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纸板压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8-17  134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纸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纸板压合机构。


    背景技术: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纸板上贴设有带有各种图案的纸张或者需要多层的纸板包装货物,这些多层的纸板就需要在纸板加工厂用利用粘合剂将单层的纸板粘合起来,通常使用压合设备将多层纸板进行压合。
    3.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4294748u的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高粘合度硬纸板压合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输送带、安装在机架两侧边的安装块、横跨安装在两侧的安装块上的支撑轴以及转动安装在支撑轴中部并与输送带输送面之间设有预设间距的抵压滚筒,其无法对纸板的压合力进行调节,不能满足不同厚度纸板的快速压合,压合效果不佳,同时无法将纸板精确输送至压合位置,压合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强纸板压合机构,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内的下压辊以及设置在下压辊上侧的上压辊,所述上压辊通过压力调节组件与机架连接,所述压力调节组件设置在机架顶部,所述下压辊一侧的机架内设置导料组件;
    5.所述压力调节组件包括第一丝杆以及第二丝杆,所述第一丝杆转动设置在第一调节口内,所述第二丝杆转动设置在第二调节口内,所述第一调节口以及第二调节口对称设置在机架两侧,所述第一丝杆与第二丝杆一端均为调节盒内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调节盒设置在机架顶部,所述第一丝杆上设置第一丝母,所述第二丝杆上设置第二丝母,所述上压辊一端与第一丝母转动连接,所述上压辊另一端贯穿第二丝母,并与载台转动连接,所述载台设置在机架一侧表面,所述第一丝杆上部设置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通过同步带与第二带轮连接,所述第二带轮设置在第二丝杆上部。
    6.优选的,所述第一丝杆一端与调节手轮连接,所述调节手轮设置在调节盒一侧表面。
    7.优选的,所述上压辊一端与上驱动电机连接,所述上驱动电机设置在载台一侧表面,所述下压辊一端与位于机架一侧表面的下驱动电机连接。
    8.优选的,所述导料组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下压辊一侧的机架内,所述支撑架内一侧转动设置第一导料杆、第二导料杆以及第三导料杆,所述第一导料杆、第二导料杆以及第三导料杆一端均与盒体内一侧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盒体设置在支撑架一侧表面,所述第一导料杆一侧设置主带轮,所述主带轮通过同步带与双排带轮连接,所述双排带轮设置在第二导料杆一侧,所述双排带轮通过同步带与从带轮连接,所述从带轮设置在第三导料杆一端,所述第一导料杆一端与位于盒体一侧的伺服电机连接。
    9.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料杆、第二导料杆以及第三导料杆与下压辊布置在同一水平
    面上。
    10.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一侧表面上部设置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活塞杆一端与第一定位板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设置在第一收纳槽内,所述第一收纳槽开设在支撑架内一侧表面,所述支撑架另一侧表面上部设置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活塞杆一端与第二定位板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板设置在第二收纳槽内,所述第二收纳槽开设在支撑架内另一侧表面。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板一侧表面等距设置多组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二定位板一侧表面等距设置多组第二导向杆。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丝杆以及第二丝杆的同时转动,对上压辊的高度进行微调,能够对上压辊的压合力进行调节,能够满足不同厚度纸板的压合,提高加工范围。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导料组件的设置,能够将纸板进行精确输送至上压辊与下压辊的间歇,能够保证压合品质,提高压合精确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实施例一的高强纸板压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高强纸板压合机构中压力调节组件的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高强纸板压合机构中第二丝母与上压辊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高强纸板压合机构中导料组件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高强纸板压合机构中支撑架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1、压力调节组件;2、上压辊;3、导料组件;4、机架;5、下压辊;31、第一导料杆;32、支撑架;33、主带轮;34、伺服电机;35、双排带轮;36、从带轮;37、盒体;38、第三导料杆;39、第二导料杆;101、第一丝母;102、第一调节口;103、第一丝杆;104、第一带轮;105、调节盒;106、第二带轮;107、第二丝杆;108、第二丝母;109、载台;110、第二调节口;301、第一电动推杆;302、第一收纳槽;303、第一导向杆;304、第二收纳槽;305、第二电动推杆;306、第二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21.实施例一
    22.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强纸板压合机构,包括机架4、设置在机架4内的下压辊5以及设置在下压辊5上侧的上压辊2,上压辊2通过压力调节组件1与机架4连接,压力调节组件1设置在机架4顶部,下压辊5一侧的机架4内设置导料组件3;
    23.压力调节组件1包括第一丝杆103以及第二丝杆107,第一丝杆103转动设置在第一调节口102内,第二丝杆107转动设置在第二调节口110内,第一调节口102以及第二调节口110对称设置在机架4两侧,第一丝杆103与第二丝杆107一端均为调节盒105内一侧转动连接,调节盒105设置在机架4顶部,第一丝杆103上设置第一丝母101,第二丝杆107上设置第二丝母108,上压辊2一端与第一丝母101转动连接,上压辊2另一端贯穿第二丝母108,并与载台109转动连接,载台109设置在机架4一侧表面,第一丝杆103上部设置第一带轮104,第一带轮104通过同步带与第二带轮106连接,第二带轮106设置在第二丝杆107上部,第一丝
    杆103一端与调节手轮连接,调节手轮设置在调节盒105一侧表面。
    24.本实施例中,转动调节手轮,调节手轮带动第一丝杆103转动,第一丝杆103带动第一带轮104转动,第一带轮104带动第二带轮106转动,第二带轮106带动第二丝杆107转动,第一丝杆103以及第二丝杆107同时转动,进而第一丝母101以及第二丝母108带动上压辊2进行移动,并对上压辊2的高度进行调节,能够满足不同高度纸板的压合。
    25.上压辊2一端与上驱动电机连接,上驱动电机设置在载台109一侧表面,下压辊5一端与位于机架4一侧表面的下驱动电机连接,能够便于同时控制上压辊2以及下压辊5对向转动。
    26.实施例二
    27.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强纸板压合机构,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导料组件3,导料组件3包括支撑架32,支撑架32设置在下压辊5一侧的机架4内,支撑架32内一侧转动设置第一导料杆31、第二导料杆39以及第三导料杆38,第一导料杆31、第二导料杆39以及第三导料杆38一端均与盒体37内一侧表面转动连接,盒体37设置在支撑架32一侧表面,第一导料杆31一侧设置主带轮33,主带轮33通过同步带与双排带轮35连接,双排带轮35设置在第二导料杆39一侧,双排带轮35通过同步带与从带轮36连接,从带轮36设置在第三导料杆38一端,第一导料杆31一端与位于盒体37一侧的伺服电机34连接。
    28.本实施例中,通过伺服电机34带动第一导料杆31转动,第一导料杆31带动主带轮33转动,主带轮33带动双排带轮35转动,双排带轮35带动从带轮36转动,进入第一导料杆31、第二导料杆39以及第三导料杆38同时转动,并将纸板输送至下压辊5与上压辊2之间,并进行压合。
    29.第一导料杆31、第二导料杆39以及第三导料杆38与下压辊5布置在同一水平面上,能够使纸板精确移动至下压辊5上。
    30.实施例三
    31.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强纸板压合机构,相较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本实施例还包括支撑架32一侧表面上部设置第一电动推杆301,第一电动推杆301的活塞杆一端与第一定位板连接,第一定位板设置在第一收纳槽302内,第一收纳槽302开设在支撑架32内一侧表面,支撑架32另一侧表面上部设置第二电动推杆305,第二电动推杆305的活塞杆一端与第二定位板连接,第二定位板设置在第二收纳槽304内,第二收纳槽304开设在支撑架32内另一侧表面。
    32.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电动推杆301以及第二电动推杆305分别带动第一定位板以及第二定位板移动,第一定位板以及第二定位板对纸板的输送进行限位导向,避免了纸板输送过程中偏移的情况发生,提高纸板输送精度,进一步提高压合品质。
    33.第一定位板一侧表面等距设置多组第一导向杆303,第二定位板一侧表面等距设置多组第二导向杆306,能够便于纸板的输送,避免了纸板边角磨损的情况发生。
    34.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强纸板压合机构,包括机架(4)、设置在机架(4)内的下压辊(5)以及设置在下压辊(5)上侧的上压辊(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辊(2)通过压力调节组件(1)与机架(4)连接,所述压力调节组件(1)设置在机架(4)顶部,所述下压辊(5)一侧的机架(4)内设置导料组件(3);所述压力调节组件(1)包括第一丝杆(103)以及第二丝杆(107),所述第一丝杆(103)转动设置在第一调节口(102)内,所述第二丝杆(107)转动设置在第二调节口(110)内,所述第一调节口(102)以及第二调节口(110)对称设置在机架(4)两侧,所述第一丝杆(103)与第二丝杆(107)一端均为调节盒(105)内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调节盒(105)设置在机架(4)顶部,所述第一丝杆(103)上设置第一丝母(101),所述第二丝杆(107)上设置第二丝母(108),所述上压辊(2)一端与第一丝母(101)转动连接,所述上压辊(2)另一端贯穿第二丝母(108),并与载台(109)转动连接,所述载台(109)设置在机架(4)一侧表面,所述第一丝杆(103)上部设置第一带轮(104),所述第一带轮(104)通过同步带与第二带轮(106)连接,所述第二带轮(106)设置在第二丝杆(107)上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纸板压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杆(103)一端与调节手轮连接,所述调节手轮设置在调节盒(105)一侧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纸板压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辊(2)一端与上驱动电机连接,所述上驱动电机设置在载台(109)一侧表面,所述下压辊(5)一端与位于机架(4)一侧表面的下驱动电机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纸板压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组件(3)包括支撑架(32),所述支撑架(32)设置在下压辊(5)一侧的机架(4)内,所述支撑架(32)内一侧转动设置第一导料杆(31)、第二导料杆(39)以及第三导料杆(38),所述第一导料杆(31)、第二导料杆(39)以及第三导料杆(38)一端均与盒体(37)内一侧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盒体(37)设置在支撑架(32)一侧表面,所述第一导料杆(31)一侧设置主带轮(33),所述主带轮(33)通过同步带与双排带轮(35)连接,所述双排带轮(35)设置在第二导料杆(39)一侧,所述双排带轮(35)通过同步带与从带轮(36)连接,所述从带轮(36)设置在第三导料杆(38)一端,所述第一导料杆(31)一端与位于盒体(37)一侧的伺服电机(34)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强纸板压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料杆(31)、第二导料杆(39)以及第三导料杆(38)与下压辊(5)布置在同一水平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强纸板压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2)一侧表面上部设置第一电动推杆(301),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01)的活塞杆一端与第一定位板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设置在第一收纳槽(302)内,所述第一收纳槽(302)开设在支撑架(32)内一侧表面,所述支撑架(32)另一侧表面上部设置第二电动推杆(305),所述第二电动推杆(305)的活塞杆一端与第二定位板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板设置在第二收纳槽(304)内,所述第二收纳槽(304)开设在支撑架(32)内另一侧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强纸板压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板一侧表面等距设置多组第一导向杆(303),所述第二定位板一侧表面等距设置多组第二导向杆(30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纸板压合机构,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内的下压辊以及设置在下压辊上侧的上压辊,所述压力调节组件设置在机架顶部,所述下压辊一侧的机架内设置导料组件;所述压力调节组件包括第一丝杆以及第二丝杆,所述第一丝杆转动设置在第一调节口内,所述第二丝杆转动设置在第二调节口内,所述第一丝杆上设置第一丝母,所述第二丝杆上设置第二丝母,所述上压辊一端与第一丝母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上部设置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通过同步带与第二带轮连接,所述第二带轮设置在第二丝杆上部,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压合力进行调节,能够满足不同厚度纸板的压合,且导料精确,提高纸板压合精度。提高纸板压合精度。提高纸板压合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曾庆砚 杨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进益纸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876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