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跷跷板式盖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8-16  101



    1.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跷跷板式盖板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车内空间的舒适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安装汽车车门拉手的结构空间,由带缺口的盖板扣合在车门底座的拉手空腔内,安装或更换车门拉手时,需要用专门的工具进行盖板拆卸,拆卸很不方便。而且经过多次拆卸后,车门盖板会留下折卸过的痕迹,影响内饰的美观性,降低乘客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1.通过设置跷跷板式盖板结构,实现快捷无损拆卸功能;2.设置盖板卡扣结构,防止盖板从车门底座中掉落,确保使用安全。从而,实现盖板从车门底座上无损拆卸和安装,同时多次拆卸后再安装也能保持内饰美观,并提升乘客坐车的舒适感。
    4.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跷跷板式盖板结构,包括车门底座和盖板,所述车门底座包括内开门腔体和外开门腔体,所述内开门腔体与所述外开门腔体相通,内开门腔体中安装内拉手,可通过内拉手将车门从内打开,外开门腔体中安装外拉手,可通过外拉手将车门从外打开。所述外开门腔体包括卡扣区和悬空区,所述卡扣区与所述悬空区之间设有支点,所述卡扣区内设有卡扣孔,卡扣区安装卡扣结构件,所述悬空区内设有拉手安装孔,悬空区安装外拉手部件,这样的设置充分利用外开门腔体的空间和利用了卡扣区与悬空区之间的位置,提高了车门空间的紧凑性。所述盖板盖合在所述外开门腔体上,与所述支点构成跷跷板结构,所述盖板与所述悬空区底部形成以支点为顶点的小于45
    °
    的夹角,充分利用了跷跷板杠杆的原理,只需在盖板靠近悬空区的一端用力按压,便可使得盖板从车门底座中松开取下,从而实现快捷无损地拆卸功能。
    6.进一步地,所述盖板外边缘沿安装侧内倒角。通过内倒角的设置,可使盖板采用跷跷板式拆卸后,确保盖板无损,重新安装后密封。
    7.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一侧设有卡扣件,所述卡扣件扣装在所述外开门腔体的卡扣孔内,所述盖板一端设有侧扣件,所述侧扣件插扣在所述外开门腔体与所述内开门腔体的连通处。卡扣件卡扣在车门底座上的卡扣孔中,可以防止盖板脱落,从而保证盖板的使用安全性。侧扣件插扣在外开门腔体与内开门腔体的相连的腔壁内,使得盖板不能从外开门腔体的腔口中直接脱落,同时加上与卡扣件的配合,从而确保了盖板无法从车门底座中脱落,进一步加强了盖板的安全性。
    8.进一步地,所述卡扣件上设有卡扣套,所述卡扣套将所述卡扣件扣装在所述卡扣孔内。在卡扣件上加装的卡扣套,将盖板扣装在车门底座上的卡扣孔中,从而进一步保证了盖板不会从车门底座上脱落。
    9.进一步地,所述卡扣件由两个卡扣块中间连接一个卡扣梁构成,所述卡扣梁底部设有内凹槽。带内凹槽的设置,便于卡扣套与卡扣件扣合。
    10.进一步地,所述卡扣套由拱形套与内叉扣合而成,所述内叉叉扣所述卡扣梁在所述拱形套内,所述拱形套外侧中部设有限位凸起。通过这样的卡扣结构设置,使得盖板牢固地卡扣在车门底座内。限位凸起的设置,限定了卡扣套的活动空间,从而间接地限定了盖板的活动空间,限定了跷跷板结构的盖板与悬空区底部形成以支点为顶点的锐角的大小,确保跷跷板杠杆原理应用的合理性。
    11.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中部设有支点钉,所述外开门腔体中部设有支点孔,所述支点钉定位在所述支点孔上,构成跷跷板支点。利于支点钉作为跷跷板的支点,既可以保证杠杆原理的应用,又可以起到防止盖板掉落的功能,充分保证证支点钉的设计合理性。
    12.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支点钉位于一条直线上,分别由十字加强筋构成,末端呈曲球面形。多个支点钉成一条直线,限定了盖板做跷跷板活动时的运行方向,从而确保了盖板上跷动作的合理路径,从而有效实现杠杆原理的应用。
    13.进一步地,所述卡扣孔外端面设有凸台,所述凸台朝所述卡扣区外侧延伸。外加凸台的设置,进一步保证卡扣结构的卡扣功能的有效性。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5.本发明通过设置跷跷板结构和卡扣结构,从而实现盖板的快捷无损拆卸功能,并防止盖板从车门底座中掉落,确保使用安全,从而实现盖板多次拆卸安装后,仍能保持内饰美观,满足乘客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附图标号中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不应理解为任何附加限制。
    17.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的车门底座正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的车门底座侧面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的跷跷板结构放大图。
    21.图5为本发明的盖板与车门底座的配合放大图。
    22.图6为本发明的不带卡扣套的盖板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的带卡扣套的盖板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发明的卡扣套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号:1-车门底座、11-外开门腔体、111-支点、112-卡扣区、1121-卡扣孔、1122-凸台、113-悬空区、1131-拉手安装孔、114-支点孔、12-内开门腔体、2-盖板、22-卡扣件、221-卡扣块、222-卡扣梁、23-侧扣件、24-支点钉、25-卡扣套、251-拱形套、252-内叉、253-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
    该发明。
    27.应注意到:术语“上”、“中”、“内”、“外”、“底”、“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中的内容,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
    28.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连接关系或者效果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9.实施例1。
    3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跷跷板式盖板结构,包括车门底座1和盖板2,车门底座1包含内开门腔体12和外开门腔体11,内开门腔体12与外开门腔体11相通,盖板2扣装在外开门腔体的腔口中,构成跷跷板结构。
    31.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盖板2与外开门腔体11底部形成以支点钉24为顶点的小于45
    °
    的夹角,用户按压盖板2一侧,盖板2在支点钉24的支点作用下,盖板2的另一侧就会跷起,从而使该处脱离外开门腔体12的腔壁,从而可方便地取下盖板2。设置为小于45
    °
    的夹角,充分利用了跷跷板杠杆的原理,只需在盖板2靠近悬空区113的一端用力按压,便可使得盖板2从车门底座1中松开取下,从而实现快捷无损地拆卸功能。利于支点钉24作为跷跷板的支点,既可以保证杠杆原理的应用,又可以起到防止盖板2掉落的功能,充分保证证支点钉24的设计合理性。
    32.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盖板2的卡扣件22扣装在外开门腔体11的卡扣孔1121内,盖板2的侧扣件23插扣在外开门腔体11与内开门腔体12的相连的腔体内,卡扣套25将卡扣件22扣装在卡扣孔1121内,卡扣孔1121外端面设有凸台1122,凸台1122朝卡扣区112外侧延伸。外加凸台1122的设置,进一步保证卡扣结构的卡扣功能的有效性。卡扣件22卡扣在车门底座1上的卡扣孔1121中,可以防止盖板2脱落,从而保证盖板2的使用安全性。侧扣件23插扣在外开门腔体11与内开门腔体12的相连的腔壁内,使得盖板2不能从外开门腔体11的腔口中直接脱落,同时加上与卡扣件22的配合,从而确保了盖板2无法从车门底座11中脱落,进一步加强了盖板2的安全性。
    33.如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盖板2外边缘沿安装侧内倒角,卡扣件22由两个卡扣块221中间连接一个卡扣梁222构成,卡扣梁222底部设有内凹槽,盖板2中部设有支点钉24,外开门腔体11中部设有支点孔114,支点钉24定位在支点孔114上,构成跷跷板支点,多个支点钉24位于一条直线上,分别由十字加强筋构成,末端呈曲球面形。内倒角的设置和支点钉24末端的曲球面的设置,可使盖板2采用跷跷板式拆卸后,确保盖板2无损,且重新安装后密封。带内凹槽的设置,便于卡扣套25与卡扣件22有效扣合。多个支点钉24成一条直线,限定了盖板做跷跷板活动时的运行方向,从而确保了盖板2上跷动作的合理路径,从而有效实现杠杆原理的应用,实现快速上跷的功能。
    34.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卡扣套25由拱形套251与内叉252扣合而成,内叉252叉扣卡扣梁222在拱形套251内,拱形套251外侧中部设有限位凸起253。在卡扣件22上加装的卡扣套25,将盖板2扣装在车门底座1上的卡扣孔114中,从而进一步保证了盖板2不会从车门底座1中脱落。通过卡扣结构设置,使得盖板2牢固地卡扣在车门底座1内。限位凸起253的设
    置,限定了卡扣套25的活动空间,从而间接地限定了盖板2的活动空间,限定了跷跷板结构的盖板2与悬空区113底部形成以支点为顶点的锐角的大小,确保跷跷板杠杆原理应用的合理性。
    35.实施例2。
    36.如图1、图3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没有采用支点钉24的设置,而是利用外开门腔体11中设置支点111来实现跷跷板支点的功能。外开门腔体11设置卡扣区112和悬空区113,卡扣区112与悬空区113之间设有支点111,卡扣区112内设有卡扣孔1121,悬空区113内设有拉手安装孔1131。盖板2与支点111构成跷跷板功能。这样的设置充分利用外开门腔体11的空间和利用了卡扣区112与悬空区113之间的位置,提高了车门空间的紧凑性。
    37.如以上实施例所述,通过设置跷跷板式盖板结构,实现了快捷无损拆卸功能;2.通过设置盖板卡扣结构,防止了盖板从车门底座中掉落,确保使用安全。
    38.除上述实施例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公开的范围内,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重新选择及组合,从而构成新的实施例,这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无需进行创造性劳动即可实现的,因此这些本发明没有详细描述的实施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跷跷板式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门底座(1)和盖板(2),所述车门底座(1)包括内开门腔体(12)和外开门腔体(11),所述内开门腔体(12)与所述外开门腔体(11)相通,所述外开门腔体(11)包括卡扣区(112)和悬空区(113),所述卡扣区(112)与所述悬空区(113)之间设有支点(111),所述卡扣区(112)内设有卡扣孔(1121),所述悬空区(113)内设有拉手安装孔(1131);所述盖板(2)盖合在所述外开门腔体(11)上,与所述支点(111)构成跷跷板结构,所述盖板(2)与所述悬空区(113)底部形成以支点(111)为顶点的小于45
    °
    的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跷跷板式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外边缘沿安装侧内倒角。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跷跷板式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一侧设有卡扣件(22),所述卡扣件(22)扣装在所述外开门腔体(11)的卡扣孔(1121)内,所述盖板(2)一端设有侧扣件(23),所述侧扣件(23)插扣在所述外开门腔体(11)与所述内开门腔体(12)的连通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跷跷板式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件(22)上设有卡扣套(25),所述卡扣套(25)将所述卡扣件(22)扣装在所述卡扣孔(1121)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跷跷板式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件(22)由两个卡扣块(221)中间连接一个卡扣梁(222)构成,所述卡扣梁(222)底部设有内凹槽。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跷跷板式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套(25)由拱形套(251)与内叉(252)扣合而成,所述内叉(252)叉扣所述卡扣梁(222)在所述拱形套(251)内,所述拱形套(251)外侧中部设有限位凸起(253)。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跷跷板式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中部设有支点钉(24),所述外开门腔体(11)中部设有支点孔(114),所述支点钉(24)定位在所述支点孔(114)上,构成跷跷板支点。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跷跷板式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点钉(24)位于一条直线上,分别由十字加强筋构成,末端呈曲球面形。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跷跷板式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孔(1121)外端面设有凸台(1122),所述凸台(1122)朝所述卡扣区(112)外侧延伸。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跷跷板式盖板结构,包括车门底座和盖板,车门底座包括内开门腔体和外开门腔体,外开门腔体包括卡扣区和悬空区,卡扣区与悬空区之间设有支点,卡扣区内设有卡扣孔,悬空区内设有拉手安装孔;盖板盖合在外开门腔体上,与支点构成跷跷板结构,述盖板与悬空区底部形成以支点为顶点的小于45


    技术研发人员:方立锋 王锋杰 周宝聪 马永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神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851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