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大数据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大数据的温度控制数据的采集、挖掘和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保证电子器件出厂之前,能够维持电子器件的质量,防止电子器件使用过一段时间后,返厂加工维修的电子器件的数量增加,通常会将电子器件放置在老化房内,进行恶略环境的测试,从而使得电子器件在加工过程中的缺陷和问题暴露出来;
3.在论文“老化房恒温plc控制系统设计”中,其中在老化房内设计了16路温度传感器进而对环境的温度进行测试,虽然上述论文中设计了较多数量的温度传感器进行测温,但是依然不能够保证老化房内的温度是均匀的,同时上述论文中浪费了较多传感器,浪费了资源却依然没有达到相应的效果;因此,需要对上述问题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大数据的温度控制数据的采集、挖掘和分析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大数据的温度控制数据的采集、挖掘和分析系统,所述分析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信息管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优化模块;
6.所述信息管理模块用于采集老化房内的温度信息,对温度信息进行管理;从而能够及时管理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的数据信息,保证信息能够稳定传输;
7.所述信息采集模块用于获取老化房内的温度信息,并对温度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8.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在第一温度下,分析老化房内所检测目标处于第二温度时被测试的概率;从而提高目标被测试的效率,加快工作进程;
9.所述优化模块用于根据老化房的参数信息,调整并优化老化房内的装置位置;
10.所述信息管理模块与信息采集模块相连接;所述数据分析模块与优化模块和信息采集模块相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第一温度信息获取单元、第二温度信息获取单元、温度曲线建立单元、数据分析单元;
12.所述第一温度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设置在老化房内传感器所检测到的第一温度信息;
13.所述第二温度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放置在老化房内电子器件的第二温度信息;
14.所述温度曲线建立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温度信息和第二温度信息分别建立温度曲线;
15.所述数据分析单元用于分析老化房内电子器件的第二温度信息达到第一温度信
息的时间段;
16.所述温度曲线建立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一温度信息获取单元和第二温度信息获取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数据分析单元的输出端与温度曲线建立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
17.进一步的,在所述数据分析单元中,获取根据温度曲线单元输出的两个温度曲线,得到第一温度曲线和第二温度曲线的起始值和终点值信息,根据起始值和终点值信息建立向量,得到向量和向量对起始值和终点值分别作垂线,得到终点值与初始值在水平方向形成的夹角β;
[0018][0019]
若cosβ=1,则表示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完全相同,老化房内电子器件的第二温度与第一温度同步;
[0020]
若cosβ=0时,则表示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不相同,老化房内电子器件的第二温度并未与第一温度同步;
[0021]
其中:cosβ为相似度值,|a|为向量的模,|b|为向量的模。
[0022]
进一步的,若检测到cosβ=0时,截取曲线片段;在截取片段时,需确保相邻的前一个片段内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相同,将第一温度曲线和第二温度曲线都以相同的原点建立在二维平面模型中,得到以温度变化为横轴,时间变化为纵轴的模型;则得到在建立的二维模型中,电子器件上的第二温度能在t2-t1=s1*|tanβ
2-tanβ1|的时间端内达到第一温度;s1是指为温度差值,t2是指第一温度曲线中,所截取片段中时间与原点之间的时间差值,t1是指电子器件在第二温度曲线中,所截取片段中时间与原点之间的时间差值。
[0023]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管理模块包括上位机、下位机;
[0024]
所述下位机用于获取老化房内的温度信息;
[0025]
所述上位机用于接收下位机所传输的温度信息,并对温度信息进行监控;
[0026]
所述上位机与下位机相连接。
[0027]
所述状态分析模块包括概率计算单元、概率比较单元、标签提示单元和调整单元;
[0028]
所述概率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在第一温度下,电子器件在第一温度的前一刻温度值被测试的第一概率值;
[0029]
所述概率比较单元用于将第一概率值与预设的第二概率值对比,并将对比信息输送至标签提示单元;
[0030]
所述标签提示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第一概率值大于第二概率值时,预警并提示信息管理模块;
[0031]
所述调整单元用于在接收到信息管理模块的信息后,调整排风装置和加热装置在老化门内的位置;
[0032]
所述概率计算单元的输出端与概率比较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标签提示单元的输出端与概率比较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调整单元的输出端与标签提示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
[0033]
在所述概率计算单元中,获取在第一温度为t时,电子器件处于第二温度t-i时电子器件上传并测试的数量为h1,则得到在第一温度为t时,电子器件上的温度为第二温度且
不等于第一温度时被上传被测试的概率p;i是指温度值;
[0034][0035]
若核实到p》pq时,则表示在第一温度下,电子器件处于第二温度被上传测试的概率大于预设概率值,需要调整老化房内的排风装置和加热装置的位置;若核实到p《pq时,则表示在第一温度下,电子器件处于第二温度被上传测试的概率低于预设概率值,电子器件能够被正常上传并测试;
[0036]
其中:h是指被测试电子器件的总数量,pq是指预设概率。
[0037]
所述优化模块包括模型建立单元、优化分析单元;
[0038]
所述模型建立单元用于根据老化房、老化房内安装的排风装置和加热装置的位置信息建立三维模型;
[0039]
所述优化分析单元用于调整并优化排风装置和加热装置在老化房内的位置,提高电子芯片在老化房内测试的效率。
[0040]
所述优化方法为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粒子群算法的任意一种。
[004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信息采集模块,分析老化房内的温度信息,得到电子器件上的第二温度赶上第一温度的时间段,通过计算间隔时间段,能够得到固定的电子器件数量上传被测试的信息,通过此方法能够减少了设置在老化门内温度传感器的数量,根据稳定时间段固定数量的电子器件上传测试,提高了检测效率,也避免了因过多数量的电子器件同时被测试,导致测试效率降低;通过数据分析模块,了解到电子器件上的温度为第二温度而非第一温度时被上传测试的概率值,根据计算的概率值,进而调整老化房内的装置位置,从而能够优化电子器件被上传测试频率低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42]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43]
图1是本发明基于大数据的温度控制数据的采集、挖掘和分析系统的模块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5]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
[0046]
基于大数据的温度控制数据的采集、挖掘和分析系统,所述分析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信息管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优化模块;
[0047]
所述信息管理模块用于采集老化房内的温度信息,对温度信息进行管理;从而能够及时管理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的数据信息,保证信息能够稳定传输;
[0048]
所述信息采集模块用于获取老化房内的温度信息,并对温度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0049]
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在第一温度下,分析老化房内所检测目标处于第二温度时被测试的概率;从而提高目标被测试的效率,加快工作进程;
[0050]
所述优化模块用于根据老化房的参数信息,调整并优化老化房内的装置位置;
[0051]
所述信息管理模块与信息采集模块相连接;所述数据分析模块与优化模块和信息采集模块相连接。
[0052]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第一温度信息获取单元、第二温度信息获取单元、温度曲线建立单元、数据分析单元;
[0053]
所述第一温度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设置在老化房内传感器所检测到的第一温度信息;
[0054]
所述第二温度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放置在老化房内电子器件的第二温度信息;
[0055]
所述温度曲线建立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温度信息和第二温度信息分别建立温度曲线;
[0056]
所述数据分析单元用于分析老化房内电子器件的第二温度信息达到第一温度信息的时间段;
[0057]
所述温度曲线建立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一温度信息获取单元和第二温度信息获取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数据分析单元的输出端与温度曲线建立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
[0058]
进一步的,在所述数据分析单元中,获取根据温度曲线单元输出的两个温度曲线,得到第一温度曲线和第二温度曲线的起始值和终点值信息,根据起始值和终点值信息建立向量,得到向量和向量对起始值和终点值分别作垂线,得到终点值与初始值在水平方向形成的夹角β;
[0059][0060]
若cosβ=1,则表示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完全相同,老化房内电子器件的第二温度与第一温度同步;
[0061]
若cosβ=0时,则表示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不相同,老化房内电子器件的第二温度并未与第一温度同步;
[0062]
其中:cosβ为相似度值,|a|为向量的模,|b|为向量的模;
[0063]
本方法通过将曲线转化成向量的方式来比较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的同步情况,因为曲线是变化的,通过此方法更加能够直观的体现比较的过程。
[0064]
进一步的,若检测到cosβ=0时,截取曲线片段;在截取片段时,需确保相邻的前一个片段内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相同,将第一温度曲线和第二温度曲线都以相同的原点建立在二维平面模型中,得到以温度变化为横轴,时间变化为纵轴的模型;则得到在建立的二维模型中,电子器件上的第二温度能在t2-t1=s1*|tanβ
2-tanβ1|的时间端内达到第一温度;s1是指为温度差值,t2是指第一温度曲线中,所截取片段中时间与原点之间的时间差值,t1是指电子器件在第二温度曲线中,所截取片段中时间与原点之间的时间差值,β1为第一温度曲线与水平方向形成的夹角;β2为第二温度曲线与水平方向形成的夹角;
[0065]
本方法通过上述方式对截取片段中的第二温度追赶上第一温度的时间进行分析,通过上述计算方式贴合了实际,在通过此方式计算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要使得相邻的前一个
片段中,老化房内的第一温度值与电子器件上的第二温度值完全相等,才能够得到时间值;而如果通过其他的计算方式,例如:预测等等方式,并不如本方法中的准确度高,通过预测的方式,也没有像本方法中的方式一样有个前提条件;因此,通过预测的方式得到时间值,将会降低预测的准确率。
[0066]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管理模块包括上位机、下位机;
[0067]
所述下位机用于获取老化房内的温度信息;
[0068]
所述上位机用于接收下位机所传输的温度信息,并对温度信息进行监控;
[0069]
所述上位机与下位机相连接;
[0070]
所述上位机可以为plc工控检测的一种,也可以为其他;下位机为各通讯终端。
[0071]
所述状态分析模块包括概率计算单元、概率比较单元、标签提示单元和调整单元;
[0072]
所述概率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在第一温度下,电子器件在第一温度的前一刻温度值被测试的第一概率值;
[0073]
所述概率比较单元用于将第一概率值与预设的第二概率值对比,并将对比信息输送至标签提示单元;
[0074]
所述标签提示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第一概率值大于第二概率值时,预警并提示信息管理模块;
[0075]
所述调整单元用于在接收到信息管理模块的信息后,调整排风装置和加热装置在老化门内的位置;
[0076]
所述概率计算单元的输出端与概率比较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标签提示单元的输出端与概率比较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调整单元的输出端与标签提示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
[0077]
在所述概率计算单元中,获取在第一温度为t时,电子器件处于第二温度t-i时电子器件上传并测试的数量为h1,则得到在第一温度为t时,电子器件上的温度为第二温度且不等于第一温度时被上传被测试的概率p;i是指温度值;
[0078][0079]
若核实到p》pq时,则表示在第一温度下,电子器件处于第二温度被上传测试的概率大于预设概率值,需要调整老化房内的排风装置和加热装置的位置;若核实到p《pq时,则表示在第一温度下,电子器件处于第二温度被上传测试的概率低于预设概率值,电子器件能够被正常上传并测试;
[0080]
其中:h是指被测试电子器件的总数量;pq是指预设概率。
[0081]
所述优化模块包括模型建立单元、优化分析单元;
[0082]
所述模型建立单元用于根据老化房、老化房内安装的排风装置和加热装置的位置信息建立三维模型;
[0083]
所述优化分析单元用于调整并优化排风装置和加热装置在老化房内的位置,提高电子芯片在老化房内测试的效率。
[0084]
所述优化方法为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粒子群算法的任意一种。
[0085]
实施例1:获取老化门内3min至5min内的环境温度变化,并根据温度变化信息建立为温度变化曲线;获取老化门内电子器件在3min至5min内的环境温度变化,并根据温度信
息建立为温度变化曲线;根据两条温度变化曲线,分别得到向量和向量
[0086][0087]
则表示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不相同,老化房内电子器件的第二温度并未与第一温度同步。
[0088]
实施例2:截取曲线上的片段,建立二维平面模型,横轴为温度变化值,纵轴为时间值,得到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的温度差值为s1=3,第一温度曲线与水平方向形成的夹角β1=23
°
,第二温度曲线与水平方向形成的夹角为β2=35,则电子器件上的第二温度能在t2-t1=s1*tanβ
2-tanβ1|=3.3的时间端内达到第一温度。
[0089]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9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基于大数据的温度控制数据的采集、挖掘和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信息管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优化模块;所述信息管理模块用于采集老化房内的温度信息,对温度信息进行管理;所述信息采集模块用于获取老化房内的温度信息,并对温度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在第一温度下,分析老化房内所检测目标处于第二温度时被测试的概率;所述优化模块用于根据老化房的参数信息,调整并优化老化房内的装置位置;所述信息管理模块与信息采集模块相连接;所述数据分析模块与优化模块和信息采集模块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温度控制数据的采集、挖掘和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第一温度信息获取单元、第二温度信息获取单元、温度曲线建立单元、数据分析单元;所述第一温度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设置在老化房内传感器所检测到的第一温度信息;所述第二温度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放置在老化房内电子器件的第二温度信息;所述温度曲线建立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温度信息和第二温度信息分别建立温度曲线;所述数据分析单元用于分析老化房内电子器件的第二温度信息达到第一温度信息的时间段;所述温度曲线建立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一温度信息获取单元和第二温度信息获取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数据分析单元的输出端与温度曲线建立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温度控制数据的采集、挖掘和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分析单元中,获取根据温度曲线单元输出的两个温度曲线,得到第一温度曲线和第二温度曲线的起始值和终点值信息,根据起始值和终点值信息建立向量,得到向量和向量对起始值和终点值分别作垂线,得到终点值与初始值在水平方向形成的夹角β;若cosβ=1,则表示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完全相同,老化房内电子器件的第二温度与第一温度同步;若cosβ=0时,则表示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不相同,老化房内电子器件的第二温度并未与第一温度同步;其中:cosβ为相似度值,|a|为向量的模,|b|为向量的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温度控制数据的采集、挖掘和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检测到cosβ=0时,截取曲线片段;在截取片段时,需确保相邻的前一个片段内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相同,将第一温度曲线和第二温度曲线都以相同的原点建立在二维平面模型中,得到以温度变化为横轴,时间变化为纵轴的模型;则得到在建立的二维模型中,电子器件上的第二温度能在t2-t1=s1*|tanβ
2-tanβ1|的时间端内达到第一温度;s1是指为温度差值,t2是指第一温度曲线中,所截取片段中时间与原点之间的时间差值,t1是指电子器件
在第二温度曲线中,所截取片段中时间与原点之间的时间差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温度控制数据的采集、挖掘和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管理模块包括上位机、下位机;所述下位机用于获取老化房内的温度信息;所述上位机用于接收下位机所传输的温度信息,并对温度信息进行监控;所述上位机与下位机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温度控制数据的采集、挖掘和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分析模块包括概率计算单元、概率比较单元、标签提示单元和调整单元;所述概率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在第一温度下,电子器件在第一温度的前一刻温度值被测试的第一概率值;所述概率比较单元用于将第一概率值与预设的第二概率值对比,并将对比信息输送至标签提示单元;所述标签提示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第一概率值大于第二概率值时,预警并提示信息管理模块;所述调整单元用于在接收到信息管理模块的信息后,调整排风装置和加热装置在老化门内的位置;所述概率计算单元的输出端与概率比较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标签提示单元的输出端与概率比较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调整单元的输出端与标签提示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温度控制数据的采集、挖掘和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概率计算单元中,获取在第一温度为t时,电子器件处于第二温度t-i时电子器件上传并测试的数量为h1,则得到在第一温度为t时,电子器件上的温度为第二温度且不等于第一温度时被上传被测试的概率p;i是指温度值;若核实到p>pq时,则表示在第一温度下,电子器件处于第二温度被上传测试的概率大于预设概率值,需要调整老化房内的排风装置和加热装置的位置;若核实到p<pq时,则表示在第一温度下,电子器件处于第二温度被上传测试的概率低于预设概率值,电子器件能够被正常上传并测试;其中:h是指被测试电子器件的总数量,pq是指预设概率。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温度控制数据的采集、挖掘和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模块包括模型建立单元、优化分析单元;所述模型建立单元用于根据老化房、老化房内安装的排风装置和加热装置的位置信息建立三维模型;所述优化分析单元用于调整并优化排风装置和加热装置在老化房内的位置,提高电子芯片在老化房内测试的效率。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温度控制数据的采集、挖掘和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方法为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粒子群算法的任意一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大数据的温度控制数据的采集、挖掘和分析系统,涉及大数据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分析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信息管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优化模块;所述信息管理模块用于采集老化房内的温度信息,对温度信息进行管理;信息采集模块用于获取老化房内的温度信息,并对温度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在第一温度下,分析老化房内所检测目标处于第二温度时被测试的概率;优化模块用于根据老化房的参数信息,调整并优化老化房内的装置位置;根据本发明,减少了设置在老化门内温度传感器的数量,根据稳定时间段固定数量的电子器件上传测试,提高了检测效率,也避免了因过多数量的电子器件同时被测试,导致测试效率降低。效率降低。效率降低。
技术研发人员:常兵 薛桢一 吴健辉 张国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锐天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7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8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