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8-17  96



    1.本发明涉及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变速箱。


    背景技术:

    2.电动机是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机械,多由绕有线圈的转子和定子组成, 用动力机械带动转子转动就产生电能,转速越快,发电机的效率越高,因此需 要安装变速箱,提高转速。
    3.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变速箱,但是这些变速箱普遍存在不能方便的高发电 机的工作效率。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变速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 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变速箱装置,其结构紧凑,操 作方便,检测精确,方便推广。
    5.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变速箱,包括变速箱外壳,所述变速箱外壳内部左侧固定连接头部连接装 置,所述变速箱外壳内部右侧固定连接尾部连接装置,所述变速箱外壳内部中 间固定连接若干变速装置,所述头部连接装置左端连接连接头,所述尾部连接 装置右端连接发电机。
    7.进一步,所述变速装置包括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左侧固定连接变 速小齿轮,所述第一旋转杆右侧固定连接变速大齿轮,所述第一旋转杆外表面 连接若干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变速箱外壳连接。
    8.进一步,所述尾部连接装置包括第三旋转杆,所述第三旋转杆左侧固定连 接结尾齿轮,所述第三旋转杆右侧与发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旋转杆外表面 固定连接若干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与变速箱外壳固定连接。
    9.进一步,所述头部连接装置包括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二旋转杆左侧与连接 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杆右侧固定连接启始齿轮,所述启始齿轮外表面固 定连接若干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与变速箱外壳连接。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1.最左侧的变速小齿轮与启始齿轮啮合连接,最右侧的变速大齿轮与结尾齿 轮啮合连接,其余相近的变速大齿轮与变速小齿轮相互啮合连接,变速大齿轮 加快啮合连接的变速小齿轮转动速度,变速小齿轮带动固定连接的第一旋转杆 和变速大齿轮的转速,结尾齿轮带动第三旋转杆转动,第三旋转杆带动发电机 内部零件转动,提高发电机的工作效率,此发明能利用在汽车,飞机,发电机 等等领域,能使得各种引擎,发动机,电动机等等的动力装置的效率最大化得 到利用。
    附图说明
    12.图1为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变速箱中变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变速箱中头部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变速箱中尾部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对照表:
    17.1、变速箱外壳;2、变速装置;3、发电机;4、连接头;5、头部连接装置;6、尾部连接装置;21、第一旋转杆;22、第一轴承;23、变速大齿轮;24、变 速小齿轮;51、第二旋转杆;52、第二轴承;53、启始齿轮;61、第三旋转杆; 62、第三轴承;63、结尾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 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19.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
    ꢀ“
    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 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20.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 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1.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中,变速箱,包括变速箱外壳1,变速箱外 壳1内部左侧固定连接头部连接装置5,变速箱外壳1内部右侧固定连接尾部连 接装置6,变速箱外壳1内部中间固定连接若干变速装置2,头部连接装置5左 端连接连接头4,尾部连接装置6右端连接发电机3。
    22.在图2中:变速装置2包括第一旋转杆21,第一旋转杆21左侧固定连接变 速小齿轮24,第一旋转杆21右侧固定连接变速大齿轮23,第一旋转杆21外表 面连接若干第一轴承22,第一轴承22与变速箱外壳1连接,最左侧的变速小齿 轮24与启始齿轮53啮合连接,最右侧的变速大齿轮23与结尾齿轮63啮合连 接,其余相近的变速大齿轮23与变速小齿轮24相互啮合连接,变速大齿轮23 加快啮合连接的变速小齿轮24转动速度,变速小齿轮24带动固定连接的第一 旋转杆21和变速大齿轮23的转速,根据实际需要添加合适数量的变速装置2。
    23.在图4中:尾部连接装置6包括第三旋转杆61,第三旋转杆61左侧固定连 接结尾齿轮63,第三旋转杆61右侧与发电机3固定连接,第三旋转杆61外表 面固定连接若干第三轴承62,第三轴承62与变速箱外壳1固定连接,结尾齿轮 63带动第三旋转杆61转动,第三旋转杆61带动发电机3内部零件转动。
    24.在图3中:头部连接装置5包括第二旋转杆51,第二旋转杆51左侧与连接 头4固定连接,第二旋转杆51右侧固定连接启始齿轮53,启始齿轮53外表面 固定连接若干第二轴承52,第二轴承52与变速箱外壳1连接,将转动机器与连 接头4连接,机器带动连接头4转动,连接头4带动启始齿轮53转动,启始齿 轮53带动变速装置2转动。
    25.该装置使用过程中,将转动机器与连接头4连接,机器带动连接头4转动, 连接头4带动启始齿轮53转动,启始齿轮53带动变速装置2转动,最左侧的 变速小齿轮24与启始齿轮53啮合连接,最右侧的变速大齿轮23与结尾齿轮63 啮合连接,其余相近的变速大齿轮23与变速小齿轮24相互啮合连接,变速大 齿轮23加快啮合连接的变速小齿轮24转动速度,变速小齿轮24带动固定连接 的第一旋转杆21和变速大齿轮23的转速,根据实际需要添加合
    适数量的变速 装置2,结尾齿轮63带动第三旋转杆61转动,第三旋转杆61带动发电机3内 部零件转动,提高发电机3的工作效率。
    26.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能利用在汽车,飞机,发电机等等领域,能使得各 种引擎,发动机,电动机等等的动力装置的效率最大化得到利用,同时,在使 用过程中,为避免变速箱高速旋转产生高温,变速箱高速运转可以通过液氮等 方法降温,保证变速箱能长时间正常工作。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专利, 凡在本发明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变速箱,包括变速箱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外壳(1)内部左侧固定连接头部连接装置(5),所述变速箱外壳(1)内部右侧固定连接尾部连接装置(6),所述变速箱外壳(1)内部中间固定连接若干变速装置(2),所述头部连接装置(5)左端连接连接头(4),所述尾部连接装置(6)右端连接发电机(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装置(2)包括第一旋转杆(21),所述第一旋转杆(21)左侧固定连接变速小齿轮(24),所述第一旋转杆(21)右侧固定连接变速大齿轮(23),所述第一旋转杆(21)外表面连接若干第一轴承(22),所述第一轴承(22)与变速箱外壳(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连接装置(6)包括第三旋转杆(61),所述第三旋转杆(61)左侧固定连接结尾齿轮(63),所述第三旋转杆(61)右侧与发电机(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旋转杆(61)外表面固定连接若干第三轴承(62),所述第三轴承(62)与变速箱外壳(1)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连接装置(5)包括第二旋转杆(51),所述第二旋转杆(51)左侧与连接头(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杆(51)右侧固定连接启始齿轮(53),所述启始齿轮(53)外表面固定连接若干第二轴承(52),所述第二轴承(52)与变速箱外壳(1)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变速箱,包括变速箱,包括变速箱外壳,所述变速箱外壳内部左侧固定连接头部连接装置,所述变速箱外壳内部右侧固定连接尾部连接装置,最左侧的变速小齿轮与启始齿轮啮合连接,最右侧的变速大齿轮与结尾齿轮啮合连接,其余相近的变速大齿轮与变速小齿轮相互啮合连接,变速大齿轮加快啮合连接的变速小齿轮转动速度,变速小齿轮带动固定连接的第一旋转杆和变速大齿轮的转速,结尾齿轮带动第三旋转杆转动,第三旋转杆带动发电机内部零件转动,提高发电机的工作效率,此发明能利用在汽车,飞机,发电机等等领域,能使得各种引擎,发动机,电动机等等的动力装置的效率最大化得到利用。装置的效率最大化得到利用。装置的效率最大化得到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光伟
    技术研发日:2022.02.1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87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