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复合阻燃剂加工用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8-17  99



    1.本实用新型属于阻燃剂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复合阻燃剂加工用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2.为能够增加高分子材料耐燃性的物质,主要用于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纤维等,而这些材料大多数是可以燃烧的,特别是塑料,要将其应用在交通运输、建筑、电工器材、航空、宇宙飞行等方面,就迫切需要解决其耐燃烧问题,这个时候阻燃剂就成了必不可少的部分,在阻燃剂的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烘干,但是现有的阻燃剂加工用烘干设备,烘干不均匀且没有办法对烘干产生的水蒸气进行处理,从而影响了烘干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复合阻燃剂加工用烘干设备。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复合阻燃剂加工用烘干设备,包括烘干箱,所述烘干箱内部设有翻料机构,所述烘干箱两侧对称设有蒸汽回收机构,所述烘干箱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烘干箱底部通过铰链连接有下料封板,所述烘干箱外表面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与烘干箱转动连接,所述转轴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表面等距固定连接有翻料板,所述翻料板内部设有加热板。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烘干箱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表面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下料封板转动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料口顶部设有封盖。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蒸汽回收机构包括冷凝腔和冷水箱,所述冷凝腔位于烘干箱一侧设置,所述烘干箱内壁顶部等距设有进气口,所述冷凝腔顶部与进气口之间通过进气管连通,所述冷水箱位于固定底座顶部设置,所述冷水箱与冷凝腔底部通过进水管连通。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冷水箱内部设有水泵,所述冷凝腔内部设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一端与水泵输出端连接,所述冷水箱顶部设有回水口,所述冷凝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回水口连通。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冷凝腔靠近烘干箱内部的一侧设有导热板。
    11.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实用性强,通过设置的翻料机构,可以对阻燃剂进行翻料,提高烘干效率;通过设置的蒸汽回收机构,可以实现对蒸汽回收的同时,通过蒸汽的冷凝对烘干箱内部进行加热,节省能源。
    附图说明
    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回收机构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示意图。
    16.图中:1、烘干箱;2、翻料机构;21、电机;22、转轴;23、转筒;24、翻料板;25、加热板;3、蒸汽回收机构;31、冷水箱;32、水泵;33、冷凝管;34、回水口;35、进气口;36、进气管;37、冷凝腔;38、导热板;39、进水管;4、电动伸缩杆;5、下料封板;6、连接块;7、进料口;8、封盖;9、固定底座;10、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8.实施例
    19.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复合阻燃剂加工用烘干设备,包括烘干箱1,烘干箱1内部设有翻料机构2,烘干箱1两侧对称设有蒸汽回收机构3,烘干箱1顶部设有进料口7,烘干箱1底部通过铰链连接有下料封板5,烘干箱1外表面上设有电机21,电机2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22,转轴22与烘干箱1转动连接,转轴22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筒23,转筒23表面等距固定连接有翻料板24,翻料板24内部设有加热板25,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进料口7将阻燃剂加入烘干箱1内部,翻料机构2在烘干的过程中对阻燃剂进行翻料操作,提高烘干效率,这个过程中,蒸汽回收机构3可以对烘干产生的蒸汽进行收,并通过蒸汽的冷凝发热对烘干箱1内部进行加热,提高能源利用率。
    20.进一步的,烘干箱1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9,其中一个支撑板10表面设有电动伸缩杆4,电动伸缩杆4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连接块6与下料封板5转动连接,当烘干完成后,启动电动伸缩杆4,电动伸缩杆4带动连接块6移动,连接块6带动下料封板5打开进行下料。
    21.进一步的,进料口7顶部设有封盖8,保证烘干箱1内的气密性。
    22.进一步的,蒸汽回收机构3包括冷凝腔37和冷水箱31,冷凝腔37位于烘干箱1一侧设置,烘干箱1内壁顶部等距设有进气口35,冷凝腔37顶部与进气口35之间通过进气管36连通,冷水箱31位于固定底座9顶部设置,冷水箱31与冷凝腔37底部通过进水管39连通,工作时,烘干产生的水蒸气经进气口35进入进气管36内,然后进入冷凝腔37内,蒸汽在冷凝腔37内冷凝,冷凝产生的热量可以对烘干箱1进行加热,提高能源利用率。
    23.进一步的,冷水箱31内部设有水泵32,冷凝腔37内部设有冷凝管33,冷凝管33一端与水泵32输出端连接,冷水箱31顶部设有回水口34,冷凝管33远离水泵32的一端与回水口34连通,工作时,水泵32将冷水箱31内的冷水导入冷凝管33内,从而加速冷凝腔37内蒸汽的冷凝,提高工作效率。
    24.进一步的,冷凝腔37靠近烘干箱1内部的一侧设有导热板38,准确的将冷凝产生的热量导向烘干箱1。
    25.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进料口7将阻燃剂加入烘干箱1内部,电机21启动,电机21带动转轴22转动,转轴22带动转筒23转动,转筒23表面的翻料板24可以对阻燃剂进行翻料,这时加热板25对烘干箱1内部进行加热,对阻燃剂进行烘干,烘干产生的水蒸气经进气口35进入进气管36内,然后进入冷凝腔37内,蒸汽在冷凝腔37内冷凝,这时水泵32将冷水箱31内的冷水导入冷凝管33内,从而加速冷凝腔37内蒸汽的冷凝,冷凝产生的热量可以对烘干箱1进行加热,当烘干完成后,启动电动伸缩杆4,电动伸缩杆4带动连接块6移动,连接块6带动下料封板5打开进行下料。
    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复合阻燃剂加工用烘干设备,包括烘干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1)内部设有翻料机构(2),所述烘干箱(1)两侧对称设有蒸汽回收机构(3),所述烘干箱(1)顶部设有进料口(7),所述烘干箱(1)底部通过铰链连接有下料封板(5),所述烘干箱(1)外表面上设有电机(21),所述电机(2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22),所述转轴(22)与烘干箱(1)转动连接,所述转轴(22)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筒(23),所述转筒(23)表面等距固定连接有翻料板(24),所述翻料板(24)内部设有加热板(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阻燃剂加工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1)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9),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10)表面设有电动伸缩杆(4),所述电动伸缩杆(4)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与下料封板(5)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阻燃剂加工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7)顶部设有封盖(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阻燃剂加工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回收机构(3)包括冷凝腔(37)和冷水箱(31),所述冷凝腔(37)位于烘干箱(1)一侧设置,所述烘干箱(1)内壁顶部等距设有进气口(35),所述冷凝腔(37)顶部与进气口(35)之间通过进气管(36)连通,所述冷水箱(31)位于固定底座(9)顶部设置,所述冷水箱(31)与冷凝腔(37)底部通过进水管(39)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阻燃剂加工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冷水箱(31)内部设有水泵(32),所述冷凝腔(37)内部设有冷凝管(33),所述冷凝管(33)一端与水泵(32)输出端连接,所述冷水箱(31)顶部设有回水口(34),所述冷凝管(33)远离水泵(32)的一端与回水口(34)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阻燃剂加工用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腔(37)靠近烘干箱(1)内部的一侧设有导热板(3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复合阻燃剂加工用烘干设备,包括烘干箱,烘干箱内部设有翻料机构,烘干箱两侧对称设有蒸汽回收机构,烘干箱顶部设有进料口,烘干箱底部通过铰链连接有下料封板,烘干箱外表面上设有电机,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与烘干箱转动连接,转轴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筒,转筒表面等距固定连接有翻料板,翻料板内部设有加热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实用性强,通过设置的翻料机构,可以对阻燃剂进行翻料,提高烘干效率;通过设置的蒸汽回收机构,可以实现对蒸汽回收的同时,通过蒸汽的冷凝对烘干箱内部进行加热,节省能源。源。源。


    技术研发人员:唐小强 于建华 张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卓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869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