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涤加热泵及清洗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8-17  127



    1.本实用新型属于涉及水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洗涤加热泵及清洗设备。


    背景技术:

    2.清洗设备,如洗碗机,能够自动清洗碗、筷、盘、碟、刀、叉等餐具,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洗碗机逐渐走进了大众生活。洗碗机在工作时需要使用热水来提高清洁效果,因此,洗碗机需要具备加热功能,而目前的洗碗机内的加热系统独立于洗碗机的水泵,存在热量损失高,加热效率低,占用洗碗机底盘空间大等情况。
    3.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热效率高的洗涤加热泵。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洗涤加热泵,包括:
    6.一种洗涤加热泵,包括:
    7.外泵体,形成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腔体的横截面积;
    8.加热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的加热管;
    9.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的闭式叶轮和驱动所述闭式叶轮旋转的旋转驱动装置;以及
    10.进液管,用于向外泵体内进液体;
    11.其中,所述闭式叶轮包括前盖体、后盖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前盖体和所述后盖体之间的叶片,所述前盖体设有与所述进液管对接的进液口,所述后盖体包括向着所述加热管所在侧弯曲的引导部。
    12.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同轴线设置。
    13.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引导部外缘与所述闭式叶轮的旋转轴线之间的夹角a的范围为55
    °
    至70
    °

    14.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管与所述前盖体之间的最短距离l的范围为:2mm<最短距离l≤3mm。
    15.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液管包括延伸至所述进液口内的锥管部。
    16.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锥管部的内表面与所述锥管部中心线的之间的夹角b的范围为:10
    °
    ≤夹角b<20
    °

    17.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加热管相连的壳体,所述外泵体包括形成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一端,所述壳体与所述外泵体相连并封住所述第一端。
    18.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环绕于所述外泵体外周面的环部,所述环部与所述外泵体的外周面铆接。
    1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其还包括与所述壳体相连的内泵体,所述壳体和所述内泵体
    分别设置于所述外泵体的两端,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内泵体上,其驱动轴穿过所述内泵体与所述闭式叶轮相连。
    2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清洗设备,包括如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洗涤加热泵。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洗涤加热泵,通过将收容加热管的第一腔体的横截面积设置成大于收容闭式叶轮的第二腔体的横截面积,能够有效降低液体流经第一腔体的流速,延长液体在第二腔体内的停留时间,保障加热管对液体的加热时长,提高加热效率。进一步的,将闭式叶轮的后盖体设置成具有向着加热管所在侧弯曲的引导部,能够引导自叶片末端甩出的液体朝向加热管方向流动,保障液体与加热管的热传递效率,提高液体的加热效果。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洗涤加热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图1所示的洗涤加热泵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图1所示的洗涤加热泵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28.1-外泵体;1a-第一端;4-进液管;10-第一腔体;11-第二腔体;2-加热组件;20-加热管;210-环部;21-壳体;3-驱动组件;30-闭式叶轮;31-旋转驱动装置;310-驱动轴;300-前盖体;301-后盖体;302-叶片;3000-进液口;3010-引导部;303-旋转轴线;400-锥管部;4001-中心线;4000-内表面;5-内泵体。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31.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32.实施例1
    3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洗涤加热泵。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洗涤加热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展示了图1所示的洗涤加热泵的纵向剖面(经过其轴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洗涤加热泵横向剖面(垂直于其轴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
    所示,洗涤加热泵,包括:外泵体1,加热组件2,驱动组件3,进液管4。
    34.洗涤加热泵,理解为用于清洗目标物的具有加热功能的泵。能够为经过的液体进行加热,以便提高液体的清洗能力。洗涤加热泵用于清洗设备,如洗碗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
    35.加热组件2用于对液体进行加热,以提高流经的液体的温度。具体的,加热组件2包括加热管20。为了提高加热效率,加热管20呈轮旋盘绕状,因此,也可以称之为加热盘。
    36.驱动组件3用于传送和对液体进行加压。具体的,驱动组件3包括闭式叶轮30和驱动闭式叶轮30旋转的旋转驱动装置31。闭式叶轮30被驱动的旋转产生负压,在负压作用下,轴向方向抽吸液体和空气,然后从径向向外排出。更具体的,旋转驱动装置31为驱动电机。
    37.其中,外泵体1形成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10和第二腔体11。加热管20设置于第一腔体10内,闭式叶轮30设置于第二腔体11内。其中第一腔体10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腔体11的横截面积,液体在第二腔体11内被闭式叶轮30加压并甩出,流向第一腔体10,在第二腔体10内与加热管20进行热量交换,最后向外排出。本实施例中,第一腔体10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腔体11的横截面积,因此从闭式叶轮30高速流出的液体在流至横截面积较大的第二腔体10时速度减缓,延长了液体在第二腔体10的停留时间,也就延长了液体在第二腔体10与加热管20热量交换的时间,提高了液体的加热效率。另一方面,第二腔体10的横截面积较大,使得能够设置更大体积的加热管20,提高加热管20的总的发热量,进一步保障液体的加热效率。上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横截面积”,均是以闭式叶轮的轴线为参考,定义垂直于闭式叶轮轴线的第一、二腔体的截面为横截面。
    38.具体的,闭式叶轮30包括前盖体300、后盖体301以及设置于前盖体300和后盖体301之间的叶片302。前盖体300的中部形成有进液口3000,进液管4用于将液体引入外泵体1内,进液管4的出液端与进液口3000对接,液体依次经过进液管4、进液口3000进入闭式叶轮30的叶片302之间,由叶片302驱动旋转,从叶片302的径向向外排出。后盖体301包括向着加热管20所在侧弯曲的引导部3010,能够引导自叶片302末端甩出的液体朝向加热管20方向流动,保障液体与加热管20的热传递效率,提高液体的加热效果。
    39.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洗涤加热泵,通过将收容加热管的第一腔体的横截面积设置成大于收容闭式叶轮的第二腔体的横截面积,能够有效降低液体流经第一腔体的流速,延长液体在第二腔体内的停留时间,保障加热管对液体的加热时长,提高加热效率。进一步的,将闭式叶轮的后盖体设置成具有向着加热管所在侧弯曲的引导部,能够引导自叶片末端甩出的液体朝向加热管方向流动,保障液体与加热管的热传递效率,提高液体的加热效果。
    40.由于引导部3010使后盖体301更靠近加热管20,也即更靠近前盖体300,将缩小闭式叶轮的周向开口的面积。也就是说,引导部3010的倾斜角度一方面能够引导液体,另一方面减小了闭式叶轮的周向开口的面积导致其排出流量降低。为了平衡上述引导效果,引导部3010外缘与闭式叶轮30的旋转轴线303之间的夹角a的范围设置为55
    °
    至70
    °
    ,一方面保障排出流量在预期范围,另一方面,保障引导效果,提高液体加热效率。
    41.考虑到闭式叶轮30通常是从其径向均匀的向外甩出液体,为了降低液体流动动力损失。一实施例中,第一腔体10和第二腔体11同轴线设置。进一步的,第一腔体10和第二腔体11的轴线均与闭式叶轮30的轴线共线,使得液体能够均匀的充斥整个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均匀作用于加热管,液体动力损失小,热交换均匀、效率高。
    42.为了保障液体能够以较直接的路径与加热管接触,进行热量交换。在一实施例中,将加热管20与前盖体300之间的最短距离l的范围设置为:2mm<最短距离l≤3mm。此距离设置,能够增加加热管和液体之间的热传导,保障加热效率。
    43.在一实施例中,进液管4包括延伸至进液口3000内的锥管部400。锥管部400的横截面沿着液体进入的方向逐渐减小,能够加快流经锥管部400的液体速度,提升闭式叶轮的打水效率。具体的,锥管部400的内表面4000与锥管部400中心线4001的之间的夹角b的范围为:10
    °
    ≤夹角b<20
    °

    44.下面具体介绍加热组件2及其连接结构。本实施例中,加热管20为电加热管,其外管为金属管,金属管内设置有与电源接通的高温电阻丝,其空隙部分填入导热性能和绝缘性能均良好的填充材料(如氧化镁粉),热效率高,发热均匀,高温电阻丝中有电流通过时,产生的热通过填充材料向金属管表面扩散,再传递到被加热对象或空气中去,达到加热的目的。
    45.本实施例中,加热组件2与外泵体1集成装配为一个整体,也即加热组件2集成在外泵体上,有利于整机尺寸小型化,减小空间占用率。具体的,加热组件2还包括与加热管20相连的壳体21,外泵体1包括形成第一腔体10的第一端1a,壳体21与外泵体1相连并封住第一端1a。更具体的,壳体21包括环绕于外泵体1外周面的环部210,环部210与外泵体1的外周面铆接。如此,加热组件2通过外泵体1的第一端1a与外泵体1固定装配,装配结构简单,效率高。
    46.洗涤加热泵还包括与壳体21相连的内泵体5,壳体21和内泵体5分别设置于外泵体1的两端。具体的,外泵体1还包括与第一端1a相对的另一端,内泵体5设置在所述另一端。旋转驱动装置31连接于内泵体5上,其驱动轴310穿过内泵体5与闭式叶轮30相连,用于驱动闭式叶轮30旋转。
    47.本实施例提供的洗涤加热泵,相对现有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液体的加热效率,降低热量损失。
    48.实施例2
    4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清洗设备,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洗涤加热泵。本实施例所述的清洗设备,是指通过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洗涤加热泵对液体进行加压、加热而进行清洗的设备。示例性的,清洗设备可以是家用电器,比如洗碗机、洗衣机、洗烘一体机等。
    50.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洗涤加热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泵体(1),形成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10)和第二腔体(11),所述第一腔体(10)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腔体(11)的横截面积;加热组件(2),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腔体(10)内的加热管(20);驱动组件(3),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腔体(11)内的闭式叶轮(30)和驱动所述闭式叶轮(30)旋转的旋转驱动装置(31);以及进液管(4),一端与所述第一腔体(10)和所述第二腔体(11)连通,用于向所述外泵体(1)内进液体;其中,所述闭式叶轮(30)包括前盖体(300)、后盖体(301)以及设置于所述前盖体(300)和所述后盖体(301)之间的叶片(302),所述前盖体(300)设有与所述进液管(4)对接的进液口(3000),所述后盖体(301)包括向着所述加热管(20)所在侧弯曲的引导部(30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加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0)和所述第二腔体(11)同轴线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加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3010)外缘与所述闭式叶轮(30)的旋转轴线(303)之间的夹角a的范围为55
    °
    至70
    °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加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20)与所述前盖体(300)之间的最短距离l的范围为:2mm<最短距离l≤3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加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4)包括延伸至所述进液口(3000)内的锥管部(400)。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涤加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管部(400)的内表面(4000)与所述锥管部(400)中心线(4001)的之间的夹角b的范围为:10
    °
    ≤夹角b<20
    °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洗涤加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2)还包括与所述加热管(20)相连的壳体(21),所述外泵体(1)包括形成所述第一腔体(10)的第一端(1a),所述壳体(21)与所述外泵体(1)相连并封住所述第一端(1a)。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洗涤加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包括环绕于所述外泵体(1)外周面的环部(210),所述环部(210)与所述外泵体(1)的外周面铆接。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洗涤加热泵,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与所述壳体(21)相连的内泵体(5),所述壳体(21)和所述内泵体(5)分别设置于所述外泵体(1)的两端,所述旋转驱动装置(31)连接于所述内泵体(5)上,其驱动轴(310)穿过所述内泵体(5)与所述闭式叶轮(30)相连。10.一种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洗涤加热泵。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洗涤加热泵,包括:外泵体,形成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腔体的横截面积;加热组件,包括设于第一腔体内的加热管;驱动组件,包括设于第二腔体内的闭式叶轮和驱动闭式叶轮旋转的旋转驱动装置;以及进液管,用于向外泵体内进液体;其中,闭式叶轮包括前盖体、后盖体以及设置于前盖体和后盖体之间的叶片,前盖体设有与进液管对接的进液口,后盖体包括向着所述加热管所在侧弯曲的引导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洗涤加热泵,加热效率更高。加热效率更高。加热效率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朱中存 李占 翟延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870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