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用手动电动集成转盘。
背景技术:
2.汽车座椅转盘是指在汽车座椅中安装在座垫下面的转盘,转盘用于调节转动座椅,可以使座椅转动360
°
,带有转盘的汽车座椅在如今的豪华车或者商务车中的应用需求越来越高,座椅能转动调节一方面具有迎宾、面向客人的作用,另一方面前排人员可以向后排转动,方便与后排人员交流。
3.目前,汽车座椅转盘分为电动转盘和手动转盘,现有的手动转盘技术比较成熟,电动转盘技术还不够成熟,但是随着豪华车的增加,势必对电动转盘的需求会增加,若技术不够成熟的电动转盘应用于汽车座椅上时,会存在以下风险:电动转盘若无故发生转动则会导致不安全因素,对司机或乘客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因此目前对于电动转盘的攻关和生产是急需进行的。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0626231a的专利申请:汽车座椅及电动座椅旋转机构,该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动座椅旋转机构,该电动座椅旋转机构包括底座、与底座转动连接的转盘、转盘驱动装置以及用于对转盘与底座进行锁定的锁止装置,转盘驱动装置为电动驱动,锁止装置为手动锁止,将转盘驱动装置拆除掉,利用锁止装置使座椅旋转机构变为手动座椅旋转机构,实现了电动座椅旋转机构和手动座椅旋转机构的通用,减少了零配件种类,但是还存在以下缺点:(1)作为电动座椅旋转机构使用时,必须安装转盘驱动装置以及锁止装置,利用锁止装置防止转动晃动,这无疑增加了座椅旋转机构的结构复杂度以及生产成本,且实用性差,座椅旋转机构在电动驱动和手动驱动两方面的通用性还不够完善;(2)压盘是处在转盘的内圈,具有压住面积小的缺点,转盘的安装点在外圈,受力点则也在外圈,转盘很容易被从压盘内拉出,使得转盘的抗剥离效果差,为了防止转盘从底座脱落,该专利中分别在转盘和底座上焊接上、下防脱钩,这就增加了转盘结构的复杂度以及生产成本;(3)转盘驱动装置中利用齿轮与齿圈啮合传动,但缺少胀紧结构,齿轮与齿圈存在啮合间隙过大或过小、不稳定的缺点。
4.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座椅旋转机构进行改进和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降低生产成本、安全可靠的汽车座椅用手动电动集成转盘。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座椅用手动电动集成转盘,包括底盘、转盘、压盘、上保持架和下保持架,所述压盘和底盘固定连接,压盘用于将转盘压装在底盘上,所述转盘与底盘两者之间通过下保持架转动配合,所述转盘与压盘两者之间通过上保持架转动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座椅用手动电动集成转盘还包括电动驱动装置或手动驱动装置中的一种;电动驱动装置或手动驱动装置连接底盘和转盘,其均
是用于驱动所述转盘相对于底盘进行转动。
7.优选的,电动驱动装置包括变速电机、齿圈和至少两个胀紧齿轮;所述齿圈具有一圈内齿,齿圈与转盘固定连接;所述变速电机和胀紧齿轮均与底盘连接,变速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一个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和胀紧齿轮均与齿圈的内齿啮合。
8.优选的,手动驱动装置包括固定板和与所述固定板铰接的转动板,所述固定板与转盘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具有至少两个爪头,所述底盘具有一圈锁止孔,通过扳动转动板使所述爪头卡进锁止孔中或者从锁止孔脱离出。
9.优选的,所述上保持架上安装一圈上钢球,所述下保持架上安装一圈下钢球。
10.优选的,所述转盘包括呈薄壁圆筒状且具有顶部装配面的转盘本体,所述转盘本体具有一圈外翻边;所述压盘呈圆环状,其底部具有一圈内挡边和一圈外挡边,其通过上保持架压住一圈外翻边,上保持架位于内挡边和外挡边之间;所述下保持架设置在一圈外翻边的底部与底盘之间。
11.优选的,所述压盘的内底面设置有一圈弧形凹槽,所述上钢球的上部位于弧形凹槽中;所述下钢球与外翻边、底盘的接触均采用双点接触结构。
12.优选的,所述转盘本体的顶部装配面的中心开设有用于避让驱动齿轮和胀紧齿轮的装配孔,转盘本体的顶部装配面上还开设有花键装配槽。
13.优选的,所述胀紧齿轮设置两个,两个胀紧齿轮和变速电机安装在一个固定支架上,所述固定支架与底盘固定连接,固定支架上安装有两根支架轴以及设置有一个供驱动齿轮穿过的让位孔,两个胀紧齿轮分别安装在两根支架轴上,变速电机的输出端安装一根齿轮轴,所述驱动齿轮安装在齿轮轴上。
14.优选的,一个驱动齿轮和两个胀紧齿轮呈等边三角形分布。
15.优选的,一个驱动齿轮和两个胀紧齿轮通过一个盖板进行轴向定位,所述盖板和固定支架固定连接,盖板上开设有三个小孔,齿轮轴和两根支架轴的端部分别穿进三个小孔中。
16.优选的,所述手动驱动装置还包括一个扭簧,所述固定板和转动板通过一个销轴铰接,所述扭簧套装在销轴的端部,扭簧的一端插进销轴的端部,扭簧的另一端抵靠住固定板。
17.优选的,所述爪头设置两个。
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9.1、本汽车座椅用手动电动集成转盘的基本构成组件由底盘、转盘、压盘、上保持架和下保持架五个部件构成,作为电动转盘使用时,选择安装电动驱动装置,作为手动转盘使用时,选择安装手动驱动装置,手动电动通用性好,稍作改动即可实现手动与电动之间的改装;
20.2、本集成转盘作为电动转盘使用时,由于安装有电动驱动装置,电动驱动装置包括一个驱动齿轮和两个胀紧齿轮,三个齿轮形成三角形布置,结构稳定,受力平衡,且两个胀紧齿轮减小了齿轮齿圈啮合的间隙,能消除晃动间隙,使用舒适;
21.3、本集成转盘作为手动转盘使用时,由于安装有手动驱动装置,操作解锁机构即可轻松对转盘进行锁止和解锁,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可靠;
22.4、利用压盘压住转盘的一圈外翻边,压盘具有一圈内挡边和一圈外挡边,转盘的
一圈外翻边与压盘的一圈内挡边形成类似于挂钩的装配关系,且上保持架位于内挡边与外翻边之间,下保持架中的下钢球与外翻边、底盘的接触均采用双点接触结构,从而使得转盘的安装具有很强的抗剥离效果,使转盘安全可靠地转动。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动转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手动转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图2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动转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9.图6是图5中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30.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手动转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1.图8是图7中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32.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手动转盘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示意其底部结构)。
33.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动转盘的另一俯视结构示意图(去掉盖板)。
34.附图标记说明:盖板1;压盘2;上保持架3;转盘4;齿圈5;下保持架6;底盘7;固定支架8;变速电机9;胀紧齿轮10;固定板101;转动板102;扭簧103;销轴104;小孔11;弧形凹槽21;内挡边22;外挡边23;凸缘24;固定孔25;上钢球31;转盘本体41;外翻边42;装配孔410;花键装配槽411;内齿51;下钢球61;锁止孔71;支架轴81;让位孔82;驱动齿轮91;齿轮轴92;爪头1021。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36.实施例。
37.参见图1至图10。
38.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用手动电动集成转盘,其基本构成组件由底盘7、转盘4、压盘2、上保持架3和下保持架6五个部件构成,作为电动转盘使用时,选择安装电动驱动装置,作为手动转盘使用时,选择安装手动驱动装置,手动电动通用性好,稍作改动即可实现手动与电动之间的改装。本汽车座椅用手动电动集成转盘在应用时,汽车座椅的座垫是与转盘4装配在一起的,底盘7安装在车体上或者安装在座椅滑轨上,此外,本汽车座椅用手动电动集成转盘不仅限于应用于汽车上,也可用于家庭座椅上。
39.本实施例中,压盘2和底盘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压盘2用于将转盘4压装在底盘7上,转盘4与底盘7两者之间通过下保持架6转动配合,转盘4与压盘2两者之间通过上保持架
3转动配合。底盘7、转盘4、压盘2均为金属件,上保持架3和下保持架6采用尼龙材质制作,能减少磨损及避免产生异响。
40.具体地讲,本实施例中,转盘4包括呈薄壁圆筒状且具有顶部装配面的转盘本体41,转盘本体41具有一圈外翻边42,外翻边42呈向上翘起地进行翻边,使其具有类似于挂钩的功能和效果。
41.具体地讲,本实施例中,压盘2呈圆环状,也就是说压盘2包括一个呈圆环状的片体,在圆环状片体的底部一体成型连接有一圈内挡边22和一圈外挡边23,外挡边23的边沿间隔设置呈水平的凸缘24,该凸缘24上开设固定孔25,通过在固定孔25中安装螺栓将压盘2与底盘7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压盘2通过上保持架3压住一圈外翻边42,使得转盘4抗剥离的强度大大增加,具体地讲,上保持架3位于一圈内挡边22与转盘4的一圈外翻边42之间,一圈内挡边22与转盘4的一圈外翻边42形成类似于挂钩的装配关系,使转盘4的安装具有很强的抗剥离效果,从而使转盘4安全可靠地转动。
42.具体地讲,本实施例中,下保持架6设置在一圈外翻边42的底部与底盘7之间。上保持架3上安装一圈上钢球31,下保持架6上安装一圈下钢球61。压盘2的内底面设置有一圈弧形凹槽21,上钢球31的上部位于弧形凹槽21中,从而使上钢球31与压盘2形成面接触。下钢球61与外翻边42、底盘7的接触均采用双点接触结构,即类似于角接触球轴承结构,使转盘4的安装稳定可靠,不易发生左右晃动。
43.本实施例中,电动驱动装置和手动驱动装置均是用于驱动转盘4的转动的,电动驱动装置和手动驱动装置进行择一安装。
44.本实施例中,电动驱动装置包括变速电机9、驱动齿轮91、齿圈5和两个胀紧齿轮10。变速电机9的输出端安装一根齿轮轴92,驱动齿轮91安装在齿轮轴92上。齿圈5具有一圈内齿51,一个驱动齿轮91和两个胀紧齿轮10呈等边三角形分布且均与齿圈5的内齿51啮合。一个驱动齿轮91和两个胀紧齿轮10形成三角形布置具有结构稳定、受力平衡的优点,且两个胀紧齿轮10提供胀紧力,减小了齿轮齿圈啮合的间隙,能消除转盘4晃动间隙,使用舒适。
45.本实施例中,齿圈5与转盘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转盘本体41的顶部装配面的中心开设有用于避让驱动齿轮91和胀紧齿轮10的装配孔410,转盘本体41的顶部装配面上还开设有花键装配槽411,花键装配槽411可方便与汽车座椅的座垫主体进行装配。
46.本实施例中,两个胀紧齿轮10和变速电机9安装在一个固定支架8上,固定支架8与底盘7固定连接,固定支架8上安装有两根支架轴81以及设置有一个供驱动齿轮91穿过的让位孔82,两个胀紧齿轮10分别安装在两根支架轴81上。一个驱动齿轮91和两个胀紧齿轮10通过一个盖板1进行轴向定位,盖板1和固定支架8固定连接,盖板1上开设有三个小孔11,齿轮轴92和两根支架轴81的端部分别穿进三个小孔11中。
47.本实施例中,汽车座椅用手动电动集成转盘的电动转动方法为:启动变速电机9,变速电机9带动驱动齿轮91转动,由于驱动齿轮91和胀紧齿轮10均与齿圈5的内齿51啮合,故驱动齿轮91的转动进而带动齿圈5绕其中心轴线转动,胀紧齿轮10也做同步转动,胀紧齿轮10同时对齿圈5起到胀紧作用,齿圈5与转盘4固定连接,从而转盘4与齿圈5同步转动,且转盘4也同时受到胀紧齿轮10的胀紧作用,消除转盘4晃动间隙,转盘4平稳转动。
48.本实施例中,手动驱动装置包括固定板101、扭簧103和转动板102,固定板101与转盘4的底面固定连接,固定板101和转动板102通过一个销轴104铰接,扭簧103套装在销轴
104的端部,扭簧103的一端插进销轴104的端部,扭簧103的另一端抵靠住固定板101,扭簧103用于给转动板102的复位提供扭矩,转动板102具有两个爪头1021,底盘7具有一圈锁止孔71,通过利用外部解锁机构扳动转动板102使爪头1021卡进锁止孔71中或者从锁止孔71中脱离出。
49.本实施例中,汽车座椅用手动电动集成转盘的手动转动方法为:操作解锁机构使转动板102向下转动,进而使爪头1021从锁止孔71中脱离出,此时转盘4解锁,然后利用人力使转盘4绕其中心轴线转动,转动到位后,释放解锁机构,转动板102向上转动进行复位,使爪头1021卡进锁止孔71中进行锁止转盘4。解锁机构采用现有技术。
50.本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座椅用手动电动集成转盘能实现手动和电动的通用,根据需要进行组合,通过选用电动驱动装置或者手动驱动装置以组装成电动或手动转盘,大大节省了生产和管理成本。
51.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座椅用手动电动集成转盘,包括底盘(7)、转盘(4)、压盘(2)、上保持架(3)和下保持架(6),所述压盘(2)和底盘(7)固定连接,压盘(2)用于将转盘(4)压装在底盘(7)上,所述转盘(4)与底盘(7)两者之间通过下保持架(6)转动配合,所述转盘(4)与压盘(2)两者之间通过上保持架(3)转动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座椅用手动电动集成转盘还包括电动驱动装置或手动驱动装置中的一种;所述电动驱动装置或手动驱动装置连接底盘(7)和转盘(4),其均是用于驱动所述转盘(4)相对于底盘(7)进行转动;所述转盘(4)包括呈薄壁圆筒状且具有顶部装配面的转盘本体(41),所述转盘本体(41)具有一圈外翻边(42);所述压盘(2)呈圆环状,其底部具有一圈内挡边(22)和一圈外挡边(23),其通过上保持架(3)压住转盘的一圈外翻边(42),且上保持架(3)位于内挡边(22)和外挡边(23)之间;所述下保持架(6)设置在一圈外翻边(42)的底部与底盘(7)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用手动电动集成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驱动装置包括变速电机(9)、齿圈(5)和至少两个胀紧齿轮(10);所述齿圈(5)具有一圈内齿(51),齿圈(5)与转盘(4)固定连接;所述变速电机(9)和胀紧齿轮(10)均与底盘(7)连接,变速电机(9)的输出端安装有一个驱动齿轮(91),所述驱动齿轮(91)和胀紧齿轮(10)均与齿圈(5)的内齿(51)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用手动电动集成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驱动装置包括固定板(101)和与所述固定板(101)铰接的转动板(102),所述固定板(101)与转盘(4)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102)具有至少两个爪头(1021),所述底盘(7)具有一圈锁止孔(71),通过扳动转动板(102)使所述爪头(1021)卡进锁止孔(71)中或者从锁止孔(71)中脱离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用手动电动集成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持架(3)上安装一圈上钢球(31),所述下保持架(6)上安装一圈下钢球(6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用手动电动集成转盘,其特征在于:在位于一圈内挡边(22)和一圈外挡边(23)之间的压盘(2)内底面设置有一圈弧形凹槽(21),所述上钢球(31)的上部位于弧形凹槽(21)中;所述下钢球(61)与外翻边(42)、底盘(7)的接触均采用双点接触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用手动电动集成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胀紧齿轮(10)设置两个,两个胀紧齿轮(10)和变速电机(9)安装在一个固定支架(8)上,所述固定支架(8)与底盘(7)固定连接,固定支架(8)上安装有两根支架轴(81)以及设置有一个供驱动齿轮(91)穿过的让位孔(82),两个胀紧齿轮(10)分别安装在两根支架轴(81)上,变速电机(9)的输出端安装一根齿轮轴(92),所述驱动齿轮(91)安装在齿轮轴(92)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座椅用手动电动集成转盘,其特征在于:一个驱动齿轮(91)和两个胀紧齿轮(10)呈等边三角形分布。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座椅用手动电动集成转盘,其特征在于:一个驱动齿轮(91)和两个胀紧齿轮(10)通过一个盖板(1)进行轴向定位,所述盖板(1)和固定支架(8)固定连接,盖板(1)上开设有三个小孔(11),齿轮轴(92)和两根支架轴(81)的端部分别穿进三个小孔(11)中。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用手动电动集成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驱动装置还包括一个扭簧(103),所述固定板(101)和转动板(102)通过一个销轴(104)铰接,所述
扭簧(103)套装在销轴(104)的端部,扭簧(103)的一端插进销轴(104)的端部,扭簧(103)的另一端抵靠住固定板(101)。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用手动电动集成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爪头(1021)设置两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用手动电动集成转盘,集成转盘包括底盘、转盘、压盘、上保持架和下保持架,还包括电动驱动装置或手动驱动装置中的一种,压盘和底盘固定连接,压盘用于将转盘压装在底盘上,转盘与底盘两者之间通过下保持架转动配合,转盘与压盘两者之间通过上保持架转动配合。电动驱动装置或手动驱动装置连接底盘和转盘,其均是用于驱动转盘相对于底盘进行转动。本集成转盘作为电动转盘使用时,选择安装电动驱动装置,作为手动转盘使用时,选择安装手动驱动装置,手动电动通用性好,稍作改动即可实现手动与电动之间的改装。稍作改动即可实现手动与电动之间的改装。稍作改动即可实现手动与电动之间的改装。
技术研发人员:俞龙生 李党生 朱伟荣 侯建丰 舒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龙生汽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9042.html