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手部康复支架。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手部损伤患者日益增多,手部作为人体最重要的部位之一,对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手部损伤患者在康复期内如果不能做到经常持续的锻炼,将会造成手部肌肉萎缩,进而导致手部难以康复。
3.目前的手部康复支架在使用时大多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使支撑架和支撑装置进行连接,当不同手部大小的患者使用时,需要调节支撑架与支撑装置的距离以适应不同患者使用,调节需要拧松支撑架固定螺母后才可调节支撑架的位置,此种方式较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手部康复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新型手部康复支架,包括:
7.主体;
8.固定带,所述固定带连接在主体的一端;
9.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位于固定带的内壁;
10.设置有绕指件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位于支撑架的上端,用于对绕指件的高度进行调节;
11.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固定带的上端,用于对支撑架进行固定操作。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弹簧块、压缩弹簧和转轴,所述弹簧块设置在固定带的上端,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弹簧块的底端,所述转轴连接在固定带的一端。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有螺纹杆、移动座、拉力弹簧和绕指件,所述螺纹杆位于支撑架的上端,所述移动座设置在支撑架的一端,所述拉力弹簧连接在移动座的底端,所述绕指件设置在拉力弹簧的底端。
1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簧块与固定带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设置有固定齿条,所述弹簧块的底端设置有与支撑架上端固定齿条相匹配的固定块。
1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的外壁两端设置有移动块,所述固定带的内壁设置有与支撑架外壁移动块相匹配的移动槽。
1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的内壁设置有与螺纹杆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支撑架的内壁设置有与移动座相匹配的滑动槽。
1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杆从支撑架的上方贯穿至移动座的上
端,所述拉力弹簧和绕指件均设置有五个。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1、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实现调节支撑架与固定带之间距离的功能,向下按压弹簧块,弹簧块通过转轴转动,弹簧块对压缩弹簧进行压缩,弹簧块转动同时使弹簧块底端的与支撑架上端固定齿条相匹配的固定块上移,弹簧块与支撑架分离,弹簧块底端的固定块解除对支撑架的卡住状态,此时可通过移动支撑架调节支撑架与固定带之间距离,从而实现调节支撑架与固定带之间距离的功能;
20.2、通过设置转动机构便于患者手指进入绕指件,当需要调节绕指件高度时,转动螺纹杆,螺纹杆转动使移动座移动,移动座移动使五个拉力弹簧移动,拉力弹簧移动使绕指件移动,当绕指件移动至靠近患者手指的位置处时,停止转动螺纹杆,使患者手指依次进入五个绕指件内,从而便于患者手指进入绕指件。
附图说明
21.图1为一种新型手部康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一种新型手部康复支架的主体和固定带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一种新型手部康复支架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24.图4为一种新型手部康复支架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25.图中:1、主体;2、固定带;3、固定机构;301、弹簧块;302、压缩弹簧;303、转轴;4、转动机构;401、螺纹杆;402、移动座;403、拉力弹簧;404、绕指件;5、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26.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手部康复支架,包括:
27.主体1;
28.固定带2,固定带2连接在主体1的一端;
29.支撑架5,支撑架5位于固定带2的内壁;
30.设置有绕指件404的转动机构4,转动机构4位于支撑架5的上端,用于对绕指件404 的高度进行调节;
31.固定机构3,固定机构3设置在固定带2的上端,用于对支撑架5进行固定操作。
32.该种新型手部康复支架,通过设置固定机构3便于对支撑架5进行固定,通过设置转动机构4便于对绕指件404的高度进行调节。
33.在图3中:固定机构3包括有弹簧块301、压缩弹簧302和转轴303,弹簧块301设置在固定带2的上端,压缩弹簧302设置在弹簧块301的底端,转轴303连接在固定带2 的一端。
34.该种新型手部康复支架,通过弹簧块301挤压压缩弹簧302使弹簧块301与支撑架5 分离,从而便于调节支撑架5与固定带2之间的距离。
35.在图4中:转动机构4包括有螺纹杆401、移动座402、拉力弹簧403和绕指件404,螺纹杆401位于支撑架5的上端,移动座402设置在支撑架5的一端,拉力弹簧403连接在移动座402的底端,绕指件404设置在拉力弹簧403的底端。
36.该种新型手部康复支架,通过螺纹杆401转动使移动座402移动,通过移动座402移动使拉力弹簧403移动,通过拉力弹簧403移动使绕指件404移动,从而便于调节绕指件 404
的高度。
37.在图3中:弹簧块301与固定带2通过转轴303转动连接,支撑架5的上端设置有固定齿条,弹簧块301的底端设置有与支撑架5上端固定齿条相匹配的固定块。
38.该种新型手部康复支架,通过设置转轴303便于弹簧块301用过转轴303转动,便于弹簧块301底端的固定块与支撑架5上有固定齿条接触。
39.在图1中:支撑架5的外壁两端设置有移动块,固定带2的内壁设置有与支撑架5外壁移动块相匹配的移动槽。
40.该种新型手部康复支架,通过设置移动块便于支撑架5通过与支撑架5外壁移动块相匹配的移动槽移动。
41.在图4中:支撑架5的内壁设置有与螺纹杆401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支撑架5的内壁设置有与移动座402相匹配的滑动槽。
42.该种新型手部康复支架,通过设置与螺纹杆401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便于螺纹杆401 转动。
43.在图4中:螺纹杆401从支撑架5的上方贯穿至移动座402的上端,拉力弹簧403和绕指件404均设置有五个。
44.该种新型手部康复支架,便于螺纹杆401转动使移动座402移动,便于移动座402月底使拉力弹簧403移动,通过拉力弹簧403移动使绕指件404移动。
4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新型手部康复支架使用时,使患者手臂与主体1上端接触,通过固定带2使患者手臂固定于主体1上端,向下按压弹簧块301,弹簧块301通过转轴303转动,弹簧块301对压缩弹簧302进行压缩,弹簧块301转动同时使弹簧块301 底端的的固定块上移,弹簧块301与支撑架5分离,弹簧块301底端的固定块解除对支撑架5的卡住状态,此时可通过移动支撑架5调节支撑架5与固定带2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调节支撑架5与固定带2之间距离的功能,当弹簧块301移动至合适位置后,松开对弹簧块301的按压,压缩弹簧302回弹,弹簧块301再次转动并使弹簧块301底端的固定块与支撑架5上端固定齿条接触,从而实现对支撑架5卡住状态,不同的患者适应康复支架时对绕指件404的高度需要不一,当需要调节绕指件404高度时,转动螺纹杆401,螺纹杆401转动使移动座402移动,移动座402移动使五个拉力弹簧403移动,拉力弹簧403 移动使绕指件404移动,当绕指件404移动至靠近患者手指的位置处时,停止转动螺纹杆 401,使患者手指依次进入五个绕指件404内,从而便于患者手指进入绕指件404。
46.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手部康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固定带(2),所述固定带(2)连接在主体(1)的一端;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位于固定带(2)的内壁;设置有绕指件(404)的转动机构(4),所述转动机构(4)位于支撑架(5)的上端,用于对绕指件(404)的高度进行调节;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设置在固定带(2)的上端,用于对支撑架(5)进行固定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手部康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有弹簧块(301)、压缩弹簧(302)和转轴(303),所述弹簧块(301)设置在固定带(2)的上端,所述压缩弹簧(302)设置在弹簧块(301)的底端,所述转轴(303)连接在固定带(2)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手部康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4)包括有螺纹杆(401)、移动座(402)、拉力弹簧(403)和绕指件(404),所述螺纹杆(401)位于支撑架(5)的上端,所述移动座(402)设置在支撑架(5)的一端,所述拉力弹簧(403)连接在移动座(402)的底端,所述绕指件(404)设置在拉力弹簧(403)的底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手部康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块(301)与固定带(2)通过转轴(303)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5)的上端设置有固定齿条,所述弹簧块(301)的底端设置有与支撑架(5)上端固定齿条相匹配的固定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手部康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的外壁两端设置有移动块,所述固定带(2)的内壁设置有与支撑架(5)外壁移动块相匹配的移动槽。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手部康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的内壁设置有与螺纹杆(401)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支撑架(5)的内壁设置有与移动座(402)相匹配的滑动槽。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手部康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401)从支撑架(5)的上方贯穿至移动座(402)的上端,所述拉力弹簧(403)和绕指件(404)均设置有五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手部康复支架,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主体;固定带,所述固定带连接在主体的一端;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位于固定带的内壁;设置有绕指件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位于支撑架的上端,用于对绕指件的高度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实现调节支撑架与固定带之间距离的功能,向下按压弹簧块,弹簧块通过转轴转动,弹簧块对压缩弹簧进行压缩,弹簧块转动同时使弹簧块底端的与支撑架上端固定齿条相匹配的固定块上移,弹簧块与支撑架分离,弹簧块底端的固定块解除对支撑架的卡住状态,此时可通过移动支撑架调节支撑架与固定带之间距离,从而实现调节支撑架与固定带之间距离的功能。节支撑架与固定带之间距离的功能。节支撑架与固定带之间距离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沈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沧州市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1.2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8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