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公开总体上涉及车辆电池,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车架安装式电池外壳。
背景技术:
2.电池电动车辆包括为车辆(包括车辆的推进)供电的一个或多个电池。例如,车辆的车轮由电动马达提供动力,所述电动马达由电池供电。电池存储在电池舱中,所述电池舱可例如位于车辆的乘客舱下方。在这样的示例中,电池舱可跨越车辆车身底部的整个车辆横向宽度。
技术实现要素:
3.一种车辆包括车辆车架,所述车辆车架具有彼此间隔开的第一车架纵梁和第二车架纵梁。所述车辆车架包括横向构件,所述横向构件从所述第一车架纵梁延伸到所述第二车架纵梁。电池外壳从所述第一车架纵梁延伸到所述第二车架纵梁。所述电池外壳包括第一侧构件和第二侧构件。所述第一侧构件连接到所述第一车架纵梁并且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车架纵梁变形,并且所述第二侧构件连接到所述第二车架纵梁并且可相对于所述第二车架纵梁变形。所述电池外壳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连接到所述第一侧构件、所述第二侧构件和所述横向构件。
4.所述加强件可包括第一梁和第二梁,所述第一梁从所述第一侧构件朝向所述横向构件向车辆前方和向内侧延伸,所述第二梁从所述第二侧构件朝向所述横向构件向车辆前方和向内侧延伸。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可以v形布置。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可在顶点处相交,并且所述加强件可包括第三梁,所述第三梁从所述顶点朝向所述横向构件延伸。所述加强件可包括第一向后梁和第二向后梁,所述第一向后梁从所述第一侧构件向车辆后方和向内侧延伸,所述第二向后梁从所述第二侧构件向车辆后方和向内侧延伸到所述第一向后梁。
5.所述第一侧构件和所述第二侧构件可沿着纵向轴线伸长并且可各自包括沿着所述纵向轴线伸长的中空腔。所述加强件可包括第一梁和第二梁,所述第一梁从所述第一侧构件朝向所述横向构件向车辆前方和向内侧延伸,所述第二梁从所述第二侧构件朝向所述横向构件向车辆前方和向内侧延伸。
6.所述第一侧构件可包括沿着所述第一侧构件的纵向轴线伸长的通道并且所述第二侧构件可包括沿着所述第二侧构件的纵向轴线伸长的通道,所述第一车架纵梁位于所述第一侧构件的所述通道中并且所述第二车架纵梁位于所述第二侧构件的所述通道中。所述第一侧构件可包括沿着所述第一侧构件的所述纵向轴线伸长的中空腔并且所述第二侧构件可包括沿着所述第二侧构件的所述纵向轴线伸长的中空腔。所述电池外壳可包括位于所述加强件上方的电池,所述第一侧构件的所述中空腔中的至少一些可位于所述第一车架纵梁与所述电池之间,并且所述第二侧构件的所述中空腔中的至少一些可位于所述第二车架纵梁与所述电池之间。所述第一侧构件和所述第二侧构件可各自包括在所述通道内侧的内
侧区段、在所述通道外侧的外侧区段以及在所述通道下方从所述内侧区段延伸到所述外侧区段的底部区段。所述加强件可连接到所述第一侧构件的所述内侧区段和所述第二侧构件的所述内侧区段。所述内侧区段可包括沿着所述第一侧构件和所述第二侧构件的所述纵向轴线伸长的中空腔。紧固件可接合所述第一侧构件的所述底部区段和所述第一车架纵梁,并且紧固件可接合所述第二侧构件的所述底部区段和所述第二车架纵梁。
7.所述电池外壳可包括在所述加强件上方从所述第一侧构件延伸到所述第二侧构件的底面板和由所述底面板支撑的电池。
8.一种车辆电池外壳包括第一侧构件和第二侧构件,所述第一侧构件和所述第二侧构件彼此间隔开并且各自沿着相应的纵向轴线伸长。所述第一侧构件可包括沿着所述第一侧构件的所述纵向轴线伸长的中空腔并且所述第二侧构件可包括沿着所述第二侧构件的所述纵向轴线伸长的中空腔。加强件可包括第一梁和第二梁,所述第一梁从所述第一侧构件向车辆前方和向内侧延伸,所述第二梁从所述第二侧构件向车辆前方和向内侧延伸到所述第一梁,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以v形布置。
9.所述加强件可包括第一向后梁和第二向后梁,所述第一向后梁从所述第一侧构件和所述第一梁向车辆后方和向内侧延伸,所述第二向后梁从所述第二侧构件和所述第一向后梁向车辆后方和向内侧延伸到所述第一梁。所述第一侧构件可包括沿着所述第一侧构件的所述纵向轴线伸长的通道并且所述第二侧构件可包括沿着所述第二侧构件的所述纵向轴线伸长的通道。所述第一侧构件和所述第二侧构件可各自包括在所述通道内侧的内侧区段、在所述通道外侧的外侧区段以及在所述通道下方从所述内侧区段延伸到所述外侧区段的底部区段。所述加强件的所述第一梁可连接到所述第一侧构件的所述内侧区段并且所述加强件的所述第二梁可连接到所述第二侧构件的所述内侧区段。所述中空腔中的至少一些可位于所述内侧区段中。
附图说明
10.图1是在侧面碰撞测试期间车辆和杆位置的两个示例的透视图。
11.图2是车辆的底视图。
12.图3是在与图1中所示的杆中的一个发生侧面碰撞期间车辆的底视图。
13.图4是在与图1中所示的杆中的另一个发生侧面碰撞期间车辆的底视图。
14.图5是车辆的电池外壳的透视图。
15.图6是图5的透视图,其中一些部件以虚线示出。
16.图7是沿着图6中的线7的电池外壳的横截面。
17.图8是穿过电池外壳和车架的车辆的一部分的横截面。
18.图9是在车辆侧面碰撞期间图8的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19.参考附图,其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贯穿若干视图表示相似的部分,总体上示出了车辆10,所述车辆包括电池外壳12。车辆10包括车辆车架14,所述车辆车架具有彼此间隔开的第一车架纵梁16和第二车架纵梁18。车辆车架14包括横向构件26,所述横向构件从第一车架纵梁16延伸到第二车架纵梁18。电池外壳12从车架纵梁中的一个延伸到车架纵梁中的另
一个。电池外壳12包括第一侧构件22和第二侧构件24。第一侧构件22连接到第一车架纵梁16并且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车架纵梁变形,并且第二侧构件24连接到第二车架纵梁18并且可相对于所述第二车架纵梁变形。电池外壳12包括加强件20,所述加强件连接到第一侧构件22、第二侧构件24和横向构件26。
20.电池外壳12在车辆侧面碰撞期间吸收和分配能量,以降低对由电池外壳12支撑的电池(未示出)造成损坏的可能性。具体地,由于第一侧构件22可相对于第一车架纵梁16变形,因此第一侧构件22相对于第一纵梁的变形在第一侧构件22处在车辆侧面碰撞期间吸收能量。由于加强件20连接到第一侧构件22和横向构件26,因此来自车辆侧面碰撞的力通过加强件20从第一侧构件22分配到横向构件26并从横向构件26分配到第一车架纵梁16和第二车架纵梁18。能量的这种吸收和力的分配减少了在车辆侧面碰撞期间向电池的力传递。在第二侧构件24处在车辆侧面碰撞期间发生类似的能量吸收和载荷分配。
21.车辆侧面碰撞是导致车辆横向力矢量的车辆10的侧面的碰撞。车辆侧面碰撞的一个示例是美国国家公路和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杆测试。在nhtsa杆测试中,车辆10以20mph和75度角侧向滑入10英寸直径的刚性杆中。图1中示出了杆在车辆10的两个不同位置处的碰撞的示例。图3中还示出了所述示例中的一个,并且图4中还示出了所述示例中的另一个。
22.参考图1至图4,车辆10可为任何合适类型的汽车,例如乘用车或商用车,诸如四门轿车、双门小轿车、卡车、运动型多用途车、跨界车、厢式货车、小型货车、出租车、公共汽车等。例如,车辆10可为自主车辆。换句话说,车辆10可自主地操作,使得车辆10可在无须驾驶员持续注意的情况下驾驶,即车辆10可在没有人类输入的情况下自行-驾驶。如下面进一步描述的,车辆10包括为车辆10的推进供电的电池,例如,车辆10可为电池电动(bev)车辆、混合动力电动车辆、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phev)车辆等。
23.继续参考图1至图4,车辆10包括车辆车架14。车辆车架14可为一体式车身结构,其中车辆车架14与车辆10车身(包括车架纵梁、车柱、车顶纵梁等)成一体。作为另一示例,车辆10车身和车辆车架14可具有非承载式车身结构(也称为驾驶室车架分离式结构),其中车辆10车身和车辆车架14为单独的部件(即,模块化的)并且车辆10车身被支撑在车辆车架14上并固定到所述车辆车架。替代地,车辆车架14和车辆10车身可具有任何合适的构造。车辆车架14和车辆10车身可为任何合适的材料,例如,钢、铝和/或纤维增强塑料等。
24.车辆车架14包括多个纵梁和/或构件。具体地,车辆车架14包括第一车架纵梁16和第二车架纵梁18。第一车架纵梁16和第二车架纵梁18可为管状的。作为一个示例,第一车架纵梁16和第二车架纵梁18可为液压成形的。
25.第一车架纵梁16和第二车架纵梁18在车辆横向方向上(即,沿着车辆横向轴线c)彼此间隔开。具体地,第一车架纵梁16和第二车架纵梁18可限定车辆车架14的车辆外侧边界。第一车架纵梁16和第二车架纵梁18可与车辆10的轮室和车轮沿车辆横向方向对准,即,从车辆10的公共侧上的一个轮室延伸到另一轮室。车辆10可包括在车辆10的车门下方沿着车辆纵向轴线l伸长的下边梁28(参见图8),并且第一车架纵梁16和第二车架纵梁18可分别邻近下边梁28。下边梁28可分别固定到第一车架纵梁16和第二车架纵梁18和/或由它们支撑。电池外壳12设置在第一车架纵梁16与第二车架纵梁18之间。
26.第一车架纵梁16和第二车架纵梁18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即,沿着车辆纵向轴线l)
伸长。第一车架纵梁16和第二车架纵梁18可至少从一个轮室伸长到另一轮室。另外,第一车架纵梁16和第二车架纵梁18可例如通过在轮室的内侧和/或上方延伸而在前轮室的前方和后轮室的后方延伸。第一车架纵梁16可从第一车架纵梁16的车辆向前端到车辆向后端为一体式的,并且第二车架纵梁18可从第二车架纵梁18的车辆向前端到车辆向后端为一体式的。
27.车辆车架14包括至少一个横向构件26,所述至少一个横向构件从第一车架纵梁16延伸到第二车架纵梁18。横向构件26可为管状的。横向构件26相对电池外壳12在车辆前方。车辆车架14可包括沿着车辆纵向轴线l在各个位置处沿车辆横向方向延伸的其他横向构件。
28.横向构件26可例如通过焊接、紧固等直接固定到第一车架纵梁16和第二车架纵梁18。横向构件26可从第一车架纵梁16到第二车架纵梁18为一体式的,即,无接缝、接头、紧固件40或粘合剂将其保持在一起的单个均匀材料件。一体式部件例如通过模制、锻造、铸造、从单一坯料机械加工等形成为单个连续单元。相反地,非一体式部件是单独形成的并且随后例如通过螺纹接合、焊接等进行组装。
29.参考图5至图7,电池外壳12限定容纳一个或多个电池(未示出)的电池舱30。电池舱30可为大致矩形或任何合适的形状。电池外壳12可为金属或任何合适的材料。电池外壳12由车辆车架14支撑,如下面进一步描述的。另外地或替代地,一个或多个中间结构(例如,梁、支架等)可将电池外壳12固定到车辆车架14。电池舱30可为车辆10在电池舱30的位置处的最低部件。换句话说,电池舱30下方没有其他部件,并且电池舱30暴露于车辆10下方的驾驶表面。
30.电池外壳12从第一车架纵梁16延伸到第二车架纵梁18。电池外壳12从第一车架纵梁16到第二车架纵梁18可为连续的。具体地,电池外壳12可跨越车辆10的从第一车架纵梁16到第二车架纵梁18的整个车身底部。电池外壳12支撑一个或多个电池,如下面进一步描述的。电池外壳12支撑与电池相关联的硬件,诸如布线、冷却硬件、安装硬件等。
31.电池外壳12包括第一侧构件22和第二侧构件24。电池舱30限定在第一侧构件22与第二侧构件24之间。第一侧构件22和第二侧构件24可限定电池舱30的外侧边界,如图中的示例所示。作为另一示例,电池外壳12可包括位于第一侧构件22与电池舱30之间和/或第二侧构件24与电池舱30之间的中间部件。
32.电池外壳12可包括从第一侧构件22和第二侧构件24延伸的前壁32和/或后壁34。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电池舱30设置在前壁32与后壁34之间。具体地,电池舱30设置在第一侧构件22、第二侧构件24、前壁32和后壁34之间。在包括前壁32和后壁34的示例中,前壁32和后壁34可例如通过紧固件40和/或焊接固定到第一侧构件22和第二侧构件24。
33.参考图7,电池外壳12可包括底面板36和/或顶面板38。图5和图6中未示出顶面板38,以示出电池舱30。底面板36和顶面板38可固定到第一侧构件22、第二侧构件24、前壁32和/或后壁34以包围电池。在这样的示例中,电池舱30被限定在底面板36与顶面板38之间。底面板36可暴露于路面并且可防止降水和污物侵入电池模块。底面板36可在加强件20上方从第一侧构件22延伸到第二侧构件24,并且电池(即,在电池舱30中)由底面板36支撑。换句话说,电池和电池舱30位于加强件20上方。
34.顶面板38可将电池舱30与车辆10在电池外壳12上方的部件(例如,乘客舱)分开。
底面板36和顶面板38可例如通过紧固件40和/或焊接固定到第一侧构件22、第二侧构件24、前壁32和/或后壁34。第一侧构件22、第二侧构件24、前壁32、后壁34、底面板36和顶面板38可彼此密封,使得电池舱30与环境封离,即用于防止道路降水和污物侵入。顶面板38可被夹在乘客舱的底板与第一侧构件22和第二侧构件24之间。作为另一示例,顶面板38可为乘客舱的底板。
35.如上所述,电池外壳12由车辆车架14支撑。另外地或替代地,一个或多个中间结构(例如,梁、支架等)可将电池外壳12固定到车辆车架14。
36.电池外壳12的第一侧构件22连接到第一车架纵梁16并且电池外壳12的第二侧构件24连接到第二车架纵梁18。例如,如图2至图4、图7和图8所示,第一侧构件22和第二侧构件24可包括分别与第一车架纵梁16和第二车架纵梁18中的孔对准的孔,紧固件40通过所述孔将第一侧构件22接合到第一车架纵梁16并将第二侧构件24连接到第二车架纵梁18。紧固件40可为例如带螺纹的。第一车架纵梁16和第二车架纵梁18和/或第一侧构件22和第二侧构件24可包括焊接螺母以接合紧固件40的螺纹。作为另一示例,紧固件40可包括柔性电池底座(未示出)。在这样的示例中,紧固件40可包括螺纹紧固件(诸如图7至图8中所示)和柔性电池底座两者。柔性电池底座可设置在螺纹紧固件与车架纵梁16、18之间,以抑制车架纵梁16、18与电池外壳12之间的振动。具体地,柔性电池底座可被设计成将电池外壳12与道路振动隔离。柔性电池底座可为例如橡胶,诸如基于硅树脂的橡胶。
37.电池外壳12可作为一个单元固定到车辆10。例如,如上所述,第一侧构件22和第二侧构件24可固定到车辆车架14,并且电池外壳12的其他部件可由第一车架构件和第二车架构件支撑。作为一个示例,紧固件40的接合可支撑车辆车架14上的第一侧构件22和第二侧构件24,并且电池外壳12的其余部件可由第一侧构件22和第二侧构件24支撑。
38.参考图5至图8,第一侧构件22可包括沿着第一侧构件22的纵向轴线l1伸长的通道42并且第二侧构件24可包括沿着第二侧构件24的纵向轴线l2伸长的通道42。参考图8,第一车架纵梁16位于第一侧构件22的通道42中并且第二车架纵梁18位于第二侧构件24的通道42中。
39.第一侧构件22可相对于第一车架纵梁16变形并且第二侧构件24可相对于第二车架纵梁18变形。换句话说,第一侧构件22在车辆侧面碰撞期间比第一车架纵梁16更容易变形并且第二侧构件24在车辆侧面碰撞期间比第二车架纵梁18更容易变形。如图3至图4和图8至图9所示,第一侧构件22和第一车架纵梁16以及第二侧构件24和第二车架纵梁18可被设计成使得第一车架纵梁16和第二车架纵梁18在车辆侧面碰撞期间不变形,而第一侧构件22和第二侧构件24在车辆侧面碰撞期间变形,如图9所示。
40.例如,第一侧构件22和第二侧构件24沿着纵向轴线l1、l2伸长并且各自包括沿着纵向轴线l1、l2伸长的中空腔44。腔44被设计成在车辆侧面碰撞期间在第一车架纵梁16和第二车架纵梁18变形之前压扁。每个腔44可延伸穿过第一侧构件22和第二侧构件24的纵向端部。
41.中空腔44为单元。每个伸长腔44可具有相同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每个腔44的横截面(即,在车辆横向平面中)为正方形。中空腔44由壁46分开。壁46相对于腔44的尺寸是薄的。作为一个示例,壁46可具有介于3mm至5mm之间的壁厚。
42.第一侧构件22和第二侧构件24可通过例如挤出形成,以形成腔44。
43.第一侧构件22和第二侧构件24可为例如铝,例如al 6082t。
44.第一侧构件22的中空腔44中的至少一些位于第一车架纵梁16与电池(即,电池舱30)之间。第二侧构件24的中空腔44中的至少一些位于第二车架纵梁18与电池(即,电池舱30)之间。具体地,第一侧构件22和第二侧构件24可各自包括在通道42内侧的内侧区段64、在通道42外侧的外侧区段66以及在通道42下方从内侧区段64延伸到外侧区段66的底部区段68。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第一侧构件和第二侧构件各自包括20个腔。具体地,在该示例中,内侧区段包括六个腔(一列,六个),外侧区段包括8个腔(两列,每列四个),并且底部区段包括六个腔(三列,每列两个)。在包括紧固件的示例中,如上所述,紧固件40可接合第一侧构件22的底部区段和第一车架纵梁,并且紧固件40可接合第二侧构件24的底部区段和第二车架纵梁。
45.参考图2至图4和图6,电池外壳12的加强件20将第一侧构件22和第二侧构件24连接到横向构件26。加强件20包括多个梁。所述梁可通过焊接、紧固等固定到第一侧构件22和第二侧构件24。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加强件20的梁利用支架连接到第一侧构件22和第二侧构件24。参考图2至图4和图6,加强件20可连接到第一侧构件22的内侧区段64和第二侧构件24的内侧区段64。
46.具体地,加强件20可包括第一梁48和第二梁50,所述第一梁从第一侧构件22朝向横向构件26向车辆前方和向内侧延伸,所述第二梁从第二侧构件24朝向横向构件26向车辆前方和向内侧延伸。第一梁48和第二梁50可以v形布置。第一梁48和第二梁50在顶点52处相交。顶点52可位于车辆10的纵向轴线l上。换句话说,第一梁48和第二梁50可为彼此关于车辆10的纵向轴线l的镜像。
47.加强件20可包括从顶点52朝向横向构件26延伸的第三梁54。具体地,第三梁54可从顶点52延伸到横向构件26。第三梁54可例如通过焊接、紧固等连接到横向构件。
48.加强件20可包括菱形图案。具体地,加强件20可包括第一向后梁56和第二向后梁58,所述第一向后梁从第一侧构件22向车辆后方和向内侧延伸,所述第二向后梁从第二侧构件24向车辆后方和向内侧延伸到第一向后梁56。第一梁48、第二梁50、第一向后梁56和第二向后梁58可以菱形布置。在这样的示例中,加强件20可包括位于第一梁48和第二梁50与第一向后梁56和第二向后梁58之间的中间梁60。中间梁60可将第一梁48、第二梁50、第一向后梁56和第二向后梁58的菱形形状一分为二。
49.加强件20的梁(包括第一梁48、第二梁50、第三梁54、第一向后梁56、第二向后梁58、中间梁60、车辆横向梁62等)可为中空的并且可包括单元,如图6所示。在这样的示例中,梁可具有介于3mm至5mm之间的壁厚。梁可通过例如挤出形成。梁可为例如铝,例如al 6082t。
50.加强件20分配来自车辆侧面碰撞的载荷,以降低梁的屈曲和/或第一车架纵梁16和第二车架纵梁18的变形的可能性。载荷分配在图3和图4中用箭头标识。在这样的示例中,一些载荷通过第一梁48和第二梁50、通过中间梁60并且通过第一向后梁56和第二向后梁58从第一侧构件22传递到第二侧构件24。一些载荷通过第一梁48和第三梁54从第一侧构件22传递到横向构件26。力的这种分配降低了加强件20中的力的集中,以降低屈曲的可能性。如上所述,力的这种分配与第一侧构件22的能量吸收相结合,降低了第一车架纵梁16发生变形的可能性和/或严重程度,以增加电池外壳12的结构完整性。如图3和图4所示,这也针对
沿着车辆10的纵向轴线l变化的碰撞位置执行此类操作。
51.电池可为用于车辆电气化(即,用于为车辆10的推进供电)的任何合适的类型。例如,电池可为在例如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phev)、混合动力电动车辆(hev)或电池电动车辆(bev)中使用的锂离子电池、镍金属氢化物电池、铅酸电池或超级电容器。电池可被布置为电池模块。在包括多个电池模块的示例中,电池模块中的相邻电池模块彼此连接。每个电池模块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单元。电池外壳12可包括接纳电池的电池舱30。
52.电池单元可为具有柔性外袋和延伸穿过柔性外袋的电极(例如,导电箔极片)的软包电池。在这样的示例中,电池单元堆叠在端板之间,例如从一个端板到另一个端板连续地布置,即沿着车辆纵向轴线连续地布置。端板为电池单元提供刚性。端板相对于柔性外袋是刚性的。电池单元可设置在壳体中。端板相对于壳体可以是刚性的。在车辆10碰撞期间,端板在构件之间传递载荷,以限制或防止在电池单元上(以及在包括壳体的示例中,在壳体上)的载荷。电池单元可为例如锂基的。
53.已经以说明性方式描述了本公开,并且应当理解,已经使用的术语意图具有描述性词语而非限制性词语的性质。形容词“第一”、“第二”等仅用作标识符,并且不意图指示次序或重要性。鉴于以上教导,本公开的许多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并且本公开可以不同于具体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践。
54.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具有:车辆车架,所述车辆车架具有彼此间隔开的第一车架纵梁和第二车架纵梁;所述车辆车架包括横向构件,所述横向构件从所述第一车架纵梁延伸到所述第二车架纵梁;电池外壳,所述电池外壳从所述第一车架纵梁延伸到所述第二车架纵梁;所述电池外壳包括第一侧构件和第二侧构件,所述第一侧构件连接到所述第一车架纵梁并且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车架纵梁变形,并且所述第二侧构件连接到所述第二车架纵梁并且可相对于所述第二车架纵梁变形;所述电池外壳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连接到所述第一侧构件、所述第二侧构件和所述横向构件。
55.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梁和第二梁,所述第一梁从所述第一侧构件朝向所述横向构件向车辆前方和向内侧延伸,所述第二梁从所述第二侧构件朝向所述横向构件向车辆前方和向内侧延伸。
56.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以v形布置。
57.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在顶点处相交,并且所述加强件包括从所述顶点朝向所述横向构件延伸的第三梁。
58.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向后梁和第二向后梁,所述第一向后梁从所述第一侧构件向车辆后方和向内侧延伸,所述第二向后梁从所述第二侧构件向车辆后方和向内侧延伸到所述第一向后梁。
59.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侧构件和所述第二侧构件沿着纵向轴线伸长并且各自包括沿着所述纵向轴线伸长的中空腔。
60.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梁和第二梁,所述第一梁从所述第一侧构件朝向所述横向构件向车辆前方和向内侧延伸,所述第二梁从所述第二侧构件朝向所述横向构件向车辆前方和向内侧延伸。
61.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侧构件包括沿着所述第一侧构件的纵向轴线伸长的通道并且所述第二侧构件包括沿着所述第二侧构件的纵向轴线伸长的通道,所述第一车架纵
梁位于所述第一侧构件的所述通道中并且所述第二车架纵梁位于所述第二侧构件的所述通道中。
62.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侧构件包括沿着所述第一侧构件的所述纵向轴线伸长的中空腔并且所述第二侧构件包括沿着所述第二侧构件的所述纵向轴线伸长的中空腔。
63.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池外壳包括位于所述加强件上方的电池,所述第一侧构件的所述中空腔中的至少一些位于所述第一车架纵梁与所述电池之间,并且所述第二侧构件的所述中空腔中的至少一些位于所述第二车架纵梁与所述电池之间。
64.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侧构件和所述第二侧构件各自包括在所述通道内侧的内侧区段、在所述通道外侧的外侧区段以及在所述通道下方从所述内侧区段延伸到所述外侧区段的底部区段。
65.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加强件连接到所述第一侧构件的所述内侧区段和所述第二侧构件的所述内侧区段。
66.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内侧区段包括沿着所述第一侧构件和所述第二侧构件的所述纵向轴线伸长的中空腔。
67.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接合所述第一侧构件的所述底部区段和所述第一车架纵梁的紧固件以及接合所述第二侧构件的所述底部区段和所述第二车架纵梁的紧固件。
68.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池外壳包括在所述加强件上方从所述第一侧构件延伸到所述第二侧构件的底面板和由所述底面板支撑的电池。
69.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电池外壳,所述车辆电池外壳具有:第一侧构件和第二侧构件,所述第一侧构件和所述第二侧构件彼此间隔开并且各自沿着相应的纵向轴线伸长;所述第一侧构件包括沿着所述第一侧构件的所述纵向轴线伸长的中空腔并且所述第二侧构件包括沿着所述第二侧构件的所述纵向轴线伸长的中空腔;以及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梁和第二梁,所述第一梁从所述第一侧构件向车辆前方和向内侧延伸,所述第二梁从所述第二侧构件向车辆前方和向内侧延伸到所述第一梁,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以v形布置。
70.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向后梁和第二向后梁,所述第一向后梁从所述第一侧构件和所述第一梁向车辆后方和向内侧延伸,所述第二向后梁从所述第二侧构件和所述第一向后梁向车辆后方和向内侧延伸到所述第一梁。
71.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侧构件包括沿着所述第一侧构件的所述纵向轴线伸长的通道并且所述第二侧构件包括沿着所述第二侧构件的所述纵向轴线伸长的通道,所述第一侧构件和所述第二侧构件各自包括在所述通道内侧的内侧区段、在所述通道外侧的外侧区段和在所述通道下方从所述内侧区段延伸到所述外侧区段的底部区段。
72.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加强件的所述第一梁连接到所述第一侧构件的所述内侧区段并且所述加强件的所述第二梁连接到所述第二侧构件的所述内侧区段。
73.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中空腔中的至少一些位于所述内侧区段中。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其包括:车辆车架,所述车辆车架具有彼此间隔开的第一车架纵梁和第二车架纵梁;所述车辆车架包括横向构件,所述横向构件从所述第一车架纵梁延伸到所述第二车架纵梁;电池外壳,所述电池外壳从所述第一车架纵梁延伸到所述第二车架纵梁;所述电池外壳包括第一侧构件和第二侧构件,所述第一侧构件连接到所述第一车架纵梁并且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车架纵梁变形,并且所述第二侧构件连接到所述第二车架纵梁并且可相对于所述第二车架纵梁变形;所述电池外壳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连接到所述第一侧构件、所述第二侧构件和所述横向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梁和第二梁,所述第一梁从所述第一侧构件朝向所述横向构件向车辆前方和向内侧延伸,所述第二梁从所述第二侧构件朝向所述横向构件向车辆前方和向内侧延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以v形布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在顶点处相交,并且所述加强件包括从所述顶点朝向所述横向构件延伸的第三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向后梁和第二向后梁,所述第一向后梁从所述第一侧构件向车辆后方和向内侧延伸,所述第二向后梁从所述第二侧构件向车辆后方和向内侧延伸到所述第一向后梁。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侧构件和所述第二侧构件沿着纵向轴线伸长并且各自包括沿着所述纵向轴线伸长的中空腔。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侧构件包括沿着所述第一侧构件的纵向轴线伸长的通道并且所述第二侧构件包括沿着所述第二侧构件的纵向轴线伸长的通道,所述第一车架纵梁位于所述第一侧构件的所述通道中并且所述第二车架纵梁位于所述第二侧构件的所述通道中。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侧构件包括沿着所述第一侧构件的所述纵向轴线伸长的中空腔并且所述第二侧构件包括沿着所述第二侧构件的所述纵向轴线伸长的中空腔。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电池外壳包括位于所述加强件上方的电池,所述第一侧构件的所述中空腔中的至少一些位于所述第一车架纵梁与所述电池之间,并且所述第二侧构件的所述中空腔中的至少一些位于所述第二车架纵梁与所述电池之间。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侧构件和所述第二侧构件各自包括在所述通道内侧的内侧区段、在所述通道外侧的外侧区段以及在所述通道下方从所述内侧区段延伸到所述外侧区段的底部区段。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加强件连接到所述第一侧构件的所述内侧区段和所述第二侧构件的所述内侧区段。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其还包括接合所述第一侧构件的所述底部区段和所述第一车架纵梁的紧固件以及接合所述第二侧构件的所述底部区段和所述第二车架纵梁的紧固件。
13.一种车辆电池外壳,其包括:第一侧构件和第二侧构件,所述第一侧构件和所述第二侧构件彼此间隔开并且各自沿着相应的纵向轴线伸长;所述第一侧构件包括沿着所述第一侧构件的所述纵向轴线伸长的中空腔并且所述第二侧构件包括沿着所述第二侧构件的所述纵向轴线伸长的中空腔;以及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梁和第二梁,所述第一梁从所述第一侧构件向车辆前方和向内侧延伸,所述第二梁从所述第二侧构件向车辆前方和向内侧延伸到所述第一梁,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以v形布置。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电池外壳,其中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向后梁和第二向后梁,所述第一向后梁从所述第一侧构件和所述第一梁向车辆后方和向内侧延伸,所述第二向后梁从所述第二侧构件和所述第一向后梁向车辆后方和向内侧延伸到所述第一梁。15.如权利要求13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电池外壳,其中所述第一侧构件包括沿着所述第一侧构件的所述纵向轴线伸长的通道并且所述第二侧构件包括沿着所述第二侧构件的所述纵向轴线伸长的通道,所述第一侧构件和所述第二侧构件各自包括在所述通道内侧的内侧区段、在所述通道外侧的外侧区段和在所述通道下方从所述内侧区段延伸到所述外侧区段的底部区段。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了“车架安装式电池外壳”。一种车辆包括车辆车架,所述车辆车架具有彼此间隔开的第一车架纵梁和第二车架纵梁。所述车辆车架包括横向构件,所述横向构件从所述第一车架纵梁延伸到所述第二车架纵梁。电池外壳从所述第一车架纵梁延伸到所述第二车架纵梁。所述电池外壳包括第一侧构件和第二侧构件。所述第一侧构件连接到所述第一车架纵梁并且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车架纵梁变形。所述第二侧构件连接到所述第二车架纵梁并且可相对于所述第二车架纵梁变形。所述电池外壳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连接到所述第一侧构件、所述第二侧构件和所述横向构件。述横向构件。述横向构件。
技术研发人员:穆罕默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8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