28.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亮度补偿方法、显示装置,通过将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被划分为多个目标子区域,每个目标子区域包括:至少一个像素单元以及至少一个有机光电探测器件,利用有机光电探测器件采集所在目标子区域中特征子像素的发光亮度信号,来确定特征子像素的发光情况是否达到预设补偿条件,以对达到预设补偿条件的目标子区域中相应特征子像素进行亮度补偿。这样可以实现分区域的亮度自检测,有利于及时补偿各子区域特征子像素的亮度衰减,改善显示亮度不均甚至产生mura的问题,从而获得更好的显示效果,提高用户体验。
29.上述说明仅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说
明书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本说明书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30.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31.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有机光电探测器件的布设示意图一;
33.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有机光电探测器件的布设示意图二;
34.图4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有机光电探测器件的布设示意图三;
35.图5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有机光电探测器件的布设示意图四;
36.图6为本说明书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37.图7为完成功能层蒸镀后的示意图;
38.图8为完成第一电子传输膜层蒸镀后的示意图;
39.图9为完成第二电子传输膜层蒸镀后的示意图;
40.图10为本说明书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的一种亮度补偿方法的流程图;
41.图1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需要指出的是,在附图中,为了图示的清晰可能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尺寸。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43.第一方面,如图1所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100包括衬底基板(图中未示出)。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域被划分为多个目标子区域110。每个目标子区域110包括:至少一个像素单元101以及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至少一个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示出的目标子区域110划分以及目标子区域110中像素单元101和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的分布仅为示意,不作为限制。通过在每个目标子区域110分别对应设置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能够实现分区域的亮度自检测。
44.为了方便管理,具体实施时可以对每个目标子区域110的分布进行编号对应,例如,各目标子区域110可以呈阵列式分布,编号记为:(x,y),其中,x表示区域所在的行,y表示区域所在的列。如假设将面板显示区域划分为4*4个目标子区域110,则位于第一行第一列的目标子区域110编号可以为(1,1),位于第一行第二列的目标子区域110编号可以为(1,2),以此类推。
45.具体来讲,目标子区域110的具体划分方式以及检测像素密度即有机光电探测器
件102的设置密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46.例如,如图2所示,可以针对每个像素单元101分别设置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进行亮度检测,实现精细化调整。但是,由于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自身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考虑到过高的检测像素密度会带来开口率的显著下降,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目标子区域110包含的像素单元101数量可以大于或等于四个,这样可以针对每四个以上像素单元设置一个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以在达到较好的检测效果的同时满足开口率要求。
47.进一步地,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考虑到显示面板边缘区域的亮度差异比较大,位于面板边缘和中央区域的目标子区域110可以进行差异化划分,例如,边缘目标子区域包含的像素单元101数量可以小于中央目标子区域包含的像素单元101数量,即边缘区域的检测像素密度相对更大一些,这样能够更细化地对边缘区域进行亮度补偿,有利于提高亮度补偿的准确性,更好地改善显示亮度不均问题。
48.本实施例中,每个像素单元101包括多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如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以及蓝色子像素(b),具体单个像素单元101包含的子像素颜色以及像素排布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确定。而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用于采集所在目标子区域110中特征子像素的发光亮度信号。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可以为有机光电二极管(organic photo-diode,简称opd)。
49.进一步地,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采集的发光亮度信号用于确定特征子像素的发光情况是否达到预设补偿条件,以对达到预设补偿条件的目标子区域110中相应特征子像素进行亮度补偿。其中,特征子像素可以为上述多种不同颜色子像素中的一种或多种。预设补偿条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预先配置,用于衡量特征子像素是否发生亮度漂移。也就是说,若检测到目标子区域110中特征子像素的发光情况达到预设补偿条件,则说明该目标子区域110的特征子像素已发生亮度漂移,从而需要对该目标子区域110中所有相应颜色的子像素进行亮度补偿。
50.具体实施时,特征子像素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确定。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特征子像素可以为单一颜色的子像素,如蓝色子像素、红色子像素或绿色子像素。
51.例如,考虑到蓝色子像素比较容易发生老化,可以针对各目标子区域110中部分蓝色子像素的发光情况进行检测,即特征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采用蓝色吸光材料制成。例如,如图3所示,可以在每个目标子区域110中特定几个蓝色子像素(图中以3个蓝色子像素为示例)附近设置蓝色吸光材料制成的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此时,这几个蓝色子像素即为特征子像素,通过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采集这几个蓝色子像素的发光亮度信号,来分别对各个目标子区域110进行亮度自检测,从而分区域对发生亮度漂移的蓝色子像素进行亮度补偿。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在所属目标子区域110中的具体布设位置不做限定,具体根据所属目标子区域110中子像素的布局以及开口率需求确定,能够检测到相应特征子像素的发光情况即可。
52.当然,在本说明书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要针对各目标子区域110中部分绿色子像素的发光情况进行检测,即特征子像素也可以为绿色子像素,相应地,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采用绿色吸光材料制成。例如,如图4所示,可以在每个目标子区域110中特定几个绿色子像素(图中以6个绿色子像素为示例)附近设置绿色吸光材料制成的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此时,这几个绿色子像素即为特征子像素,通过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采集这几个绿
色子像素的发光亮度信号,来分别对各个目标子区域110进行亮度自检测,从而分区域对发生亮度漂移的绿色子像素进行亮度补偿。同理,如图5所示,还可以根据需要针对各目标子区域110中部分红色子像素的发光情况进行检测,即特征子像素也可以为红色子像素,相应地,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采用红色吸光材料制成。
5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特征子像素也可以包括多种颜色的子像素,此时,需要针对性地对其中发光情况达到预设补偿条件的子像素进行亮度补偿。例如,在一种应用场景中,可以针对各个目标子区域110的三色子像素进行补偿检测,即特征子像素包含红绿蓝三色子像素,各个目标子区域110内设置的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能够分别检测到所在目标子区域110中红绿蓝三色子像素的发光亮度信号,从而就可以对每种颜色发生漂移的部分进行分别补偿,这样不仅能够补偿目标子区域110的亮度漂移,还能够补偿目标子区域110的色度漂移,有利于更好地保证显示效果。
54.另外,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在平行于衬底基板平面上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例如,可以是圆形、梯形、正方形、或者是对称的多边形如棱形或六边形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55.具体来讲,在获取到特征子像素的发光亮度信号后,判断发光情况是否满足预设补偿条件的实施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以特征子像素为单一颜色子像素为例,可以预先存储正常状态下,每个目标子区域110设置的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采集到的基准亮度值;在此基础上,显示装置就可以响应于亮度补偿功能的触发指令,分别针对每个目标子区域110,将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检测到的实测亮度值与相应基准亮度值进行比较,若亮度差值超过预设误差范围,则说明该目标子区域110的特征子像素存在亮度漂移,从而判定发光情况满足预设补偿条件,若亮度差值位于预设误差范围内,则判定该目标子区域110的发光情况不满足预设补偿条件。
56.同理,在特征子像素包括多种颜色子像素,如包含红绿蓝三色子像素的场景下,可以预先存储正常状态下,各个目标子区域110中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采集到的三色特征子像素的基准亮度值,从而分别判定每种特征子像素的发光情况是否满足预设补偿条件。
57.进一步地,在明确实测亮度值与相应基准亮度值的亮度差值后,针对达到预设补偿条件的目标子区域110,就可以基于亮度差值以及预设的灰阶数据表,对相应特征子像素在不同灰阶下的状态进行补偿,具体原理可以参见相关技术,此处不做详述。
58.需要说明的是,亮度补偿本身是有限制的,例如,可以根据实际面板的亮度补偿能力设置补偿上限,若存在目标子区域110的亮度差值已经超出补偿上限,则需要将亮度差值乘以适当的补偿系数得到符合要求的补偿量,再按照所得到的补偿量对相应特征子像素在不同灰阶下的状态进行补偿,否则补偿将无法生效。当然,若目标子区域110的亮度差值均未超出补偿上限,则可以将亮度差值作为补偿量对相应特征子像素进行亮度补偿。
59.其中,补偿系数的取值大于0且小于1。例如,可以预先设置补偿系数序列,补偿系数序列中包含多个沿梯度下降的备选补偿系数,先将亮度差值乘以最大的备选补偿系数如0.95,如果乘以0.95后的补偿量满足补偿上限要求,则可以按照该补偿量执行;如若不满足,再将亮度差值乘以次大的备选补偿系数如0.9,依次类推,直至选取到适当的补偿系数,得到不超过补偿上限的补偿量,也即尽可能使得补偿生效,同时使得各目标子区域110的补偿尽量均匀。
60.本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结合了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和有机发光器件,通过将面板显示区域划分为多个目标子区域110,在每个子区域分别设置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来监测该子区域的发光情况,有利于及时补偿各子区域特征子像素的亮度衰减,改善显示亮度不均甚至产生mura的问题,从而获得更好的显示效果。
61.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的层级结构可以包括:阳极、阴极、检测功能层以及设置在阳极与检测功能层之间和/或阴极与检测功能层之间的激子阻挡层,检测功能层用于受光照作用激发激子,即电子-空穴对,激子阻挡层用于阻挡检测功能层激发的激子扩散到电极界面发生猝灭。
62.例如,以opd为例,沿垂直于衬底基板方向上,opd的层级结构自下而上可以依次为阳极、空穴传输层、检测功能层、电子传输层以及阴极,其中,检测功能层又包括施主层和受主层,激子阻挡层可以包括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例如,阳极的厚度可以为100nm,空穴传输层的厚度可以为100nm,施主层的厚度可以为15nm,受主层的厚度可以为45nm,电子传输层的厚度可以为10nm,阴极的厚度可以为80nm。
63.与oled相反,opd主要为吸收外部的光,在施主层和受主层由光子激发电子-空穴对,这个称为激子。激子被分拆为电子和空穴进而被两侧的电极吸引,变成电流的一部分,由此光照对光电二极管电流有了较明显的调制作用。在激子扩散的过程中,过快或过慢均会影响这个调制作用。激子在电极交界面处猝灭,会造成激子的浪费。在加入激子阻挡层后,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挡激子扩散到电极界面,避免了激子的猝灭浪费,提高了激子分离效率。但是激子阻挡层不能太厚,否则会影响电子和空穴扩散。
64.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的每个子像素内均具有一个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有机发光器件。有机发光器件包括阳极、阴极以及夹设在阳极与阴极之间的有机材料。有机材料主要由发光层和公用层两部分组成。例如,目前采用的多层器件结构中,公用层可细分为:空穴注入层(hole injection layer,hil)、空穴传输层(hole transport layer,htl)、电子传输层(electron transport layer,etl)以及电子注入层(electron injection layer,eil),具体公用层的细分层级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中采用的有机发光器件结构确定。
65.为了便于检测特征子像素的发光情况,本实施例中各目标子区域110设置的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可以集成于有机发光器件中,即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的激子阻挡层可以共用有机发光器件的公用层。也就是说,激子阻挡层与有机发光器件的公用层包含的膜层材料一致,具体层级细分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确定。例如,上述opd结构示例中,激子阻挡层细分为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有机发光器件的公用层也细分为: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二者就可以共用。
66.然而,现有有机发光器件是以发光为目的进行设置的,所以其膜层设置显然以其为主要目标,这种情况下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的膜层一般很难和有机发光器件完全匹配,实际情况下差异往往比较大。经研究发现,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集成的有机发光器件的限制,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的效率会因为原有有机发光器件的膜层影响而降低。特别是激子阻挡层过厚时,会大幅阻挡电子从active层转移至阴极,导致光电流损失,严重影响外量子效率(eqe)。
67.经过试验证明,如果将激子阻挡层厚度从30nm调整到5nm,能够将光电流密度从2.52e-4提升到2.70e-4,如表1所示。这就说明了合理地调整激子阻挡层可以有效提高光电
流密度进而提高eqe(试验证明可以从28%提升到41.7%)。
68.表1
[0069][0070]
由此,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通过优化集成器件的膜层工艺,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中,上述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中激子阻挡层在垂直于衬底基板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有机发光器件的公用层厚度。这样能够使所集成的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获得更高的效率,有效地提高了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的信噪比,且eqe获得显著提升,从而有利于提高上述亮度检测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亮度补偿的准确性。
[0071]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有机发光器件的至少一层公用层的目标位置设置有凹槽,目标位置为集成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的位置。每个凹槽底面在衬底基板表面的正投影与相应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的检测功能层在衬底基板表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至少部分交叠可以包括两个正投影区域的其中一部分交叠,以及两个正投影区域完全重合这两种情况。这样可以保证有机发光器件的公用层厚度不变,使得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的激子阻挡层厚度在其厚度基础上适当减薄,在不影响有机发光器件即el器件发光效率的基础上,使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获得更高的效率。
[0072]
例如,在形成有机发光器件的公用层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掩模版如open mask或fmm(fine metal mask,精细金属掩模版),在其中至少一层公用层的目标位置形成上述凹槽,以适当减薄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的激子阻挡层厚度。
[0073]
为了进一步降低工艺复杂度,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电子传输层的目标位置设置上述凹槽。例如,在面板制备过程中,可以在蒸镀完红绿蓝发光单元以及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的检测功能层后,继续蒸镀电子传输层时,先预先蒸镀一层约3~8nm的电子传输膜层,该膜层为全层蒸镀;然后,采用open mask或fmm,在该膜层表面未覆盖检测功能层的区域再进行一次电子传输膜层的蒸镀,蒸镀厚度约为20~30nm。这样就可以在电子传输层的目标位置形成上述的凹槽结构,且凹槽深度为20~30nm,也就是激子阻挡层厚度相较减薄了20~30nm。
[0074]
当然,在本说明书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其他公用层如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或电子注入层的目标位置设置上述凹槽,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0075]
第二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如图6所示,该制作方法至少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601和步骤s602。
[0076]
步骤s601,提供衬底基板。
[0077]
可以理解的是,衬底基板可以包括阵列基板、阵列基板表面形成的阳极以及阵列基板与阳极之间需要设置的相关膜层,具体结构和工艺可以参见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相关技术,此处不做详述。
[0078]
步骤s602,在衬底基板上形成功能层,以及形成有机光电探测器件与子像素包含的有机发光器件共用的公用层,其中,功能层包括:每个子像素对应的发光层以及有机光电
探测器件的检测功能层。
[0079]
公用层具体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中采用的有机发光器件结构确定。例如,有机发光器件公用层可细分为: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其中,空穴传输层位于阳极与发光层之间,电子传输层位于发光层与阴极之间。例如,发光层可以包括红色子像素对应的发光层(红色发光层)、绿色子像素对应的发光层(绿色发光层)以及蓝色子像素对应的发光层(蓝色发光层)。
[0080]
相应地,有机光电探测器件的激子阻挡层也包括: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检测功能层一般包括施主层和受主层,具体可以参照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由此,有机光电探测器件可以共用有机发光器件的阴极、阳极以及公用层即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
[0081]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形成有机光电探测器件与子像素包含的有机发光器件共用的公用层的过程可以包括:依次形成每层公用层,并在至少一层公用层的目标位置形成凹槽,其中,目标位置为形成检测功能层的位置,每个凹槽底面在衬底基板表面的正投影与相应检测功能层在衬底基板表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这样就可以在不影响有机发光器件即el器件发光效率的基础上,减薄所集成的有机光电探测器件激子阻挡层的厚度,从而使得集成有机光电探测器件获得更高的效率,有效提高有机光电探测器件的信噪比以及eqe。
[0082]
具体实施时,为了进一步降低工艺复杂度,上述至少一层公用层可以是功能层上形成的电子传输层。当然,在本说明书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器件结构以及激子阻挡层的厚度调整需要在其他公用层如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或电子注入层的目标位置设置上述凹槽,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0083]
具体来讲,在电子传输层的目标位置形成凹槽的过程可以包括:形成功能层后,预先在功能层上形成覆盖整个功能层的第一电子传输膜层;然后,通过掩模版,在第一电子传输膜层上未覆盖检测功能层的区域形成第二电子传输膜层,以在公用层包含的电子传输层中形成凹槽。
[0084]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参照图7至图9,以激子阻挡层共用有机发光器件的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为例,对显示面板的一种示例性工艺制备流程进行说明。
[0085]
首先,正常的完成面板的背板制作及预蒸镀处理,即提供衬底基板210。
[0086]
然后,在衬底基板210上依次完成位于阳极(图中未示出)与功能层之间的空穴传输层220以及功能层230的蒸镀。其中,功能层230包括红色发光层231、绿色发光层232、蓝色发光层233及有机光电探测器件的检测功能层234。此时,红色发光层231、绿色发光层232、蓝色发光层233及检测功能层234位于同一层,如图7所示。
[0087]
接着,继续进行电子传输层240的蒸镀,其中,预先蒸镀一层约3~8nm的电子传输膜层,本次蒸镀的膜层可以称为第一电子传输膜层241,该膜层为全层蒸镀,如图8所示;然后进行电子传输膜层240的二次蒸镀:采用open mask或fmm,在第一电子传输膜层241上有机光电探测器件图形之外的区域即未覆盖检测功能层234的区域进行电子传输膜层的蒸镀,本次蒸镀的膜层可以称为第二电子传输膜层242,该膜层厚度可以约为20~30nm,从而完成图形化的电子传输层240,即在电子传输层240的目标位置形成的凹槽243,如图9所示。这样集成的有机光电探测器件不仅能够共用有机发光器件的公用层,还能在不影响有机发
光器件公用层厚度的提前下,减薄激子阻挡层的厚度。需要说明的是,图9中用斜线填充区域示意了该示例中有机光电探测器件的激子阻挡层,其在垂直于衬底基板方向上的厚度(即空穴传输层220与第一电子传输膜层241的总厚度)小于有机发光器件的公用层厚度(即空穴传输层220和电子传输层240的总厚度)。
[0088]
进一步地,就可以继续进行其他公用层直至阴极的蒸镀,并完成其他集成器件的蒸镀,具体可以参见相关技术,此处不做详述。
[0089]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可以应用于制备需要在有机发光器件即oled中集成有机光电探测器件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在一种应用场景中,可以用于制备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此时,上述步骤s602中,检测功能层的分布根据面板每个目标子区域110中有机光电探测器件102的布设位置确定,检测功能层234的材质根据待检测的特征子像素确定。
[0090]
另外,可以理解的是,有机光电探测器件如有机光电二极管(opd)的性能现在已经进步到可以提供比传统硅光电二极管技术更多功能的程度,特别是在生物医学成像和生物识别监测等应用中。其他潜在的应用包括人机界面,如非接触式手势识别和控制,以及指纹识别。因此,将有机光电探测器件集成在显示面板的有机发光器件中,可以获得屏内指纹以及其他的生物识别功能。
[0091]
由此,在另一种应用场景中,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还可以用于制作具有屏内指纹以及其他的生物识别功能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此时,上述步骤s602中,检测功能层234的分布根据屏内指纹以及其他的生物识别功能模组的设置位置确定,检测功能层234的材质与对应设置的感测光源的波段适配。上述制作方法通过分区域图形化的方案,适当地调整有机光电探测器件中激子阻挡层的厚度,使其在不影响有机发光器件发光效率的基础上,获得更高的效率,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有机光电探测器件的信噪比,有利于获得更好的识别效果。
[0092]
相应地,制备得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有机发光器件以及集成于有机发光器件中的有机光电探测器件,该有机光电探测器件用于采集用户生物特征如用户指纹反射的光信号,以得到生物特征感测信息。其中,有机光电探测器件共用有机发光器件的公用层,有机光电探测器件的激子阻挡层厚度小于有机发光器件的公用层厚度。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有机发光器件的至少一层公用层的目标位置设置有凹槽,目标位置为集成有机光电探测器件的位置,每个凹槽底面在衬底基板表面的正投影与相应有机光电探测器件的检测功能层在所述衬底基板表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其中,至少一层公用层可以是电子传输层,或者,也可以是其他公用层。
[0093]
第三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亮度补偿方法,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如图10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94]
步骤s110,获取每个目标子区域中特征子像素的发光亮度信号;
[0095]
步骤s120,针对每个目标子区域,基于发光亮度信号确定特征子像素的发光情况是否达到预设补偿条件,若是,则对目标子区域中相应特征子像素进行亮度补偿。
[0096]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10和步骤s120的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参照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具体实施时,该亮度补偿方法可以通过在显示装置中另外增设ic芯片来执行,或者,也可以在显示装置原有的ic芯片中执行。
[0097]
第四方面,如图11所示,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10,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例如,该显示装置10可以是手机、电脑、电视以及穿戴式显示设备等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0098]
在以上的描述中,对于产品各层的构图等技术细节并没有做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形成所需形状的层、区域等。另外,为了形成同一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设计出与以上描述的方法并不完全相同的方法。尽管在以上分别描述了各实施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个实施例中的措施不能有利地结合使用。
[0099]
另外,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公开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0100]
尽管已描述了本说明书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说明书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技术特征:
1.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被划分为多个目标子区域,其中,每个目标子区域包括:至少一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多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以及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至少一个有机光电探测器件,所述有机光电探测器件用于采集所在目标子区域中特征子像素的发光亮度信号,所述发光亮度信号用于确定所述特征子像素的发光情况是否达到预设补偿条件,以对达到预设补偿条件的目标子区域中相应特征子像素进行亮度补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目标子区域包含的像素单元数量大于或等于四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所述有机光电探测器件采用蓝色吸光材料制成;或者,所述特征子像素为绿色子像素,所述有机光电探测器件采用绿色吸光材料制成;或者,所述特征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所述有机光电探测器件采用红色吸光材料制成;或者,所述特征子像素包括:蓝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以及红色子像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光电探测器件包括:阳极、阴极、检测功能层以及设置在所述阳极与所述检测功能层之间和/或所述阴极与所述检测功能层之间的激子阻挡层,所述激子阻挡层用于阻挡所述检测功能层受光照作用激发的激子扩散到电极界面发生猝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子像素内均具有一个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有机发光器件,所述有机发光器件包括阳极、阴极以及夹设在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之间的有机材料,所述有机材料包括发光层以及公用层,所述有机光电探测器件的激子阻挡层共用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公用层,所述激子阻挡层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公用层厚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至少一层公用层的目标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目标位置为集成所述有机光电探测器件的位置,每个凹槽底面在衬底基板表面的正投影与相应有机光电探测器件的检测功能层在所述衬底基板表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层公用层包括电子传输层。8.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被划分为多个目标子区域,每个目标子区域包括:至少一个像素单元以及至少一个有机光电探测器件,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多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所述有机光电探测器件用于采集所在目标子区域中特征子像素的发光亮度信号,所述方法包括:提供衬底基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形成功能层,以及形成所述有机光电探测器件与所述子像素包含的有机发光器件共用的公用层,其中,所述功能层包括:每个子像素对应的发光层以及所述有机光电探测器件的检测功能层。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所述有机光电探测器件与所述子像素包含的有机发光器件共用的公用层,包括:
依次形成每层所述公用层,并在至少一层公用层的目标位置形成凹槽,其中,所述目标位置为形成所述检测功能层的位置,每个凹槽底面在所述衬底基板表面的正投影与相应检测功能层在所述衬底基板表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至少一层公用层的目标位置形成凹槽,包括:在所述功能层上形成覆盖整个所述功能层的第一电子传输膜层;通过掩模版,在所述第一电子传输膜层上未覆盖所述检测功能层的区域形成第二电子传输膜层,以在所述公用层包含的电子传输层中形成所述凹槽。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传输膜层的厚度为3~8nm,所述第二电子传输膜层的厚度为20~30nm。12.一种亮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被划分为多个目标子区域,每个目标子区域包括:至少一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多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每个目标子区域中特征子像素的发光亮度信号;针对所述每个目标子区域,基于所述发光亮度信号确定所述特征子像素的发光情况是否达到预设补偿条件,若是,则对所述目标子区域中相应特征子像素进行亮度补偿。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亮度补偿方法、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被划分为多个目标子区域,每个目标子区域包括:至少一个像素单元以及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至少一个有机光电探测器件,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多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从而利用有机光电探测器件采集所在目标子区域中特征子像素的发光亮度信号,来确定特征子像素的发光情况是否达到预设补偿条件,以对达到预设补偿条件的目标子区域中相应特征子像素进行亮度补偿。这样有利于及时补偿各子区域特征子像素的亮度衰减,改善显示亮度不均问题。题。题。
技术研发人员:田宏伟 曲燕 王晶 李然 陈善韬 刘利宾 刘政 史世明 牛亚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8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