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挂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挂篮菱形桁架。
背景技术:
2.挂篮是悬臂施工中的主要设备,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桁架式、斜拉式、型钢式及混合式4种。根据混凝土悬臂施工工艺要求及设计图纸对挂篮的要求,综合比较各种形式挂篮特点、重量、采用钢材类型、施工工艺等;挂篮设计原则:自重轻、结构简单、坚固稳定、前移和装拆方便、具有较强的可重复利用性,受力后变形小等特点,并且挂篮下空间充足,可提供较大施工作业面,利于钢筋模板施工操作。挂篮主要组成部分:主桁架、悬吊系统、锚固系统、走行系统、底模板,其中主桁架多采用菱形桁架或三角桁架。
3.目前,由于菱形桁架的体积较大,运输时十分不便,并且占用运输空间也很大;并且在挂篮施工时,当一段距离施工完毕后,需要将菱形桁架拆下后,向前移动一段距离,进行下一段距离的施工,移动的过程十分繁琐,增加了施工难度和施工工期。
4.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挂篮菱形桁架。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挂篮菱形桁架,通过立柱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下端铰接,其下端与所述第三连接座上端通过销轴铰接,当将销轴拆除后,立柱能够绕着其上端铰接处顺时针转动,直至转动至水平状态放置于所述下弦杆上,而当其处于水平状态时,前弦杆和后弦杆会随之转动至水平状态,后弦杆的前端折叠放置于立柱上方,从而将菱形桁架的高度大大的缩减,占用的空间也减小,从而便于运输。
6.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挂篮菱形桁架,包括桁架本体,所述桁架本体为由上弦杆、下弦杆、前弦杆和后弦杆组成的菱形结构,所述上弦杆的前端与第一连接座固定连接,其后端与第二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下弦杆的前端与第三连接座固定连接,其后端与第四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前弦杆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下端铰接,其下端与所述第三连接座的前端铰接;所述后弦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后端铰接,其下端与所述第四连接座的上端铰接;
8.所述第二连接座与所述第三连接座之间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上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下端铰接,其下端与所述第三连接座上端通过销轴铰接;所述立柱下端与第三连接座上端铰接的销轴拆除后,立柱能够绕着其上端铰接处顺时针转动,直至转动至水平状态放置于所述下弦杆上。
9.所述第四连接座的顶部设有呈方形的若干后锚梁,所述后锚梁与预埋在混凝土里的后锚锚筋锚固连接。
10.所述立柱呈水平状态放置于所述下弦杆上时,所述前弦杆和后弦杆转动至水平状
态,且所述后弦杆与下弦杆之间、所述上弦杆与前弦杆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所述后锚梁的间隙。
11.所述桁架本体的下方设有滑轨,所述第三连接座和第四连接座的底部分别连接有与所述滑轨配合滑动的第一滑轮组件和第二滑轮组件;所述下弦杆呈中空后端开口的方形结构,其内腔中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气缸座后端与固定板相连,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外端与反推支座的前端相连,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下弦杆的内壁中部,所述反推支座固定于所述滑轨的后端顶部。
12.所述滑轨由两个工字钢组合而成,所述工字钢包括上横板、下横板和竖板,两个所述工字钢的下横板的内端焊接,两块上横板的内端之间设有间隙。
13.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侧壁上方设有用于钢索穿过的钢索孔;所述立柱上固定有门帘架,所述门帘架两端固定有悬臂吊架,所述门帘架的顶部两侧设有固定座,所述钢索的两端穿过所述钢索孔后与所述固定座相连。
14.所述固定座包括底板、侧板和连接柱,所述底板固定于所述门帘架的顶部两侧,两块侧板的底部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相连,两块所述侧板的内壁之间连接有所述连接柱,所述钢索的端部与所述连接柱相连。
15.所述第一滑轮组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呈底部开口的方框形结构,其内壁顶部连接有两块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固定架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上套装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上横板配合滚动。
16.所述第二滑轮组件包括工形架、连接板、第二连接轴和第二滑轮,所述工形架的顶部与所述第四连接座固定连接,其底端放置于所述滑轨上,若干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滑轨的上横板两侧,且其顶端固定于所述工形架的底部,所述连接板的内壁上固定有所述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滑轮的轴心套装于所述连接轴上。
17.所述工形架的顶部两侧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设有用于所述第四连接座两侧壁下端插入的限位槽,所述第二固定板和第四连接座两侧壁上设有用于连接销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外壁与所述工形架的顶部之间设有呈直角三角形的加强板。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9.(1)本实用新型通过立柱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下端铰接,其下端与所述第三连接座上端通过销轴铰接,当将销轴拆除后,立柱能够绕着其上端铰接处顺时针转动,直至转动至水平状态放置于所述下弦杆上,而当其处于水平状态时,前弦杆和后弦杆会随之转动至水平状态,后弦杆的前端折叠放置于立柱上方,从而将菱形桁架的高度大大的缩减,占用的空间也减小,从而便于运输。
20.(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弦杆内固定气缸,当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时,菱形桁架受到反推力,并通过与滑轨配合滑动的第一滑轮组件和第二滑轮组件,使得菱形桁架向前移动进行下一段距离的挂篮施工,从而便于在施工过程中对菱形桁架的移动,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1.(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滑轮位于上横板的下方,从而使得第二滑轮组件不但能够起到沿着滑轨滑动的作用,也能够给予固定在菱形桁架的悬臂吊架施加反力。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滑轮组件与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滑轮组件与滑轨的主视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反推桁架本体的状态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桁架本体折叠时的状态图;
28.图7为本实用新型后锚梁放置于折叠状态的桁架本体内的状态图;
29.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30.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图;
31.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32.图中:1桁架本体,2后锚梁,3后锚锚筋,4滑轨,5第一滑轮组件,6第二滑轮组件,7气缸,8固定板,9反推支座,10悬臂吊架,11上弦杆,12下弦杆,13前弦杆,14后弦杆,15第一连接座,16第二连接座,17第三连接座,18第四连接座,19立柱,20钢索,21钢索孔,22门帘架,23固定座,24底座,25侧板,26连接柱,27花篮螺栓,41上横板,42下横板,43竖板,51固定架,52隔板,53第一连接轴,54第一滑轮,61工形架,62连接板,63第二连接轴,64第二滑轮,65固定板,66限位槽,67连接销,68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34.请参阅图1-10,
3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挂篮菱形桁架,包括桁架本体1,所述桁架本体1为由上弦杆11、下弦杆12、前弦杆13和后弦杆14组成的菱形结构,所述上弦杆11的前端与第一连接座15固定连接,其后端与第二连接座16固定连接;所述下弦杆12的前端与第三连接座17固定连接,其后端与第四连接座18固定连接;所述前弦杆13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座15的下端铰接,其下端与所述第三连接座17的前端铰接;所述后弦杆14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16的后端铰接,其下端与所述第四连接座18的上端铰接;
36.所述第二连接座16与所述第三连接座17之间连接有立柱19,所述立柱19上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16的下端铰接,其下端与所述第三连接座17上端通过销轴28铰接;所述立柱19下端与第三连接座17上端铰接的销轴28拆除后,立柱19能够绕着其上端铰接处顺时针转动,直至转动至水平状态放置于所述下弦杆12上,本案通过立柱19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16的下端铰接,其下端与所述第三连接座17上端通过销轴28铰接,当将销轴28拆除后,立柱19能够绕着其上端铰接处顺时针转动,直至转动至水平状态放置于所述下弦杆12上,而当其处于水平状态时,前弦杆13和后弦杆14会随之转动至水平状态,后弦杆14的前端折叠放置于立柱19上方,从而将菱形桁架的高度大大的缩减,占用的空间也减小,从而便于运输。
37.所述第四连接座18的顶部设有呈方形的若干后锚梁2,所述后锚梁2与预埋在混凝土里的后锚锚筋3锚固连接,在挂篮施工的过程中通过后锚梁2给予固定在菱形桁架的悬臂吊架10施加反力。
38.所述立柱19呈水平状态放置于所述下弦杆12上时,所述前弦杆13和后弦杆14转动至水平状态,且所述后弦杆14与下弦杆12之间、所述上弦杆11与前弦杆13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所述后锚梁2的间隙,进一步降低菱形桁架占用的空间,便于运输。
39.所述第二连接座16的侧壁上方设有用于钢索20穿过的钢索孔21;所述立柱19上固定有门帘架22,所述门帘架22两端固定有悬臂吊架10,所述门帘架22的顶部两侧设有固定座23,所述钢索20的两端穿过所述钢索孔21后与所述固定座23相连,若门帘架22的跨度较大时,会由于两端的悬臂吊架10的施工而导致下沉,通过在第二连接座16的顶部设置钢索孔21,钢索20的两端穿过所述钢索孔21后与所述固定座23相连,能够缓解门帘架22的支承压力;优选的,使用两根钢索20,两根钢索20的一端分别穿过钢索孔21后与固定座23相连,两根钢索20的另一端通过花篮螺栓27螺栓连接,便于调节钢索20的张紧度。
40.所述固定座23包括底板24、侧板25和连接柱26,所述底板24固定于所述门帘架22的顶部两侧,两块侧板25的底部与所述底板24的上表面相连,两块所述侧板25的内壁之间连接有所述连接柱26,所述钢索20的端部与所述连接柱26相连,确保钢索20的连接强度。
41.所述桁架本体1的下方设有滑轨4,所述第三连接座17和第四连接座18的底部分别连接有与所述滑轨4配合滑动的第一滑轮组件5和第二滑轮组件6;所述下弦杆12呈中空后端开口的方形结构,其内腔中固定有气缸7,所述气缸7的气缸座71后端与固定板8相连,所述气缸7的活塞杆72外端与反推支座9的前端相连,所述固定板8固定于所述下弦杆12的内壁中部,所述反推支座9固定于所述滑轨4的后端顶部,本案通过在下弦杆12内固定气缸7,当气缸7的活塞杆72伸出时,菱形桁架受到反推力,并通过与滑轨4配合滑动的第一滑轮组件5和第二滑轮组件6,使得菱形桁架向前移动进行下一段距离的挂篮施工,从而便于在施工过程中对菱形桁架的移动,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当完成一段距离的施工后,启动气缸7,气缸7的活塞杆72伸出,由于反推支座9固定不动,因此菱形桁架受到反推力,并通过与滑轨4配合滑动的第一滑轮组件5和第二滑轮组件6,使得菱形桁架向前移动进行下一段距离的挂篮施工。
42.所述滑轨4由两个工字钢组合而成,所述工字钢包括上横板41、下横板42和竖板43,两个所述工字钢的下横板42的内端焊接,两块上横板41的内端之间设有间隙。
43.所述第一滑轮组件5包括固定架51,所述固定架51呈底部开口的方框形结构,其内壁顶部连接有两块隔板52,所述隔板52与所述固定架5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轴53,所述第一连接轴53上套装有第一滑轮54,所述第一滑轮54与所述上横板41配合滚动。
44.所述第二滑轮组件6包括工形架61、连接板62、第二连接轴63和第二滑轮64,所述工形架61的顶部与所述第四连接座18固定连接,其底端放置于所述滑轨4上,若干所述连接板62设置于所述滑轨4的上横板41两侧,且其顶端固定于所述工形架61的底部,所述连接板62的内壁上固定有所述第二连接轴63,所述第二滑轮64的轴心套装于所述连接轴63上,通过第二滑轮64位于上横板41的下方,从而使得第二滑轮组件6不但能够起到沿着滑轨4滑动的作用,也能够给予固定在菱形桁架的悬臂吊架10施加反力。
45.所述工形架61的顶部两侧设有第二固定板65,所述第二固定板65的顶部设有用于所述第四连接座18两侧壁下端插入的限位槽66,所述第二固定板65和第四连接座18两侧壁上设有用于连接销67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65的外壁与所述工形架61的顶部之间设有呈直角三角形的加强板68,通过第四连接座18两侧壁下端插入限位槽66后,其侧壁下端
通过连接销67与第二固定板65的侧壁连接,便于第二滑轮组件6的安装与拆卸。
4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挂篮菱形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桁架本体(1),所述桁架本体(1)为由上弦杆(11)、下弦杆(12)、前弦杆(13)和后弦杆(14)组成的菱形结构,所述上弦杆(11)的前端与第一连接座(15)固定连接,其后端与第二连接座(16)固定连接;所述下弦杆(12)的前端与第三连接座(17)固定连接,其后端与第四连接座(18)固定连接;所述前弦杆(13)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座(15)的下端铰接,其下端与所述第三连接座(17)的前端铰接;所述后弦杆(14)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16)的后端铰接,其下端与所述第四连接座(18)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座(16)与所述第三连接座(17)之间连接有立柱(19),所述立柱(19)上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16)的下端铰接,其下端与所述第三连接座(17)上端通过销轴(28)铰接;所述立柱(19)下端与第三连接座(17)上端铰接的销轴(28)拆除后,立柱(19)能够绕着其上端铰接处顺时针转动,直至转动至水平状态放置于所述下弦杆(1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挂篮菱形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接座(18)的顶部设有呈方形的若干后锚梁(2),所述后锚梁(2)与预埋在混凝土里的后锚锚筋(3)锚固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挂篮菱形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9)呈水平状态放置于所述下弦杆(12)上时,所述前弦杆(13)和后弦杆(14)转动至水平状态,且所述后弦杆(14)与下弦杆(12)之间、所述上弦杆(11)与前弦杆(13)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所述后锚梁(2)的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挂篮菱形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座(16)的侧壁上方设有用于钢索(20)穿过的钢索孔(21);所述立柱(19)上固定有门帘架(22),所述门帘架(22)两端固定有悬臂吊架(10),所述门帘架(22)的顶部两侧设有固定座(23),所述钢索(20)的两端穿过所述钢索孔(21)后与所述固定座(23)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挂篮菱形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3)包括底板(24)、侧板(25)和连接柱(26),所述底板(24)固定于所述门帘架(22)的顶部两侧,两块侧板(25)的底部与所述底板(24)的上表面相连,两块所述侧板(25)的内壁之间连接有所述连接柱(26),所述钢索(20)的端部与所述连接柱(26)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挂篮菱形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本体(1)的下方设有滑轨(4),所述第三连接座(17)和第四连接座(18)的底部分别连接有与所述滑轨(4)配合滑动的第一滑轮组件(5)和第二滑轮组件(6);所述下弦杆(12)呈中空后端开口的方形结构,其内腔中固定有气缸(7),所述气缸(7)的气缸座(71)后端与固定板(8)相连,所述气缸(7)的活塞杆(72)外端与反推支座(9)的前端相连,所述固定板(8)固定于所述下弦杆(12)的内壁中部,所述反推支座(9)固定于所述滑轨(4)的后端顶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挂篮菱形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4)由两个工字钢组合而成,所述工字钢包括上横板(41)、下横板(42)和竖板(43),两个所述工字钢的下横板(42)的内端焊接,两块上横板(41)的内端之间设有间隙。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挂篮菱形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组件(5)包括固定架(51),所述固定架(51)呈底部开口的方框形结构,其内壁顶部连接有两块隔板(52),所述隔板(52)与所述固定架(5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轴(53),所述第一连接轴(53)上套装有第一滑轮(54),所述第一滑轮(54)与所述上横板(41)配合滚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挂篮菱形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轮组件(6)包括工形架(61)、连接板(62)、第二连接轴(63)和第二滑轮(64),所述工形架(61)的顶部与所述第四连接座(18)固定连接,其底端放置于所述滑轨(4)上,若干所述连接板(62)设置于所述滑轨(4)的上横板(41)两侧,且其顶端固定于所述工形架(61)的底部,所述连接板(62)的内壁上固定有所述第二连接轴(63),所述第二滑轮(64)的轴心套装于所述连接轴(63)上。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挂篮菱形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形架(61)的顶部两侧设有第二固定板(65),所述第二固定板(65)的顶部设有用于所述第四连接座(18)两侧壁下端插入的限位槽(66),所述第二固定板(65)和第四连接座(18)两侧壁上设有用于连接销(67)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65)的外壁与所述工形架(61)的顶部之间设有呈直角三角形的加强板(6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挂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挂篮菱形桁架,包括桁架本体,所述桁架本体为由上弦杆、下弦杆、前弦杆和后弦杆组成的菱形结构,所述上弦杆的前端与第一连接座固定连接,其后端与第二连接座固定连接;下弦杆的前端与第三连接座固定连接,其后端与第四连接座固定连接;前弦杆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下端铰接,其下端与所述第三连接座的前端铰接;后弦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后端铰接,其下端与所述第四连接座的上端铰接;第二连接座与第三连接座之间连接有立柱,立柱上端与第二连接座的下端铰接,其下端与第三连接座上端通过销轴铰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将菱形桁架的高度大大的缩减,占用的空间也减小,从而便于运输。便于运输。便于运输。
技术研发人员:曾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曾昱
技术研发日:2021.11.2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8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