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核酸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酸采样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阶段医务人员在对民众进行新冠肺炎核酸采样检测时,其采样方式是医护人员自身穿戴好防护服及防护手套之后,通过在普通的桌子或平台上对民众进行核酸采样,民众与医护人员之间没有设置其他的隔离防护设施,每采集完一个民众的咽拭子标本后,医护人员都必须对其手部、防护手套喷洒消毒水以进行消毒,防止医护人员和之后的待采样的民众出现二次感染,该采样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3.1.在采样过程中,民众与医护人员之间没有设置其他的隔离防护设施,医护人员的指尖部分容易触碰到采集者的口腔而沾染一定量的病毒,导致指尖部分后续容易出现消毒不彻底的现象,导致发生二次感染,无论是对民众还是医护人员都存在较高的感染风险;
4.2.医护人员需要频繁更换防护手套或喷洒消毒水对双手进行消毒,长时间进行搓手、悬臂等动作操作,使得医护人员的工作劳累度较高,且期间也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导致待采样的民众的等待时间较长,采样效率较低,难以满足政府、社会的对核酸采样的效率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核酸采样隔离装置,以解决上述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核酸采样隔离装置,包括隔离支座和隔离膜,隔离支座包括隔离支架和设置在隔离支架上的采样平台,采样平台上方设置有第一滚筒转轴,下方设置有第二滚筒转轴,隔离膜的两侧分别环绕套设在第一滚筒转轴、第二滚筒转轴上,隔离膜上连续设置有若干用于供采样棉签穿过的采样孔,第二滚筒转轴转动以带动第一滚筒转轴转动,使得隔离膜从第一滚筒转轴移动至第二滚筒转轴上。
8.优选地,采样孔等距间隔设置在隔离膜上。
9.优选地,隔离膜上的每一个采样孔的两侧还设置有两道弧形切痕,两道弧形切痕与其对应的采样孔相连形成自复位的采样窗口。
10.优选地,两道弧形切痕互相对称且自采样孔向上弧形延伸设置。
11.优选地,采样棉签包括棉签头和棉签杆,采样孔的孔径小于棉签头的直径且大于棉签杆的直径。
12.优选地,隔离支架的两侧设置有隔离侧板,隔离支架的顶部设置有隔离顶板,两个隔离侧板、隔离顶板、采样平台与隔离膜相互围合形成一个隔离腔室。
13.优选地,隔离支架的一侧上下平行设置有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第一横杆位于隔离顶板下方且与隔离顶板之间形成一出口通道,第二横杆位于采样平台下方且与采样平台之间形成一入口通道。
14.优选地,位于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之间的隔离支架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横杆。
15.优选地,第二滚筒转轴连接有驱动电机,用于驱动第二滚筒转轴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滚筒转轴转动,使得隔离膜从第一滚筒转轴移动至第二滚筒转轴上。
16.优选地,隔离支架为可折叠式的隔离支架,采样平台上还设置有肘部支撑座。
17.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通过第一滚筒转轴与第二滚筒转轴互相配合转动,使得第一滚筒转轴上的隔离膜能够依序移动至第二滚筒转轴,以实现隔离膜上的不同的采样孔对不同的民众依序进行咽拭子标本采样,避免了出现二次感染。
19.(2)在采样过程中,医护人员与待采样的民众被隔离膜分隔,医护人员的手部、身体等部位均没有与民众直接接触,因此医护人员无需频繁对手部喷洗消毒水消毒或更换防护手套,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减少了待采样的民众的等待时间,提高了采样效率。
20.(3)该核酸采样隔离装置能够快速应对突发情况,快速开展核酸检测工作,成本更低,满足政府、社会对核酸采样的效率需求。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前视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后视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拆解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后侧视角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右视图。
26.附图标注:1隔离支座,2隔离膜,3采样窗口,31采样孔,32弧形切痕,4隔离支架,5采样平台,6驱动电机,7隔离顶板,8隔离侧板,9隔离腔室,10第一滚筒转轴,11第二滚筒转轴,12第一横杆,13第二横杆,14定位横杆,15出口通道,16入口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28.参阅图1-5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核酸采样隔离装置,包括隔离支座 1和隔离膜2,隔离支座1包括隔离支架4和设置在隔离支架4上的采样平台5,采样平台5 上方设置有第一滚筒转轴10,下方设置有第二滚筒转轴11,隔离膜2的两侧分别环绕套设在第一滚筒转轴10、第二滚筒转轴11上,隔离膜2上连续设置有若干用于供采样棉签穿过的采样孔31,第二滚筒转轴11转动以带动第一滚筒转轴10转动,使得隔离膜2从第一滚筒转轴10移动至第二滚筒转轴11上。
29.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核酸采样时,医护人员位于采样平台5一侧,待采样的民众位于第一滚筒转轴10与第二滚筒转轴11之间的隔离膜2的一侧,医护人员与民众之间被隔
离膜 2相隔开,医护人员将采样棉签穿过隔离膜2的采样孔31对民众的咽喉进行咽拭子标本采样,采样完成后,将采样棉签取出,驱动第二滚筒转轴11转动以带动第一滚筒转轴10转动,使得隔离膜2从第一滚筒转轴10移动至第二滚筒转轴11上,具体的,位于第一滚筒转轴10与第二滚筒转轴11之间的已完成采样的隔离膜2移动至第二滚筒转轴11上进行收集,环绕套设在第一滚筒转轴10上的隔离膜2则移动至第一滚筒转轴10与第二滚筒转轴11之间准备进行采样工作,医护人员将新的采样棉签穿过该隔离膜2上的新的采样孔31对下一个民众的咽喉进行咽拭子标本采样,且医护人员与民众被隔离膜2相隔开,降低了医护人员与后续待采样的民众的病毒感染风险,从而避免了出现二次感染或交叉感染,增强了防护效果。在该采样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手部、身体等部位均没有与民众直接接触,医护人员无需频繁对手部喷洗消毒水消毒或更换防护手套,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采样效率,能够快速应对突发情况,快速开展核酸检测工作,满足政府、社会对核酸采样的效率需求。
30.本实施例中的隔离膜2为透明的,便于医护人员对民众进行观测以达到精准采样。
31.本实施例中,采样孔31等距间隔设置在隔离膜2上,使得转动相同圈数的第二滚筒转轴 11时,位于第一滚筒转轴10和第二滚筒转轴11之间的隔离膜2上的采样孔31的高度位置总是一样的,当然的,第二滚筒转轴11的转动角度也可以进行微调,使得采样孔31的高度位置能够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身高、年龄的民众的采样需求。
32.本实施例中,隔离膜2上的每一个采样孔31的两侧还设置有两道弧形切痕32,两道弧形切痕32与其对应的采样孔31相连形成自复位的采样窗口3,医护人员在进行采样工作时,采样棉签与采样窗口3相抵配合,使得采样窗口3能够发生轻微的偏移,保证采样棉签在一定范围内能够进行上下摆动,以对民众的咽喉各区域进行完整采样。
33.由于医护人员在对民众的咽喉进行咽拭子标本采样时,其主要是保证采样棉签能够向下摆动即可完成采样过程,因此,本实施例中,两道弧形切痕32互相对称且自采样孔31向上弧形延伸设置,且该设置使得采样窗口3能够更好的进行自复位,使得两道弧形切痕32能够恢复初始位置,避免病毒通过弧形切痕32进行传播。
34.本实施例中,采样棉签包括棉签头和棉签杆,采样孔31的孔径小于棉签头的直径且大于棉签杆的直径,在进行采样时,采样棉签的棉签头与采样窗口3相抵配合,使得采样窗口3 能够发生轻微的偏移,从而使得棉签头能够穿过采样孔31,之后采样窗口3自动复位,棉签杆贯穿在采样孔31内,该方案进一步缩小采样孔31的孔径,使得在采样过程,采样孔31与棉签杆紧密贴合,避免病毒通过采样孔31与棉签杆之间的缝隙进行传播。
35.本实施例中,隔离支架4的两侧设置有隔离侧板8,隔离支架4的顶部设置有隔离顶板7,两个隔离侧板8、隔离顶板7、采样平台5与隔离膜2相互围合形成一个隔离腔室9,进一步增强了防护效果,降低了医护人员或民众的病毒感染概率。
36.本实施例中,隔离支架4的一侧上下平行设置有第一横杆12和第二横杆13,第一横杆 12位于隔离顶板7下方且与隔离顶板7之间形成一出口通道15,第二横杆13位于采样平台 5下方且与采样平台5之间形成一入口通道16,第一滚筒转轴10上的隔离膜2依序通过出口通道15卷出移动至第一滚筒转轴10与第二滚筒转轴11之间,以对民众依序进行核酸采样,位于第一滚筒转轴10与第二滚筒转轴11之间的已完成采样后的隔离膜2依序通过入口通道 16卷入到第二滚筒转轴11上进行收集,避免造成二次感染,第一横杆12更加靠近隔离顶板 7设置,第二横杆13更加靠近采样平台5设置,使得出口通道15与入口通道16之间的隔
离膜2与两个隔离侧板8、隔离顶板7、采样平台5围合起来的隔离腔室9更为封闭,隔离防护效果更好。
37.本实施例中,位于第一横杆12和第二横杆13之间的隔离支架4上还设置有互相平行的两个定位横杆14,用于对位于第一滚筒转轴10与第二滚筒转轴11之间的隔离膜2进行阻挡限位,防止隔离膜2被风吹起飘动,降低病毒的传播风险。
38.本实施例中,第二滚筒转轴11连接有驱动电机6,用于驱动第二滚筒转轴11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滚筒转轴10转动,使得隔离膜2从第一滚筒转轴10移动至第二滚筒转轴11上。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手动方式对第一滚筒转轴10或第二滚筒转轴11进行转动操作,只要保证第一滚筒转轴10和第二滚筒转轴11能够同时向下转动,使得隔离膜2 从第一滚筒转轴10转动至第二滚筒转轴11上即可。
39.本实施例中,采样平台5上还设置有肘部支撑座(图未示出),用于对医护人员的肘部进行支撑,以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劳累度。
40.本实施例中,隔离支架4为可折叠式的隔离支架4,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进行快速折叠收纳或展开,便于携带也方便快速展开核酸采样工作。
41.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核酸采样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支座和隔离膜,隔离支座包括隔离支架和设置在隔离支架上的采样平台,采样平台上方设置有第一滚筒转轴,下方设置有第二滚筒转轴,隔离膜的两侧分别环绕套设在第一滚筒转轴、第二滚筒转轴上,隔离膜上连续设置有若干用于供采样棉签穿过的采样孔,第二滚筒转轴转动以带动第一滚筒转轴转动,使得隔离膜从第一滚筒转轴移动至第二滚筒转轴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采样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采样孔等距间隔设置在隔离膜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酸采样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隔离膜上的每一个采样孔的两侧还设置有两道弧形切痕,两道弧形切痕与其对应的采样孔相连形成自复位的采样窗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酸采样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两道弧形切痕互相对称且自采样孔向上弧形延伸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酸采样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采样棉签包括棉签头和棉签杆,采样孔的孔径小于棉签头的直径且大于棉签杆的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采样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隔离支架的两侧设置有隔离侧板,隔离支架的顶部设置有隔离顶板,两个隔离侧板、隔离顶板、采样平台与隔离膜相互围合形成一个隔离腔室。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酸采样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隔离支架的一侧上下平行设置有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第一横杆位于隔离顶板下方且与隔离顶板之间形成一出口通道,第二横杆位于采样平台下方且与采样平台之间形成一入口通道。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核酸采样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之间的隔离支架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横杆。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采样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滚筒转轴连接有驱动电机,用于驱动第二滚筒转轴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滚筒转轴转动,使得隔离膜从第一滚筒转轴移动至第二滚筒转轴上。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核酸采样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隔离支架为可折叠式的隔离支架,采样平台上还设置有肘部支撑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酸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核酸采样隔离装置,包括隔离支座和隔离膜,隔离支座包括隔离支架和设置在隔离支架上的采样平台,采样平台上方设置有第一滚筒转轴,下方设置有第二滚筒转轴,隔离膜的两侧分别环绕套设在第一滚筒转轴、第二滚筒转轴上,隔离膜上连续设置有若干用于供采样棉签穿过的采样孔,第二滚筒转轴转动以带动第一滚筒转轴转动,使得隔离膜从第一滚筒转轴移动至第二滚筒转轴上。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滚筒转轴、第二滚筒转轴互相配合转动,带动隔离膜进行移动,使得隔离膜上的不同的采样孔对不同的民众依序进行咽拭子标本采样,避免了出现二次感染,且能够将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采样效率。了采样效率。了采样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高传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市湖里区宝丽科技节能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1.11.2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8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