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幕墙外挂板系统窗防水节点,属于装配式构件防水节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装配式建筑防水是重要的隐蔽工程,防水措施的有效性对建筑功能和寿命产生较大的影响。目前外挂板系统窗的防水通常是在节能副框上铺设一层防水透气膜,再打一层耐候胶,上面直接安装系统窗,侧面与外挂墙板进行干式链接。
3.目前的做法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但当构造中系统窗的下框位置低于外挂墙板的构件高度,雨水会从室外王室内方向流动,当防水耐候胶或防水透气膜发生老化时雨水会渗透到室内,造成室内墙面开裂和霉变,需要对室内进行修补或二次装修。增加了工程成本,影响建筑的耐久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幕墙外挂板系统窗防水节点,对幕墙外挂墙板与系统窗节点之间的增加二次防水措施,确保两者连接处能够实现永久防水,解决传统的防水做法可能会产生的漏水渗水问题。
5.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幕墙外挂板系统窗防水节点,包括隔热节能副框1-7、系统窗窗框1-4;所述隔热节能副框1-7设于外挂墙板2-1上,隔热节能副框1-7的上部及外挂墙板2-1内侧设置一层连续的防水透气膜1-6;所述系统窗窗框1-4与外挂墙板2-1的横向间隙内设有耐候密封胶1-5;所述外挂墙板2-1与系统窗窗框1-4对应的部位具有一外延伸的平台,所述平台与系统窗窗框1-4之间固定设有一遮盖住所述耐候密封胶1-5的l型防水部件1-2,所述l型防水部件上附有一耐候密封胶层1-1,l型防水部件1-2上端低于系统窗的排水孔1-3。
7.优选的,所述l型防水部件1-2为胶条材质。
8.优选的,所述l型防水部件1-2为铝材质。
9.进一步的,所述l型防水部件1-2采用螺钉与所述系统窗窗框1-4或与所述外挂墙板2-1固定。
10.优选的,所述系统窗窗框1-4、隔热节能副框1-7。外挂墙板2-1连为一体。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2.1)采用内外双重防水节点构造措施后,不会在接缝处产生积水,能够对幕墙外挂板迎水面的雨水进行疏导,增加构造的疏水能力;
13.2)采用柔性防水胶条附加填充,能够与接缝处阴角紧密贴合,在不影响采光、通风的需求下,再使用耐候胶进行密封保护,对迎风面和雨水冲刷面的防渗防漏进行附加设计,不会造成拼缝处的转角过多引起的封堵缺陷,不仅没管,而且提升外挂幕墙系统窗节点的强度和耐久性。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幕墙外挂板系统窗防水节点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幕墙外挂板系统窗防水节点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16.图中,1-1.耐候密封胶,1-2.l型防水胶条,1-3.排水孔,1-4.系统窗窗框,1-5.耐候密封胶,1-6.防水透气膜,1-7.隔热节能副框,2-1.外挂墙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8.实施例一:
19.参见图1,一种幕墙外挂板系统窗防水节点,包括隔热节能副框1-7、系统窗窗框1-4;所述隔热节能副框1-7设于外挂墙板2-1上,隔热节能副框1-7的上部及外挂墙板2-1内侧设置一层连续的防水透气膜1-6;所述系统窗窗框1-4与外挂墙板2-1的横向间隙内设有耐候密封胶1-5;所述外挂墙板2-1与系统窗窗框1-4对应的部位具有一外延伸的平台,所述平台与系统窗窗框1-4之间固定设有一遮盖住所述耐候密封胶1-5的l型防水部件1-2,所述l型防水部件上附有一耐候密封胶层1-1,l型防水部件1-2上端低于系统窗的排水孔1-3。
20.本实施例在系统窗的与外挂板拼接处的外侧,增设一层l型柔性防水条,l型柔性防水条上端应低于系统窗的排水孔,在l型柔性防水条的外侧,再加固一层耐候密封胶层,能够有效的防止雨水的渗漏,保护内部不锈钢套筒螺栓的使用寿命,增加了幕墙系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21.在此实施例中,所述l型防水部件1-2为胶条材质或铝材质。
22.在此实施例中,所述l型防水部件1-2采用螺钉与所述系统窗窗框1-与所述外挂墙板2-1固定,附图未展示螺钉。
23.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系统窗窗框1-4、隔热节能副框1-7,外挂墙板2-1连为一体。
24.所述外挂幕墙系统窗防水节点做法如下:在隔热节能副框1-7上施工防水透气膜1-6,上面打上一层耐候胶1-5,按照施工工艺将系统窗1-4、外挂墙板2-1等构件安装完成,在系统窗的与外挂板2-1拼接处的外侧,增设一层l型柔性防水部件1-2,l型柔性防水部件1-2上端应低于系统窗的排水孔1-3,在l型柔性防水条1-2的外侧,再加固一层耐候密封胶层1-2,能够有效的防止雨水的渗漏,保护内部不锈钢套筒螺栓的使用寿命,增加了幕墙系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25.本实施例采用正置斜l型的柔性防水条和耐候密封胶层1-1的组合构造,雨水无法在系统窗和外挂板的交接处存储,增加了系统的防水能力。
26.实施例二:
27.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采用倒置斜l型的柔性防水条和耐候密封胶层1-1的组合构造,增加了对墙体的保护,减少了积水的产生。
28.在此实施例中,所述l型防水部件1-2采用螺钉与所述外挂墙板2-1固定,附图未展示螺钉。
29.其余同实施例一。两种双重防水构造做法均能实现系统优异的综合防水性能。
30.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
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幕墙外挂板系统窗防水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节能副框(1-7)、系统窗窗框(1-4);所述隔热节能副框(1-7)设于外挂墙板(2-1)上,隔热节能副框(1-7)的上部及外挂墙板(2-1)内侧设置一层连续的防水透气膜(1-6);所述系统窗窗框(1-4)与外挂墙板(2-1)的横向间隙内设有耐候密封胶(1-5);所述外挂墙板(2-1)与系统窗窗框(1-4)对应的部位具有一外延伸的平台,所述平台与系统窗窗框(1-4)之间固定设有一遮盖住所述耐候密封胶(1-5)的l型防水部件(1-2),所述l型防水部件上附有一耐候密封胶层(1-1);l型防水部件(1-2)上端低于系统窗的排水孔(1-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外挂板系统窗防水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防水部件(1-2)为胶条材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外挂板系统窗防水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防水部件(1-2)为铝材质。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幕墙外挂板系统窗防水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防水部件(1-2)采用螺钉与所述系统窗窗框(1-4)或与所述外挂墙板(2-1)固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外挂板系统窗防水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窗窗框(1-4)、隔热节能副框(1-7),外挂墙板(2-1)连为一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幕墙外挂板系统窗防水节点,包括隔热节能副框、系统窗窗框;所述隔热节能副框设于外挂墙板上,隔热节能副框的上部及外挂墙板内侧设置一层连续的防水透气膜;所述系统窗窗框与外挂墙板的横向间隙内设有耐候密封胶;所述外挂墙板与系统窗窗框对应的部位具有一外延伸的平台,所述平台与系统窗窗框之间固定设有一遮盖住所述耐候密封胶的L型防水部件,所述L型防水部件上附有一耐候密封胶层;L型防水部件上端低于系统窗的排水孔。本实用新型采用内外双重防水节点构造措施后,不会在接缝处产生积水,能够对幕墙外挂板迎水面的雨水进行疏导,增加构造的疏水能力。增加构造的疏水能力。增加构造的疏水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恽燕春 成燕燕 马锐 马涛 蔡振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紫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8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