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无机房防震减噪机架。
背景技术:
2.根据目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对无机房电梯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目前的技术基本采用主机架梁式安装结构,这种结构对土建的的需求很高,也给土建带来了不便,同时主机的振动也会通过墙体传递到隔壁住户,给客户带来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新型无机房防震减噪机架,以解决现有主机架梁式安装结构振动通过墙体传递给住户的问题。
4.本方案中的一种新型无机房防震减噪机架,包括主机架,所述主机架上固定连接有驱动主机,所述主机架还连接有三个减震机构,所述主机架通过三个减震机构分别连接有轿厢导轨和两根位于主机架两侧的对重导轨。
5.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其有益效果:使用时,将驱动主机安装在井道顶层的侧面,将轿厢导轨和两根对重导轨与墙体固定连接,主机架、减震机构、轿厢导轨和两个对重导轨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由于轿厢导轨和两个对重导轨都是通过减震机构柔性连接,驱动主机的振动会通过减震机构消除大部分,提高了乘运舒适感,同时这些振动也不会传递到井道壁,对住户的影响降低。
6.进一步,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垫和支撑件,所述减震垫与主机架螺栓连接,三个所述支撑件分别螺栓连接有轿厢导轨和两个对重导轨。这样设置可减少驱动主机振动的传递,将对隔壁住户的影响降到最低。
7.进一步,所述支撑件上设有多个安装孔。使用时,通过安装孔可在现场直接进行模块化安装,保证了安装的精度。
8.进一步,两个所述对重导轨固定连接有导轨支架。使用时,将导轨支架固定连接在墙体,便于确保对重导轨平行,且便于确保了两个对重导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无机房防震减噪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1.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驱动主机1、主机架2、减震垫3、支撑件4、导轨支架5、对重导轨6、轿厢导轨7。
12.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新型无机房防震减噪机架,包括主机架2,主机架2上固定连接有驱动主机1,主机架2还连接有三个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垫3和支撑件
4,减震垫3与主机架2螺栓连接,三个支撑件4分别螺栓连接有轿厢导轨7和两个对重导轨6,支撑件4上设有多个安装孔,两个对重导轨6固定连接有导轨支架5。
13.使用时,将驱动主机1安装在井道顶层的侧面,将轿厢导轨7和导轨支架5与墙体固定连接,将导轨支架5固定连接在墙体,便于确保对重导轨6平行,且便于确保了两个对重导轨6的稳定性,通过安装孔可在现场直接进行模块化安装,保证了安装的精度,主机架2、减震机构、轿厢导轨7和两个对重导轨6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由于轿厢导轨7和两个对重导轨6都是通过减震机构柔性连接,驱动主机1的振动会通过减震机构消除大部分,提高了乘运舒适感,同时这些振动也不会传递到井道壁,对住户的影响降低。
14.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无机房防震减噪机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架,所述主机架上固定连接有驱动主机,所述主机架还连接有三个减震机构,所述主机架通过三个减震机构分别连接有轿厢导轨和两根位于主机架两侧的对重导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无机房防震减噪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垫和支撑件,所述减震垫与主机架螺栓连接,三个所述支撑件分别螺栓连接有轿厢导轨和两个对重导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无机房防震减噪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上设有多个安装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无机房防震减噪机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对重导轨固定连接有导轨支架。
技术总结
本方案公开了电梯设备领域的一种新型无机房防震减噪机架,包括主机架,所述主机架上固定连接有驱动主机,所述主机架还连接有三个减震机构,所述主机架通过三个减震机构分别连接有轿厢导轨和两根位于主机架两侧的对重导轨。本方案中的机架可消除大部分驱动主机的振动,提高乘运的舒适感,降低对住户的影响。降低对住户的影响。降低对住户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王均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中航电梯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8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